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慵懒猫咪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彩云之南——2017国庆·云南·丽江·束河古镇

$
0
0
彩云之南——2017国庆·云南·丽江·束河古镇

      我们是从这里进入束河古镇的。刚刚进入束河古镇,并没有觉得这里和其他的那些打着所谓古老的旗号吸引游客眼球的商业街有什么不同。但深入到古镇里面,真的被这里的自然风光迷住了......

      束河古镇是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纳西语称“绍坞”,因村后聚宝山形如堆垒之高峰,以山名村,流传变异而成,意为“高峰之下的村寨”,是纳西先民在丽江坝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是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镇。也是纳西先民从农耕文明向商业文明过渡的活标本,是对外开放和马帮活动形成的集镇建设典范。束河是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05年入选CCTV“中国魅力名镇”。

      束河古镇里的客栈,基本都沿袭了纳西族传统的建筑风格,有浓郁的民族风情,不少客栈更是引入水景,别具一格。三坊一照壁是纳西族民居典型的构造布局,小院种花,大院植树,四季花果飘香,有甚者引水入院,蓄水成池,配以亭台,就成了一幅雅致的风景。现在古镇内的民居多修缉为客栈,在保留当地木材结构的基础上,又配以玻璃材质,从而大大提高了房间的采光度,使得住宿更为舒适。

      从这里开始,画风随之一转......

      束河古镇位于北纬26度55分,东经100度12分。束河古镇依山傍水,民居房舍错落有致,面临田园阡陌;北瞰玉龙,东南瞻象山、文笔,四时风光变幻,尤其村头两处泉源,其中一潭水,称为“九鼎龙潭”,又称“龙泉”。在丽江所有景区的核心部位,是游览丽江古城、玉龙雪山、泸沽湖、长江第一湾和三江并流风景区的枢纽点。
      当年徐霞客游芝山解脱林时,曾走过此道,在他的记述中这样写道:“过一枯涧石桥,西瞻中海,柳暗波萦,有大聚落临其上,是为十和院。”“十和”即今束河古镇之古称。历史开通于唐代的茶马古道,从滇南经丽江直达西藏拉萨,经唐、宋、元、明、清千余年的运营发展,促进了沿线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束河即是丽江坝子中保存完好的驿站,199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束河坐东朝西,背风向阳,村后山林为玉龙山南下之余脉,山形秀丽,植被茂密,白沙岩脚院有凤凰山,为丽江木氏发祥之地,至束河山形再变,呈祥瑞之象,堪舆家称为“丹凤含书之地”, 预言文化昌盛,兴旺发达。
  村北柳荫深处有九鼎、疏河两个龙潭,泉水清澈、波光闪烁,分为三河水系,沿房前屋后、菜园田边穿流而过,使束河既有山寨之奇,又有水乡之秀。


      这里的水好清澈,水里大团的水藻漂浮着,给湖水平添了生机......

      一路上许多情侣和新人在拍照,也引发了我们这些游客的拍摄兴趣......

      “九鼎龙潭”,潭水透明清澈,日夜涌泉,束河人奉为神泉,于是建有龙泉寺。寺内陈设与古城其它寺院没有什么区别,倒是源边临水一角,有一个“三圣宫”楼阁,为传统四合院,里面供奉的皮匠祖师。是束河人的骄傲,这里有很多制皮的能工巧匠,同时也是重要皮毛集散之地。

      九鼎龙潭:束河西山有九座山峰,形如九鼎,山下有潭,称“九鼎龙潭”。潭水清澈晶莹,水草曼舞,游鱼逍遥,玉龙雪山倒映其中,清姿傲岸,意境无穷,成为束河八景之又一景:雪山倒映。清泉、古树、古刹、与天光云影共徘徊,构成束河景区的风水宝地,“束河八景”的一半风景即掩藏其间。乾隆《丽江府志》载:九鼎龙潭,“在城西十里,潭水清澄,游鱼可数,广十亩,岩石奇秀,林木幽深,相传昔有欲网其鱼,雷雹骤至,至今无敢者。”
      民间传说:九鼎龙王觊觎一百米外的疏河龙潭,率领虾兵蟹将与疏河龙王作战,结果九鼎龙王劈断左须;疏河龙王被刺瞎右眼。从此九鼎龙潭的鱼少一须;疏河龙潭的鱼少一目。
      潭边有一截断碑,年代已不可考,用石头敲击,会发出清脆的声音,是束河八景之中的“断碑敲音”。

