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慵懒猫咪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2016清明·连云港——徐福泊船山风景区

$
0
0
2016清明·连云港——徐福泊船山风景区
 

       连云港的最后一站——赣榆徐福故里。紧赶慢赶,终于在太阳还没有完全落山之前,来到了赣榆。从连云港过来,一路颠簸,车程将近2小时,始知连云港之大......

       车停在了徐福广场的入口处。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徐福东渡圣迹浮雕墙。众所周知,徐福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泛海东渡第一人,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航海家和中日韩友好交往的开拓者。早在2200多年前,徐福就把稻作农耕、锻治纺织、古籍汉字等先秦文明传到日本列岛,为世界文明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并给中国人民和日本、韩国人民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可以说,徐福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日本的、韩国的、更是属于世界的。

       为弘扬徐福文化,传承徐福精神,根据徐福东渡前后的重要事件和传说故事,后人设计制作了这组“徐福东渡圣迹图”。东边为徐福东渡图,再现当年徐福东渡历史场景,西边为徐福传说,讲述秦代方士徐福东渡扶桑,比明代郑和下西洋早1600多年,比意大利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早1700多年,比葡萄牙麦哲伦绕地球航行早1700多年。徐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赣榆人民的骄傲,因为他的家乡就在这里。

       第一幅图:秦始皇东巡至琅琊,欲觅长生不老之药,以享永年。宣召方士徐福,委其泛海东渡,访仙求药。徐福受秦始皇命,率三千童男童女东渡求仙,止于日本,卒年失考。
       第二幅图:徐福受命,即征近海船匠圬工日夜赶制楼船。所成之船长十丈以上,宽约八丈,高十丈,船面甲板上三下二计五层,每船可载百五十人。
       第三幅图:出征前夕,依礼祭海。祭海之仪,自来北祭龙王,南祭海神。徐福一行虑及浮槎瀚海,航途未卜,遂龙王、海神共祭,祈求荫庇。自此,赣榆沿海龙王海神同祭之习沿袭至今。


       浮雕墙阴面“诗歌徐福”大型诗碑......



       羽田碑刻:徐福东渡,开创中日韩友好交往的先河,使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两千多年后,当徐福故里在赣榆县金山镇徐福村被国内外专家学者考证确认后。日本、韩国的客人纷纷来徐福故里寻根祭祖。2002年6月25日,日本国前首相羽田孜先生在连云港市刘永忠市长的陪同下来到徐福村,拜竭徐福祠,亲笔题写“日中友好始祖徐福”八个遒劲流畅的大字。2007年7月,当他得知徐福故里正在重建徐福庙的消息后,再次恭敬地题写了“日中友好始祖徐福”的碑文,表达了思乡敬祖的心情。赣榆县人民政府为此将碑文用巨石镌刻,以志纪念。碑阴为赣榆县人民政府撰写的铭文“羽田孜先生,日本国长野县人。众议院议员,第八十代内阁总理大臣,2002年6月25日拜谒徐福祠之际题此以赠,复于中日邦交正常化三十五周年之际重书。特勒斯石,以志永念。”2007年10月26日,在中国·赣榆第七届徐福节开幕之际,赣榆县人民政府隆重举行“羽田碑刻”揭幕仪式,为中日关系史又添一段佳话,为中外徐福研究开创了新的里程碑。

       徐福,是我国古代有文字记载的泛海东渡的第一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航海家和中日韩友好交往的开拓者。徐福率众东渡之伟行壮举,比明代郑和下西洋早一千六百年,比意大利哥伦布发现美州大陆及葡萄牙麦哲伦绕地球航行均早一千七百年。徐福东渡,已演变为一种文化现象,成为中日韩三国共同的精神财富,书写了东方文化交流史上极其重要的一页。

       徐福石雕像: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尊徐福石雕像,塑像身高8.5米,底座高2.5米,通高11米,由上海艺术学院赣榆籍著名雕塑艺术家潘学修先生设计,采用地产花岗岩精心雕制而成。
       徐福高冠博带,手握航海图,稳健扎实地立于船头,满怀信心、坚定不移地在狂风巨浪中劈波前行,充分展现了徐福大智大勇,敢于拼搏的伟大形象。这尊雕像建于1990年12月5日,原本矗立在县城镇海路和华中路交汇处的繁华地段,是赣榆县城的标志性建筑。2006年秋,金山镇动议重修徐福庙,应徐福故里人民的请求择吉日将徐福宝像奉迁至此,并于中国·赣榆第六届徐福节开幕之际,举行了隆重的徐福像奉迁揭幕仪式。2007年中国·赣榆第七届徐福节暨徐福庙落成典礼之际,金山镇人民政府又敬立“徐福宝像奉迁记”碑以示永久纪念。这是历史之追塑、亲情之表达,也是历史文化绽放之异彩!

