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夏·行走西藏——藏西明珠·阿里首府·狮泉河
在茫茫荒漠中摸爬滚打了好多天,忽然看到了这样一处山清水秀的明媚之地,好似回到了梦中江南,连呼吸间似乎都能闻到带着绿叶清香的湿润空气......
狮泉河镇是西藏阿里地区行署的所在地,海拔4350米,因位于狮泉河畔而得此名。小镇在狮泉河与噶尔藏布交汇处,为阿里地区行政公署驻地。狮泉河镇是在一大片红柳滩上新建起的西部高原的交通枢纽,虽然它在在来自都市的游人眼中只能算一座小城,但往北到叶城,往东到日喀则,方圆两三千里的范围内却没有比它更大的城市了。
狮泉河镇是西藏阿里地区行署的所在地,海拔4350米,因位于狮泉河畔而得此名。小镇在狮泉河与噶尔藏布交汇处,为阿里地区行政公署驻地。狮泉河镇是在一大片红柳滩上新建起的西部高原的交通枢纽,虽然它在在来自都市的游人眼中只能算一座小城,但往北到叶城,往东到日喀则,方圆两三千里的范围内却没有比它更大的城市了。
狮泉河水从城中缓缓流过。全镇最大的绿化带是沿河两侧路边约1公里长的班公柳。据说这是阿里人十几年前为了植树造林,从200多公里外的日土县班公湖北岸乌江区的一条沟里移栽过来的,故称班公柳。
小镇不大,但却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阿里是西藏海拔最高最偏远的地区,全区辖普兰、扎达、日土、噶尔、改则、革吉、尼玛七县。狮泉河镇是阿里地区噶尔县的一个小镇,但这小镇却是阿里地区的首府,是阿里地区行政公署和噶尔县政府驻地镇(地图上标示“噶尔”gaer即县治所在),早期是行署单位在河之北、县政单位在河之南,因此也称阿里城区、噶尔县城,其实也就是狮泉河。
狮泉河镇作为阿里首府、地区行署所在地,有些
“袖珍”,但在人烟稀少的阿里,却是首屈一指的繁华之地。现在的小镇是藏西的交通枢纽和边贸中心,是新藏公路和黑阿公路的交汇点,北去新疆、中亚各国;南去神山、圣湖、尼泊尔和印度;东去那曲和拉萨;西去古格王朝遗址。在荒凉的阿里高原,它的地位是地区级中心城市。
狮泉河镇是羌塘两端名镇之一(另一名镇是那曲),地处古代阿里三围之中......
了解一下什么是“阿里三围”:阿里古为藏族地区早期的“十三小邦”之一,汉族史籍称为“羊同”。羊同经过逐步发展,在约公元4—5世纪建立了象雄王国,鼎盛时将地域划分为内中外三部,内象雄大体为今阿里地区所辖范围。
公元7世纪前后,西藏山南雅隆河谷地带的悉补野部崛起,井以山南为中心,逐步向外扩张,建立了吐蕃王朝,松赞干布继赞普位后,在前若干代赞普降服周边一些部落的基础上,又先后降服了达布、工布、娘布、苏毗等部落,最后约于644年派兵征服了象雄,象雄随之归入吐蕃,遂发展成为吐蕃的羊同地区。
至公元842年,吐蕃最后一代赞普朗达玛因内部矛盾激化被弑,其两个王妃在王族和外族的支持下各为其子争夺王位,使王室分裂为二,不相统属。至朗达玛孙子一代因爆发平民和奴隶起义,两王室分别遭到打击,朗达玛次子奥松之子贝考赞于公元895年被奴隶军首领诛于娘若香堡(今西藏江孜),贝考之子吉德尼玛衮逃至羊同的扎布让(今西藏札达县),娶羊同地方官之女没卢氏为妻,发展势力,并建立古格王国。古格王吉德尼玛衮生三子,等到他的三个儿子长大成人后,他以形象为标志,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分封:长子日巴衮占据磨域(又作芒域),以今克什米尔的列城为中心,后成为拉达克之首领;次子扎西德衮占据普兰,以今西藏普兰县为中心,成为当地的首领;三子德祖衮占据扎布让,继承古格王庭,以今西藏札达县为中心,成为古格之首领。是为拉达克王朝、普兰王朝和古格王朝。拉达克被称为云彩最高的地方,普兰被称为云彩汇集的地方,古格被称为云彩弯弯的地方。从此,吐蕃原来辖属的大小羊同地区改称为“纳里速古鲁孙”(意为阿里三围或阿里三部)。
