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慵懒猫咪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河南·郑州·巩义·康百万庄园(一)——栈房区

$
0
0

河洛康家——康百万庄园·栈房区

    真壮观呐!竟然照不下庄园全景。值得过了马路,寻找合适的视角。状元之大可见一斑......
    怎么样?比起任何一座宫殿都不见逊色吧!
    中国第一庄园:康百万庄园位于巩义市康店镇,距市区4公里,始建于明末清初。由于它背依邙山,面临洛水,因而有“金龟探水”的美称。1963年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三大庄园(刘文彩、牟二黑)之一,比山西乔家大院大19倍。所谓“康百万”是由于当时的庄园主康应魁两次悬挂“良田千顷”的金字招牌,土地商铺遍及山东、陕西、河南三省八县,而被称为“百万富翁”。后来,慈禧太后逃难西安,回銮北京时,路过康店,康家出钱监工修造黑石关,县城、官殿行宫和“龙窑”,花费了100多万两银子,又向清延捐赠白银100万两,慈禧说不知此地还有一个康百万富翁。从此,“康百万”这个皇封就广泛地传开了。
    青山碧水环绕,豫商文明相随。在河图洛书的发源地,在蕴育中原古文化的交汇处,在沿黄郑、汴、洛三点一线的旅游线路上,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在熠熠闪光,它就是纵跨明、清、民国三个历史时期的大型封建地主庄园--巩义市康百万庄园。该庄园2001年被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康百万庄园是一座纵跨明、清、民国三个时期的大型封建地主庄园,背依邙岭,面临洛水,北凭黄河天险,南瞻嵩岳屏障,依山就势,环境优美,居高临下,地势险要,虽由人做,宛自天工,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理念。处于河南省会郑州与九朝古都洛阳之间,距郑州70公里,距洛阳60公里,距连霍高速巩义出口4公里,巩义市内11路公交和101路旅游公交均可直达,交通便利。

    康百万庄园临街建楼房,靠崖筑窑洞,四周修寨墙,濒河设码头,集农、官、商风格为一体,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总建筑面积64300平方米,有33个院落,53座楼房,1300多间房舍和73孔窑洞。分为寨上主宅区、寨下住宅区、南大院、祠堂区、作坊区、菜园区、龙窝沟、金谷寨、花园、栈房区等十余部分,庭院建筑基本属于豫西地区典型的两进式四合院,以具有园林、官府的一些特点,各类砖雕、木雕、石雕华丽典雅,造型优美,是华北地区黄土高原封建堡垒式建筑的代表。展室摆放的有名人画和古玩珍宝,其中《留余》匾被选为《中国名匾》之一,是康家教育子弟的家训匾,有清朝翰林牛暄撰写。其中一张楠木顶子床,耗工1700多个,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采用各种雕刻形成,共雕有“麒麟送子”、“双猩舞绳”等三十六幅图案,有十七个部分组成,拆开可以搬运,结合在一起可以使用,不仅有供主人休息的地方,也有供丫环伺候主人的地方,是顶子床中的精品。
    “康百万”是一个家族的统称。康百万家族,以财取天下之抱负,利逐四海之气概,创业于明代,渐兴于清初,乾隆时进入全盛,咸丰以后逐渐没落,民国中期走向衰败。上自六世祖康绍敬,下至十八世康庭兰,跨明、清、民国三个历史时期,一直富裕了十二代四百多年,富甲豫、鲁、陕三省,船行洛、黄、运、沂、泾、渭六河,良田数千顷,财富无以计数。“头枕泾阳、西安,脚踏临沂、济南;马跑千里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尽是康家田”是其真实写照。

