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端午徐州行——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
国防教育馆
国防教育馆、徐州抗日战争纪念馆:国防教育馆建成于1998年,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陈展面积2000平方米,馆内展示了武器的演革和发展等国防教育知识。2005年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展馆又增添了中共徐州地下党领导徐州人民抗日的英勇事迹和李宗仁将军指挥中国军队胜利进行“徐州会战”的悲壮史实。
“牢记历史 珍爱和平”徐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展览......
前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对入侵帝国主义无数次抗争中规模最大,且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胜利对世界各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自古彭城列九州,龙争虎斗几千秋。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中徐州又成为中日双方军队必争的战略要地。“徐州会战”,打得日本侵略军丢盔弃甲。仅此一点,徐州作为英雄的城市就应该名垂青史。在徐州沦陷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徐州人民同仇敌忾、英勇战斗,谱写了一曲壮丽的抗日凯歌。
战争成为历史,胜利也成为历史。弹指一挥间,青山依然在,几度夕阳红。又有多少民族牺牲和民族教训被和平生活淡化或遗忘呢!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为了让历史告诉未来,让战争警策和平,特举办“徐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主题展览。我们走进历史,便会牢记历史,我们面对今天,更会真爱和平。
第一部分
七七事变 抗战爆发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1937年7月8日《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山河破碎,民族危亡。中国共产党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努力推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同时,召开洛川会议,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略方针。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改称第十八集团军)南方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一场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在全国展开。徐州地方党组织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特委及时传达了洛川会议精神,转变了革命方向,明确了抗战的战略任务。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南蛮铁路柳条湖路段,制造九一八事变,暴露出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野心,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联军积极抗战,图为东北联军在锦州大虎山一带所设的防线。
引发七七事变的卢沟桥
中国军队在卢沟桥紧急布防
卢沟桥事件爆发后,宛平城守军紧急出击赴战。
国民革命军第29军士兵出击敌人前,在北京城高呼口号。
1937年7月13日,毛泽东在延安号召共产党员及抗日革命者随时准备到抗日前线去。
洛川会议:卢沟桥事变以后,中国开始了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为了进一步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确定党在抗战时期的纲领、路线和政策,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县冯家村召开了扩大会议,即洛川会议。会议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战区和敌后,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全国军事总动员;全国人民总动员;改革政治机构;实行抗日的外交政策;实行为战时服务的财政经济政策;改良人民生活;实行抗日的教育政策;肃清汉奸卖国贼亲日派,巩固后方;实现抗日的民族团结。这个纲领全面地概括了中共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基本政治主张。
它全面地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基本政治主张,是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具体化,给全国人民指明了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道路。这也是我党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建立廉洁政府的施政纲领,这对于我党的廉洁政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特委在萧县黄口召开扩大会议,贯彻党的洛川会议精神。
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在山西武乡县王家峪八路军总部驻地。
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会发布的红军改编的命令