后来阿里三部于公元13世纪随西藏一起归属元朝(1206—1368),统属于元朝设立的“乌斯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阿里地区的具体事务则交由萨迦地方政权处理。明清两朝(1368—1911)在管理西藏方面基本沿用元朝的旧制。期间1633—1635年,拉达克先后吞并普兰和古格。1679年,强盛的拉达克介入西藏与不丹的争端,招致西藏的攻打,不久大阿里地区归入西藏噶厦地方政府,成为西藏的附属部分,并设立宗(相当于县)和管理阿里地区的阿里基巧(总管)。1840年,阿里三部的拉达克部分被锡克帝国吞并,西藏地方失去对拉达克的控制。1959年民主改革以后,设立阿里地区。
狮泉河地处西藏最西北边缘,虽说离新疆一千多公里,却是全藏距新疆最近之地。这里时间比内地晚两个小时,太阳升的晚落的也晚。我们来到这里虽已接近晚上九点,但太阳却还没有落山......
狮泉河两岸是小镇风景最美、空气最清新的绿化带,河水穿城而过,岸边是林立的各色宾馆,这里的旅馆使我们进入阿里以来住过的最舒心的地方了......
狮泉河是藏语的意译名称(音译“森格藏布”),这条河流发源于冈底斯山西北麓的冰川湖,因为源头的地形非常象一个狮子口,一股温泉从狮子口中汨汨地涌出,所以这条河就称为狮泉河。河流自东向西一路迤逦,即将与噶尔河汇合之际,在平坦的藏西高原上缓缓地绕了一个弯,孕育出了阿里地区发育最好的一片红柳林。
仅仅用了50多年时间,这片红柳林上就发展起了一座因河得名的城市,一座西藏西部边陲方圆1000公里之内最大的中心城市,一座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遥远而又陌生的城市,在经历了改革开放40年春风吹拂后,这座城市正以惊人的变化、迷人的魅力和独特的风姿矗立在藏西高原的巍巍群山之间、幽幽湖泊之畔,绽放着明珠般璀璨的光芒。
让历史的篇章翻回到那段苍凉雄浑又波澜壮阔的岁月......
原为狮泉河盆地里荒凉的小灌木丛生之地——周围是大片大片的红柳灌木林和锦鸡儿灌丛,外围是荒漠的光秃秃的山岭,方圆百里都是人烟稀少的藏西高原地带。
1951年8月3日,新疆独立骑兵师和平解放阿里后,中共西藏工作委员会阿里分工委在噶尔县昆莎乡成立,1960年阿里地区专员公署成立,1965年阿里分工委改为阿里地委,1966年,阿里地委、专署机关由噶尔昆莎(现昆莎机场)迁至狮泉河镇。
建城之初常住人口只有400
人,而城的建设规模则是按800 人来设计。就是这样的一个规划,在当时还是一个较为大胆的设想。全镇当时仅有1 口水井、1 间商店、1
间发电房、1 台84千瓦的发电机,所发电量连最基本的照明也满足不了。冬春季节几户牧民前来放牧,成了这里最早的“流动人口”。
阿里地委、专署搬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昆莎地处噶尔河湿地,房屋地基很难打牢,不利于今后长远发展。
狮泉河镇的建设早在1964年就已经开始了。 那一年,新藏公路通车后,这里开始建设营房和简单的公共设施。从新疆过来的建筑队,在狮泉河北岸荒无人烟的红柳滩上,铺下了狮泉河镇的第一块砖石。那时,主要建设了一座横跨狮泉河的大桥,盖了专署和地委的礼堂,顺着新藏公路修了一条几百米长的马路,以及沿街的一排土坯房。1966年,阿里地区行政公署从噶尔昆沙迁来此地,艰苦创业,进行各类设施的建设。
到了20世纪80年代,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城镇初具规模。1988年,噶尔县也将政府所在地迁到这里,狮泉河镇由此成为阿里地区行政公署驻地,城市人口和规模进一步扩大,2017年9月总人口达11.4万。噶尔意为帐篷、营帐,因历史上曾作为兵营驻扎地而得名。当时的阿里地委、行署集中在狮泉河北岸,便把南岸的土地划给了噶尔县发展,时至今日,人们仍然习惯地称狮泉河北岸为地区,南岸为噶尔县。
狮泉河镇现已成为西藏西部的交通枢纽、经济文化中心和边境贸易中心。内有电厂、自来水厂、汽车修配厂、印刷厂等工业企业,并设有小学、中学、医院、防疫站,以及影剧院、电视台、广播站等文化设施,狮泉河还有不少商店、邮电局、银行、书店等,设施虽然简陋,但大体齐备。
在狮泉河的岸边聊聊狮泉河吧......
