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慵懒猫咪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2015国庆亳州游——亳州老街

$
0
0
2015国庆亳州游——亳州老街
       亳州老城的小街巷是追忆历史,体验亳州民风民俗的地方。这里有保存完好的“花戏楼”和南京巷钱庄。顺着小街巷信步浏览一番,光听那些街巷的名字就特别有意思:“幅铺市”、“花子街”、“干鱼市”、“竹货街”、“打铜巷”。看那些低着头,全神贯注编竹货的店主,门口喝茶聊天悠闲的老人,还有那推着自行车沿街叫卖散酒的小贩,会觉得这一切就是那么自然而又亲切......
       这条路上基本都是新修的仿古建筑,没什么可以看的。但是当你徜徉在与主街交叉的小街巷时,一股浓重的古韵就会扑面而来。据说亳州共有36条老街,72条古巷,都集中在这一带......

       沿街塑有亳州当地名人塑像......
       商汤:是商代的开国帝王,儒家、道家、墨家经典中皆提及的华夏圣人之一。后世一般都称其为“商汤”,其中的“商”字,指朝代名,“汤”才是其名。作为华夏道统的继承人,中国历代皇帝尊奉称其为“王师商汤王”,视为国家领导人的典范,并在文华殿供奉祭祀。为纪念他革命讨伐夏桀的伟大功德而制作的雅乐《濩》(已失传),据说是华夏历史上最动听的乐章之一。
       汤氏,原出子姓。成汤后裔。封地中山。望出范阳。皇帝娶西陵之女嫘祖为正妃,生二子:长玄嚣,次昌意。皇帝崩,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厹帝。厹帝崩,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帝喾娶简狄为妻,生契。契佐夏禹治水有功被任司徒封于商,并赐姓,是为成汤始祖。迨契十四世孙,子姓名履,又名天乙,乃夏朝方伯。
       夏末时,帝桀为君,残暴无道,国内日趋动荡不安,他见其形势,便产生了代夏的雄心。于是开始实行灭夏的计划。他先灭掉了商附近的一小国葛国,接着不久,经过11次的出征,灭掉了夏王朝的三个重要同盟国家豕韦、顾、昆吾,之后再一举灭夏,把夏桀放逐到南巢,这样,履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商朝,定都于毫,定国号曰商。及薨,庙号成汤。其后子孙中有一支以谥号命氏,成为汤氏。是为河南汤氏。诗经中曾有言“韦顾既伐,昆吾夏桀”正是商人歌颂汤灭夏的史诗。
       由于商汤以武力灭夏,打破国王永定的说法,从此中国历代王朝皆如此更迭,因而史称“商汤革命”。汤建立商朝后,对内减轻征敛,鼓励生产,安抚民心,从而扩展了统治区域,影响远至黄河上游,氐、羌部落都来纳贡归服。




 


       曹操献酒:公元196年,曹操把家乡亳州出产的“九酝春酒”(即古井贡酒的前身)进献给了汉献帝刘协,并上奏《九酝酒法》,阐述了美酒的酿制方法。据称,这是中国白酒作为贡品的最早文字记载,也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酿酒方法之一。

 



       从南京巷钱庄逛出来已时近中午,资讯那里的工作人员:哪里的羊肉板面好吃?热情推荐我们亳州老街,据说有好几家好吃的面馆。转了好几家,大体都是这样的规模,而且大都人满为患,于是选择了这一家,在人行道上支了张桌子,就吃了起来。之所以在户外支桌子,那是因为实在无法坐在店内吃饭,真不是我矫情哈......
       在亳州老街上享受这里最著名的特色小吃——羊肉板面(据说与张飞有关?!)。这碗,让我想起文革时期在幼儿园使用的搪瓷碗,穿越了?! 

       配菜是麻辣河鱼和鸡蛋。鱼的滋味暂且不说,只说鸡蛋,竟然是在羊汤里煮的,还是辣味儿的,吃起来的确挺新鲜。羊肉板面里没有什么羊肉,问店主可以加钱放羊肉吗,回答竟然是:我们这里不卖羊肉...... 

