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资料
一、生字词
勤劳 通晓 安慰 疏忽 怠慢 猜想 矫健 快意 催促 出众 应验 丰富 忙碌 勇敢
身姿 犒赏 趣事 提醒 喜鹊 画眉 黄莺 百灵 苍鹰 好奇 做客 猎枪 寒潮 候鸟
呼啸 究竟 湖畔 胸脯 颤动 沼泽 塌陷 边缘 结束 扫兴 呼唤 讨论 顽强 继续
窟窿 风势 焚烧 焦臭 山涧 桥墩 弧线 悬崖 生命桥 不慎 惋惜 随即 肆虐 轻巧
神圣 笔直
一无所获 不由自主 束手待毙 肝胆俱裂 呢喃软语 无拘无束 倍感亲切 昏昏欲睡
眼花缭乱 目瞪口呆 倦鸟归林 成群结队 一唱一和 呼朋引类 欢呼雀跃 如痴如醉
夜深人静
二、词语搭配。
(矫健的)身姿
(欢快的)叫声
(美好的)感情
(美丽的)鸟儿
(感人的)故事
(可贵的)精神
(小小的)丘陵
(薄薄的)烟雾
(可爱的)鸟儿
(胜利的)欢呼声
(有趣的)故事
(暖和的)地方
三、句式练习。
1、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A、难道你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你不能违背人类的真理。)
B、这个瓶子怎么容得下你这样庞大的身体呀?(这个瓶子容不下你这样庞大的身体。)
C、遇到困难,我们共产党员怎么能退缩呢?(遇到困难,我们共产党员不能退缩)
2、缩句。
A、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歌声打破了沉寂。)
B、伽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是科学家。)
C、在那茫茫的大海上飘着的是一艘银灰色的军舰。(大海上飘着军舰。)
3、把下列句子改成比喻句。
A、海浪激起的泡沫,美丽极了。(海浪激起的泡沫像晶莹剔透的水晶球一样,美丽极了。)
B、割草的孩子们的脸蛋红扑扑的。(割草的孩子们的脸蛋红扑扑的,像一个个红苹果。)
四、照样子写词语。
1、有关“鸟”的成语:一石二鸟 小鸟依人 倦鸟归还 倦鸟归巢 笨鸟先飞 惊弓之鸟 鹤立鸡群
2、AABC式成语:勃勃生机 沾沾自喜 翩翩起舞 井井有条 洋洋得意
3、和“春夏秋冬”结构相同的词语:酸甜苦辣 琴棋书画 亭台楼阁 阴晴圆缺
4、无()无():无忧无虑 无法无天 无影无踪 无边无际 无依无靠、无声无息
5、一()一():一唱一和 一板一眼 一心一意 一张一弛 一来一去 一收一放
6、如()如():如痴如醉 如火如荼 如诗如画 如泣如诉
7、描写植物的成语:一叶知秋 苍松翠柏 枝繁叶茂 野草闲花、金枝玉叶、绿叶成荫
五、按要求写句子。
1、有关 “鸟”的诗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柳宗元《江雪》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2、关于生命价值的诗句。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 ——西塞罗
3、有关团结合作的名言。
人心齐,泰山移。
独脚难行,鼓掌难鸣。
水涨船高,柴多火旺。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一块砖头砌不成墙,一根木头盖不成房。
一根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一根竹竿容易弯,三根麻绳难扯断。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六、填空。
1、鸟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主要讲述了“我”与鸟儿的交流,倾听并揣摩鸟语的情景,体现了“我”对鸟儿的喜爱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2、“我多想做一个通晓鸟语的‘公冶长’啊!”这句话中的“公冶长”意思是:懂鸟语的专家。作者最喜欢和布谷鸟对话,在对话中我知道了要勤劳刻苦。喜鹊“喳喳喳喳”的叫声像在报喜:“喜事到家,喜事到家”。虽然它的“话”常常不能应验,但总能给人以希望和安慰,给生活增添不少乐趣。作者一听到鸟儿的叫声便以“
知音 ”自居。他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认识到勤劳的可贵;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懂得了
纪律的重要;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学到了勇敢顽强的精神 ……
3、《天鹅的故事》主要讲述了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行动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神奇壮观的场面,反映了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4、文中两个比喻“石头似的”“镜子般冰面”用得非常恰当。“石头似的”说明老天鹅用力之重,简直是奋不顾身。“镜子似的冰面”不仅写出了冰面的平滑和反光,也暗示冰面是可以破裂的。
5、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中的省略号表明老天鹅重复着同一个动作,它也是在将生命的重量无数次扑打在这坚硬的冰面上。
6、老人没有向天鹅开枪,却把枪挂到肩上,悄悄地离开了湖岸,是因为他目睹了天鹅为了生存,齐心协力、团结一致,用身体和生命为代价,英勇破冰的战斗场面,他从心底里喜爱这些生灵。
7、描写天鹅齐心协力破冰的句子:有几只天鹅来帮忙了,很快整群天鹅,大约百十来只,都投入了破冰工作。它们干得那样齐心,那样欢快!水面在迅速地扩大着。湖面上不时传来阵阵“克噜—克哩——克哩”的叫声,就像那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兄弟们哪,加油!齐心干哪,加油!”