狮泉河:藏区此河(sengezangbu)的汉语音译为森格藏布、意译为狮泉河或狮口河。是印度河上源,西藏自治区西部主要大河之一。发源于冈底斯山主峰冈仁波齐峰北面的冰川湖,自南向北流至邦巴附近转向西流,经革吉镇,到狮泉河盆地,在扎西岗乡驻地附近纳入噶尔藏布转向西北,流入拉达克地区。
狮泉河在中国境内长405公里,流域面积2.745万平方公里。由源头到革吉镇为上游段,长约152公里,落差646米;流经森格卡巴,右岸有终年不断流的泉河补给,因泉水所在山体形同狮子,故名狮泉河。革吉镇到扎西岗乡驻地为中游段,长约173公里,中游段为宽谷,有狮泉河盆地。扎西岗以下为下游段,长约87公里,下游段有长约10公里的激流滩。
狮泉河有7条主要支流,以噶尔藏布最大,长约155公里。狮泉河流域处于半荒漠和荒漠地带,气候干旱少雨。以牧业为主。位于狮泉河与噶尔藏布交汇处的狮泉河镇为阿里地区行政公署驻地。
狮泉河由东南向西北方向流去,在我国的扎西岗边防站附近与另一条发源于我国喜马拉雅山北麓的重要支流汇合后水量大增。它进入印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后就是南亚最长的河流——印度河。印度河全长3180公里,在我国境内长约500公里,它流经印度和巴基斯坦后进入印度洋。
象泉河汇流域内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两大山系的雪水,水流量很大,它穿行在高山深谷之间,河床狭窄,两岸石崖壁立,形成许多急流险滩。当它流经狮泉河
镇与扎西岗乡之间时,进入狮泉河盆地,地形变得比较平坦,水流也逐渐慢下来,这就形成了狮泉河附近的冲积平原,形成了喜马拉雅西段与冈底斯山西段之间拔海四、五千米的高原
上一片难得见到的茂盛的红柳滩,这是大自然对阿里的特别的恩赐。狮泉河流经的地方绝大部分是无人区,河水没有受到任何污染,所以水清见底,即使在水深四、
五米的地方,水中的游鱼和河底的石头在岸上也看得清清楚楚。
一河穿城过,两岸灯火明。2017年,狮泉河镇“一河两岸”风貌提升工程顺利竣工,该工程中心轴线总长3.8公里,在狮泉河城区段建设狮泉柳影、生灵乐土等8个景观,设置亲水平台、廊架花架和藏式挡墙,安装庭院路灯501套,铺装堤顶硬质花岗岩3.4万平方米,绿化河堤两岸面积3万平方米,极大增强了狮泉河两岸的文化、休闲、生态、娱乐和旅游功能。
狮泉河镇冬季终年低温严寒,年平均气温仅0.2℃,狮泉河镇冬季极端最低气温-41度,夏季极端最高气温21度,昼夜温差相当大,年温差却小。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方,8月白天气温为10℃以上,而夜间气温则降至0℃以下。这里降水稀少,极度干旱,植物难以成活;这里风力大,平均每年8级大风天约有113天。
在海拔4300米的高原上“种大树、大种树”,是阿里展现给世人的决心和信心。近年来,阿里地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种植青海杨、毛头柳、班公柳等各种苗木7.12万余棵,极大地改善了狮泉河盆地局部生态环境,杨柳轻拂山水间的美景即将成为现实。
