2016端午徐州行——窑湾古镇
·华棠酒坊(绿豆烧酒展示馆)
绿豆烧酒展示馆,又名华棠酒坊,坐落于界牌楼处。展馆为仿古式建筑,青砖小瓦、翘角飞檐。院内小桥流水、华亭琼阁、酒香四溢、景色怡人。窑湾绿豆烧,宫廷秘方秘制而成,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始产于明天启二年,本展馆从酒文化、酿造工艺、储存等角度,全面展示了窑湾绿豆烧的历史文化。
坊内目前仍在生产白酒和绿豆烧酒。窑湾绿豆烧以优质白酒为基酒,佐以红参、桂花、砂仁、杜仲等48余味名贵中药材和冰糖、蜂蜜勾兑而成。其色宛如绿豆汤,故名绿豆烧。窑湾绿豆烧具有白酒之醇烈,果酒之香甜,药酒之功效等特点,有祛湿、舒筋、活血、开胃之功效。
可爱的酒瓶......
将军亭:“窑湾第一泉”,窑湾三大古井之一,位于窑湾沂河岸边,井水甘甜,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这里一直是酿制窑湾绿豆烧的主要取水处,后来一度因淤泥堵塞,水质变差。1931年,西北军冯玉祥将军领导的骑兵第一师师长张华棠,率部从陕西、河南转移至宿迁和窑湾一带驻防。张华棠将军亲自带领士兵对这口井加以重新整修、清淤,使该井之水再次清澈洁净。1932年,张华棠将军亲手刻制“窑湾第一泉”石碑立于井口。后人感念将军对窑湾的诸多贡献,在此井处修亭纪念,并命名为“将军亭”。
井水含有丰富的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对人体有益的18种微量元素在河水中几乎均可检测出来,其中钙、镁、锌、铁、碘、硒等元素对人的身体健康最为重要。在酿酒的过程中,自然带入酒中,不仅使酒中富含诸多对人体有益的常量元素,而且含有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人体免疫力作用的微量元素。尤其是有软化心血管作用的二氧化硅含量丰富。水质特优,这是窑湾绿豆烧品质出众的主要原因。
月牙桥上看到的不合时宜的烟囱,原来是酒厂的啊......
我国是有五千年以上历史的文明古国,酿酒、藏酒、饮酒和酒文化的发展历史几乎和中华文明的历史同步,无论传说中仪狄造酒,还是用粮食酿酒的杜康造酒,都足以说明我国是酒的发源地和酒的故乡。酒文化是酿酒、藏酒、饮酒历史的沉淀与写照,更应该成为酿酒企业的灵魂。
如果想了解绿豆烧酒3百年积淀的酒文化,走进绿豆烧酒酒文化演示馆是最快、最直接的捷径,该馆坐落在古镇窑湾景区内核心位置,紧邻西大街中段,是由新沂市窑湾华棠绿豆烧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利用原厂房位于古镇景区优势地理位置,投资1800多万改造、兴建的,是一座明清古民居风格改建的古建筑群落,演示馆集制曲、勾兑、窖藏、酒器展示、销售和文化展示等多功能于一体,文化展览分为绿豆烧酒文化展区、白酒工艺展区、中药文化展区、勾兑展区、窖藏展区、酒器文化博物馆展区、产品销售与文化交流区七个部分。由沿西大街店铺、白酒车间、锅炉车间、药材和窖藏车间等组成。绿豆烧酒文化演示馆还修复完善了张华棠将军“窑湾第一泉”碑址,保护了窑湾绿豆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古镇窑湾旅游景区重要组成部分,在该景区,游客不仅能全方位、立体化地领略绿豆烧酒生产制作过程,还能够浏览到窑湾绿豆烧酒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绿豆烧酿造技艺、历史溯源、传承沿革、精品物产以及未来发展。
