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青岛——青岛第六海水浴场
青岛第六海水浴场位于青岛市市南区太平路,在前海栈桥之西,毗邻火车站,又称“栈桥海水浴场”、“太平浴场”。离青岛火车站只有几百米的距离。缱绻于六浴的海岸线是美的享受,这里是青岛最美的地方之一,既有栈桥这样闻名的景点,也有现代风格的高楼大厦。这些风情不一的元素随着大海的弯曲曼妙,丰富着城市的想像,丰盈着城市的格调。该浴场面积较小,可同时容纳上千游客戏水。沙滩的沙子大部分是新换的,沙质细软,尤其适合沙滩嬉戏。第六海水浴场距离小青岛即琴岛不远,每到晚上琴岛上的导航灯光影与浴场波光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如痴如醉的夜景。
1933年7月12日在这里举办第十七届华北运动会游泳赛受市民青睐,1934年、1987年重修,为我市配套齐全的第二大海水浴场。该浴场面积较小,可同时容纳上千游客戏水。沙滩的沙子大部分是新换的,沙质细软,尤其适合沙滩嬉戏。第六海水浴场距离小青岛即琴岛不远,每到晚上琴岛上的导航灯光影与浴场波光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如痴如醉的夜景。2013年05月27日早晨,青岛遭暴雨袭击,百年栈桥中部在巨浪的连续侵袭下发生坍塌,现已修复。
小青岛:青岛,德国强占胶澳后,将其占领区定名为"青岛",就是根据此岛而得名。这海中孤屿被德人称其为“阿克那岛”,派兵驻守,日占青岛后,称为“加藤岛”,当地居民习称“小青岛”。小青岛面积仅为0.024平方公里,海拔17米。因其形状如同一把古琴,故又有“琴岛”之称。岛距东侧海岸370余米,有长长的海堤与陆地相接。此岛原是陆地的一部分,在海浪长年累月的冲蚀雕凿下,渐与陆地分离,始成今日之形状。
栈桥:是青岛的象征,她位于青岛湾中,与市内最繁华的中山路成一条直线,由海岸前伸入海,素有“长虹远引”之美誉。栈桥初建于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是青岛最早的码头。经1931年改建和1985年整修,现宽8米,全长440米。桥南端筑半圆形防波堤,堤内是一座具有民族风格的两层八角亭,金瓦朱壁,盔顶飞檐,题名“回澜阁”。栈桥划波斩浪,象一条长龙横卧于碧海银波。循桥渐入,仿佛走进大海的怀抱;伫立阁旁,层层巨浪澎湃涌来,拍打堤坝,击起万千碎玉;进入阁内,沿螺旋楼梯登到楼上,四周尽是宽敞的大窗,放眼望去,又是另一番怡人风景,“飞阁回澜”因此被誉为“青岛十景”之一。秋天涨潮时,尤以西部岸堤景色最佳,海浪拍岸,激起数十米巨浪,轰然作响,蔚为壮观,退潮后,海水后退一百米,礁岩沙滩上满是赶海挖蛤蜊的游人。青岛开展了“挽留海鸥”活动,每到秋冬风平浪静时,成千上万只海欧在湾内低飞回翔,与蔚蓝的天,远处的回澜阁、近处观景赏海的人们构成一幅和谐画卷。
关于华北运动会:是中国近代体育史上影响力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区域性运动会,从1913到1934年,华北运动会共举办了18届,历时20余年,是旧中国举办时间最长,参加范围最广、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地区性运动会,它对华北体育尤其是华北篮球、田径运动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对全国体育的发展也有积极的影响。
华北运动会由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先生创建于1913年,当时曾要求每年在华北各地(包括东北和山东)轮流举行华北运动会。这个中国“奥运先行者”组织大型体育比赛的能力在当时的中国无人能比。在他亲自筹办的第10届华北运动会时,正是他的决定——从筹备到运动会举行,不再听凭外国人的颐指气使,从裁判到一般人员,均由中国人承担,比赛用语不准说“洋话”,让中国人第一次举办了自己的运动会。
1932年,第十六届华北运动会在开封举行时,时任青岛市长的沈鸿烈邀请下届华北运动会在青岛举行,张伯苓是华北体育联合会的会长,他的批复让青岛第一次承办大型运动会。