治理荒漠,向世界难题挑战:这里的狮泉河盆地是4270米的高海拔地区。1966年,阿里地区行政公署迁入此地,该城从此诞生。由于燃料匮乏,人们砍伐盆地内生长的红柳作为薪柴,有的人竟使用炸药把红柳树根从土层里炸出取走,后来行署三次发布禁止砍伐树木的通告没有见效。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红柳林几乎绝迹(原生的6万亩红柳林到1991年和2016年一直只存活了一小片),盆地在上世纪80年代变成荒芜的沙砾质戈壁滩,平均每年8级大风天约有113天,每到冬春,黄沙漫漫,遮天蔽日,积沙堆墙,狮泉河镇面临被风沙掩埋的严重局面。——当地植过树但无效。阿里1994年起便开始了规模较大的治沙工程,建立了“砾石沙障+防护林带+人工草地+灌溉系统”“四位一体”的防沙治沙技术模式。阿里还开展大规模的义务造林活动,植树品种以班公柳、红柳为主。2019年2月,狮泉河镇两年来新栽种的青海杨、毛头柳等10多类42万余株树木长势良好,成活率达到85%,结束了阿里只能栽红柳、班公柳的历史。
由于长期造林绿化,大风天明显减少,狮泉河盆地无霜期从1990年代的年均117天延长到目前的299天、年均降水量从1990年代的73毫米增加到2018年的138毫米。
虽是新建的小城镇,但建设者的用心体现在了方方面面,包括路面上的窨井盖......
在西游记上,狮泉河被称为通天河。看着平静的河水,想象沙僧会不会突然从河里一跃而出,给我们一个天大的惊喜?又想,他已成佛而去,一定不住在这里了。经过了古格,忽然就明白了沙僧为何是如此之形象了......
小镇海拔虽然4350米,但在全区尚不是最高,这一点在我们的旅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虽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但要在小镇沿河走上一圈,仍然需要无数次的停下,大口喘气......
作为一座年轻的城市,美丽和活力是狮泉河留给人们的最深印象......
狮泉河镇已形成9
纵8横的城市道路架构,城区道路基本实现了路面混凝土、路边种红柳、彩砖人行道,商业店铺规划整齐、周边环境干净卫生,形成了工业区、办公区、居民生活区、商业服务区的城镇发展布局合理的格局。
狮泉河镇很小,一头石雕狮子矗立在城中心的环岛中央。也许这就是小镇的象征了。以环岛为中心,四条马路向外延伸,南面为商业街,东西为地区政府各部门所在地,北面是通向日土县及新疆方向的公路。城中的商店、餐馆临街而开,公用电话随处可见,路边楼房、平房错落有致。而凡是藏式民居则几乎家家房顶和墙头都堆满了用于引火的干枯的红柳根。
作为一座户籍人口只有1.1万人,夏季高峰期接近5万人口的城市,流动人口数倍于户籍人口的狮泉河镇可谓胸怀广阔、兼收并蓄。藏、汉、回、维、蒙等十多个民族的干部群众不远千里来到这里,他们大都来自四川、甘肃、新疆等地,或建设边疆,或追求梦想,在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同时,也为城市的发展添砖加瓦。
象雄文化广场,狮泉河镇的“城市之心”。这座面积达6.4万平方米的广场,在经过大规模改造升级后,鲜花竞相绽放、绿树摇曳多姿。同期建设的四区健身公园和马泉路街头公园,为市民休闲娱乐、观景漫步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小镇还有一处独特的公园——阿里暗夜公园位于西藏阿里地区狮泉河镇以南约25公里处,海拔是4,200米,是中国首家以“星空观测、星空摄影、星空保护”为主题的暗夜公园......