1937年10月南方红军游击队改为新四军。图为1939年2月周恩来到新四军军部传达中央指示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第二部分
国共合作 徐州会战
每个月打得一个较大的胜仗,如平型关、台儿庄一类的,就能大大地沮丧敌人的精神,掀起我军的士气,号召世界的声援。
——1938年5月毛泽东《论持久战》
平津、沪宁失陷以后,日军沿津浦线从南北两端夹击徐州。国民政府以徐州为中心设立第五战区,与日军展开徐州大会战。中共苏鲁豫皖特委将工作重心转到徐州,积极促成第五战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全民抗战的良好局面。中共领导人周恩来等为徐州会战建言献策,八路军、新四军在津浦线南北作战略配合,第五战区将士浴血奋战,军民一心,同仇敌忾,终于取得抗战以来最重大的一次胜利——台儿庄大捷。徐州会战打破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震惊中外,永载史册。
第五战区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1937年底,中国国民党组织第五战区,驻守徐州,指挥津浦沿线对日作战。中国苏鲁豫皖边区特委及时转移工作重心,南迁徐州,积极开展抗日民众总动员委员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亲任主任委员,郭子化被聘为总动委会委员,郭影秋任总动委会组织部总干事,各县成立动委会,各种群众抗日团体成立,形成全民动员军民一心共御敌人的抗战局面。
徐州会战:日本侵略军1937年12月13日和27日相继占领南京、济南后,为了迅速实现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连贯南北战场,决定以南京、济南为基地,从南北两端沿津浦铁路夹击徐州。中国军队奋起抗击,进行了包括津浦沿线保卫战,台儿庄战役和徐州大撤退三个阶段的徐州大会战。在历时一个月的台儿庄战役,在中国军队的英勇抗击下,取得了歼灭日军1万余人的巨大胜利。此次战役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斗志。
第三部分 徐州沦陷
日军罪行
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暴记录,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1938年
英国记者田伯烈《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
1938年5月19日,是个刻骨铭心的日子。日军侵略者的铁蹄踏破了徐州城池,徐州人民从此历经了7年之久的亡国奴生涯。侵略者露出凶残的本性,企图灭绝徐州人民的反抗意志,大肆杀戮,奸淫掳掠,制造了一桩桩令人发指的屠杀惨案。日本侵略者实施殖民统治,制造傀儡,把古城徐州作为其伪淮海省的省会;无耻地霸占我们的工厂、矿山、贪婪地掠夺宝贵的资源,大搞文化侵略,实施奴化教育。日本侵略者给徐州人民造成了沉重灾难。
徐州失陷:1938年1月15日至5月18日,日军先后14次狂轰滥炸徐州城,投掷炸弹、燃烧弹、毒气弹1300余枚,炸死炸伤民众2400余人,炸毁民房5000余间。随着中国军队主动突围,5月19日日军进城,徐州失陷。
文化侵蚀和经济掠夺:日本侵略者在徐州大搞殖民主义经济,先后设立殖民掠夺机构130余个,倾销日货掠夺资源,对徐州人民进行残酷的压榨和剥削,也给中国民族工业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第四部分
同仇敌忾 烽火连天
中心任务是武装民众,准备与发动游击战争,有计划地建立几个基干游击队与游击区。
——1938年5月22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关于徐州失守后对华中工作的指示》
哪里有侵略,哪里就有斗争。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徐州人民在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特委的领导下,拿起武器,举行抗日武装起义。古彭大地遍燃抗日的烽火。八路军挺进徐州地区,在广袤的农村地区,创建了邳睢铜、湖西、鲁南、萧宿铜、沐宿海五块敌后抗日根据地。抗日根据地军民携手,把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阐明了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为中国的抗战指明了方向。徐州地区人民抗日武装蜂拥而起,先后成立了第五战区抗日义勇队第一、第二总队,运河支队、邳县、丰县、睢宁等地方武装。
徐州沦陷不久运河支队在贾汪一带周营成立,图为《大运日报》1940年2月对运河支队在运河南岸杜村打击日伪军情况的报道
第五部分
中流砥柱 百折不挠
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坚持持久战,最后胜利必然是中国的。
——1938年7月,毛泽东为延安《解放》周刊的题词
徐州地区是衔接华北、华中两大战略区,是连接八路军和新四军的重要区域,敌我势力错综复杂,斗争极为艰苦。根据地军民英勇战斗,开辟了一条连接新四军和八路军并通往延安的秘密交通线。在斗争最困难时期,根据地军民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实行对敌斗争、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等十大政策,最终战胜困难,坚守住这个战略要地。徐州人民为抗日战争做出了重大牺牲和应有的贡献。抗日英烈,万古流芳!
英勇奋战:1938年中共鲁南地方组织先后在津浦、临枣铁路沿线成立了3支游击队,1939年在蒋集合并,正式成立铁道游击队。铁道游击队英勇抗敌,历经大小战斗上百次,威震敌胆。
1944年8月,新四军第四师主力迁入津浦路西对日作战,经过艰苦战斗粉碎日军2000余人的扫荡,迅速恢复萧宿永根据地。图为师长彭雪枫在行军作战中。
1944年9月11日,在河南夏邑八里庄与日顽作战中,彭雪枫师长英勇牺牲。图为新四军第四师骑兵队高举“为彭故师长复仇”的挽幛西进豫皖苏边区抗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