8、《天鹅的故事》中“破冰勇士”指的是老天鹅,它具有勇敢、奉献的精神;在它的带动下,天鹅群一起破冰,最终取得胜利,看出天鹅群具有团结拼搏的精神,这些都值得我们人类学习。文中3次写到天鹅的叫声:“克噜——克哩——”,第一次叫声是在说:“冰封湖面,没有吃的,怎么办?”第二次的叫声是说:“兄弟们哪,加油!齐心干哪,加油!”第三次的叫声是说:“胜利啦!我们有食物吃啦!”
9、《生命的壮歌》一文是由“蚁国英雄”和“生命桥”两则故事组成的一曲激动人心,感人肺腑的生命壮歌,讴歌了动物们在生命攸关的时刻所表现出的可贵的合作和献身精神。
10、《生命的壮歌》是由两个小故事组成的,讲的都是动物的故事。其中,“蚁国英雄”指的是蚁团外层的蚂蚁,它们在火中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它们可贵的合作与献身的精神实在是可歌可泣!
“生命桥”指的是老羚羊为了给年轻羚羊生的机会,用自己的死亡作为桥墩,跳跃时划出的一道道弧线。老羚羊舍己为人、自我牺牲的精神让猎人也目瞪口呆,放下了猎枪。
七、问题解答。
1、“肝胆俱裂”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称外层的蚂蚁为“蚁国英雄”?
答:“肝胆俱裂”比喻蚂蚁勇敢、有血性,宁可牺牲自己也要顾全大局。外层蚂蚁们为了保护里层蚂蚁的安全即使烧焦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坚守自己的岗位,表现出一种英勇献身,至死不渝的伟大精神,所以,作者称它们为“蚁国英雄”。寄托了深深的敬佩之意。
2、为什么把羚羊跳跃时所划出的一道弧线比作“生命桥”?为什么说这座桥是以捞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
答:那一道弧线的形成,一方面说明羚羊飞跃山涧的迅速快捷,另一方面是因为有老羚羊在下面做好铺垫,年轻羚羊成功的飞跃是以老羚羊的生命作为代价的。如果没有老羚羊坠入山涧前的那一刹那的支撑,年轻羚羊哪能完成第二次飞跃而获得新生?所以说老羚羊的死亡是桥墩,架起了年轻羚羊的生命桥。这一形象的比喻热情讴歌了老羚羊的献身精神。
3、“六一”要到了,请你 当以回节目主持人,为我们班级组织今天的联欢会吧!
开场白:亲爱的同学们,又到了属于我们的节日,我首先祝大家节日快乐,心想事成!今天我们欢聚一堂,一起庆祝自己的节日,共同拥抱美丽的六月。这里将是歌的世界,舞的海洋。
——首先请欣赏小歌星XXX带给我们的独唱《--------》,大家掌声欢迎。
——公园里,花香四溢,碧波荡漾,是老人晨练的好去处。这一天。一向平静的公园却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请看小品《晨练》。
——节日是令人高兴的,节日是令人快乐的!请欣赏女生小合唱《快乐的节日》。
——带着六月的鲜花,披着六月的阳光,在这快乐的日子里,我们舞蹈,我们欢唱。下面为大家表演的是XXX为大家带来的舞蹈《-----》
——新中国成立已有五十多年了,新世纪里我们的生活也蒸蒸日上,同学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多么来之不易啊!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我们要建设新中国,歌颂新生活!请听大合唱《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
——今天我们拥抱美好的六月,明天再创六月的辉煌。让我们一起驶向崭新的时代。四(2)班庆六一联欢会到此结束,祝大家天天开心!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资料
一、生字词
特殊 葬礼 仪式 瀑布 曾经 汹涌 悬崖尤其 竟然 资源 昔日 逐渐枯竭
预测 教授
汇集 哀悼 重演 咆哮而下 滔滔不绝一泻千里 流连忘返 不辞而别 生命垂危 奄奄一息 慕名而来 毫无节制
饱含深情 赖以生存 从天而降 阿联酋 茫茫 星罗棋布 绿洲 绿树成阴 攀折 采摘 代价 培植培育 抵抗 盐碱
不毛之地 板结 适宜 纵横交错 源源不断 恶劣 霎时 眨眼 侍弄 漫天飞舞 讨厌 埋怨 茂密
乱砍滥伐贫瘠脱缰冲垮淹没挨近泛滥成灾树冠冲刷 苔藓 枯枝败叶 土壤 渗进 储存 遮挡 邀请 欲言又止 吞吞吐吐 闪烁其词
支支吾吾 口若悬河 妙语连珠 高谈阔论 眉飞色舞
二、组词
殊(特殊)珠(珍珠)滔(滔滔)稻(稻田)慕(羡慕)幕(屏幕)暮(日暮)汛(防汛)迅(迅速)讯(音讯)
