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慵懒猫咪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青岛版小学数学第十册五年级下学期回顾整理——总复习教案

$
0
0

回顾整理——总复习单元分析

教材分析:

    总复习是对全册所学内容的全面回顾、整理与提升。通过复习,系统、全面地复习和整理本学期所学知识,进一步加深对本学期所学内容的理解,使所学知识更加系统,进而形成知识网络,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整个复习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回顾整理,第二部分是综合练习。本单元复习的主要内容包括:正、负数的认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粉饰的加减法,根据方形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长风体和正方体,复式统计图和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目标:

    1.系统、全面地复习和整理本学期所学知识,使所学知识更加系统,进而形成知识网络,构建知识体系。在整理复习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2.经历回顾整理的过程,学习掌握整理的方法,进一步发展数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提高归纳、整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整理复习过程中,评价与反思自己在本学期的学习情况,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进一步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六课时)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课时

    分数加减法                              1课时

    认识正负数                              1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                          1课时

    方向与位置                              1课时

    统计与可能性                            1课时

 

第一课时

复习内容:

    P119一1212页综合复习的第1一4题。
复习要求: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有关概念,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在复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归纳概括能力,使数学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认真踏实的复习态度。
复习重点:

    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
复习难点:

    确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复习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
复习过程:
    一、复习分数的意义、
    1、分数的意义。
    (1) 5/7这个分数表示(              ),它的分数单位是(    ),有(   )个这样的单位。
    (2)讨论:单位“l”与分数单位有什么区别?有什么联系?
    (3)例如:一段钢筋长5米,平均截成6段,每段钢筋是多少米?每段钢筋是全长的几分之几?
    指名回答应如何列式计算?说说单位“l”与分数单位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单位“1”不仅表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表示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分数单位是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1份的数。表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也是表示两个量的关系。
    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   )÷9=
    小结:被除数÷除数=用字母表a÷b= (b≠0)
    3、真分数和假分数。
    用直线上的点表示下面各题,课本第121页的第(5)题,要求学生把假分数写在直线上方,真分数写在直线下方。从图中清楚地看出真分数、假分数与1的关系。真分数<l假分数≥1
    二、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

    l、口答: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它与商不变性质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什么是约分?什么是通分?什么叫最简分数?
    2、做P121页的第(3)题。
    3、假分数、整数与带分数的互化。
    说一说假分数怎样化成带分数或整数?带分数怎样化成假分数?
    小结:约分、通分都是分数基本性质的运用。比较分数的大小除了用同分母、同分子比较方法外,还可以灵活地使用,以1为标准,以中介分数作标准等方法进行比较。
    三、综合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带分数。
  2125米=(  )千米   80分=(  )小时
  1米40厘米=(  )米  4050千克=(  )吨
  2小时20分=(  )小时  76分米=(  )米
    2、填空
    (        )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一个最简分数,它的分子和分母的积是24,这个分数是(    )或(    )
    分母是8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
    分母是5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
    通分时选用的公分母一般是原来几个分母的(             )
    分子和分母都是合数的分数,(    )最简分数.
    两个分数通分后的新分母是原来两个分母的乘积.原来的两个分母一定(    ).①都是质数  ③是相邻的自然数  ③是互质数
    一个最简真分数,分子与分母的和是15,这样的分数一共有(    )
    四、总结:通过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1、基础作业:教材121页1、2、3题
    2、拓展作业:同步练习的部分题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复习内容:

    P122页综合练习5——11题                 
复习要求: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能熟练地进行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正确解答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应用题。能熟练进行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及简便运算。在复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归纳概括能力,使数学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认真踏实的复习态度。
复习重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分数加减法运算,并能进行简算。
复习难点:

    进行简算。
复习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
复习过程:
    一、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法则
    1、说说下列算式表示的意义。
    7/8—3/8        7/13+7/13          1-2/7
    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
    2、算P122页的第5题。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各应注意什么? 指名板演,其余做在本子上,集体讲评。
    3、师生共同小结: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计算结果能约分要约分,是假分数要化成带分数或整数。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同分母分数法则计算。如果被减数的分数部分不够减,退1化成假分数再减。
    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1、说一说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规定的,再计算下面的练习:

    1/15+4/15+7/15         1-2/9-5/9        5/6-(1/2-1/3)                     
    2、小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从左到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内的运算。
    三、用简便方法计算
    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7/8+5/12+1/8          11/12-(1/12+1/6)
    2、师生共同小结: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减法的性质,可以使计算简便,在计算中要注意应用,提高计算技巧,做到正确、合理、灵活、迅速独
    立练习后指名反馈,说说你是怎样看出能简便计算的。
    3、解方程:X+1/6=3/4         X-7/15=2/5
    四、教师小结:通过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1、基础作业:教材122页7、8题
    2、拓展作业:同步练习的部分题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复习内容:

    认识正负数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进一步体会正负数的意义。 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重点:

    加深理解正、负数的意义,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

    了解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1、南北位两个相反的方向,如果-8米表示一个物体向南移动8米,那么+7米表示(     ),物体在原地不动记作(    ),如果A点有一个物体,向南移动了4米,记作(    ),又向北移动4米,那么他现在的位置在(      )。
  2、某日黄山傍晚的气温从中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到7摄氏度,这天黄山傍晚的气温是多少?
  二、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通过记录相反意义的数量,进一步了解负数的意义
  (1)师:生活中也有很多意义相反的量,老师这儿还有几组意义相反的量,你们想不想听?那就是边听边把它们记录在这张表格中。(出示记录表)记录的时候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
     

 (2)依次出示三句话,学生记录。
    ① 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米,珠穆朗玛峰搞出海平面8844.43米;

    ② 答对得10分,答错扣10分;
    ③ 助民超市,三月份赚了16900元,四月份亏了127元,五月份赚了15200元。
  ④ 小明妈妈到银行存入800元,小红妈妈到银行取出200元;
  2、反馈学生记录情况,集体讨论。(展示学生作品)
    3、让我们再来读几个正负数。(出示:+100、-75、-1.8、38)这个38前面怎么没有符号?你认为它是正数还是负数?为了简便正数前可以不写正号。谁能来说几个正负数?(生:……)
  说得完吗?说不完怎么办?(板书:……)谁再来说几个负数?(生:……)说得完吗?(板书:……)正数前的正号可以省略不写,那么负数前的负号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4、正、负数和0的关系。
  师:现在黑板上有很多的数,我们来给它们分分类好吗?谁能用一个圈把所有的正数圈出来,再用一个圈把所有的负数圈出来。(生圈)(注意:要把省略号也圈进去)0表示什么呢?(生:0是分界点)那0属于正数还是负数呢?(出示:所有的正数都比0大,所有的负数都比0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三、借助实例,解释应用
  (一)引导学生举例: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生活中你还曾经在哪见过正负数?(生举例:……)
  (二)重点讨论
  1、做112页4题。
  2、下图每格表示1米,小华刚开始的位置在0处。
  A小华从0点向东行5米,表示为+5,那么从0点向西行3米,表示为(    )米。
  B如果小华的位置是+7米,说明他是向(    )行(    )米。
  C如果小华的位置是-8米,说明他是向(    )行(    )米。
  3、刘翔在第十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半决赛中,110米栏的成绩是13.42秒,当时赛场风速为每秒-0.4米。
  讨论:风速怎么会有负的呢?(请两生分别代表刘翔和风速表演,是相反的)
  师:如果风速是+0.4米,又是什么意思呢?(再请学生表演)
    四、总结:生活中有更多的负数等着同学们去探索、发现,只要同学们细心观察,一定会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作业设计:
    1、基础作业:教材122页7题
    2、拓展作业:同步练习的部分题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空间与图形——方向与位置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根据数对确定位置、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看简单的平面图、根据方向和位置描绘简单的线路图。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数学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  查漏补缺
  1.自我整理:让学生回忆本单元所学知识,独立整理所学知识,列出知识提纲,以备组内交流。
  2.组内交流,教师注意倾听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3.组间交流。注意引导学生将知识点进行梳理。
  二、综合练习  巩固深化
  1、读图
  
  引导学生阅读平面图,分清方向和各个场所的大体位置。
  2、复习数对
    (1)用数对表示它们的位置:少年宫  图书馆  照相馆
    (2)总结反思:用数对表示位置要注意什么问题?
  (3)同桌进行写数对,找位置的游戏。
  3、复习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
  (1)图书馆在少年宫的        偏             方向。
  (2)少年宫在王明家的        偏             方向。
  (3)总结反思: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要注意什么问题?
    (4)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根据学生掌握情况,把握练习量。)
    提的问题可以有:
  集贸市场在王明家的        偏             方向。
  集贸市场在少年宫的        偏             方向。
  图书馆在照相馆的        偏             方向。
    4、复习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线路图
    (1)王明从家到图书馆可以怎样走?
    (2)王明从家到游泳馆怎样走?
    (3)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线路图要注意什么问题?
    (4)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根据学生掌握情况,把握练习量。)
    提的问题可以有:从图书馆到少年宫怎样走?从少年宫到游泳馆怎样走?
    从照相馆到少年宫怎样走?从王明家到集贸市场怎样走?
    三、联系实际 灵活运用
    1、出示在方格纸上的学校平面图
    (1)先想象学校各个建筑物的位置,在用所学知识提出问题。
    (2)对学校的布局进行设计。
    2、做综合练习18题
    四、总结:通过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1、基础作业:教材122页7题
    2、拓展作业:同步练习的部分题
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