新沂市窑湾华棠绿豆烧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建立的该演示馆是江苏省第一家位于AAAA级旅游景点专业酒博物馆,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是传播绿豆烧酒起源和打造”绿酒”文化的最佳载体。该馆在展示绿豆烧独特的、富有自身特色企业文化的同时,更展示了中华酒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及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
白酒作坊:窑湾绿豆烧是用白酒作基酒,再配以各种名贵中药材配制而成的。白酒作坊的窖池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为了发展工业旅游的需要,在原窖池的基础上修建了这座二层车间。
白酒的酿造工艺分为制曲和酸酒两个阶段。
大曲是酿酒的动力,没有好曲就不能酿造出好酒。制曲阶段分为选粮、配比粉碎、制坯、曲坯入房、曲坯发酵几个工序。曲坯发酵对温度湿度的环境要求较严,游客不便进入。游客可以参观的是酸酒阶段,一号池、二号池等池子就是窖池,是白酒的发酵设备,窖池埋在地下,池口与地面齐平,窖龄越长酒质越好。
酸酒阶段分为选料、原料处理、出窖、配料、拌和、蒸酒蒸粮、打量水、摊凉、撒曲、入窖、封窖发酵几个工序。
酒醅及酒糟统称为糟。生产过程中采用经多次循环发酵的酒醅(母糟、老糟)进行配料,人们把这种糟称为“万年糟”。“千年老窖万年糟”这句话,充分说明白酒的质量与窖、糟有着密切关系。
俗话说“生香靠发酵,提香靠蒸馏”,说明白酒蒸馏相当重要。蒸馏的目的,一方面要使成熟酒醅中的酒精成分、香味物质等挥发、浓缩、提取出来;同时,通过蒸馏把杂质排除出去,得到所需的成品酒。
窑湾绿豆烧产于江苏省新沂市窑湾镇,其前身是明皇宫御酒——“绿酒”,有500多年的历史。早在明朝李时珍任皇宫御医时,用珍贵药材配制宫廷保健酒,酒色棕绿,故称“绿酒”。后来,在历史上也曾有“金箔酒”、“辣黄酒”、“墙缝酒”等雅称。窑湾籍海外商人和美、英传教士将“窑湾绿豆烧酒”传入了欧美和东南亚等地,被中外人士称为“中国的白兰地”,专家学者亦称之为“东方的XO”。
窑湾绿豆烧酒始产于清代康熙二年,即1663年。由当时皇宫后宰门守将马从凯,祖籍窑湾人,将宫庭保健秘方带回家乡酿酒配制而成。窑湾绿豆烧酒在历史上曾有“金泊酒”、“辣黄酒”之雅称、倍受雅士的青睐。
窑湾绿豆烧,香醇甜美,久享盛誉,被列为江苏省新沂市地方特产。万茂酒坊是自清朝康熙年间,就在古镇文明遐迩的酒坊,生产一种叫“老瓦缝”的绿酒很畅销,路人有口皆碑,后得乾隆赐名“窑湾绿豆烧”。窑湾绿豆烧产于新沂市窑湾镇,据传乾隆皇帝三下江南两经窑湾,一次偶染小疾,饮此酒后顿觉舒爽,赞不绝口,遂将其定为贡酒。“窑湾绿豆烧”以优质高梁,大小麦等为原料,加入人参、砂仁、杜仲等50余种名贵中药酿成,色如金波,香醇甜美,具有舒筋、活血、开胃、健脾之功效。畅销京沪、宁、杭,远销东南亚各国及港、澳等地。
一组陶塑展示了工人们制酒的过程......
功效作用:窑湾绿豆烧酒具有滋阴补肾,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和养颜润肤的药物,酿出的窑湾绿豆烧酒色绿味甜,绵软浓淳,既有绿豆烧酒的口味,又有健身防病的功效,对风湿性神经痛、气血不足、妇科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有特效治疗作用。绿豆烧酒内中药有活血去瘀,生肌,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可治胃肠炎,黄病,跌打损伤,要退病,皮肤溃疡,小型火烧饭烫,内服外涂成为家庭常用的万能药。
