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秋畅游台儿庄——台儿庄古城概览之台湾街
这里是台儿庄东门所在地了。东门叫“仰生”,意思是官府、官员,仰仗众生而存在。
顺着东门向北走,有这样一汪碧波......
在台儿庄逛了两天,大体明白了古城的走势。由西门进入至东门,三条主要街市纵贯其间:大衙门街;其南的月河街、船形街及顺河街;其北的这条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街道,不好意思的是,没有注意到这条街道的名字,后来上网搜索,好像许多景致都在台湾街上。姑且这样称呼它吧......
台儿庄码头超多,走到哪里都可以坐船。第一天来到这里,是准备用双脚丈量全城的,因此没有想要坐船,只是在岸上欣赏湖水的美景。这里的水质清澈,是来自运河的活水。
台儿庄不禁水美、船美,坐船的感受也与众不同。来台儿庄,一定要坐游船,尤其是在船娘的歌声中赏夜景......
菩提寺:古城东门北侧的老庙宇“准提阁”,也就是现在的菩提寺。菩提寺原名“准提阁”,位于台儿庄古城东门处,始建于唐代中晚期,于2012年重建。原址位于台儿庄古城中正门外荣桥东北,是台儿庄历史最悠久的建筑之一,旧时一楼供奉十八臂三目准提菩萨,二楼供奉三头六臂准提菩萨,每年五月初三为其进香日。
1938年春,准提阁毁于台儿庄大战战火。古城重建时,在其原址南侧台儿庄古城东北部复建,并依据“伽蓝七堂制”,增建山门、钟楼、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忠烈祠、客堂、主持房、斋房、方丈房、碑廊等建筑,总占地15亩,连同配套区共占地60亩,整个佛教文化街区占地100亩。2014年被批准为合法佛教寺庙,并更名为菩提寺。菩提寺现为河南少林寺的下院,为国家重点保护宗教场所地。
台儿庄的桥超多,站在桥上赏景,是一大特色呢。夕阳西下,美不胜收......
夕阳未落山,月上树梢头......
远眺清真古寺......
清真寺:俗称北清真寺,始建于明朝初年。元朝末年,回族大将常玉春、胡大海在征战中经过台儿庄,留下部分回族士兵在此安家落户。他们聚居在台儿庄南关和北关,信仰伊斯兰教,信奉安拉,念功、礼功、斋功、课功、朝功是他们的五大功课,有宰牲节和开斋节。为了使将士有朝拜之处,常玉春在文昌阁附近兴建了清真寺。随着台儿庄的繁荣兴盛,外地的回族商人前来经商定居,原来的清真寺已经不能满足朝拜的要求。乾隆年间,阿訇李中和重建了清真寺。重建的清真寺,位于中正门内的郁家花园里,占地38亩。寺院前大门向东,后大门向西。有过厅5间,大殿25间。清朝末年,因乡老们有争端,又将南讲堂改建成大门楼,大门向南,把“清真古寺”的牌匾换成“回教堂”。1937年,清真寺乡老马振堂会同其他几位乡老,再次整修院墙,油漆门楼,装饰讲堂大殿,整个清真寺焕然一新。
1938年春,日军侵犯鲁南,台儿庄清真寺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当时,中国军队第二集团军31师186团指挥部就设在清真寺内。由于清真寺离北大门较近,又是日军向城内进犯的必经之路,因而成为中日双方争夺的焦点,是战斗最激烈的地点之一。七天七夜的拉锯战,有五千人在这里战死。战后的清真寺,残垣断壁,尸体成堆。寺中的4株古柏,有两株化为灰烬。西侧小讲堂的墙壁上弹痕累累,密集处的80平方厘米砖墙,于1988年10月被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移去陈列。
这是一座真正的寺庙,我的穿着不符合入寺的规定,只能在门外徘徊。虽对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还有着这样严格遵守教义的寺院表示崇敬之情,但又深深感到了对妇女的歧视之意......
这条街道上景点不多,小吃不少......
