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九册27篇课文(含1课自读课文),按主题分为“园丁之歌”、“自然的奥秘”、“故事集锦”、“无私奉献”、“祖国各地”、“百折不挠”、“走进名著”等7个单元。开篇安排“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读书做笔记;随时使用工具书。安排一个“学和做”(语文综合性学习):
“说名道姓”。“习作”7篇,每个单元安排1篇。要求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表达需要,分段表述。“练习”7个,每个单元安排1个。每个练习分成“语文与生活”、“诵读与积累”(“诵读与欣赏”或“诵读与感悟”)、“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等几个板块。
教学目标:
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继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习惯。 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
继续培养专心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能够当众说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习惯。
继续培养留心观察的习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的习惯。 培养写日记的习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并养成习惯。
培养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学会使用工具书,并养成习惯。 培养自己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和修改作文的习惯。
继续巩固汉浯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准确认读252个生字。
能够按笔顺正确默写170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继续学习用钢笔写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口语交际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听写的故事。
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能当众说话,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有礼貌。 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养成先想后说的习惯。
阅读 :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像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继续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习的习惯。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习作 :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学习有顺序、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
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单元分配: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九)
2课时
课文 26课 78课时
习作
7个 14课时
练习
7个 28课时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9)
教材分析:
本课共有5页插图,第1~3页的主题是“读书做笔记”,第4~5页的主题是“随时使用工具书”。
教学目标:
通过指导看图,使学生了解做读书笔记的重要性。了解小学阶段应使用哪些工具书和为何使用这些工具书。学会做读书笔记和使用工具书解决实际问题。养成认真、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做读书笔记和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做读书笔记要认真、专注,训练学生查工具书解决读书时的实际问题。逐步养成做读书笔记和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教学构想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了解图意,并且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做读书笔记和实用工具书的方法。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通过指导看图,使学生了解做读书笔记的重要性。学会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学生学习过程:
一、故事导入,使学生明白读书做笔记的重要性
1、师讲汪得净读书不做笔记的故事。
2、生听后讨论:听了故事后你明白了什么?
3、引导学生说说读书做笔记的重要性。
4、教师小结:读书做笔记可帮助我们加深理解,增强记忆,积累资料,因此,我们应当养成读书做笔记的好习惯。
二、观看插图,让学生掌握读书做笔记的方法。
1、指导观察第1页的图。
(1)上面一幅图上的学生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老师在干什么?说说黑板上写了些什么。“不动笔墨不读书”是什么意思?
(2)下面一幅图上的女同学在干什么?态度怎样?
(3)园形特写图上有什么?这告诉我们,读书做笔记要准备好哪些东西?
2、指导观察第2页和第3页的通版图。
(1)第2页上面的图中,同学们在哪里?在干什么?你觉得他们的态度怎样?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第3页下面的图上画的是什么?看了这幅图,你明白了什么?(要保持正确的姿势;要用钢笔做笔记;书写要工整;笔记要做在专用的卡片上等等)
(3)第2页下面的2幅图和第3页上面的3幅图,都是读书笔记,分别是读后感和摘抄。
3、讲授做读书笔记常用的方法。
(1)摘抄。(精彩词句)
(2)编写提纲。(概括主要内容)
(3)写读后感受。
三、引导学生说说学习收获。
作业设计
完成第一课预习,做好读书笔记。
板书设计
做好读书笔记
摘抄(精彩词句)
编写提纲(概括主要内容)
写读后感受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了解使用工具书的意义。训练学生查工具书解决读书时的实际问题。
学生学习过程:
一、看图揭题,了解使用工具书的意义
1、出示教学挂图,渎读椭圆形框内的两行文字,说说图上是谁,他手里拿的是什么,以明确该图主题。
2、指名回答。
3.教师相机启发: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一个人不可能门门知识都精通。要学习各种知识,就离不开书本和老师,工具书就是我们不说话的老师。遇到疑难问题,就可以通过查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来解决。
二、指导看图,教给学生使用工具书的常识
1、说说你所拥有的工具书,你还知道有哪些工具书?
2、教师指出购买工具书的注意点:
(1)图书馆或书店专门的柜台或书架。
(2)保持安静。
(3)确定自己要买的工具书。
3、然后观察第5页上部两幅图,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4、口述怎样选择和购买工具书。
5、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工具书的种类很多,用途很广。如看到一个字却不知道读音和意思,可用部首查字法或数笔画的办法在字典里查找;知道某个字的读音却不会写,可用音序查字法查找;要准确理解某个词,除了结合上下文揣摩外,还可以在词典里查找;弄不清字的笔顺,可查《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等等。
(三)强调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1、拿出自己的课外书看书。
2、在看书的过程中,碰到不认识或不懂得字词即使查字典解决。
3、分别用以前学过的部首查字法、音序查字法、数笔画查字法来查字词,巩固查字典的方法。
4、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懂得了使用工具书的各项基本要求,并努力运用工具书解决读书时的疑难问题。相信今后同学们会在平时的学习中认真对待,养成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作业设计
使用工具书,预习第一课的生字词语。
板书设计
使用工具书
随时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了解使用工具书、做读书笔记的意义。逐步养成做读书笔记和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学生学习过程:
一、观摩优秀读书笔记,激发学生做读书笔记的兴趣
1、展示优秀读书笔记若干份,让学生仔细观摩。
2、教师告诉同学们,这些都是读书笔记的主任优秀的学习成果。
3、学生展开讨论:我们应该怎么办?
二、引导学生尝试做读书笔记
1、分发课外阅读材料,人手一份。
2、学生阅读材料,做读书笔记。
3、要求:
(1)认真阅读材料。
(2)用上常用的三种做笔记的方法。
(3)要求不必太高。摘抄的内容只要是有代表性的词句即可;编写的提纲只要能抓住大体意思就行;写读后感不必写评论性质的长文章,只要能写出自己的收获和感想。
4、教师巡视指导,多做点拨。
5、学生小组交流所做的读书笔记,相互取长补短。
6、展示同学们所做的读书笔记。
三、教师小结学生做读书笔记的情况,重在鼓励,希望同学们贵在坚持,养成读书做笔记的习惯。
四、训练使用工具书,解决实际问题
1、拿出《新华字典》,准备使用这一工具书。
2、出示:“dian堂”这个词语,知道了读音,却不会写字形,你用什么方法在字典里查找?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
3、出示:“缝隙”,这个词语怎么读?它的意思是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在字典里查找的?
4、学生动手查找工具书。
5、总结评比,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养成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
五、总结课文
1、通过这三节课的学习,你们懂得了什么?
2、你准备怎样做读书笔记和使用工具书呢?
作业设计
读自己喜欢的一篇文章,使用好工具书,并做好读书笔记。
板书设计
使用工具书
新华字典
现代汉语词典……
课后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