       龟山神泉:眼前一泓碧水,黑黝黝的,深不可测,微风吹过,泛起涟漪,层层片片,飘向芦苇深处。这就是神秘的龟山神泉。据说王母娘娘曾在此泉洗澡,泊船山上的两只神龟趴在山脚偷窥,王母娘娘羞怒之下,将神龟变成石龟,贬在泊船山,永世不得上界成仙。龟山神泉深不见底,从不干涸,既使大旱之年,泉水仍潺潺流淌,不紧不慢地滋润着山脚下这千亩茶园。





       徐福庙:重建于2007年,由南京大学规划设计院专家精心规划设计,主体建筑为秦汉风格。由山门,东西钟鼓楼,左右陈列室,大殿,东西碑廊,回廊等建筑物构成,占地40多亩,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徐福纪念建筑物之一。

       山门:山门上徐福庙3个遒劲俊逸的大字,为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所题写,山门两旁的楹联由连云港日报原总编辑刘畅征先生撰联,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张耀山先生书丹,上联为“嘉木溢芳,九天袅袅慰豪士”,下联为“碧流织韵,千载滔滔仰高风。”









       徐福大殿:现在我们来到徐福庙正殿,徐福大殿是徐福庙的主要建筑,总面积286平方米,是目前连云港最大的祭祀大殿。

       这座古铜色的徐福塑像,由著名雕塑家潘学修先生亲自设计亲手塑成,是目前世界上最高大的徐福坐像。徐福头戴高山冠,身着大袂蝉衣,手握竹筒,似在向往大海的辽阔,又似在眷恋故里的悠悠乡情。










 




       东西碑廊:大殿两旁的东西碑廊,东西碑廊各长15米,这里镶嵌着61块国内外各级领导、专家学者、书法家、画家为纪念徐福和徐福节所提写的诗词。其档次品位之高,数量规模之大,为当今之最,是国内外任何一个研究和纪念徐福的场馆都无法比拟的。



























       钟楼:徐福庙虽然重修时间不长,但我们这里却有许多连云港之最。这座钟高2.8米,直径2米,是目前连云港最大的钟,钟上选录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亲笔书写的老子道德经共四千二百多字,由连云港丰泰海藻有限公司和赣榆金韩食品加工厂捐款建造。






 


       “徐福故里”碑:广场东面矗立3面高大的石碑,左面第一座是由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冲先生亲笔所题“徐福故里”碑,这座碑于1992年11月24日揭幕,当时恰逢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和中国赣榆第三届徐福节开幕式。

       中间一座是“重修徐福庙记”碑,碑中详尽地记述了徐福的丰功伟绩和徐福故里人民建庙祭祀永久怀念之情,第三座石碑所题的是一首诗,诗曰:徐福乘槎竟不回,广招子弟驻蓬莱,二千年后思亲节,始信仙才是霸才。是在1990的时候,赵朴初先生闻知赣榆县隆重举办中国赣榆首届徐福节时题诗的,生动表达了对徐福不畏艰险泛海东渡的歌颂和对赣榆人民举办徐福节的嘉许。为了怀念赵朴初先生对徐福和徐福故里人民的深情厚谊,重修徐福庙之际,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将赵朴初的题诗立碑铭记。

 

 



       兴会寺:据《赣榆县志》、《赣榆县徐福研究》记载,当年,徐福率三千童男女东渡未归,乡民便在徐福村建庙纪念,应时祈祀,宋代熙宁年间(1068—1077),古庙更名为兴会寺,始兴庙会,俗称“老妈妈会”。当年寺前有两棵数丈高的白果树,曾是沿海渔民归航的标志。兴会寺成为当时最著名的一座佛教寺庙,香火之盛闻名苏北等地,引来周边大量渔民及佛教信徒前来朝拜。直到二十世纪初,庙里仍香火旺盛,香客络绎不绝。沿海的渔民每逢出海前,都要到庙里焚香祭祀,祈求平安。


       2009年,由赣榆县徐福泊船山风景区发展有限公司投资4500余万元重新修建兴会寺。兴会寺院占地面积33120平方米,寺门朝西,依山而建,殿宇栉比,亭台相连,有牌楼、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观音殿、东西厢房等建筑组成,是赣榆县唯一一座寺庙,也是连云港市重要的佛教文化交流中心。

     弥勒菩萨:弥勒菩萨的造像是宋朝时代布袋和尚的形象。“大大的肚皮”代表包容,对于世间的善恶美丑要清清楚楚而又能包容。“满脸笑容”表达的意思特别明显,“呈平等心,现喜悦相”。弥勒菩萨教导人们要拓开心量,包容一切,量大福大,健康长寿,事业有成。
     东方持国天王:持是保持,国是国家。从保持个人家庭、事业到整个社会的安定繁荣,再扩展到保持世界和平。持国天王代表尽职尽责,社会上人人都能负责尽职,这个目标就达到了。天王手持琵琶,弦松了不响,太紧就断了。教导人们处事待人接物要做到中道——恰到好处,不能过之也不能不及。
     南方增长天王:增长就是今天讲的进步,儒家讲日新又日新,佛法讲精进。天王教我们不断求进步,德行要进步、学问要进步、技术要进步、生活水平要进步,不保守、不落伍,走在时代的前端。南方天王手上拿的是剑——慧剑。指导时代要有高度圆满的智慧。
     西方广目天王:广目就是多看。善于观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总结经验。广目天王手拿的是龙或蛇,龙、蛇表变化。社会上人、事、物变化多端,要仔细小心看清楚。另一手拿的是珠子,表不变,教人们以不变应万变,在变乱中找出不变的原则,心有主宰。
     北方多闻天王:多闻天王代表做学问,增长见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闻天王手上拿的是一把伞,伞是遮盖。伞代表的意思是环保,防止污染,千变万化的世界,种种污染,要防止,不要被污染。最重要的是要保护清净心,防止心地的污染。