为召开华北运动会,青岛开始筹建承办本届运动会的体育场馆——青岛体育场。而这座体育场与洛杉矶奥运会还有着不解之缘。1932年第十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国立山东大学体育系主任宋君复作为教练,带领其学生刘长春作为唯一的运动员组成中国代表团,第一次出现在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赛场。虽然刘长春在赛场出师不利,名落孙山,但是作为教练的宋君复还是大有收获,他带回了洛杉矶体育场的图纸,这份图纸便是青岛建设华北运动会体育场的重要底图。
1933年2月16日,青岛体育场动工建设,仅仅5个月的时间便建设完毕。建成的青岛体育场是当时国内最大、设施最为先进的体育场馆。包括竞赛场1个,网球场6个、排球场4个。场内跑道为当时最为先进的400米篮曲式跑道,直道8条,弯道6条,与国际现代比赛场地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届华北运动会上,青岛率先用拍摄电影纪录片的方式宣传了这届运动会。当时中国最大的民营电影企业联华影业公司派出著名导演金擎宇将12支代表队1037名运动员摄入镜头。此外,当时的青岛市政府还投资1万余元在朝城路7号市立民众教育馆内创办青岛无线广播电台,用来播报体育赛事。
这届华北运动会只有3天时间,自1933年7月12日至7月15日。因九·一八事变,东北四省沦陷,另有几家单位因道路远阻缺席,实际参赛单位共包括华北9省,青岛、北平2市以及威海特别区共12支代表队。
12支代表队中,山东女选手的着装打扮是最整齐的,当时的山东女选手全部都穿米色西式制服。每天的伙食费也比其他单位多些,但据80多年前的青岛狗仔队调查得知,一部分山东女选手颇为节俭,四个人包一份五角钱的饭菜即解决问题,甚至还有只吃米饭就咸菜的。记者不由感慨:“以此可见全省民族性之质朴风气矣……”
河北代表队的团队管理最为严格,女选手们都被困在宿舍内,不准出门户一步。或许河北队是想养精蓄锐,不愿四处游玩,消耗体力。但事与愿违,据当时狗仔队记载,一些河北女选手偷偷潜出宿舍,去青岛海水浴场购买泳装,“一时汇泉浴场中,又多若干河北姑娘之芳踪也。”
山西代表队则没有河北那么管理松散,烈日之下,总领队张成亲自监督,每天大会场上都能看到山西男女选手苦练身影。田径选手齐韬大腕风范十足,此人不跑则已,一跑就是二十五圈。
大概是想体现自己对女权运动的重视,山西总领队张成还亲赴女选手宿舍探访了本队女指导员,张成还想参观其他女选手宿舍,但被该指导员婉言拒绝……
![]()
这次华北运动会参加人数也是空前的,参加团体表演的青岛中小学生及国术选手不下3000人,4天中观众达10万余人,这对1933年的青岛来说,堪称盛会。1934年,第十八届华北运动会在天津举行,之后,1935年日军发动华北事变,华北运动会就此终止。
12支代表队中,山东女选手的着装打扮是最整齐的,当时的山东女选手全部都穿米色西式制服。每天的伙食费也比其他单位多些,但据80多年前的青岛狗仔队调查得知,一部分山东女选手颇为节俭,四个人包一份五角钱的饭菜即解决问题,甚至还有只吃米饭就咸菜的。记者不由感慨:“以此可见全省民族性之质朴风气矣……”
河北代表队的团队管理最为严格,女选手们都被困在宿舍内,不准出门户一步。或许河北队是想养精蓄锐,不愿四处游玩,消耗体力。但事与愿违,据当时狗仔队记载,一些河北女选手偷偷潜出宿舍,去青岛海水浴场购买泳装,“一时汇泉浴场中,又多若干河北姑娘之芳踪也。”
山西代表队则没有河北那么管理松散,烈日之下,总领队张成亲自监督,每天大会场上都能看到山西男女选手苦练身影。田径选手齐韬大腕风范十足,此人不跑则已,一跑就是二十五圈。
大概是想体现自己对女权运动的重视,山西总领队张成还亲赴女选手宿舍探访了本队女指导员,张成还想参观其他女选手宿舍,但被该指导员婉言拒绝……
这次华北运动会参加人数也是空前的,参加团体表演的青岛中小学生及国术选手不下3000人,4天中观众达10万余人,这对1933年的青岛来说,堪称盛会。1934年,第十八届华北运动会在天津举行,之后,1935年日军发动华北事变,华北运动会就此终止。