新沂窑湾绿豆烧既具有白酒的醇烈,果酒的香甜,又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由于绿豆烧中加入了多种中草药,可以抗病毒、滋阴补肾、活血化瘀、生肌、解毒、消炎、止痛、增强人体免疫力功能,并能养颜润肤。它对祛湿、舒筋、活血、开胃、健脾、补肾有特殊的疗效,对风湿性神经痛、失眠健忘、气血不足等也有辅助治疗作用。可治胃肠炎、黄病、浮肿、跌打损伤、腰腿病、皮肤溃疡、小型火烧饭烫,内服外涂成为家庭常用的万能药。“喝了窑湾绿豆烧,无须看病病自消”,这种饮之有效的中性补酒,得到了医学技术的普遍认可。安徽省中医学院院长陈可望教授研究后认为:饮此酒有百益而无一害。常饮此酒可保健滋补,延年益寿,是一种货真价实的中性大补酒。
据《明史》记载,公元1559年,李时珍任宫廷太医院院判时,为皇帝专门配制了一种药酒,此酒具有清热解毒、强身健体、滋阴壮阳之功效。因酒色微绿,时称“绿酒”,深受皇帝的青睐。
明亡之际,御医赵学敏携此酒配方逃出京城,隐居窑湾。1668年,山东郯城至莒县发生了8.5级大地震,灾民涌至窑湾,瘟疫盛行。赵学敏连同在窑湾隐居的御药师宗柏云等人拿出“绿酒”配方熬制此酒,分给灾民饮用,从而遏制了这场瘟疫。又据《新沂县志》记载,1696年窑湾遇特大洪灾,赵学敏再次使用“绿酒”遏制了灾后瘟疫的大流行。
1796年,乾隆皇帝第四次南巡途经窑湾,在福建会馆下榻,大学士纪晓岚建议饮用当地特产“绿酒”。乾隆皇帝饮后精神大振,见此酒颜色似绿豆汤,便问:“此酒是绿豆烧的吗?”地方官员忙说:“是,是。”就这样,“绿酒”从此得名为“窑湾绿豆烧”,并作为贡品年年进贡皇宫。
1931年,时局动乱,绿豆烧酒厂当时无法正常生产经营。国民党骑兵师师长张华棠将军进驻窑湾,除时弊,兴实业,地方经济得以恢复,绿豆烧酒声誉鹊起。后来绿豆烧酒厂以华棠命名厂名,以示答谢,并延续至今。
绿豆烧酒文化展厅共分5个展区,全面介绍窑湾绿豆烧的历史文化。
名称来历:位于京杭运河与骆马湖交汇处的古镇窑湾,窑湾镇三面环水,是一座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水乡古镇,素有“黄金水道金三角”和“北小上海”之称。窑湾古有“四季时菜迎宾客,苏北水乡胜江南”之美誉,可谓物华之地,鱼米之乡。其历史名酒——窑湾绿豆烧香醇甜美,久享盛誉,被列为江苏八大名酒之一。名为绿豆烧,是乾隆根据酒色命名的,从此“窑湾绿豆烧酒”进入清廷皇宫。
品质特征:窑湾绿豆烧香醇甜美,酒性正和,回味悠长,别有风味 。
酿造工艺:窑湾绿豆烧酒基以优质大麦、小麦和豌豆为原料,采用传统作坊酿造成大曲酒,配以红参、当归、杜仲、淡竹叶、虫衣、砂仁、栀子、藏红花等40余味中草药和冰糖、白砂糖,经过入缸静止沉淀,并让酒、药、糖慢慢溶为一体,至一定时间,即成绿豆烧酒。
![]()
中草药储藏室:窑湾绿豆烧所需的各种中药材的采购,均为有生产许可证的地道药材,进场验收,不合格的作为废品处理,合格的中药材放入储藏室。![]()
药材熬制勾兑坊:
![]()
原料粉碎体验区:大曲是酿酒的动力,没有好曲就不能酿造出好酒,制曲的主要原料为大麦、小麦、豌豆等。浓香型白酒生产所使用的原料主要是高粱,要求高粱籽粒饱满、成熟、干净、淀粉含量高。大曲原料和白酒原料都要先进行粉碎。目的是使颗粒淀粉暴露出来,增加原料表面积,有利于淀粉颗粒的吸水膨胀和蒸煮糊化,糖化时增加与酶的接触,为糖化发酵创造良好的条件。粉碎原料的用具就是“碾子”。在影视作品和部分农村地区,我们还能看到这种石器。
![]()
![]()
站在二楼眺望美景......