价(代价)阶(台阶)填(填空)慎(慎重)漂(漂亮)飘(飘浮)瞟(瞟了一眼)侍(侍卫)待(等待)碱(盐碱)减(减少)滥(泛滥)槛(门槛)垮(垮台)跨(跨越)挎(挎包)刷(刷卡)涮(涮羊肉)壤(土壤)嚷(叫嚷)瓤(瓜瓤)邀(邀请)激(激烈)缰(缰绳)僵(冻僵)疆(疆域)噪(噪声)澡(洗澡)燥(干燥)躁(急躁)
降jiàng(下降)xiáng(投降)漂piāo(漂流)piǎo(漂白)piào(漂亮)
冠guān(树冠)guàn(冠军)埋mái(埋伏)mán(埋怨)
三、近义词
特殊(特别)预测(预料)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培植(培育)适宜(适合)侍弄(侍候)夸张(夸大)讨厌(厌恶)埋怨(抱怨)凉快(凉爽)茂密(茂盛)
四、反义词
普通(特殊)汇集(分散)骄傲(谦虚)爱护(破坏)美丽(丑陋)源源不断(断断续续)贫瘠(肥沃)讨厌(喜好)强烈(微弱)茂密(稀疏)
五、选词填空
1.姐姐常(埋怨)弟弟多管闲事。(埋怨 抱怨)
2.她绷着脸,向大家(抱怨)说:“他们怎么这样?”(埋怨 抱怨)
3.园丁经过多次改良,又(培植)出了不少菊花新品种。(培植 培育)
4.教师担负着(培育)一代新人的重任。(培植 培育)
六、词语解释
1.不辞而别:辞,告别。别,分离。
2.慕名而来:慕,羡慕,仰慕。
3.星罗棋布:罗,罗列。布,分布。
4.不毛之地:不毛,不生长庄稼。
5.妙语连珠:妙语,精彩而有趣的话。
七、按要求写句子
1.眨眼工夫,树叶更绿,小草更翠,鲜花更艳。(排比)
爱心是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沙漠中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夜空中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2.……可以……也可以……
阅读课外读物好处可多了,可以增长知识,可以提高写作水平,也可以陶冶情操。
八、填空
3.《沙漠中的绿洲》向我们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茫茫的沙漠中为了改造生活环境,辛勤种植并精心侍弄花草树木,终于建成绿洲,营造出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4.“绿树成阴”“鲜花遍地”“没有……更没有”体现了人们对花草树木的珍爱。因为阿联酋人民不惜一切代价营造绿洲,所以说“在阿联酋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白花花的盐碱”“硬硬的壳”“不毛之地”说明了沙漠环境的恶劣,也说明建设绿洲困难之巨大。三个“买来”以及“挖去”“填上”“埋下”说明了建设绿洲的艰巨和复杂,代价之昂贵,也说明了阿联酋人民战胜困难的决心之大,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之坚定。
5.阿拉伯朋友的一句“人类有了绿洲、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说出了阿联酋人民不惜一切代价改造环境的目的。
6.园林工人的两个“不”字,首先是否定了作者问句中的意思。作者用的是反问句,意思是“地下有自然水管,就不要浇水了。”园林工人认为这是不对的。然后他用具体的劳动过程,还做了个洗脸的动作,说明浇水是为了让花草更干净、更漂亮,而这单靠地下的自然水管是做不到的。这也充分说明了阿联酋人民侍弄花草树木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
7.《云雀的心愿》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云雀跟着妈妈飞出森林,一路上看到森林被砍伐后,有的地方变成了沙漠,有的地方河水泛滥成灾,心里很难过。听了妈妈的话,小云雀懂得了保护森林的重要。
8.称“森林水库”的原因就是森林能蓄水。树冠可以挡住雨水,苔藓和枯枝败叶可以吸水,土壤能储存水。文中讲到的森林的作用一是蓄水保土、二是调节气温。
九、学会鼓励
1.“买了东西,我们就是消费者,就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商家对于销售出的商品应保证质量,这种伪劣产品完全应该找他退换,这是你的权利。”
2.“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这两次失败算什么?总结经验再来,你定会成功的!”