在栈桥上免费观看游泳比赛:最为特殊的是,这届华北运动会因为青岛地处海滨的天然优势,增加了游泳项目。比赛是在青岛前海栈桥附近举行,官员在回澜阁上观看,成千上万的青岛观众在栈桥和前海附近免费观看比赛。女运动员都身穿新潮游泳衣,在大海中进行比赛。在上世纪30年代初封建思想依然浓厚的中国,这样的比赛可以说是对国内游泳运动,特别是女子游泳项目的兴起有着积极的作用。当时也只有在广州、上海、青岛这样的比较开放的城市中,女子游泳运动才有根基。因此青岛的女游泳选手在比赛中技高一筹,遥遥领先。青岛有号称“何氏三杰”的三姐妹——何文静、何文雅、何文锦,包揽了华北运动会女子50米自由泳的前三名。
![]()
临时受任——1933年青岛承办第十七届华北运动会
华北运动会是建国前由华北体育联合会组织主办的区域性体育大会,其规模仅次于旧中国的全国运动会,自1913年至1934年先后举行了18届。1914年第一届华北运动会,参加者为华北各大学校及少数中等学校。1931年,改为以省市区为单位参加,有省一级单位13个,市一级单位3个,区一级单位2个,共18个单位,参加单位数量增加,规模扩大。
1932年12月,因原承办第十七届华北运动会城市——太原水灾严重不能如期举办,华北体育联合会临时决定第十七届华北运动会改在青岛举行。此时离会期仅剩下短短8个月时间,而且青岛是首次承办如此大规模的体育赛事。青岛临时受任,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体育场馆建设和运动会的各项筹备工作。1933年7月12~16日,第十七届华北运动会如期在青岛举行,大会一流的硬件设施和完善周到的组织服务工作博得了与会人士的一致好评。
华北运动会筹办期间,青岛市政当局采取了有效措施,确保了运动会进行。
临时受任——1933年青岛承办第十七届华北运动会
华北运动会是建国前由华北体育联合会组织主办的区域性体育大会,其规模仅次于旧中国的全国运动会,自1913年至1934年先后举行了18届。1914年第一届华北运动会,参加者为华北各大学校及少数中等学校。1931年,改为以省市区为单位参加,有省一级单位13个,市一级单位3个,区一级单位2个,共18个单位,参加单位数量增加,规模扩大。
1932年12月,因原承办第十七届华北运动会城市——太原水灾严重不能如期举办,华北体育联合会临时决定第十七届华北运动会改在青岛举行。此时离会期仅剩下短短8个月时间,而且青岛是首次承办如此大规模的体育赛事。青岛临时受任,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体育场馆建设和运动会的各项筹备工作。1933年7月12~16日,第十七届华北运动会如期在青岛举行,大会一流的硬件设施和完善周到的组织服务工作博得了与会人士的一致好评。
华北运动会筹办期间,青岛市政当局采取了有效措施,确保了运动会进行。
一、重视场馆建设
为了在短期内高质量地完成体育场馆建设,当时体育场馆的各项工程均未按照惯例进行招标手续办理,而是由市政府成立的青岛市体育场建筑委员会全面负责,由工务局负责设计制图测量等具体的专业事项,由市政府指定人员担任监工,这种统一领导的管理体制,保证了建筑工作的快速高效开展。
位置佳。新体育场建设前后历时4个多月,地点选择在中山公园附近,文登路以南、荣城路以西,赛马场的东北角,这一地段依山临海,形势绝佳,北为太平山、峰峦秀丽,南为前海,水天一色,体现了青岛依山傍海、风景秀丽的特色,成为当时汇泉湾一带的标志性建筑。
设计理念先进,功能完善。体育场按照1932年美国洛杉矶奥林匹克运动场模式压缩比例后参考设计,主体分为田径赛场、网球场和排球场,跑道和看台设计都是当时最先进的。体育场设计比较合理,如设计了内外门,实现了观众与运动员的分流,使观众入门之后,即由楼梯至看台,既不能闯入运动员休息室,亦不能闯入场中,保证了现场秩序的井然。另外,体育场还附设锅炉室、浴室、看守人住所、停车场、厕所、小花园等设备,功能比较完备。
工程质量高。为保证建筑质量,针对体育场周边地质复杂,地下大部分为带沙性粘泥,载重能力差的情况,将工事略停,专门进行承重能力及打钻试验,将粘泥全部挖掘,另外填筑沙石,保证建筑的承重能力。正是在这样的努力下,保证了体育场工程的质量,在国内赢得良好口碑,被誉为我国第一个现代化大型综合体育场。
二、注重借势宣传青岛
大会筹委会对于宣传非常重视,约请了众多名人参与运动会,如聘请当时著名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张伯苓为总裁判长,聘请当时行政院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委员长黄郛、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山东省主席韩复榘、陕西省主席邵力子、绥远省主席傅作义等当时国民政府的军政要人担任名誉会长,用名人效应来扩大宣传。