中草药储藏室:窑湾绿豆烧所需的各种中药材的采购,均为有生产许可证的地道药材,进场验收,不合格的作为废品处理,合格的中药材放入储藏室。
中药要储藏在干燥、低温、阴凉通风的条件下,才能保持其药效、质量和价值。防止出现虫蛀、霉烂、变质、挥发、变味等现象,不仅失去药效,而且服用后还会产生毒副作用。
药材熬制勾兑坊:
1.药液煮制:将配好的药材装入布袋,药材和水按比例配比,共同放入锅中熬制2-3小时,把药袋捞出,过滤提取药液。
2.母液配制:药液,冰、白糖按比例配比,放入锅中熬制1小时。
3.配制:将贮存期3年以上的65%vol优质基酒按照窑湾绿豆烧酒工艺要求勾兑,将勾兑好的基酒和配制好的母液按比例配制,降度到窑湾绿豆烧相应度数。
4.过滤:过滤后的酒液清亮透明。
5.入库贮存:过滤后的酒液经品评化验后分级,入库贮存。贮存六个月以上方可出库成装。
窖藏室:人们常说“酒是陈的香”,其意思是说白酒储存的时间越长越醇。配制窑湾绿豆烧的白酒对于储存条件比较挑剔,最好是在恒温恒湿的情况下,忽冷忽热的环境都会对酒质造成影响。最好的地方是地下室,因为这里有足够的空间,而且温度保持凉爽,阳光照射不到,不会产生改变酒质的物质。储存白酒和绿豆烧的容器最好是瓷罐或瓷缸,能够保持酒质的稳定性。将配制好的绿豆烧放入地下窖藏室,静置不低于半年之后灌装出库,再放入成品库待售。窖藏室要求严格的湿度、温度,所以窖藏室平时不允许外人进入。
原料粉碎体验区:大曲是酿酒的动力,没有好曲就不能酿造出好酒,制曲的主要原料为大麦、小麦、豌豆等。浓香型白酒生产所使用的原料主要是高粱,要求高粱籽粒饱满、成熟、干净、淀粉含量高。大曲原料和白酒原料都要先进行粉碎。目的是使颗粒淀粉暴露出来,增加原料表面积,有利于淀粉颗粒的吸水膨胀和蒸煮糊化,糖化时增加与酶的接触,为糖化发酵创造良好的条件。粉碎原料的用具就是“碾子”。在影视作品和部分农村地区,我们还能看到这种石器。
碾子,由圆柱形的碾砣和承担碾砣的碾盘组成。碾盘就是用来承托碾磙子的石底盘;碾砣碾盘上滚压谷物的圆柱形石头。
站在二楼眺望美景......
这一展区展示了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酒具,简直是太可爱了......
九州华棠酒器文化博物馆:有酒就有器,上古时期盛放天然果酒的天然石坑就是那个时代天然酒器,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不同时代盛酒、温酒、饮酒的各类器具尊、壶、爵、角、觥、杯、卮、缶等都是人造酒器,不同的酒器是酒器文化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方的不同表现形式。可以说酒与器同源共存,酒器是酒文化的重要载体,酒器文化是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酒器传播酒文化,是华棠绿豆烧酒文化传播又一亮点。
九州华棠酒器文化博物馆是绿豆烧酒文化演示馆重要组成部分,位于绿豆烧酒酒文化演示馆二楼,本馆由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窑湾绿豆烧”酒,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颜希广倡议,联合徐州酒器藏友张辉、王海共同建立的,分为15个专题,19个橱窗(柜),将近代千余件精美酒器给予展示,它以另一种方式传播着独特酒文化,让参观者了解酒器发展的历史,学习更多知识,更加全面地了解绿豆烧酒文化。如今,绿豆烧酒文化演示馆已经成为窑湾古镇的一个重要景点,到过古镇窑湾的游客基本上都会走进绿豆烧酒文化演示馆参观。借助酒文化演示馆,绿豆烧酒的酒文化得以迅速而广泛传播。绿豆烧酒文化演示馆展现的是绿豆烧厚重的历史、丰富的企业文化和民族品牌的崛起。游客来此参观,随着导游的讲解和实物的再现,往往会不自觉地进入“时光隧道”。
这盏青花瓷的宫灯太有意境了......
