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慵懒猫咪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记忆中的青岛老街——金口三路

$
0
0

记忆中的青岛老街——金口三路


       其实,这篇文章应该放在金口二路之前。因为沿着金口一路中间的小岔道往上走,来到的就是金口三路,而非金口二路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玉兰出墙来......

       金口三路,是金口三条路中最短的一条。作为金口路的组成部分,金口三路既没有金口一路及金口二路长,也不似那两条路弯曲。有说法称,以前金口路并无一、二、三路之分,统称金口路,后来这条路才被分为三条路,且三条路之间多有交叉之处,形状十分奇特。

       有人说,金口三路以前多住的是俄国人;也有人说,这里大多住的是中国商人。其实,我知道,我的外公一家解放前就居住于这一带。

 

 

       据说,老舍在青岛时,也曾住在金口三路,门牌号是现在的金口三路2号乙。记者来到2号乙的门前,一座五层居民楼呈现于眼前,是这条路上唯一一座现代化的多层建筑。三十年代老舍住在这里时,这里的门牌是金口二路。后来,才改为金口三路。据说,老舍是因为房东整日大声听广播,吵闹之声影响其写作,故搬离了这里。他的儿子舒乙就出生在金口三路。在臧克家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略窥这里30年代时的景象:“一进门,小院极幽静,草坪碧绿,一进楼门,右壁上挂满了刀矛棍棒……”老舍先生在《樱海集》序中提到:“开开屋门,正看到临家院里的一树樱花。再一探头,由两所房子中间的隙空看见一小块儿绿海。”短短的一段文字,写出了周边地带的景观。



 
 
        姜黎川,姜黎川(1900年~1991年),山东省平度县南邻胶县大店村人,后来又成为国民党青岛市政府的科员。可是日本人的入侵打破了他的梦想,他一怒之下回到家乡,在胶州、平度、即墨三县边界拉队伍抗战,番号为“山东民众抗日救国军游击队”。

        1916年,他参加讨伐袁世凯的战役,毕业于随营军官学校。讨伐袁世凯的战役结束后,入山东省立第四师范学校(青州),毕业后入山东省立矿业专门学校(济南)肄业。嗣后,历充济南平民日报、平津沪各地记者。北伐时期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军政治部主任、第十师五十七旅旅长。
        1927年,《青岛时报》由尹朴斋、姜黎川等六人集资,从英国人士达贵(曾任英国驻青领事馆领事)手中收购过来,姜黎川任《青岛时报》(青岛市兰山路十一号)编辑。1929年春,姜黎川又在胶县主办了《胶州日报》,此报四开四版,由大同书局印刷。由于姜黎川文采出众,初生牛犊不怕虎,即使对当时的蒋介石也不放在眼里,常在《青岛时报》发表反蒋言论。
        1936年,国民党人士李烈钧到青岛看到姜黎川的反蒋文章,随即饬青岛市市长沈鸿烈予以处理。沈鸿烈即转告青岛市中统调查室严密监视,迫使姜黎川就范。姜黎川被迫从命,由沈鸿烈调任青岛市政府秘书科长兼中统调查室统计工作,并参加“三民主义青年社”。
        日军占领青岛及胶东各县后,姜黎川处于日伪军的南北夹击之中,深感孤立无援。借助国共合作之机,他派人与共产党胶东特委谈判,达成了合作抗日的协议,从此不再孤军奋战。1938年,姜黎川接受国民党山东省主席沈鸿烈收编,先后被改编为国民党山东保安第十四旅、山东保安第七旅,他被封为旅长。看到自己有了国民党政府的靠山,姜黎川就开始与共产党分道扬镳,不再与八路军来往。岂不知国民党内部派系之争厉害,到了1941年,沈鸿烈被调到重庆去了,国民党山东省主席换上了牟中垳,姜黎川因是沈鸿烈线上的人而受到牟中垳排挤。于是,他脱离国民党辖区,进入胶东抗日根据地,再度与共产党合作抗日,并且参加了共产党,成为“特别党员”、胶东参议会参议长,被胶东军区任命为“特别旅”旅长。谁知到了1942年秋,姜黎川由于反动本性难改,再次与共产党分裂,接受国民党国防部番号“鲁苏豫皖边区第二挺进纵队”。

        抗战胜利后,姜黎川被青岛《平民报》称为“胶东抗日人民领袖”。姜黎川来青岛后弃军从政,当选为青岛市参议会副议长,居住在金口三路3号。青岛解放后姜去台,后又转赴加拿大定居。 

       在这条少有人出入的小路上,在战时还曾隐藏着特务机关。听说5号那儿以前有特务出入,因为没听说这里发生过什么大事,所以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特务机构存在。也有人说5号曾有很多日本特务。而据记载,金口三路5号曾是国民党的军统特务监狱。1946年王一民烈士被捕后,就曾被关押在这里。站在金口三路 5号的门口,望着这宁静的庭院和小楼,似乎没有留下任何曾经腥风血雨的痕迹。

       我们是从金口一路中间的小道来到金口三路中间部分的。这里就到了金口二路和三路的交界点了。面前的这座小楼很是别具一格,转到另一面一看,竟然是朱树屏故居,正门在金口二路上。


       朱树屏(1917年4月1日~1976年),号叔平,字锦亭,山东昌邑人。世界著名海洋生态学家,水产学家,教育家,世界浮游植物实验生态学领域的先驱。中国海洋生态学、水产学及湖沼学研究的先驱和奠基者,培育了新中国第一代水产科技人才。


 

 
 





 

 



















——2015.4.12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