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慵懒猫咪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2015国庆亳州游——义门清真寺

$
0
0
2015国庆亳州游——义门清真寺
       在家做攻略是发现了这个安徽大力宣传的古镇——义门镇。在网上搜索图片,发现是个很美丽的地方,于是设定了这里作为旅行的一站。走过一段坑坑洼洼的沙土路,终于来到了义门镇。却发现这里和想象中的样子很有差距。四下问路人,都说这里已经没有什么古建筑了,就是一个乡村小镇的模样。后来才发现,网上的义门非此义门也......
       一处市场的边上有指示牌:“千年古寺”,才跟着路标走到了这座寺院的门口。本来大失所望的心情,却随着走进二门渐渐明朗起来......

       义门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活动场所。始建于元朝末年,民国十六年第四次重修。寺址在义门镇北头路西,座西朝东。寺内建有北讲堂五间、南讲堂五间、无像宝殿三间、女大殿三间、水房六间,房屋多系中国式古老建筑。讲堂中间有皂角树一棵,古井一口,二者均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清真寺主持人统称阿訇,伊斯兰教徒称阿訇为教长。阿訇一般是由本地回族从外地聘请而来,历代以来更换数次。
 
       百年风雨难掩历史印记:义门清真寺坐西朝东,前有大门两重,前大门两间,砖瓦结构,上覆灰色小瓦,龙纹脊饰。二道大门为楼房式两间两层。踏入寺门,一座庄严高大的正殿便映入眼帘。
 
 
        大殿两侧各有五间讲堂,在通向大殿的阶梯旁,竖立着一块写有该寺简介的石碑。
 
         该寺始建于元朝初期,占地3600平方米,现存礼拜大殿(正殿)5间,重梁起架,明柱走廊,花格门窗,立于80公分高的崇台上。
       几经修缮大殿风貌依旧:这座古殿曾翻修多次,1898年农历十二月初二,涡阳刘朝栋起义攻打义门,大殿被战火焚烧,民国十七年,在原址利用原有材料,按原有样式重盖三间大殿,为回族同胞礼拜专用屋。
       目前留有的元代遗迹就是房顶上的那些砖雕,以及大殿最里侧凹进去的三面墙体,因顶部是露天的,所以大家喊它“望月楼”。
        一棵树、一口井、一座殿,成为涡阳县义门镇义门清真寺历史存在的最好佐证,经历700年风雨,古寺已几经翻修重建,但那些神秘古老的记忆却在这里永久保存。
       皂角老树见证古寺沧桑:寺里有一棵皂角树,根部直径约2米,树高约25米,这棵树是古寺真实年龄的最好佐证。穆斯林在做礼拜前都要沐浴,而这棵皂角树就是为穆斯林净身提供洗涤用品而栽下的。经专家鉴定,这棵树已有700年历史。树下有无字石碑一块,碑长2.5米,宽90厘米。
       皂荚果是医药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及洗涤用品的天然原料。此外,皂荚种子可消积化食开胃,并含有瓜尔豆胶;皂荚刺(皂针)内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古井“传说”:在清真寺的大门南侧,有一口封闭的古井,它也承载了很多神秘的记忆。古井是元朝青砖砌垒,青石井口盘顶,直径约0.8米,深18米,由于长期取水,井口周围被绳子磨出了很多半尺深的凹槽,后来为保护古井,就将它封闭起来了。这口井是与涡河的水相通的。民国三十二年的时候,一个卖水人,用水桶从井里提出了一只鸭子,后来找到了鸭子的主人,说是在涡河丢的。

 

 

 
 

       说说义门:义门镇是涡阳西大门,位于涡阳县城西22.5公里处的涡河北岸。据《颍州志》载:“义门唐时为真源县”,唐天宝10年(公园751年),安禄山血洗真源县,县衙仅剩一仪门,因此改真源为“仪门”,涡阳建县时,将“仪”改为“义”。古时,镇上庙宇林立,名胜众多,故称“庙集”。至今尚有千佛阁、玄帝庙、清真寺等十余座。镇西一里许的南窑村为西汉孝子韩伯俞故里,村后建有“泣杖祠”。由于义门广种苔干,被国家命名为“中国苔干之乡”。该镇是回民聚居区。