将宣传工作提前进行。提前成立临时通讯社,将大会体育场工程进行情况,会场布置等情形,油印分送市内及外埠各报社,予以报道。提前拟定招待各地新闻记者办法,分送各省市和各单位,约请记者前来采访,先后有南京、上海、北平等外地记者45人,本市记者25人采访报道大会。
多种宣传手段并用。除对华北各地用无线电台随时发布消息,又针对上海专门设立临时电信处,将会场情形,随时译成电码,每日向上海各报社拍发二次。同时,积极运用当时先进的宣传手段,不惜重金,聘请当时中国最大的民营电影企业上海联华影业公司专门拍摄运动会,运动会结束后,拍摄组又赴崂山、前海拍摄风景,将青岛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都收入镜头,宣传了青岛。
注重做好普通民众的宣传动员工作。在市区显著的地方树立宣示牌,向广大市民作宣传。在体育场设置扩音机,全场都能清晰听到,使观众在比赛一结束便可听到成绩。设立广播电台,使民众在家中,即可得到会场消息。为扩大宣传,将会场情形及各项成绩介绍给一般民众,在会期每天发行特刊,免费向民众赠阅。为发动民众参与,本届运动会特别组织了国术团体表演,表演者来自青岛的中小学校和海军、青岛港等单位。
三、做好接待工作
大会筹委会对接待工作非常重视,认为在团体集会中招待事务最为重要。将整个接待工作分为行旅接送(按地点分为青岛站、济南站、潍县站、大港站、码头、行车、各地联络7个方面),住宿游览(按接待对象分为评判员及新闻记者、女运动员、男运动员和特别来宾),以及会场事务、交通保障、餐饮服务与保障等几个方面,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保证接待工作有条不紊。
周密细致的组织。聘请胶济铁路局职员,分配沿路各重要车站以及相连接各重要铁路干线,专门负责来参加大会的旅客接送。在接待工作中,充分考虑被接待人员的需求,按由各单位的相关人员招待运动员;由熟悉体育的人员招待评判员;与新闻事业接近的来招待记者;擅长处理事务的从事文书、会计等工作;教育人员则负责住宿和游览工作,既因人、因地、因事分别对待,又在统一调度下协调合作。
完善的制度保障。制定了《招待办法》、《运动员宿舍规则》、《特约菜馆营业办法》、《膳食办法》等十几个规章办法,为做好接待工作提供了比较完善的制度保障。
青岛其他海水浴场介绍:青岛海岸线曲折蜿蜒,遍布岬角海滩,沙滩细缓,市区内有7处海水浴场,分别是第一(汇泉)、第二(八大关)、第三(湛山)、第六(栈桥)、四方、沧口和石老人七个海水浴场,其中以汇泉第一海水浴场开发建设历史最久,面积最大,设施最完备,被誉为“远东最好的海水浴场。
第一海水浴场:坐落于汇泉湾。这里风景优美,远处狭长的汇泉角,浪打红礁,绿荫遮地;幽静的八大关,花木掩映,楼影朦胧。而近处的海滩,碧浪金沙,形如弯月,一幢幢更衣室,五颜六色,精巧玲珑。倘若在盛夏,宽阔的沙滩上挤满了消夏避暑的人群,人们裸露的肌肤、色彩斑斓的泳装、成排的遮阳伞,以及海水中欢乐嬉笑的人们,构成好一派生动迷人的景象!
“第一海水浴场”是青岛众多海滨浴场中的佼佼者,它一向以坡缓沙细、水清浪静而著称。由于海浪的侵蚀、堆积作用,沿岸岩石不断被剥蚀成细小的砂砾,并在海湾的浅滩上沉积起来,形成了东西长约580米、宽达40多米的细沙滩,并向海内延伸到极远处。由于汇泉角的阻隔使进入湾内的涌浪渐次衰减,因而形成了浪高仅为1米左右的平静海面,十分适合开展海上娱乐活动。
浴场已于2003年改造一新,沙滩面积由原来的1.9公顷扩大为3.6公顷,一、二层的浴场固定更衣室宽畅舒适。新浴场突出了“显山透海”的自然设计理念,使山海城相依相伴,浑然一体,成为青岛一处旅游度假、休闲健身的绝佳风景区。
第二海水浴场:位于八大关,环境优美,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曾多次在此游泳。
第三海水浴场:在太平角东边,靠疗养区,岸滩长400米。
(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料整理于网络)
——2015.7.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