3.“宗家伟,你一直都是最棒的!你目前这种状态属正常现象,只要你放下包袱,轻松上阵,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的,再说只要你努力了,同学们一定会为你加油的!”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复习资料
一、生字词
浮萍 支撑 舰艇 白莲 踪迹 蓬头 稚子垂纶 莓苔 故居 庭院 搬家 稠密 四季常青 蓬蓬勃勃
繁衍寄生保持枝枯叶落崇敬瞻仰纪念万马奔腾 浊浪排空 胆战心惊 磁力 汹涌 激流 鼓浪前进
湍急筏子艄公提心吊胆专心致志撑篙
谈笑风生 从容 浏览 波浪滔滔 敬仰 险恶 惊涛骇浪 如履平地 凭借
继往开来革故鼎新一衣带水以德为邻唯才是举知人善任科教兴国与时俱进
二、组词
应yīng(应该)yìng(得心应手)舍shě(舍弃)shè(宿舍)处chǔ(处理)chù(到处)干gàn(干活)gān(干净)
系jì(系鞋带)xì(联系)禁jìn(禁止)jīn(情不自禁)
三、近义词
崇敬(尊敬)稠密(茂密)繁衍(繁殖)永久(长久)纪念(怀念)枝枯叶落(枯枝败叶)从容(镇定)敬仰(崇敬)
机敏(机智)胆战心惊(提心吊胆)专心致志(聚精会神)
四、反义词
永久(短暂)稠密(稀疏)枝枯叶落(枝繁叶茂)从容(慌张)安全(危险)
提心吊胆(处之泰然)机敏(呆板)惊涛骇浪(风平浪静)专心致志(心不在焉)
四、解释词语。
胆战心惊:形容十分害怕。
战:发抖。惊涛骇浪:凶恶而使人害怕的波浪。
骇:惊吓。
如履平地:如同走在平地上一样。 履:踩、走。
专心致志:一心一意;集中精神。 致:集中(力量、意志等)于某个方面。
浊浪排空:排,推、推开。
五、造句
1.无论……总是……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我们总是按时到校上课。
2.只要……就……只要你能持之以恒,面对挫折不气馁,就一定能成功。
六、按要求写句子
1.描写儿童的诗:《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提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高鼎)《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宋杨万里)
2.描写黄河的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这涣《登鹳雀楼》)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
3.有关团结合作的名言:知己知彼,将心比心。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家乡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酒肉亲。豆角开花藤牵藤,朋友相处心连心。
4.宋庆龄的名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七、填空
1.《池上》是唐代白居易所作,描绘了小娃偷采白莲的情景,表现了小孩的天真无邪、淳朴可爱。表达了作者对乡村孩子的喜爱之情。前两句写事,后两句写景。诗的内容是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2.《小儿垂钓》是唐代胡令能所作,描绘了一个乡村儿童在河边学钓鱼的情景,流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前两句重在写形,后两句重在写神。诗的内容是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3.两首诗的共同之处是:都传神地刻画出天真可爱的乡村儿童形象,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思,纯真的童心和朴素的美感。
4.课文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表达了对两棵樟树的赞美和对宋庆龄的怀念之情。本文在写法上具有借物抒情,以树喻人的特点。
5.《黄河的主人》一文是我国著名散文家袁鹰的一篇叙事性散文,原题是《筏子》,作者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母亲河——黄河那不可阻挡的磅礴气势,及羊皮筏子在奔腾咆哮的黄河上鼓浪前进的壮观场景,进而赞颂了黄河艄公机智勇敢,战胜艰难险阻的伟大精神。
6.文中“黄河的主人”是指凭着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驾驶着羊皮筏子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的艄公。因为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所以能成为“黄河的主人”。
八、说说诗句的意思。
1.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小孩不懂得藏匿行踪,悠然自得地冲开浮萍撑船回来,只见身后浮萍分开,一时合不拢。
2.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过路的行人要向他打听道路,小孩老远就招手,意思是让过路人靠近一些,因为怕吓跑鱼儿,他不敢马上回答。
十、有关“棋”的成语
过河卒子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丢车保帅 丢卒保车
举棋不定棋高一着全局在胸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棋逢对手人生如棋世事如棋马后炮
杀车取帅楚汉之争(指象棋)八面威风(指马)长驱直入(指车)隔山打牛(指炮)
十一:象棋的走法
“马”走“日”,“象”走“田”,“车”“炮”走直路,吃子“炮”翻“山”。“将”在“九宫”转,“士”只走斜线。小“卒”攻过河,可横可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