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拍青岛——青岛大剧院
青岛大剧院是青岛公共文化设施的标志性建筑,总面积8.7万平方米,外观似两架白色钢琴。由德国GMP建筑事务所首席设计师麦哈德·冯·格康先生主持设计。2010年12月被山东省“齐鲁文化新地标”评委会确定为“十大齐鲁文化新地标”之一,2011年11月获得“2010~2011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2013年10月12日,在山东济南召开的“第十届艺术节剧院建设与综合运营高峰论坛上”,青岛大剧院与上海大剧院、国家大剧院、广州大剧院等荣膺中国十大剧院称号。
青岛大剧院选址青岛大剧院选址定在青岛市崂山区云岭路以西,梅岭路以南,香港东路以北,崂山世纪广场以东。青岛国际啤酒城、国际会展中心、青岛博物馆、石老人海水浴场与之毗邻,总占地面积6.6万平方米,其中包括1601座的歌剧厅,1210座的音乐厅和448座的多功能厅及其它附属设施,能满足歌剧、舞剧、话剧、戏曲、交响乐以及歌舞、曲艺、杂技和大型综艺演出等功能需求,并具有接待世界一流艺术表演团体演出的条件和能力。青岛的山、海、云构成了大剧院设计的主题。水是生命之源,海是城市的灵魂,溪流汇聚,潮起潮落,天作地合造就了大剧院的主体。
大剧院分为歌剧厅、音乐厅和多功能厅、接待培训中心和表演艺术交流中心四部分。四个主要功能部分可独立开放而不相互干扰,通过条板梁银顶自然的联结,形成有分有合、四面开敞的布局,与周围的广场、绿茵、道路融为一体。银顶飘逸、自然的形态流淌出海浪涌动的韵律,又仿佛云海的漂浮不定、变幻莫测。
歌剧厅是青岛大剧院的主体核心演出场所之一,以“马蹄形”的建筑平面占据了整个建筑群的北侧位置,拥有世界一流的舞台设施及设备,可以适用歌剧、舞剧、芭蕾、戏曲、大型魔术表演,杂技表演,兼顾大型综艺演出及会议。剧场内部不同区域墙面所设计的波浪和波纹符号,采用MDF、GRC装饰材料,实现了建筑声学与装饰的完美结合,其混响时间为1.6秒。
(文字部分整理于网络)
——2015.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