  

       孔子问礼:公元前523年的一天,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南宫敬叔欣然同意,随即请示当时鲁国的国君。得到鲁国国君的批准后。排遣一辆二马拉的马车,一个书童,一个车夫,由南宫敬叔陪孔子前往东周。

       老子见孔丘千里迢迢而来,非常高兴,彻夜长谈之后,带孔丘访大夫苌弘。苌弘善乐,授孔丘乐律、乐理;引孔丘观看祭神之典,考查周国的教育基地和祭祀礼仪,使孔丘感叹不已,获益不浅。在周国呆了数日。孔丘向老子辞行。老子送孔子到当时的宾馆之外,就说:“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於死,在於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於身,在於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孔丘顿首道:“弟子一定谨记在心!”
       到了黄河的岸边,看见河水滔滔,浊浪翻滚,势如万马奔腾,声如虎吼雷鸣。孔丘伫立岸边,不觉叹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人之年华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不知何处归?”
闻孔丘此语,老子道:“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於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於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於心,则烦恼之情增。”孔丘解释道:“吾乃忧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暂,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为于民之感叹矣 ”老子道:“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人则自正,何须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哉?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则违人之本性远矣!犹如人击鼓寻求逃跑之人,击之愈响,则人逃跑得愈远矣!”
       稍停片刻,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丘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欤?”孔丘曰:“水有何德?”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孔丘闻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顿开茅塞也: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老子点头说:“汝可教也!汝可切记: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於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守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物也;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坚强莫能敌,善用能也;不舍昼夜,盈科后进,善待时也。故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汝此去后,应去骄气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否则,人未至而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张张扬扬,如虎行于大街,谁敢用你?”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浅,终生难忘。弟子将遵奉不怠,以谢先生之恩。”说完,告别老子,与南宫敬叔上车,依依不舍地向鲁国驶去。
       回到鲁国,众弟子问道:“先生拜访老子,可得见乎?”孔子道:“见之!”弟子问。“老子何样?”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
  
 
 

       好精致的牌坊!现代建筑中,雕刻这么精致的建筑物并不多见......


 

 
 
 
 

       走进庙会广场,就可以看到左手边的花戏楼,这可是亳州最为著名的景点之一了。我们到达时是上午8:30左右,这里竟然有亳州特色的地方民俗表演,真是不错。









      花戏楼:始建于清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为山西商人王璧、陕西商人朱孔领发起筹建,后经康熙、乾隆共三朝百余年多次扩建,面积达3163平方米。因这里主奉关帝,又称“大关帝庙”,因戏楼遍布戏文,彩绘鲜丽,俗称花戏楼。花戏楼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亳州的建筑艺术瑰宝。位于亳州城北关隅咸宁街,南依城廓,涡水南岸,花戏楼路(明清一条街)的最北边。
       广场的南边有树起的一面石墙,上面满满是亳州的历史名人......
       墙的背面是亳州的著名景点......

       商汤王......

       老子......

       庄子......

       张良(约前250—前186年):字子房,颍川城父人,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大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张良的祖父、父亲等先辈在韩国的首都阳翟(今河南禹州)任过五代韩王之相。曾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叔父项伯,使刘邦得以脱身。后又以出色的智谋,协助汉高祖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最终夺得天下,帮助吕后扶持刘盈登上太子之位,被封为留侯。他精通黄老之道,不留恋权位,晚年据说跟随赤松子云游。张良去世后,谥为文成侯。《史记·留侯世家》专门记载了张良的生平。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评价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表现出张良的机智谋划、文韬武略。后世敬其谋略出众,称其为“谋圣”。

       花木兰:是中国古代传说的四大巾帼英雄之一,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壮的英雄史诗。花木兰最早出现于南北朝一首叙事诗《木兰辞》中,该诗约作于南北朝的北魏,最初收录于南朝陈的《古今乐录》。僧人智匠在《古今乐录》称:“木兰不知名。”长300余字,后经隋唐文人润色。明代文学家徐渭将《木兰诗》改编为《雌木兰替父从军》,剧中自称“妾身姓花名木兰,祖上在西汉时,以六郡良家子,世住河北魏郡。俺父亲名弧字桑之,平生好武能文,旧时也做一个有名的千夫长。”自此,木兰的父亲叫花弧,姐姐叫花木莲,弟弟叫花雄,母亲是花袁氏。清代《曲海总目提要·雌木兰》也说:“木兰事虽详载古乐府。按明有韩贞女事,与木兰相类,渭盖因此而作也。木兰不知名,记内所称姓花名弧及嫁王郎事,皆系渭撰出。”祖冲之《述异记》、李亢《异志》皆提到木兰姓花。一说为木兰本姓朱,清康熙年间的《黄陂县志》曰:“木兰,本县朱氏女,生于唐初,……假男子代父从军,……至今其家犹在木兰山下。”焦竑在其《焦氏笔乘》中也说道:“木兰,朱氏女子,代父从征。今黄州黄陂县北七十里,即隋木兰县。有木兰山、将军冢、忠烈庙,足以补《乐府题解》之缺。”但有木兰是姓魏的说法,也有一说为木兰姓韩。另据《新唐书》载:“少女木兰,姓任”。关于木兰的姓氏和籍贯……有人说她是谯郡人,有人说她是宋州人,有人说她是黄州人,有人说她是商丘人。
       曹操......