  义门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春秋战国就是楚国边境要塞。楚灵王戍边到此,死后葬于此地。公元前571年,先秦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道教创始人老子曾多次到义门传教,宣传道家文化。据《颖州府志》记载:“
义门唐时为真源县”安史之乱后,改“真源”为“仪门”。十九世纪中期,轰烈伟大的捻军起义曾在此同清军进行数次英勇作战。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捻军领袖张乐行父子三人,在义门西周营殉难。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涡阳建县时,将“仪”改为“义”。
  古时,镇上庙宇林立,名胜众多,四周城墙高一丈五尺,设城门九个,辖区范围内,有大小庙宇72座,故称“庙集”,至今仍能屈指可数的有千佛阁、玄帝庙、清真寺等十余座。每年庙会有农历四月八的香火会、十月初一的腾龙会,正月初八的孝道会,每逢庙会,日客流量达到5万人次。独具风格的民间舞蹈如:鬼会、高跷、花鼓灯、鼓棒舞、腰鼓队、狮子舞、大头和尚戏柳翠,竹马旱船、龙灯、九女捕伞、武术比赛、杂技团等齐动出场,锣鼓喧天,热闹非凡。镇西一里许的南窑村为东汉孝子韩伯俞故里,村后建有“泣杖祠”,祠貌巍峨,风景秀丽,至今传为佳话。
       义门镇是一座古老的集镇。随着时代的演变,镇的称号隶属关系也有所变更。早在“春秋”时代,该镇属楚国边地。古介豫州、徐州之交,近居亳州、蒙城之间。按《水经》注:漳水东北流经城父县向北入涡。由此可知义门距城父东北不远,应属城父县治。根据历史记载,楚灵王曾戎边城父,可见城父为楚国要塞,本镇距城父如此之近,更证明属楚无疑。秦汉之后,本地传无所闻。
       据史记载,唐天宝十年﹙公元七五一年﹚杨万里以樵郡降安禄山,逼真源县令张巡作长史向西迎敌,张巡与城父县令姚音誓师勤王,这时真源县失陷,义门离城父很近,张巡和后令李贲侨治义门。当安禄山部尹子奇率大军压睢阳境时,张巡与许远为保江淮合力坚守,直到失陷。张巡殉职后,令李愤侨治义门,建立真源县衙,并集结人民和军队在此防御。后终不免兵燹,真源县衙仅剩一仪门,所以后又称“仪门镇”。隋朝时义门因庙宇林立俗称为“庙集”,被民间沿用至今。官方命名为白龙王庙,是因为集镇内龙王庙所塑龙王像面色苍白的缘故。宋、明时期地名已无考。到清末年,为避宣统皇帝名讳改“仪门”为“宜门”。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设涡阳县时,将义门从亳州拨属涡阳县治。民国成立始,又复称义门,唯将“仪”改写成“义”,沿用至今。