      三圣宫:龙潭上端有一座寺庙,名叫“三圣宫”,又名“龙泉寺”,据清朝乾隆(丽江府志略)记载:原为九鼎龙王庙。始建年代不可考,至清光绪年间,在龙王庙遗址上改建三圣宫,西殿供奉观音,北楼供奉龙王,南楼供奉皮匠祖师孙膑,为村民释佛、祭龙求雨和祀奉皮匠祖师之场所,一九八六年被列为丽江文物保护单位。
      三圣宫平面布局为纳西典型四合院,坐西朝东,其中东楼、南楼依山就势,设一层地楼,西房一面墙基为天然岩壁。东楼楼基直接入水,三面都有回廊,供游人凭栏远眺。这里背依青山,面临碧潭,古树苍郁,天光云影,风光无限,为束河绝佳处。尤其是月明之夜,登楼赏月最有风味,文人墨客每每对月吟诗作画,传为佳话。此景在束河八景中叫“龙门望月”。三圣宫四时风光变化莫测,灵泉涌动从未干枯,为束河灵脉之源,亦为丽江城乡文人雅士聚会之所。

      孙膑竟然是皮匠业的祖师,这个要说道说道:传说孙膑被庞涓挖膝之后,只好跪步行走,这样要用皮张裹缠膝部。因为带毛的原皮非常硬,磨得膝部非常疼,他就将皮子去毛并使其柔软,用起来舒服,缝制也方便。从此便出现了皮革业,而孙膑也成了这个行业的始祖。旧时每年农历九月十三日,南京的皮匠们都要聚会为孙膑祖师爷举行祭祀活动;今云南丽江古城附近束河古镇的“三圣宫”楼阁,至今还供奉着皮匠祖师孙膑的塑像。







 

      进入古镇啦......



      水流中无数水草柔顺地随着水流摆动,是我们吃的水性杨花吗?......

      四方街:束河古城的四方街长宽不过30几米,有四条道路通向四面八方,水流环绕、日中为市,为丽江坝子最古老的集市之一。古时候,束河的四方街上设有夜市,人们像今天的都市人一样自在漫步在四方街上,随心所欲走走停停,看看稀奇,吃点儿自己想吃的东西参与一下喜欢的游戏,逛夜市的人手里举着火把,穿行在青龙河畔,如夏夜流萤,成了一道风景,叫做“夜市萤火”,列入束河八景之一。





      茶马古道博物馆:公元680年,吐蕃南征,在丽江设立“神川都督府”,茶马古道由此起始。唐明皇禁茶入藏,促成滇茶进藏;宋王朝的军事需要,刺激“茶马互市的繁荣”;于是,从元、明以来到近代,茶马古道成为滇、藏、川间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
      茶马古道起于滇南,经过大理、丽江、迪庆、拉萨,止于印度,贯穿中国西部人文风情和自然风光最具魅力的“三江并流”和“香格里拉”地域,格外引人关注。茶马古道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家专门研究并展示茶马古道历史文化的博物馆,也是丽江市第一家从事普洱茶文化研究、宣传、推广的专业机构。茶马古道博物馆由“序厅”、“史事1厅”、“史事2厅”、“束河厅”、“皮匠厅”、“茶马风情厅”、“茶艺厅”、“影响资料中心”等8个部分组成,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茶马古道的起始时间、线路和重大历史事件,是人们了解茶马古道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博物馆的建筑原是400多年前木氏土司“束河院”的组成部分,其中的“大觉宫壁画”为江南著名画家马萧仙作品,一直保存,笔法洗练,技术精湛,保留了唐代画风,1998年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单位。



      可惜我们来的时间有些晚,博物馆关门了......



  由于茶马古道的发展,产生了各种商品需求,至明朝,木氏土司延聘一批江南工匠,定居束河,此后,该地成为滇、川、藏交界地域内著名的“皮匠村”,出产皮鞋、皮货、麻线、铁器、竹器等,束河工匠的足迹走遍茶马古道的每一个角落。

  束河古镇处于丽江所有景区的核心部位,是游览丽江古城、玉龙雪山、泸沽湖、长江第一湾和三江并流风景区的枢纽点。

      美吧......























































































































































































































      青龙桥: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它的西面就是聚宝山,青龙桥的中轴线正对着聚宝山,这是木氏土司的设计,也是木氏土司鼎盛时期的标志性建筑。长25米、宽4.5米、高4米,全部由石块垒砌,是丽江坝子中最古老和规模最大的石拱桥,桥面平缓,便于马帮行走,以“烟柳平桥”著称,被列为丽江古石桥之最,可见束河在丽江历史上的经济文化格局中所占的重要地位。相传有异人从桥上一步跨到玉龙山上成仙,至今留有“仙人足印”。青龙桥的桥面经过数百年风雨的洗刷使它变得斑驳苍老,却不失它的英雄气势和庄严厚重感,站在这里,你也许会听见马蹄的声音在回响。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