       曹丕......曹植......

       许褚:字仲康,谯国谯人(今安徽亳州)。长八尺馀,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人。年轻时在家乡聚集了数千户人家,共同抵御贼寇。曾有一次因缺粮与贼寇用牛交换粮食,牛到了对方手中后又跑了回来,结果许褚单手倒拖牛尾走了百步,贼寇大惊,不敢要牛就走了。从此淮、汝、陈、梁之地,听到许褚之名都感到畏惧。后追随曹操,自典韦战死之后,主要负责曹操的护卫工作。官渡之战时发现欲谋害曹操者,将刺客全部杀掉。渭南之战时在身披重甲的情况下左手掩面,右手控船浆令曹操安然成功渡河,上岸才发现早已身中数箭,在与马超、韩遂会面时只让许褚相随,期间马超欲袭曹操,但听闻许褚之名兼怀疑从骑就是许褚,便问曹操虎侯安在,曹操指着许褚,许褚怒视马超以令他放弃。当曹操去世时许褚哭至吐血,曹丕其迁作武卫将军,负责宫中安全。曹叡继位时封其为牟乡侯,不久去世,谥曰壮侯。

       曹霸(约704~约770):谯郡人,唐沛国谯(今亳州市)人,魏武王曹操后代、曹魏高贵乡公曹髦后人,官左武卫将军。唐玄宗时期画家,能文善画,时人甚至以其祖先“三曹”比之,有“文如植武如操字画抵丕风流” 之美誉。擅画马,与其门生韩干最著名。成名于玄宗开元年间。天宝(742~756)间曾画“御马”。亦工肖像,曾修补“凌烟阁功臣像”。杜甫作有《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及《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二诗,对其画艺极加称赞。晚年免官流落四川。今画迹已不传。

       李绅(772—846):汉族,字公垂,亳州谯(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生于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中书令李敬玄曾孙。青年时曾在润州无锡(今属江苏)惠山寺读书。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陈抟(871年—989年):字图南,号扶摇子,赐号“白云先生”、“希夷先生”,北宋著名的道家学者、易学家和内丹家。唐咸通十二年(871年),陈抟出生于亳州真源或普州崇龛(今重庆市潼南县崇龛镇)[1]  。唐文德元年(888年),陈抟受皇帝召见,赐号“清虚处士”。五代吴越宝正七年、后唐长兴三年(932年),陈抟去京城洛阳应考进士,名落孙山。后唐清泰二年(935年),隐居武当山九石岩,决意从道。著有《龟鉴》、《心相学》等相术专著。后晋天福二年、南唐升元元年(937年),返古蜀,拜邛州天庆观都威仪何昌一学锁鼻术。著有《胎息诀》、《指玄篇》等专著。后晋天福四年(939年),游峨眉山讲学,号“峨眉真人”。著有《观空篇》等。并拜麻衣道人为师,从事《易》学研究,著有《麻衣道者正易心法注》、《易龙图序》、《太极阴阳说》、《火珠林》、《太极图》和《先天方圆图》等。后晋天福十二年(947年),陈抟同麻衣道者隐居华山云台观。常游历于华山、武当山之间。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受周世宗柴荣召见,任命“谏议大夫”,不仕,赐“白云先生”。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宋太宗赵光义召见陈抟。北宋雍熙元年(984年),太宗再次召见陈抟,赐“希夷先生”称号。北宋端拱初年(988年),仙逝于华山张超谷,享年118岁。被后世誉为道祖儒师。

       梁巘(1710年——1788年后):字闻山、文山,号松斋,又号断砚斋主人;祖居亳州十九里镇,后居住在亳州城里夏候巷街,殁后埋葬在十九里集南一里半杜庄村后。{曾祖父粱继宗;祖父梁尔禄,字天赐,国学生;父亲粱接孟,字介贤,候选经历,敕赠文林郎(文职、正七品);兄粱峰,字屏山、号六松,性孝友,善文章、工书法。梁巘长子俊业,早卒;次子伟业,嘉庆六年(1801年)辛酉拔贡,官浙江於潜县知县。业师陈师古,字圣绪,乾隆九年(1744年)甲子科举人。门生有姚莲府、萧景云、王鲁庵、许春林等。}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敕授文林郎壬午科举人,由咸安宫教习转任湖北巴东县知县;寿州(今安徽省寿县)循理书院院长(山长)。其在书法上的成就远大于政治,他与乾隆年间五位(张照、王澍、刘墉、王文治、梁同书)重要书家齐名,为清代著名书法家之一。