108将酒,再现历史形象:水浒108将人物雕塑文化酒,是由水浒故事发生地——水泊梁山脚下的山东省梁山水浒城酿酒厂生产,其灌以二十年以上优质高粱原浆酒为母本,采用传统发醇工艺,由国家级调酒师精心调制生产出卓越品质的酒。整套酒瓶做工精致,并获得造型专利。
水浒108将人物雕塑文化酒以古典名著《水浒传》为蓝本,以水浒酒文化为底蕴,根据文学名著中对宋江、林冲、鲁智深等108位梁山好汉的形象描写,由江苏宜兴雕塑世家传人、著名雕塑师金惠鹤、沈建卫先生精心设计,选用宜兴紫砂材质,采用古铜工艺,历时六年,把水浒108人的形象,手工雕刻成盛酒器具,整套酒具嬉笑蹲站,造型逼真,神态各异,惟妙惟肖,古香古色。这套酒被水浒酒文化收藏界誉为酒器“三绝”。一绝,人物造型千姿百态,各具神采;二绝,瓶口取于城墙之上,不破坏人物形象;三绝,底座瓶口采用美国硅胶先进技术,酒分毫不洒。限量出品1000套,每套都有唯一收藏证书。
水浒108将人物雕塑文化酒,目前在成套酒发行的酒器数量上可谓是空前绝后、绝无仅有的。小说《水浒传》如此规模的酒文化描写也是不多见的,可谓无酒不成书。在一百二十回书中,回回都能够见到酒的身影,书中的每个章节,涵盖的酒的种类、酒业、饮酒器具、饮酒风俗等内容,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正是大量酒文化的描写,丰富了小说文本的内容,酒为小说增添了色彩,彰显了人物性格,自古英雄爱美酒,酒助英雄扬威名,酒与英雄相互映衬、相得益彰,是酒推动了故事情节的不断发展,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无论从文化层次、观赏收藏还是饮用层次,这套酒都可称之为
“最具升值能力的收藏品”。
福禄寿
扬州八怪酒:扬州,古九州之一,有着2500年的建城史,进入清代,经康雍乾三朝发展,富商大贾,四方云集,尤其以盐业兴盛,更呈繁荣景象,成为全国的重要贸易中心,经济的繁荣,也促进文化艺术事业的兴盛。各地文人名流,汇集扬州,有“天下名士,半在淮扬”之说。而“扬州八怪”正是在这时期活跃于扬州地区的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群体。
据各种著作记载“扬州八怪”有十六、七人之多,较为公认的是郑板桥、汪士慎、高翔、金农、李鳝、黄慎、李方膺、罗聘等8人为代表的书画家,他们锐意变革,行为狂放,个性普遍孤傲清高。他们的作品,不受古法约束,用笔奔放自如,无论是取材立意,还是构图用笔,都有鲜明的个性和创新精神。他们作品的艺术风貌背离了当时统治者所推崇的“正统”画派,甚至把社会的阴暗面搬到他们的书画、诗文作品之中,对丑恶的事物和人,加以抨击,这种行为使得统治者的利益受损,故被称为“扬州八怪”。
2013年是“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诞辰320周年,扬州春江酒业有限公司推出烟花醉“扬州八怪”系列纪念酒,其酒瓶采用扬州八怪的人、字、画为题材,由深圳市千指佛包装有限公司总设计,由景德镇聚艺陶瓷艺术中心承制。这套酒瓶所用的书法、绘画、人物资料均由扬州市八怪纪念馆提供,其中人物图形由著名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省国画院专职画家王野翔绘制。
纪念瓶主体选用人物雕塑,按照中国画的风格、根据历史资料缔造个性人物,造型古朴大方,栩栩如生,形态各异。酒瓶一套共8个,每个长17厘米,宽9厘米,高22厘米。每个人物旁边配以一块圆形的屏风,上有各位画家的代表画及书法,屏风背面是人文章来源华夏酒报物的简介,三位一体,相得益彰,每个酒瓶正面底座部位都有“烟花醉酒”字样,背面都有香型、执行标准、质量等级、配料、生产许可证号、酒精度、净含量500ml、生产日期、产地、地址、电话及厂名等,酒瓶底部有“景德镇制”及“珍藏限量版”字样。
为了凸显纪念瓶的文化价值,灌制了地方名酒扬州春江酒业有限公司旗下的“烟霞醉”美酒,编号限量发行,并配有收藏证书。
唐僧师徒
八仙
老子与道家
京剧脸谱
卡哇伊的造型
棋局可以是这样的
四大名剧套瓶:这套纪念酒瓶在题材上选择了目前中国酒器制作大家都没有选择过的中国古典四大名剧为题材,立意新,中国古典四大名剧《桃花扇》、《牡丹亭》、《西厢记》、《长生殿》,是我国历史戏曲中最为显著的代表,在我国绚丽多彩的艺术百花园中,戏曲也是传播最广、最具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部分。
