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慵懒猫咪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2019春节——中山印象

$
0
0
2019春节——中山印象
    去年春节,从澳门回深圳,路过孙中山故居,恨不得从大巴车上跳下来,到此一游。可惜大巴车没有读懂我的心思,从大门口呼啸而过,带走了满心遗憾的我......
    今年到广州,距离只有几十公里的中山,自然成为我的目的地之一了。

    中山是广东省地级市,全国5个不设区的地级市之一,珠三角中心城市之一、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广东地区性中心城市之一,并与顺德、南海、东莞一起被称为广东四小虎。其前身为1152年设立的香山县;1925年,为纪念孙中山而改名为中山县,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北江下游出海处,北接广州市番禺区和佛山市顺德区,西邻江门市区、新会区和珠海市斗门区,东南连珠海市,东隔珠江口伶仃洋与深圳市和香G特别行政区相望。中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发祥于中山的香山文化是中国近代文化的重要源头,享有广东省曲艺之乡(粤剧)、华侨之乡的美誉。有旅居世界五大洲87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80多万人。
    与毗邻的广州相比,这里小小的、静悄悄的,毫无年节的热闹气氛,有些像东莞和深圳的对比。中山市的历史文化,有永远绕不开的话题——孙中山......
    中山古称“香山”,地多神仙花卉,故曰香山。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山只是珠江口伶仃洋上的一个岛屿,此时就有古越族人在此渔猎、生活。先秦时期属南越。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岭南。随即,秦始皇将所夺取的岭南地区,设“桂林、象、南海”3个郡,南海郡包括今粤东、粤北、粤中和粤西的一部分,今广东省的大部分地区属南海郡,中山属南海郡番禺县辖地。秦朝末年,赵佗创立南越国,中山属南越国领地。汉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武帝灭亡南越国,中山重回汉朝中央管辖。
    翠亨村:翠亨村,一个原本十分普通的小山村,却因为诞生于此的世纪伟人——孙中山而闻名于世,享誉海内外。翠亨村原名蔡坑村,据传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蔡姓人在此建村,地处山坑旁,名蔡坑。后人见该村山林苍翠,坑水潺潺,风景优美,且方言:“蔡”与“翠”、“坑”与“亨”谐音,又寓意万事亨通,清道光初年改称翠亨,沿用至今。这里是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故乡(1866年诞生于此)。孙氏祖先常德公,在元朝末期(约1350年)受到张士诚、朱元璋等民族革命思想的影响,因而与东莞的何真交往很好,所以也就由汉族广府民系南迁广东中转站——南雄珠玑巷迁来上沙村(即今东莞市长安镇上沙村)定居,到了第五世房礼赞公搬迁至香山,也就是现在的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根据孙中山故居"孙氏家谱"所载的"始祖、二世、三、四世祖,都在东莞上沙乡居住,五世礼赞公才从上沙迁走,先辈的族谱仍以上沙作为故乡"。

    孙中山故居:故居坐东向西,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平平方米,是孙中山长兄孙眉于1892年从檀香山汇款回来由孙中山主持建成的。它是一幢砖木结构、中西结合的赭色砖两层楼房,并设有一道围墙环绕着庭院。外表仿照西方建筑。楼房上层各有七个赭红色装饰性的拱门。屋檐正中饰有光环,环下雕绘一只口衔钱环的飞鹰。楼房内部设计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中间是正厅,左右分两个耳房,四壁砖墙呈砖灰色勾出白色间线,窗户在正梁下对开。居屋内前后左右均有门通向街外,左旋右转,均可回到原来的起步点。由孙中山亲自设计,1885和1892年分两期建成。1956年在故居前开辟了公园。1966年为纪念孙中山诞辰100周年,在故居旁兴建辅助陈列馆,馆名由宋庆龄亲笔题写,每年国内外大批游客前往参观游览。
    辛亥革命纪念公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这个占地约20亩、总投资3500万元的主题公园,集孙中山与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休闲游等特色元素于一体,建设风格体现了“中西合璧”。这里除了精心布置的各种花草树木外,还有灰瓦青砖的中式长廊,圆拱形的西式亭子,也有相关的浮雕与石雕像,公园走道上全部铺满碎小的石头,人工开挖的小渠流环绕整个公园中心草地,突出纪念与休闲相结合概念。
    辛亥革命纪念公园最大亮点、也是最大的看点,要算巨石与大树。公园布置了23块高3米厚2米的巨型花岗岩石,其中门前5块,公园内18块,旨在突出辛亥革命的历史厚重和悲壮感。这些石头来自山东,最重的超过100吨。公园内18块巨石排列成墙,名为辛亥历史记忆墙。内刻上了孙中山、黄兴、蔡炎培、毛泽东、朱德、董必武、宋庆龄等人对辛亥革命历史的日记、回忆录以及诗词等26则,逐个阅读石刻字句,就可以重温辛亥革命历史,成为游人注目焦点。在这些石墙的背后,均栽种了高大的红棉树(英雄树)、凤凰树,开花时火红一片,寓意深刻:赞颂革命先烈火红奉献,不忘革命先烈用鲜血铸就的光辉业绩。





    中山影视城:位于翠亨村孙中山故居旁,是集旅游观光、爱国主义教育和影视拍摄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旅游区。2001年,因电视剧《孙中山》选址拍摄,而由中山市人民政府投资1.5亿元兴建而成。2006年,中山影视城当选中国十大影视基地。中山影视城由中国景区、日本景区、英国景区、美国景区和展览馆区五大部分景观组成。占地面积100万平方米,是以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足迹,浓缩他在中国和世界各地从事革命活动的纪念地而建造的建筑群。在中山影视城取景的有电视剧《孙中山》、《日出东方》、《走向共和》、电影《风雨十二年》等作品。

    孙文西路旅游文化步行街:孙文西路古称迎恩街,东起悦来路口中山百货大楼,西至凤鸣路口。路两旁的低层建筑风格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式风格建筑与岭南骑楼建筑的混和,建筑学上称为“南洋风格建筑”,至今还保存着精湛木雕、灰塑、南洋骑楼等中西合璧建筑物,无论刮风、下雨、日晒,游人顾客均不受天气的影响。骑楼建筑往往几座或十余座毗连一起,形成参差错落的连续界面效果,外观统一。每逢节假日,还有丰富多彩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艺表演、杂技表演、曲艺演唱、灯谜竞猜及舞狮舞龙等活动。主要景点有人力车铜雕、《小城故事》浮雕、中山商业文化博物馆、思豪大酒店、青年文化广场。

    因为时间关系,并没有来到这条商业街。看图片,很像缩小版的上下九步行街的样子......

    中山公园:位于烟墩山内。1946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此处被辟为中山公园,园内翠竹夹道,古树参天,是一个漂亮的山林公园。每年重阳,都有大量游客前来登高望远。园内烟墩山上的文塔建于明朝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塔高24.5米,是一座七层八角的砖砌花塔。入夜,在灯光的点缀下熠熠生辉,如一座剔透玲珑的宝塔。现时中山市中山公园是中山十景之一,称为“阜峰文笔”。
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于互联网
 ——2019.2.16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