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慵懒猫咪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2018中秋畅游古城台儿庄——台儿庄大战纪念馆

$
0
0
2018中秋畅游古城台儿庄——台儿庄大战纪念馆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坐落在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城区西南郊,是为了纪念抗日战争初期著名的台儿庄战役而修建,于1992年由台儿庄区人民政府筹资建成,1993年4月8日正式对外开放,占地面积3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融展览馆、影视馆、全景画馆于一体。开馆以来以其特殊的地位、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在海内外产生了良好而广泛的影响。2004年8月24日,台儿庄大战纪念馆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2008年,中宣部、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并于2008年3月在山东省率先实行免费对外开放。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简介:台儿庄,地处苏鲁交界,为山东南大门,徐州之门户,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横贯全境,自古是南北漕运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1938年震惊中外的台儿庄战役就发生于此。台儿庄大战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继平型关大捷后的又一次重大胜利,也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光辉结晶。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占地面积96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展厅面积800平方米,厅内陈列着台儿庄大战时中日双方资料、文物近千件。内设展览厅、影视报告厅、全景画馆、临时展厅等。

    纪念馆前方矗立着台儿庄大战纪念碑,碑名由原国防部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碑文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程思远撰文、著名书法家权希军书写。 

    台儿庄大捷是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继平型关大捷后的又一次重大胜利。一九三八年春,日军坂垣师团自胶济线南下直逼临沂,矶谷师团沿台枣支线挺进,欲速取台儿庄以图徐州,贯通津浦。坐镇徐州的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以孙连仲部防守台儿庄,以汤恩伯部在峄北拊敌之背。日军凭借精良的武器疯狂进攻。我军将士同仇敌忾,不畏牺牲,浴血奋战。刘震东司令在莒县壮烈殉国,王铭章师长血洒滕县。在台儿庄,日军一度占领城寨四分之三,孙连仲所部寸土必争,死力支撑,使我军完成对敌合围。四月六日,孙、汤各部发起攻击,将敌一举击溃。是役,历经月余,歼敌万余,击落日机两架,缴获战车五十余辆,大炮三十多门,枪支万余。创八年抗战之伟绩,扬中华民族之雄威。五十五年过去,爱国将士冲锋的呼喊犹在耳畔,惊魂夺魄的场面似在眼前。先烈精神不朽,萦怀于斯,勒石永志。

    馆前三十八级台阶意味着一九三八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中日台儿庄大战;二十四根立柱支撑着白色天棚,象征着中华民族顶天立地,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纪念馆馆名由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题写。









 





 



    中国75式105毫米无后坐力炮:75式105毫米自行无坐力炮于70年代中期装备中国陆军炮兵部队,主要用于击毁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也可用于摧毁野战工事和火器,以及杀伤暴露的有生力量。火炮全重245公斤,由BJ212型越野吉普车载运机构,既能在车上进行直瞄、间瞄射击,也能搬至地面进行射击。配有破甲弹和榴弹。直射距离580米,有效射程1020米,破甲厚度355毫米,最大射程达7342米。
    65式37毫米双管高射炮:65式37毫米双管高射炮是1965年设计定型并投入大批量生产的一种部队装备,该炮是在55式37毫米高射炮的基础改进的,用于取代55式37毫米高射炮。该炮采用立楔式炮闩,由弹夹供弹;反后坐装置包括节制杆式液压制退机和复进弹簧;弹夹装弹5发,弹仓容弹量为10发,安装供弹漏斗后实现多弹夹连续供弹;火炮由手动操作,高低和方向瞄准均有两种速度;火炮装有机械同步击发装置,后期配有电击发装置,可实现6门火炮集火射击;火炮配用机械向量瞄准具,属非独立式瞄准具,装在火炮起落部分上方。该炮由六人操作。火炮配用曳光杀伤榴弹和曳光穿甲弹。

    56式85毫米加农炮:56式85毫米加农炮是前苏联D-44式85毫米加农炮的改进产品,1956年定型并投入批量生产,装备部队,主要用于反坦克。 该炮采用带大侧孔冲击式炮口制退器的单筒身管、半自动立楔式炮闩、筒后坐液压节制杆式制退机和液体气压式复进机;炮架部分由筒形摇架、拐脖式上架、下架、防盾、管式大架和滚轮组成;采用蜗杆式方向机、蜗轮自锁单齿弧外啮合式高低机,平衡机为气压式;采用海绵橡胶车轮和半轴扭杆式缓冲器。
    59式57毫米高射炮:59式57毫米高射炮是前苏联C-60式57毫米高射炮的仿制产品,1965年定型投入大批量生产,现已逐步退役。该炮采用单筒式身管、纵动旋转闭锁式炮闩、液压节制杆式制退机、弹簧式复进机、冲击式炮口制退机;火炮开闩、抽筒、压弹、关闩等动作均利用炮身后坐能量自动完成;炮车由变截面矩形断面十字梁、前后车体、行军战斗转换器和手/气刹车装置组成,十字梁各端部装有螺杆式手摇杠起千斤顶,用于火炮放列时调平。该炮配用6型指挥仪和瞄9型雷达,另配有自动E-18型向量瞄准具,可用于对空和对地瞄准;火炮具有全天候作战能力,有自动、半自动、手摇对针、手动四种瞄准方式。

    59式中型坦克: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参考苏联T-54A中型坦克仿制并大量装备的一种中型坦克。该型坦克,战斗全重34吨,乘员4人,最大时速50千米,最大行程560千米。主要武器有1门100毫米线膛炮,战斗射速7发/分,1挺12.7毫米高射机枪和2挺7.62毫米机枪,配有红外夜视仪可夜间驾驶 。车体首部和侧面的装甲较厚,炮塔成流线型,具有良好的抗弹能力。坦克具有较强的火力,装甲防护和机动性能良好,重量较轻,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使用维护方便。59式中型坦克是中国装备的国产第一代主战坦克。该坦克于1959年开始列装中国军队,在1980年代以前一直是中国装甲兵的主要装备。
    59式130毫米加农炮:1959年,兵器工业部127厂按照原苏联M-46加农炮仿制成功59式130毫米加农炮。全重8.5吨,炮班8人,六轮卡车牵引,射速6-8发/分。最大射程27千米。该炮型在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时表现出来的性能非常优越,火力猛、射程远、命中精度高,使用可靠,受到参战官兵的赞誉。进入80年代,我军又为130毫米加农炮研制了底排弹、底凹弹、子母弹等多种新弹种,最大射程增加到38千米。



    初教-6串列双座螺旋桨教练机:由南昌飞机制造公司研制,该机是一种低速螺旋桨飞机,可靠、坚固、耐用、易于操纵,其滑跑距离仅280米,着陆滑跑350米,该机翼展10.18米,机长8.46米,最大平飞速度286千米/小时,升限5080米,续航时间3.6小时,航程640千米。长期服役于我国空军及地方航校,至今仍然是我国初级教练机的主力。

 

 
部分文字来源于网络
——2018.9.23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