       七十二庙宇:古时,镇上庙宇林立,名胜众多,四周城墙高一丈五尺,设城门九个,镇区范围内,有大小庙宇72座,故称“庙集”,至今仍能屈指可数的有千佛阁、玄帝庙、龙王庙、城隍庙、关帝庙、孝子祠、干柴庙、玉皇庙、清真寺等十余座。每年庙会有农历四月初八的香火会、十月初一的腾龙会,正月初八的孝道会等,每遇逢会,召来外省县及周边地区的客商来义门参加物资交流,日客流量5万人次,独具风格的民间舞蹈如鬼会、高跷、花鼓灯、棒鼓舞,腰鼓队、狮子舞、大头和尚戏柳翠等,竹马旱船,龙灯、九女捕伞、武术比赛,杂技团等齐动出场,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据《义门区志》记载,“早在春秋战国、群雄逐鹿时代,义门属楚要塞,隶归城父县辖。唐天宝十年(公元七五一年),设真源县。因是东汉梁国人孝子韩伯愈故里,故毫州知州张廷在此建立‘泣杖祠’而得‘伯愈故里’别称。清同治三年(公元一八六四年),义门拨属涡阳县治。”义门有先有白龙庙而后才有的义门,白龙庙建于隋朝,毁于清朝同治年间。
       唐天宝十年建立的真源县,在安禄山叛乱中遭到战火焚烧,真源县衙近剩一仪门。所以后人据此称之为“仪门镇”。义门俗名“庙集”,因为古时此地庙宇林立。到清朝来年为避宣统的名讳而改“仪门”为“宣门”。民国成立之后,又复称义门。
      1、伯俞村:据涡阳旧志记载,在县城西北四十二里义门集西孝子韩伯俞故里。据考,伯俞村在义门西北半里许南窑村后边,为梁汉时孝子韩伯俞故里,其村不知废自河年。 据黄佩兰编写的《涡阳县志》记载:“汉代韩伯俞县之伯俞村人事新至孝有过其母打之泣灵芝曰她日苔子未尝泣今何泣也对曰俞得罪苔尝痛今母动不能使痛是以泣也魏陈思王植篇曰伯俞年七十采衣以娱亲其母苔不动虚欷涕粘巾隋书循吏传果颜先为扬州刺史有金阳人焦通情酗酒事新厥礼为从弟所讼彦先弗之罪将学会观于孔子庙於时有韩伯俞母仗不痛哀母力涕泣之像通遂平为善士宋节士林同子真咏韩伯俞之母今衰矣悲涕得杖轻风流在绘像尤足感然生伯俞身后其至性感人犹如此惟俞作瑜则传写之异耳” 
      2、泣杖祠:泣杖祠在义门西北半里许,内祀东汉孝子韩伯俞。国民党统治时期,此祠有山门一间,大殿三间,中塑伯俞像。殿前左右设祠台,是每年祭祝孝子时放置猪羊的地方。院中有柏树八棵,中间铺着通路一条,道路两旁各树一碑,碑下压着石碑。南临涡水,北靠平原,西接南窑,东接龙兴大寺。祠貌巍峨,风景秀丽。
清末以来没人修整,久受风雨剥蚀,逐渐颓败。清咸丰年间,后殿和两廓前后倒塌,仅有的前殿和山门,也都瓦落脊脱,上漏下湿,全无当年盛况。一九一六年,义门商人曾省三、祝寿康等见此衰败景况,慨然有感,邀集读书界诸人,自动出钱,将尚存的前殿和山门加以修整,并在殿内勒碑刻石,作为纪念。竣工后剩石一方,曾省三题诗一首,刻于石上,嵌在东壁。诗曰:“真源酉头孝堪思,庙宇巍峨泣杖祠;血食常昭流不尽,人生至此是男儿”。 
      3、月老观书处:清末义门西北龙兴大寺后虽成废墟,但实系昔日月下老人观书之处。明万历二年重修龙兴大寺,碑言极详。据《义门乡志》记载,考唐有韦国者旅行至此,见老人在月下观书。问“何书”?答曰“婚书”。入市遇眇妪抱女。老人指曰:“此即君妻”。故一刀刺之而遁。后此地凡兵梵,居民逃避他乡,辗转十四年。相州刺史以女妻固,眉贴无轴,问之乃知昔日眇妪所抱之女。因此宋城宰题其店曰:“定婚店之云”。此传说实属荒诞无稽,但在过去神权时代,亦不足为怪。惟此地既名月老观书处。 
      4、大石桥:义门镇东半里许,地势近涡水之摈,属东西商贩往来要道。地形既洼,又值托江沟注入涡河之口,逐渐受雨水冲刷,造成广大坎陷,而且托江沟北通武家河,东北又与许多沟渠相连,西北素称湖地,一遇雷雨湖洼地,沟水都由托江沟流入涡河。因此积年累月坎陷,越冲越大,阻碍了往来便通。帝制时代,轻视挖沟、修桥、补路,认为此处造成工程浩大不易建筑。从此,过往行人必须绕路而走,十分不便。 唐朝中叶,由敬德监工在此建石桥一座。全桥一空,东西长九丈,南北宽六丈,高五丈有余。此桥全由石桥砌扣,糯米汁和石灰汁混合浇灌而成。桥顶石缝又用铁扒镶嵌,石拦高三尺,两端成簸箕掌式向前伸出,东西桥头各竖石碑一座,记有建桥之事,整个桥面平坦如镜。桥壁石缝也用糯米汁和石灰汁混合浇灌。桥底是用石条铺面,石条下安有五六把粗木桩数十根,每步一根,每根木桩之间的空隙,又用石条补铺起来。再下有十二级石条台阶,至涡河水面。整个桥身上下结成一体,象一整块巨大的石雕,雄伟坚固。依栏俯瞻,深感头晕目眩,声誉附近各州府县。自古以来,往来行人,驴驮车拉,非常方便,是涡亳交通要道上的一座大桥。很多游人至此,南瞩过往舟船,桅樯如林。北望浮光耀金,桃李行行,使人感到风清神爽,赞叹不已,恋恋不肯离去。据传,此桥建成后,因拨款较多,敬德又想为己夸功,随禀奏皇上义门石桥雄伟,桥长二百(碑)零一空,铁壁铜底万丈高。又说,义门蚊虫又多又大,象蝉一样,虾得皇上未敢派人验收。后有人为夸石桥高大说,麻雀从桥顶下蛋,落到半腰,小麻雀已出卵会飞了。又说,头年农历四月初八日到集上赶会,从桥上扔一硬币小钱,到第二年的四月初八日才能落到桥底。