![]()
漫步狮泉河街头,各种商店、餐馆鳞次栉比。夜晚的狮泉河,街道灯火通明,各种藏式酒吧和夜总会里传来阵阵歌声。人们可以随时在镇里吃到可口的夜宵,不过价格不低。想想千难万险进藏,又进入阿里这“世界屋脊上的屋脊”的蔬菜们,也就忽略了它们的价格了......
![]()
![]()
漫步狮泉河街头,各种商店、餐馆鳞次栉比。夜晚的狮泉河,街道灯火通明,各种藏式酒吧和夜总会里传来阵阵歌声。人们可以随时在镇里吃到可口的夜宵,不过价格不低。想想千难万险进藏,又进入阿里这“世界屋脊上的屋脊”的蔬菜们,也就忽略了它们的价格了......
这里有大型商场,也有小型的超市,甚是繁华。我们在这里采购了许多食品,这里同品牌的牛奶竟然比内地的价格便宜一半。幸亏在这里进行了疯狂的采购,因为后面几天的行程里,我们通常只有在晚上九点以后,才能吃上一顿称之为“饭”的食物,其它时间,都是依靠这次的采购保持体力的......
狮泉河镇位于县境北部和狮泉河盆地北部偏东的地带,北与日土县相邻。距拉萨市1655公里。小镇是新藏公路、黑阿公路、阿日公路的交会处,是新藏公路新疆起K1058公里处的重要驿站。这里是游客到阿里地区旅游的集散中心
。
新藏公路编号G219,即219国道,北起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的零公里石碑,在此与315国道交汇,南至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查务乡的2140公里石碑附近,在此与318国道的中尼公路段交汇。它又称叶拉公路,它不是从乌鲁木齐市到拉萨市,但可去拉萨,是进藏路线之一。
新藏公路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9℃。沿途翻越5000米以上的大山5座,冰山达坂(即山口)16个,冰河44条,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条件最苦的公路,有的路段很艰险。新藏公路荒凉区漫长,路上只有3村1镇,后阶段是穿越五百多公里的无人区,西藏段的阿里区域村镇也相当稀少......
狮泉河镇位于阿里高原的西部,其东部有大片荒原为无人区,也就是羌塘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镇的方圆百里都是人烟稀少的高原地带......
羌塘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93年,当时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000年4月5日正式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北部,昆仑山、可可西里山以南,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以北,面积约29.8万平方公里,是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保护区行政范围隶属于阿里、那曲2个地区。羌塘自然保护区是世界第二大自然保护区。
司机告诉我们,这块草地上有无数的土拨鼠,于是我们睁大眼睛去寻找。无奈,小东西身形娇小,汽车飞驰,土地广漠,要想寻找到它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再加上这里的土拨鼠比较怕人,总是保持着警惕心,找到它们就更加不易了。
看到照片上的它们,是我的功劳。连司机都惊奇地问我,眼睛到底有多好。其实,虽然度数不高,但我是名副其实的近视。能够看到这些小家伙,得益于30年的工作习惯,我是凭借草丛不同寻常的活动来判断的,就像在教室,无论哪个角落有波动,哪怕极其轻微,我也能瞬间感知到,嘿嘿,这特长原来也有大用处......
![]()
土拨鼠是一群小可爱,它们傻傻的样子总是令人忍俊不禁......