     普贤菩萨:普贤菩萨代表实行。孝敬、慈悲、智慧,如果不能落实在生活上,不能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上就没有意义,就变成空谈了。所以普贤菩萨教给我们实践、实行——地藏菩萨的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观音菩萨的仁慈、博爱、关怀一切,文殊菩萨的甚深般若、广大智慧,要得到普贤菩萨的大行——踏踏实实的做到,才算是真实的孝慈与智慧。
     文殊菩萨:全称“文殊师利”,意思为妙德、妙首、妙吉祥。是般若智慧的代表,文殊菩萨造像,是座跨青狮,手持如意(或宝剑、莲华等),头戴天冠,身披璎珞,衣着飘逸,雍容华贵,柔和雅静的天人像。狮子是兽中之王,有“狮子一吼,百兽胆裂”之说,因此经中常常把佛陀说法比喻为狮子吼,形容佛的法音对众生有振聋发聩的作用。把它作为文殊菩萨的坐骑,则表菩萨智慧猛利,能伏一切烦恼;更进一步,则是形容般若胜智,胜过一切菩萨之分证。文殊菩萨的总指挥落实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就是要保持高度的理智,不可以感情用事。文殊菩萨的孝敬、慈悲都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所以文殊菩萨代表理性,代表智慧。
     观世音菩萨:常见到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像,千手代表神通,千眼代表智慧,表示菩萨眼到手到,有能力随时随处应众生之所感而前往救助。把孝养父母、尊敬师长扩展到对一切众生的大慈大悲是观音菩萨表法的重要意义。要以善心善念善行对待一切众生。菩萨的慈悲,是真诚理性的爱心,没有任何的附加条件,没有丝毫的企图,等视一切众生如自己的儿女,以爱心呵护之,以智慧调教之。

       怎么样?有意境吧......


























































   连云港徐福泊船山风景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徐福故里金山镇,它东倚泊船山,西偎怀仁山,环拥徐福庙、徐福广场、徐福山庄和怀仁水库等景点,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

 

  为了缅怀徐福,纪念徐福,为中外研究徐福文化的专家学者提供更加广阔的场所和平台,金山镇人民政府于2007年7月6日动工重修徐福庙。重建的徐福庙由南京大学规划设计院专家精心规划设计,主体建筑为秦汉风格,由山门、东西钟鼓楼、左右陈列室、大殿、东西碑廊、回廊等建筑物组成,占地面积40亩,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徐福纪念建筑物之一。

 

众所周知,徐福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泛海东渡第一人,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航海家和中日韩友好交往的开拓者。早在二千二百多年前,徐福就把稻作农耕、锻治纺织、古籍汉字等先秦文明传到日本列岛,为世界文明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并给中国人民和日本、韩国人民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可以说,徐福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日本的、韩国的、更是属于世界的。徐福是一代国际伟人,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作为徐福故里的人民,我们也为有这样伟大的先贤感到骄傲!

 

徐福泊船山景区徐福故里位于连云港西北50公里处赣榆县金山镇徐福村境内。据《史记》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求长生不老仙药,派遣当地方士徐福带领三千童男女和百名工匠,出海寻觅,最终未获得不老仙药,却在日本登陆,成为中国文化向日本传播的第一人。

 

  徐福泊船山景区故里建有徐福祠一座,祠庙门阙为仿汉建筑,造型精美,古色古香。祠内徐福座像高3米,面向东南,目视远方,表现出徐福刚毅、睿智和离别乡土的眷念之情。祠堂前有两个灯笼,为日本友人所赠。西配殿陈列着徐福故里的部分出土文物,有新石器时代的带槽石斧和秦砖汉瓦,殿内还有徐福在日本足迹的大量照片。东西长廊中镶嵌有苏北罕见的花岗岩汉画像石、原始社会的石笋等,还存有石船锚和石药碾等出土文物。今天的徐福祠是中外游客,特别是日本游客的必到之处。


 

 

       赣榆县风景秀丽的金山镇地处苏鲁交界(江苏山东),东临海州湾,西依大吴山,北邻山东省,南望赣榆城,是秦朝东渡日本著名方士徐福的故里。这里山青水秀,人杰地灵,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集山、水、林、果、茶生态旅游之大成,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流连忘返的旅游胜地。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