      5、龙兴大寺:古时,义门集西北角临近涡河建有龙兴大寺。寺内建大殿二十五间,正殿塑有三个金身大佛,两边塑有十八罗汉,表情有喜怒哀乐之分,形体有旁瘦高矮之别。相传,此寺是唐敬德监修,重修不详。农历四月初八,该寺逢香火大会一天。临近会期时各地商人云集,四乡男女老幼受拿香、纸,口唱佛歌,一步一磕头,进寺拜佛,热闹非凡。 
      6、龙王庙:古时,义门集西门外建有一座龙王庙。寺内建大殿三间,殿内塑有龙王偶像。相传,此庙创建已久,还有“先有此庙后有义门集”的说法。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该庙逢香火大会一天。 
      7、回龙寺:据《义门乡志》记载,古时义门集东十里今杨圩附近,建有回龙寺一座。该庙东、西、北面有回龙沟绕过,寺前是一片草地,清水绿树,秀木鲜花景色宜人。根据寺内一块石碑记载,此寺建于元朝。碑文上的字迹虽已模糊,但还依稀可辩:“回龙寺始于明朝嘉靖十八年(即公元一五三九年)九月九日,道人李深海重修”。 每年农历二月初八,此寺逢会一天。烧香拜佛,唱戏舞蹈,人山人海,非常热闹。 
      8、天齐庙:据《义门乡志》记载,古时义门集东北角建有一座天齐庙。该庙大殿三间,正面塑有天齐神像,东山下塑有道极神座。东西房各有三间,塑有十殿阎君,下有鬼、判和阴间刑具等,庙门一间。此庙建筑年月,因年代久远,现已无考。 
      9、干柴庙:干柴庙原名东狱庙,庙址在今义门集东七里许,南距涡河约半里,北靠沈王庄。此庙建有前殿三间,正面上方塑有“天齐神像”,庙下塑有“关帝庙”、“孙悟空”、“土地神”等十余座神像,东山墙有木雕神像三座。后楼三间,楼上塑有“观音大士”,楼下塑有女神三座。因创建年限已久,现已无考。 
      10、玄帝庙:据黄佩兰编写的《涡阳县志》记载,明正德十五年(公元一五二0年),在义门集北建有玄帝庙一座。明嘉靖四十四年(公元一五六五年)亳州同知李先芳先生曾为重修玄帝庙作记。一九二四年,黄佩兰编写《涡阳县志》时,此庙已废。 
      11、千佛阁:据黄佩兰编写的《涡阳县志》记载,义门集玄帝庙北建有千佛阁一座。 
      12、清真寺:义门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活动场所。始建于元朝末年,民国十六年第四次重修。寺址在义门镇北头路西,座西朝东。寺内建有北讲堂五间、南讲堂五间、无像宝殿三间、女大殿三间、水房六间,房屋多系中国式古老建筑。讲堂中间有皂角树一棵,古井一口,二者均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清真寺主持人统称阿訇,伊斯兰教徒称阿訇为教长。阿訇一般是由本地回族从外地聘请而来,历代以来更换数次。
  义门熏牛肉:义门熏牛肉是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义门镇的特色美食。义门熏牛肉制作出来的牛肉形状整齐,颜色鲜红,香鲜无比,且味透易嚼,入口即烂,美味极佳,十分畅销。涡阳县是“全国秸秆养牛十佳县”。涡阳义门镇是回民聚集的地方,所以食牛肉是这里人们的习惯。经过长期实践,义门人摸索出了一套熏制牛肉的方法,形成了风味独特的牛肉……
  义门羊肉汤:义门羊肉汤馆大多位于义门镇清真寺回民区,主要是回民经营羊肉汤为主。最具特色的店是“大将羊肉汤”,该店老板姓李,小名叫将军,因此叫“大将羊肉汤”。在亳、涡、蒙都开有分店,生意非常红火。“羊肉汤”,主要原料以羊肉、羊骨头配以十余味中药材文火长时间熬制而成。吃时配以时令新鲜蔬菜、粉丝等,色香味美,久经不衰……
(文字部分整理于互联网)

——2015.10.2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