土拨鼠是啮齿目松鼠科的
1属,通称旱獭。体长30-60厘米,最大个体的体长近60厘米,体重3-7千克,最大重达7.7千克以上。具一系列适于掘洞穴居的形态特征:体短身粗,无颈,四肢短粗,尾、耳皆短,头骨粗壮,眶间部宽而低平,眶上突发达,骨脊高起,身体各部肌腱发达有力。体毛短而粗,毛色有地区、季节和年龄变异。臼齿(包括前臼齿)在颌的两侧各为5/4,上臼齿5枚,前后肢间无皮翼。
栖息于平原、山地的各种草原和高山草甸。高山草甸草原、高山草原山地的阳坡、山助、斜坡、阶地、谷地、山麓平原等环境。通常一个家族占据由各种类型的洞穴组成的洞群,称为家族洞群。由邻近数个家族共同组成一个群聚。家族之间的个体相互之间和睦相处。一个群聚中的个体活动小区及取食领地,可以互相重叠。个体之间的接触是相当频繁与密切的,彼此之间常常有互相迁入或迁出,重组家族的现象时常发生。至于家族洞群间所分布的一些临时洞,则更是成为各个家族成员暂时息小憩的共用场所。一般在不同季节挖掘不同的洞穴,有主洞、副洞、临时洞等多种型。主洞又叫冬眠洞,主要作为冬眠之用,但也可以作为养育幼仔的洞巢,洞道的结构极为复杂,就像一个地下宫殿,工程十分浩大,需要搬出数量惊人的土石,洞深可达数米之长,洞道的分支也较多,总长度可以达到十多米,在洞道的深处还有一个椭圆形的巢室,巢室内铺垫着干草,而且要定期清理、更换和变动位置,一般都有好几个出入的洞口,洞口十分光滑,并有一股特殊的骚味,常招引很多蝇类和其他昆虫营集,附近还常常设有厕所,其中往往堆积着大量的粪便。冬眠的时候在洞中存有大量食物并铺有干草,里面用干草、湿泥和粪便等将洞口堵住。副洞的洞道比较浅,结构也较为简单,分支极少,或仅仅只有一个单一的洞道,出入口一般也只有一个,多为雄性成年个体夏季的居住之所。临时洞构造更是极为简单,洞道极浅,仅仅作为临时休息或应急避敌之用。同一个家族的各个洞口之间都有通道相连接,甚至相邻家族的洞群之间,也常有小通道连接在一起。此外,在它栖息的范围内,还常常分布着一些废弃的洞穴,这是由于死亡或迁出之后遗留下来的,洞口有时杂草丛生,结有蛛网或塌陷,但不久就会有附近的其他个体迁入,或者被其他小型啮齿动物和野兔等占用。
属于白昼活动的动物,尤以早晨和黄昏最为活跃。早上出洞的时间随季节而异,一般依太阳照射到洞口来确定。每次出洞之前总是先探出头来四处张望,觉得安全后,先露出半个身子,扒在洞口晒晒太阳,然后发出鸣叫声。此时,临近的同类立即响应,一起鸣叫。此后不久,即开始取食,除非是遇有敌害外,则在这以后的一天内完全不再发声鸣叫。日落之前进入洞中休息,夜间不再出来活动。
主要以草本植物为食,喜欢吃带有露水珠的嫩草茎叶、嫩枝或草根,尤其是莎草科、禾本科和豆科植物的地上绿色的部分,偶尔也取食一些昆虫和小型啮齿动物。在农作区,它也常常偷食青裸、燕麦、油菜、洋芋等作物的禾苗、茎叶。早春,在青草尚未发芽时,则也可挖食草根。
秋季体内积存大量脂肪,秋后闭洞处蛰眠状态,次年春季3-4月份出洞活动。
小镇上还有阿里的昆莎机场,于2007年5月破土动工,机场海拔4272米,设计跑道长4500米、宽45米,两侧道肩各7.5米,面积为5.1万平方米的停机坪可容纳4个机位,航站区可满足到2020年吞吐12万人次的需求。 2009年10月,阿里机场主体工程完工,并于10月13日到18日进行了为期5天的校验飞行,取得圆满成功。2010年7月1日阿里昆莎机场正式通航。
不过,据司机说,要订拉萨到阿里的机票,需要提前半年,并且价格不菲,单程大约需要七八千元呢。因此,在阿里的行程中,无论如何看不到飞行的航程。其实,阿里的美就在路上,如果直飞,也就失去了进藏的意义......
![]()
从班公湖返回狮泉河镇,在一片静静地大山中,忽然展现出小镇全貌,让人感到了勃勃的生机......
从班公湖返回狮泉河镇,在一片静静地大山中,忽然展现出小镇全貌,让人感到了勃勃的生机......
这就是狮泉河镇,这座城,这条河,这里的人,都是如此迷人......
部分文字来源于互联网
——2019.7.2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