套瓶酒瓶的瓶型设计成书本的形状,更具文化元素,以黄、灰、蓝、粉的纹饰分别为《牡丹亭》、《西厢记》、《长生殿》、《桃花扇》的底色,颜色和书籍内容风格相对应,也是设计者对古典文化的理解吧。瓶身上下边界都是棕褐色文条,棕褐色文条是书案的体现,四个酒瓶都是以此式样,代表了四大名剧之间的呼应。四个酒瓶上的共同点:在瓶身的侧面,也就是相当于书脊的地方,上部放上作者图像,中部为书名及作者姓名、生活的朝代,下部为酒瓶按照国家标准必须呈现的内容,像酒的香型、酒精度、容量及限量收藏编号,及为什么活动而制作的酒瓶,特别是会员珍藏非卖品这7个字越加显得这套酒瓶的收藏价值;书脊上还有两道像竹节一样的突起,显然像两条仿古书的书线,这样一来会再添几分古书神韵。书本酒瓶瓶身的背面印制该书介绍,一般为150至200字的内容,主要介绍作者是谁,写作背景,该书内容,该书有什么深远意义等等。
在书本酒瓶瓶身的正面,是该套纪念酒瓶彰显改剧内容的主要部分,字、画组合也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四个书本瓶身正面上部都有——中国古典戏剧名剧八个字占据一行,上下占据十分之一画面;下部都有赣州市酒文化研究会及首届酒器交流会纪念,占据二行,上下占据十分之二画面,该面字体都采用汉字中最为庄重的隶书,用彰显古味繁体字体越发显的该剧古老,文字在该行都是左右居中。
在书本瓶身的正面中间部分分别选择一幅该剧最具代表性的画面作为封面,上下占据十分之七画面,采用上下与左右长度比例2比1椭圆画面,左右居中,在图片右侧也是采用隶书繁体字体,上下排字,也分为三个部分,上部为改剧书名,中间为作者生活年代,下部不为作者姓名,上部字体较大,基本占据上下十分之三画面,中部下部字体较大,加一块基本占据上下十分之一画面,突出主题,让人一看一目了然。
《桃花扇》所采用的画面是:站在背景为桃花的草丛中,有明末四公子之称的文人侯方域,头束圆髻,门目清秀,面如桃花,鼻丰嘴小,五官匀称谐调,身穿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对襟青衫,腰缠淡绿长裙,一脸怒容,手撕与秦淮歌妓李香君定情之物、扇面上带有桃花、扇骨挂有象征二人永结同心如意结的宫扇,通过即将撕裂扇面的画面就可以联想到文人侯方域和秦淮歌妓李香君的悲欢离合,进而展现了在历史大变革背景下王朝的兴衰历程。
《牡丹亭》所采用的画面是:牡丹花前,垂柳树下,牡丹亭畔幽会场景,身穿斜开襟黄衫,头戴硬脚幞头帽文弱书生柳梦梅含情目目、左手拿垂柳,右胳膊挽着有着落雁之貌、面带羞涩、垂发披肩、身穿红色缎服、官宦富家小姐杜丽娘,一副郎才女貌,花前树下,让人产生无限遐想的意境。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并且最终写出了“情”战胜“理”的结局。
《西厢记》所采用的画面是:普救寺内西厢房外,面部表情显得聪慧而痴情、却又穷酸潦倒的落魄书生张生,本是去欣赏普救寺美景,无意中见到了容貌俊俏,苦闷压抑的深闺小姐崔莺莺,张生随即吟诗一首:“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崔莺莺也随即和了一首:“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邂逅相遇,两人一见钟情,一个佛教寺庙里的凄美爱情,这是何其的绝妙,从而描绘了青年男女对自由的爱情的渴望,表达了“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美好愿望;从而对封建道德教条的某些方面造成有力的冲击。反映了封建社会中青年男女为争取婚姻自主,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禁锢而私下结合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和反抗,以及对美好爱情理想的憧憬和追求。
《长生殿》所采用的画面是:金碧辉煌骊山行宫,雕花红木睡踏床上,体态丰腴,肌肤凝脂,面如桃花,眉如柳,长头束髻、两侧插满珠花簪,上戴盛开牡丹花,身披大红霓裳羽衣,穿着打扮的雍容华贵,仪态风情贵妃杨玉环,与面显疲怠唐明皇李隆基对视交谈。由此画面可以联想到李隆基作为皇帝,荒废政务、贪图享乐、醉生梦死、纸醉金迷、荒淫无度、穷奢极欲、较多的沉湎于杨贵妃的姿色和妙曼的身材,以致朝政败坏,藩镇叛乱,造成他们自身的爱情悲剧,致使生民涂炭、国破家亡的历史事实。
部分文字来源于互联网
——2016.6.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