箭道街:始建于清朝顺治年间,南接大衙门街,北至小北门,长375米,宽6米,左有泰山行宫,右有参将署。参将署在大衙门东墙外设箭道,专供弓箭手习射练武之用,箭道街由此得名。清王朝灭亡之后,箭道街改成商贸街,民国初年,这里店铺林立,生意兴隆,街中车水马龙,两边店铺林立,格外繁闹。抗战时,街北端及两侧是中日双方拼杀的场所。战前,箭道街上的吕祖庙,香火旺盛,大战没几天,这座道教建筑就被日军炮火炸平。随着战事的激烈,日军不断往下投弹,最后把庙址炸成一个水汪,人们把这个水汪叫做“鬼子汪”,后来以讹传讹,说成“龟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由台儿庄镇政府进行城区改造,填平了龟汪,把箭道街改建成欧式商业一条街。
鲁南运河美食节设置在“黄府”......
天齐庙:泰山行宫东有一座天齐坊,它后面是天齐庙。天齐庙俗称“东岳庙”,民间相传,东岳大帝是掌管人间贫富贵贱、生老病死的神仙,又名“天齐神”。关于泰山神东岳大帝的来历,众说纷纭。最为盛传的则认为东岳大帝是《封神演义》中的黄飞虎。兴周灭商一战中,战死于渑池。武王评价黄飞虎“威行天下,义重四方,施恩积德,人人敬仰,真忠良君子”。姜子牙特封黄飞虎为五岳之首、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总管人间吉凶祸福。天齐庙清代曾重修缮过,后毁于1938年台儿庄大战。古城重建时,对其遗址进行考古发掘。2011年按照明代建筑风格恢复了天齐殿、淑明宫、阎罗殿、三星殿等建筑。
泰山行宫:始建于明朝正德十三年,毁于1938年台儿庄大战,古城重建时对原址进行了考古发掘。2011年在原址恢复了泰山行宫,以供观瞻。泰山行宫是台儿庄古城标志性建筑之一,极具观赏价值。泰山行宫坐落在台湾街,门口两座石狮子威武庄严,进入行宫正门,正面对着主殿“碧霞宫”,你一定会被其恢弘的气势所震撼。通道两侧和上方的墙壁绘有神话图案,左方青龙,右方白虎,中间王灵官,表现的惟妙惟肖,技艺之精湛,让你分辨不出真假。
步入院内,则更为宽阔,正西方为“财神庙”,里面供奉着“文昌帝君”、“文财神”、“武财神”三位神灵,每个神灵的塑造都独具特色,逼真传神。东方为大家所熟知的“观音庙”,观音自古以来都是被人们所喜爱和敬仰,所以观音的形体、容貌和姿仪皆祥和、宁静、端祥、庄严。最具欣赏性的就是大殿了,大殿气势恢宏,三位神仙庄严肃穆,“碧霞元君”为首,俗称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泰山老母等……道教认为碧霞元君“庇佑众生、灵应九州,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是道教中的重要女神,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女神之一。殿内正中神龛内的碧霞元君贴金坐像,凤冠霞帔,慈颜安详端庄。东为眼光娘娘。传说眼光娘娘能治疗各种疾病,保佑人们眼明心亮、身体健康。西为送子娘娘。送子娘娘掌管人类生儿育女之事。香客往往在殿中用红布包一个石娃娃带回家去,放在床上,以求娘娘赐子,称为“拴娃娃”。
这条街道虽无甚古迹,但景色优美,且有几家特色店铺吸引我们的目光......
益德成鼻烟:自明朝万历年间传入,鼻烟在中国已有400余年的历史,清朝时曾经盛极一时,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无不好之,近代以来却日渐式微,几乎只有清宫剧里才能见到它的身影。
益德成鼻烟始建于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至今已有300年历史,是我国资格最老、规模最大的鼻烟制造老字号企业之一,也是目前唯一一家鼻烟正式
生产厂商。然而其发展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文革期间,鼻烟被列入“四旧”,已经经营了256年的益德成鼻烟被迫停产。而这一停,就是40年。2005年在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扶持和帮助下,重新起航。
鼻烟是在研磨成细粉的烟草中加入麝香等名贵中药材,以鲜花熏香后密封陈华4年以上而成,在我国又称闻药。其药用价值早有记载,《南越笔记》有云,鼻烟可
“驱寒冷,治头眩”,而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中也记载鼻烟可“通关窍、治惊风、名目、定头痛,辟疫尤验,可为药用”。目前的鼻烟由十几味中药制成,可提神、醒脑、清心、开窍,且不失传统风味。还针对失眠、打鼾、过敏性鼻烟等不同症状开发出12款新型纯中药鼻烟。
店名不一般......
文字部分来源于网络
——2018.9.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