       张乐行(1811~1863):一名洛行,乳名香儿,别名老乐,安徽亳州雉河集(今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西北张老家村人,豪绅地主出身。少时略读诗书,后在家务农,兼与他人合开作坊,经营杂货。张乐行为人宽厚,仗义疏财,爱管不平,视恶如仇,深受贫苦百姓尊敬。咸丰二年冬18铺捻股在雉河集聚义,推张乐行为首领,歃血为盟,祭旗举事,成为抗清主力。咸丰七年正月,张乐行率部在霍邱城外与太平军会师,在听封不听调的条件下,协同与清军作战。太平天国封张乐行为成天义,升任征北主将,同治元年封为沃王。同治二年因叛徒出卖,在西阳集被俘遇害。
 
  
 
       华佗(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2-4]  晚年因遭曹操怀疑,下狱被拷问致死。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被后人多用神医华佗称呼他,又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师。

       华佗五禽戏:是由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华佗根据中医原理、以模仿虎鹿熊猿鸟等五种动物的动作和神态编创的一套导引术。“禽”指禽兽,古代泛指动物;“戏”在古代是指歌舞杂技之类的活动,在此指特殊的运动方式。
       本法之起源可上溯至先秦,如《庄子》中有“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等载述,可见当时已有多种模仿动物形神的导引图文,更属“五禽戏”原始功法之类。具体将“五禽戏”整理总结并作为一套功法推广者,是汉末三国时期的著名医家华佗,只是有关“华佗五禽戏”的原始文字记载在《三国志》、《后汉书》等史书里。所能见到的较早载录“五禽戏”具体练法的文献,是南北朝时陶弘景所编撰的《养性延命录》。后世医家、养生家因师传之变异,或根据“五禽戏”基本原理不断发展变化,创编了数以百计的“五禽戏”套路。虽然各法功作互异锻炼重点有所不同,但其基本精神则大同小异。
       五禽戏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也是流传时间最长的健身方法之一,由五种模仿动物的动作组成,五禽戏又称“五禽操”、“五禽气功”、“百步汗戏”等。据传华佗的徒弟吴普依法锻炼,活到90多岁依然耳不聋,眼不花,牙齿完好,达到百岁高龄。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作为一种医疗体操,五禽戏不仅使人体的肌肉和关节得以舒展,而且有益于提高肺与心脏功能,改善心肌供氧量,提高心肌排血力,促进组织器官的正常发育。作为中国最早的具有完整功法的仿生医疗健身体操,五禽戏也是历代宫廷重视的体育运动之一。

       顺着五禽戏雕塑拐弯,这条小道往里走,就来到原汁原味的亳州古街巷中了。再往前走200米,就是另一个景点——南京巷钱庄。

 



 
 
 

       南京巷钱庄:位于安徽省亳州市北关南京巷19号,是以货币为经营对象的民间金融机构旧址,1998年5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亳州自古为一商埠,北连汴洛,南系淮泗,被称为“南北之门户,淮西之都会”,古云亳州“货大境穰,体视大邦”,是南北货物的重要集散地,明清时期就是全国著名的四大药都之一。随着经济的繁荣,钱庄应运而生,亳州的钱庄兴于清代中期,民初极盛,达42家之多。南京巷钱庄建于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经营范围主要包括:存款、放款、货币兑换、发行与兑换钱票、银票。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亳州城内原有的钱庄旧址,绝大多数被拆除改建,仅有南京巷钱庄,保存较为完整,作为景点,对外开放。
       花戏楼背后的小巷,从这里走到南京巷钱庄只需要300米......



 
 

 



 

       亳州老街到庙会广场处就是尽头了,前面横亘着亳州的母亲河——涡河。



       涡河:是淮河中游左岸一条支流,淮河第二大支流,淮北平原区主要河道,呈西北东南走向。发源于河南省尉氏县,东南流经开封、通许、扶沟、太康、鹿邑和安徽省亳州、涡阳、蒙城,于蚌埠市怀远县城附近注入淮河。长380公里,流域面积1.59万平方公里。战国时期开凿的“鸿沟”与之相通。涡河历来是豫、皖间水运要道。历史上屡受黄河决口泛滥之害。
 
——2015.10.1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