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的街头公园——伏龙山公园
青岛伏龙山公园位于青岛市市南区伏龙路5号甲南侧。东靠齐东路,西临伏龙路。南与信号山公园一路之隔,北与青岛气象局为邻。园址原为国有林地,海拔86米。生长部分刺槐,植被条件一般,占地面积6.9万平方米。
日本两次侵占青岛时期,在山东麓、南麓沿齐东路和山西麓沿莱芜一路以东建日本人住宅。至建国前,周边多为临时搭建的住房,林地面积减少。
建国后,于20世纪50~60年代,组织群众上山植树绿化,成为风景林地,但植物品种单一,多为刺槐,间有黑松。60年代山西半部辟建伏龙路,林地面积减少。1960年在山北山腰修建海洋水文气象台(今市气象局),1966年划出山岚近万平方米建“203工作站”(2005年改建为市气象台)。80年代劈山建楼蚕食山林,伏龙山为住宅楼所环抱。山上建二级提水水塔。山林面积减至现在规模。
1986年,市政府在“七五”计划中,拟把伏龙山林地改建为“三八林”。1988年封山植树,保持水土为建园做准备。
1990年春,市政府投资21.9万元建设公园。当年建成铁栅栏围墙660米,修建石质环山游览路、石阶路700米,建成管理间41平方米和厕所1个。建简易示意门3个。园中配有石桌石凳。绿化种植在保留原刺槐林的基础上,于山西坡建成雪松林,203站西围墙下,南门入口内成排种植龙柏,西侧绿地种植青朴、樱花、千首兰、月季、箬竹等植物,共植树木180株;沿园西游览路种植绿篱240米,年底简易开放。1991年,移交市南区政府管理。1993年,进行植物补植,增值小黑松。
2005年,市南区政府投资对公园进行改造。种植玉兰、紫叶李、速生楸、黄山栾、红枫等767株,火棘、连翘、龙柏球等2954株。有条件植树的裸露地面全部绿化。完善活动场地,铺设地砖,方便群众健身。建成北门外绿地,种植黑松、樱花、五角枫及地被植物。公园面貌焕然一新。2005年公园绿线划定范围为2.38万平方米。
长长的石板路通往下山的道路......
(文字资料来源于网络)
——2015.5.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