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慵懒猫咪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2015国庆亳州游——蒙城·万佛塔

$
0
0

2015国庆亳州游——蒙城·万佛塔


     时近中午,慕名来到了蒙城的万佛塔公园。却发现这座塔被牢牢地锁在院子里。走近一看,却发现中午12:00到2:00是午休时间,只得先找饭店吃饭,等待着开门的时间。

       万佛塔公园位于蒙城县城中心,公园内有北宋时修建的万佛塔,故名万佛塔公园。进门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烈士纪念馆而不是万佛塔。走了一圈亳州,发现这里的烈士陵园非常多,可见当年安徽大地上的战争有多么激烈。公园的设施很是陈旧,明显的缺乏维护与保养。



       万佛塔和烈士纪念馆之间有一大片荷塘,远观很是美丽,一片浓绿的景象。走进却发现塘里的水不是很清澈......
 
 

       纪念馆的另一边是游乐场所,对我们这群千里迢迢赶来参观名胜的人来说,是没有什么吸引力的。
 


       终于看到万佛塔的身影了......

       万佛塔又名插花塔、兴化寺塔、慈氏寺塔(因为此处宋代有兴化寺。元代有慈氏寺),坐落在安徽蒙城城内东南隅,俗称“蒙城砖塔”。塔呈八角共十三层,高三十八点六米,底层周长二十四点三米,四周环水,基础以八角形石墙围护。挺拔的塔身和塔身上镶嵌的彩色釉陶佛像倒映在水中,微风拂来,盎然成趣。有人形容这里是“一塘清水万佛影,微波击岸柳成荫”。1961年,安徽省将此塔公布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此塔载入了《中国名胜词典》。2006年万佛塔被国务院核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佛塔位于蒙城县城中心,因塔身内外嵌砌琉璃小佛近万躯而得名。此塔为宋代建筑风格,八角十三层楼阁式砖塔,高42.2米,造型优美,现已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

       好不容易等到开门后,结果发现这座塔仍然只能远观。周围被铁栅栏密密地围着。向当地人询问了缘由才知道原来这座塔是可以上人的,但后来发生了坠落事件,就被牢牢地锁了起来......

       万佛塔原名插花塔,因上面镶有八千多尊佛像,故名万佛塔。宋崇宁元年(1102年),塔东侧有寺,名兴化寺,故最早塔名叫兴化塔。元代丙子年(1356)于塔西旁又建一寺名慈氏寺,明洪武年重修,又名慈氏寺塔。蒙城八景之"慈氏晓钟"即因此而来。

       塔建于北宋崇元年至五年,十三层,高42.6米,塔底周长24米,直径8米。呈八角形,内外嵌砌赭、黄、绿三色琉璃砖。塔身内外遍嵌彩陶佛,计八千余尊,故称万佛塔。每层有四门,七层以下方向一致,七层以上逐递换向,形成上下错位。塔顶为铁制塔刹,装有复钵一个,每层八角皆有风铃。

       塔内结构繁多,四层有小庙,内部塔壁嵌一块宋代修塔碑记。上塔的阶梯为枣木所制,因年代久远,留下深深的磨损痕迹。从塔内可上至十一层,登高俯视,城貌尽收眼底,远眺旷野辽阔,平原千里,赏心悦目。

       《蒙城县志》载:“插花塔在城内慈氏寺、宋时建。”据传,塔内曾有唐贞观3年(629年)修塔碑文一方,已毁。从结构特点来判断,宋代建筑成分居多。造型优美,对于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塔内当下存两块建塔碑刻:一块在第四层、为宋崇宁元年(1102年)所刻;一块在第十一层、为崇宁五年(1106年)所刻。从两块碑记相隔时间推断,从五层至十一层即已相隔四年,全塔共十三层,加上基础与塔刹的施工,全塔约修十年左右。万佛塔是八角十三层楼阁式砖塔,高42.6米。万佛塔体型不是很大,但是造型秀丽,结构富于变化,保存比较完整。其使用北方砖塔构造方法建造,为中国南北方造塔技术融合作品,是一处重要宋塔实物。




 

       据传,塔内曾经有唐贞观三年(629年)修塔碑文一方,已毁。从其结构特点判断,宋代建筑成分居多。

 

 

 

 


       夕阳西下......

       沿着公园围墙走了一圈,寻找到万佛塔的正门方向......



  



   

(文字部分整理于互联网)

——2015.10.2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