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慵懒猫咪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山东·青岛·鲁迅公园

$
0
0

青岛鲁迅公园


       我出生在青岛,鲁迅公园是伴随我长大的地方。后来,随着游客的逐渐增多;再后来,鲁迅公园收费;再后来,虽不收费但无法停车......总之,很多原因阻止了再次踏入鲁迅公园的脚步。今天早上送孩子上学,赶了个大早,来到了久违的地方。

       公园正大门是原先留存的牌坊,正面由鲁迅先生手书拼成四个大字——“鲁迅公园”。

       鲁迅公园虽说不是一个很大的公园,但它却以独特的风格成为青岛的一个象征。在20世纪初至80年代,许多代表青岛的旅游产品上都印有鲁迅公园的海滨风光。此景点于1998年被评为“青岛市十佳旅游风景点”,2001年被评为“市民最喜爱的旅游景点”。鲁迅公园始建于1929年,由当时的农林事务所所长葛敬应设计规划,最初以当时的市长胡若愚的名字命名“若愚公园”。1931年沈鸿烈接任市长后,将若愚公园又进行了修建,建造了现海产博物馆馆址,更名为“海滨公园”。1950年,经青岛市人民代表会议决定,为了纪念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鲁迅先生将“海滨公园”改名为“鲁迅公园”。

       1986年10月鲁迅先生逝世50周年之际,全市青年捐款修建了一尊三米高的鲁迅先生站立花岗岩雕像,立于正门处。此像为青岛雕塑家张白涛所作。



       背面由当代碑帖鉴赏家郑世芬1932年所题“蓬壶胜览”,“蓬”指蓬莱,“壶”指方壶,都是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就是说鲁迅公园的景致可以同“蓬壶”仙境相媲美。

       公园位于莱阳路之南,西邻小青岛,东接第一海水浴场,北侧有景色秀丽的小鱼山,南侧为碧波荡漾的汇泉湾。公园沿狭长基岩海岸东西伸展,长约1公里。占地面积约四公顷。红礁、碧浪、青松、幽径,逶迤多姿,山光水色,淡雅清新,景色十分迷人。

       公园位于汇泉湾西侧, 与汇泉角隔海相望,公园风景点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以海湾、礁石丛和婀娜多姿的黑松林带交织成海滨自然风光。园内有海豹池供观赏。该园赭红色礁石突兀嶙峋,形成天然丘壑,悬崖断岸,海浪搏击,景色蔚为壮观。园内道路依势而成,起伏自然,筑有泻水小桥,曲径通幽。伴以茂密的黑松林和凉亭、水族馆等建筑的点缀,形成一幅瑰丽的海滨风景图画,成为游人观潮、听涛、赏景、垂钓的理想地。“汇滨垂钓”30年代被誉为青岛十景之一。

       这里是汇泉景区第一景点,也是青岛最富特色的临海公园。公园沿狭长基岩海岸东西伸展,东临青岛水族馆和第一海水浴场,全长连绵2公里,公园内红礁、碧水、青松、幽径、亭榭逶迤多姿,景色迷人,是一处兼有园林美和自然美的风景区。红礁、碧浪、青松、幽径,逶迤多姿,山光水色,淡雅清新,有“山穷路断疑断崖,临岸回折又一景”的情趣。



       耐冬开得正艳......



       鲁迅公园历史:

       德国侵占青岛后, 相继在沿海各岬角、坡岸营造海岸防风沙林带,汇泉湾北侧也逐年栽植黑松。
       1903年,第一海水浴场建成,当局招徕京、津、沪及东南亚各国的欧洲商人到青岛避暑,海水浴场成为外国人的乐园,浴场西北侧的黑松林带就成为游人蔽日观景之处。
       1929年日本第一次侵占期间,将此地的黑松林带改建为“曙滨公园”。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改称“海滨公园”。青岛工务局请当时的农林事务所规划设计,由我国著名园艺家葛敬应先生借其抱岸环海的自然环境,依势造型,辟建而成。在莱阳路临海崖坡上砌石铺路,修筑亭阁,以青松为被,以冬青为篱,辟建花畦,修筑小型挡浪坝和3 100米长的石基路面。因是当时的青岛市长胡若愚主持修建,故命名为“若愚公园”。公园牌坊正面题为“若愚公园”;后面题为“蓬壶胜览”。同时, 在公园内开始兴建一座具有民族古典风格的楼阁, 用以陈列海洋生物, 题名为 “青岛水族馆”,馆匾由胡若愚题写。


       1931年12月,沈鸿烈接任青岛市长,将公园更名为“海滨公园”。后为与山海关路的海滨公园相区别,复更名为“莱阳路海滨公园”。

       青岛解放,公园已具相当规模。1950年,为了纪念鲁迅先生,经青岛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批准,公园改名为“鲁迅公园”。同时对公园进行整修:铺设园路; 补装台阶;维修观景亭;将原来的木质牌坊底座、立柱改为石质,补装台阶,牌坊顶部的吻兽改和平鸽造型,开创了在古建筑上采用新的动物造型的先例。

       在公园西南角开修了一条通向小青岛公园的道路。 1988年,将公园原来的铁丝网状围栏改成方钢围栏。同年,园林局拨款1万余元:砌护坡、砌护土树池、施肥、培土、铺设草坪等。

       果然是身处在不同的环境就有不同的身价。这种满街都是的彩叶植物在鲁迅公园中竟显得如此不同!

      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20周年,从2000年秋开始,公园内又陆续建成了《鲁迅诗廊》、《呐喊台》、《鲁迅先生自传碑》等人文景观。《鲁迅诗廊》是一道长75米、高3米的民族建筑形式的墙壁,墙壁镶嵌着棕红色花岗岩,上面刻有鲁迅先生手书诗歌45首,《诗廊》中央镶有鲁迅先生铜质浮雕头像,整个《诗廊》庄重典雅、气势恢弘,是一处非常值得细细品味的人文景观。《呐喊台》面向大海,视野开阔,上面刻着鲁迅先生《呐喊》一书中的部分章节。《鲁迅先生自传碑》坐落在迎翠亭内,在宽3米、高1.8米、厚0.2米的石碑上刻有鲁迅先生的自传手迹。


 

       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与钱玄同的一段对话:“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钱玄同回答:“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鲁迅《呐喊·自序》

       呐喊台......




       游览鲁迅公园,沿正门的石径而下,两侧青松成排,迎面为岩礁和大海。岩礁上部赭红,底部灰褐,在大海的映衬下,越发显得熠熠生辉。岩礁底部长满坚硬的牡蛎,沙汀内散落着各种贝壳。

       沿园中曲径漫步,别有一番情趣。石砌的小径,回环曲折,高低起伏。一侧是蓊郁蔚然的松林,一侧是嶙峋岿然的礁滩,突起处有石砌台阶,折角处有西式凉亭,漫步其间,十分惬意。临海观潮,另是一种意境。

       坐在礁石之上,观眼前浪花舒卷,起伏迭宕,大浪涌来只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潮涌过后,涛声寂然,水面上留下一层晶莹洁白的水沫,波光水色,煞是好看。远处的海面,风帆点点,鸥鸟竞翔,游人无不为眼前的景色而陶醉。



























 












       1966年,在公园内建成700平方米的露天海豹池。

——2015.4.5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