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清明·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
“清明时节雨纷纷”,4月2日,青岛迎来了一场春季少见的大雨。清明三天小长假,青岛的天气也一直以阴天为主,很是应景。
清明节前,带学生来到这久违了十几年的地方祭扫英烈。记得我们上学时,每年清明祭扫英烈已成为一种习惯。最令人震撼的是39中操场上那一排排本校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年轻的面庞,在清明的默哀中,他们绽放着的青春的笑容,让人不忍直视......
其实,我个人认为作为学生,每年清明都应该在学校的带领下来凭吊这些为国捐躯的英灵。这种实景教育所达到的教育效果是任何教科书都无法企及的。但不知为何,这里已冷寂了十几年......
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迎坐落在青岛市芝泉路20号,位于市区太平山东南坡,与湛山寺相邻。由青岛市民政局投资140万元,于1977年4月动工兴建,1981年6月落成,建筑面积4878平方米,占地面积2.62万平方米,是青岛市区唯一一处纪念性园林,也是山东省四大烈士陵馆之一。
现在的孩子,及其缺少敬畏之心。记得我曾教过的一个班级,他们曾被校车司机称为“见过的青岛市最守规矩的班级”,但是在参观120指挥中心交警播放惨烈车祸视频时却大笑出声,让我脸红......
经过这次教训,来烈士陵园前一周,就在班里讲述英烈故事,告诉孩子们现在幸福的生活是通过无数人的牺牲得来的(很老套是吧?但很见效呢!)。教育孩子瞻仰烈士陵园时需庄严肃穆,不能随意说笑,默哀时要脱帽......总之,只要我能想到的,做了一遍遍地叮咛嘱咐。
孩子们的表现不错呢!其实孩子是璞玉,怎样雕刻就成为怎样的人啊!
右侧是一座小山,山上建有纪念亭,亭上刻着著名书法家武中奇题写的“流芳”2字。
肃静的小路上,有烈士生前的话语......
详细资料:http://www.0532nb.com/jtw/shanqu/shanqu6-2.html
小路走到头,向右一转,看到了高阔的石阶......
“山河魂”记:为永远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继承先烈遗志,在中共青岛市委和青岛市人民政府的关怀下,共青团青岛市委发动全市团组织和团员青年捐资建造了青岛市革命烈士群雕——“山河魂”,表现了全市团员、青年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先烈遗志的深厚感情和雄心壮志。群雕于一九八六年七月一日奠基,一九八七年四月五日落成。群雕由87块崂山花岗岩雕凿而成,高9.7米、宽6.8米,厚5米,占地面积412平方米。群雕基座由红色花岗岩砌成,象征着先烈的献血染红了大地。群雕共有八个人物形象组成,中心人物以党的“一大”代表、青岛党的创建人邓恩铭为原型塑造,在他周围环绕着铁路工人、码头工人、纺织工人、青年学生、解放军战士、农民和童工的代表。群雕象征着青岛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波澜壮阔的革命运动历程,表现了先烈的丰功伟绩与山河共存、与日月同辉的主题。
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英雄的青岛人民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组织。党的『一大』代表王尽美、邓恩铭等领导了青岛早期的革命斗争。自此工人运动、学生运动和各界人民的革命斗争风起云涌,波澜壮阔。一九四九年六月二日青岛解放,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
革命先烈为中国革命事业,为青岛解放,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丰功伟绩,永远彪炳史册,激励青年一代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奋斗不息。
先烈的英灵与山河共存、与日月同辉。
学生祭奠英烈仪式
沿着台阶上行,就是正厅——烈士纪念堂了。
正厅
——2015.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