复习内容:

    长方体与正方体
复习要求: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理解表面积、体积和容积的概念,能正确、灵活地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计算问题。在复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归纳概括能力,使数学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认真踏实的复习态度。
复习重点: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及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复习难点:

    灵活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计算问题。
复习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
复习过程:
    一、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
    1、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板书: 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相等分3组,每组4条棱相等长、宽、高
    正方体都相等都相等棱长
    2、什么叫做长、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怎样求?用字母公式表示出来。

    3、容积和体积有什么关系?它们的单位有什么?相邻两个单位的进率是多少?
    35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2.06立方米=(  )立方分米
    0.24立方分米=(  )升=(    )毫升    
    二、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实际应用
    1、把一条长60厘米的铁丝焊成一个正方体模型,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体积是多少?
    这道题关键是已知棱长总和,求每条棱的长度。然后再求表面积和体积。
    2、某校用石灰粉刷教室的四壁和顶棚、室内长8米,宽6米、高4米,扣除门窗15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用石灰0.25千克,共用多少千克石灰?
    这道题是表面积求重量的问题,关键是先要判断,求几个面的面积总和(五个面)最后再求重量。
    3、一个粮仓,里面长20米,宽12米,如果存放的稻谷高3.5米,一升稻谷的重量是0.78千克,这个粮仓存放的稻谷多少吨?
    这道题是容积求重量的问题,求容积先求体积,再换算成容积,最后求重量。
    4、一个铁油箱,长和宽都是25厘米,高40厘米。做这个油箱至少用铁皮多少平方分米?能装汽油多少千克?(每升汽油重0.82千克)
    这道题前半题是求油箱的表面积,后半题是先求容积,再求重量。学生往往做成表面积求重量,要提醒学生认真审题。注意单位的换算。
    三、全课总结:
    长、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在实际中应用较广,在解题时要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弄清是求表面积,还是求体积的问题,如果是求表面积的问题,还要弄清求几个面。在求积时注意单位换算。
作业设计: 
    1、基础作业:教材123页13、14题
    2、拓展作业:同步练习的部分题
课后反思:

 

 

第六课时

复习内容:

    复习统计图和可能性
复习目标:

    通过对统计知识和可能性的整理与复习,加深学生对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可能性的应用有更深的理解,建构一个系统的、全面的统计知识体系。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教学过程:
    一、情境中回顾,明确目标
    二、解决问题,系统构建
    (一)调查搜集数据,复习制作调查表
    1、独立思考。
  谈话:如果你是活动组织者,要决定活动内容你打算先做什么?
    2、班内交流。(引导学生回顾调查表的制作方法及注意的问题。)
    3、整理数据,完成统计表。
    4、回顾整理数据应该注意什么的问题?
    (二)通过制图,复习复式条形统计图。
    1、独立思考。
    2、班内交流。
    3、比较辨析。
    4、解决问题。
    谈话:观察统计图,你认为选择哪项活动合适?说说你的理由和建议。
    5、整理关于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有关知识。
    (三)通过读图,复习复式折线统计图。
    1、独立思考。
    2、班内交流: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你对两位同学的体温有什么建议?
    3、整理关于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有关知识。
    谈话:通过复习复式折线统计图,你又有了什么样的认识?(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明确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作用。)
    (四)学生回忆,怎样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三、拓展练习,发展提高  
  1、独立制作统计图。

   
  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吗?(出示未完成的“第二实验小学对2003年入学学生五年中每年的平均身高变化统计图”。)
  2、班内交流。
  谈话:谁来展示一下你制作的统计图?说出为什么用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理由。
    3、掷飞标游戏。
  (1)飞标掷向哪种颜色区域的可能性最大?是几分之几?
  (2)飞标掷向哪种颜色区域的可能性最小?是几分之几?
  (3)飞标掷向哪两种颜色区域的可能性同样大?是几分之几?
    4、砸金蛋游戏。
  (1)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砸到钢笔,书包的可能性分别由多大?
  (2)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砸不到奖的可能性是多少?
  (3)有两个人依次砸蛋,谁先砸中钢笔谁算赢,你认为公平吗?
    四、总结全课,系统整理
    谈话:同学们,通过复习复式统计图和可能性,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作业设计: 
    1、基础作业:教材123页13、14题
    2、拓展作业:同步练习的部分题
课后反思: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