    “康百万”是明清以来对康应魁家族的统称,因慈禧太后的册封而名扬天下。康百万家族,上自六世祖康绍敬,下至十八世康庭兰,一直富裕了十二代、四百多年。历史上曾有康大勇、康道平、康鸿猷等十多人被称为“康百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清代中期的康应魁。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利用清朝朝廷镇压白莲教之机“尽忠发财”,富甲三省,船行六河,土地达18万亩,财富无以计数,民间称其“头枕泾阳、西安,脚踏临沂、济南;马跑千里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尽是康家田!”胜极一时。康百万靠河运发财,靠土地致富,靠“贡献”得官,多次得到皇帝赏赐,最高时官至三品,数次钦加知府衔。明、清时期,康百万、沈万三、阮子兰被中国民间称为三大“活财神”;民国时期“东刘、西张,中间夹个老康”,是中原河南的三大巨富之一。


    康百万庄园是一个功能齐全、布局严谨、等级森严的大型封建地主庄园,总占地面积240多亩,共有十九个部分组成。目前保留下来的有主宅区、南大院、栈房区、作坊区、康氏家祠等十部分,有33个庭院,53座楼房、73孔窑洞、97间平房,共计571间,建筑面积64300平方米。其它由于历史原因已惨遭破坏,不复存在。今天我们参观的主宅区是目前保留下来最完整一部分,占整个庄园十九分之一。它修筑在邙山半腰上,相当于修筑在龟背上,从“地形堪舆”学角度上有“金龟探水”的美称。据说当年康家是家旺人不旺,财旺官不旺,于是就在此选址建宅,想以此独占鳌头,人财两旺。

    除主宅区之外,当年康家还有另外四大居住群,张沟、寺沟、龙窝沟、东西福禄堂区。南大院是当年康家一个官院,栈房区是集仓库、办公、做生意为一体的地方,那么在伊洛河畔的集贤庄是当年康家接待南来北往文人墨客的一个地方。另外,我们看到康家还有自己的祠堂、戏楼、花园区、菜园区、林场、木材厂、造船厂、砖瓦厂、饲养区、溜马场等,不难看出康百万庄园可以说是一个自给自足、自产自销的小型封建社会。在南边与主宅区遥相对应的,是当年康家在1861年为抵抗捻军而修建的军事寨堡基地金谷寨。金谷寨修筑在邙山顶上,地势十分险要,易守难攻。因此可以说整个庄园是十七、十八世纪华北黄土高原封建堡垒式建筑的代表。我国著名建筑专家李传泽也称该庄园是“全国硬山式建筑中最完整、最典型的代表。”2001年6月,康百万庄园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康百万庄园现在保存有大量珍贵文物及民俗遗存。

    “康百万”不仅仅是指具体的某一个人,而是明清以来对以康应魁为代表的整个康氏家族的统称。“康百万”靠河运发财,靠土地致富,靠“贡献”得官,多次得到朝廷赏赐,最高时官至三品,数次钦加知府衔。其中,有创业之初的六世祖康绍敬,有开辟大河行船、奠定百万基业的十二代庄园主康大勇,有富跨三省、两次悬挂“千顷”牌的十四代庄园主康应魁,有官居三品、大兴土木的十五代庄园主康道顺,有接驾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两宫回銮的十七代庄园主康建德……尤以1901年花巨资建行宫、架浮桥、修御道,迎接两宫并贡献大量白银,受慈禧太后封赐而名扬天下。

    康百万家族为了体现其身份,大兴土木,建造了庞大的地主庄园。全庄园由19部分组成,占地240余亩,庄重气派、华丽典雅,是一座集“古、大、雅、美”于一体的恢弘建筑群,被称为十七、十八世纪华北黄土高原封建堡垒是建筑的代表。庄园始建于明朝中叶,明清之初,初具规模。在建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寺沟、张沟等明代楼院,龙窝沟、寨上主宅区、南大院、栈房区、店铺、饲养区、祠堂、木材厂、造船厂、金谷寨等不同功能的清代建筑,辅以碑楼、牌坊、花园等辅助建筑,从而形成了一个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功能齐全气势宏伟的大庄园。如今,虽已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沧桑,但拂去历史烟尘,透过时空隧道,我们不难发现飞檐翘角、青瓦高墙,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而且还代表着一段血脉相连的沿承和一个区域的精髓,展示了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目前康百万庄园保存下来的主要有主宅区、栈房区、南大院、祠堂区等十部分,建筑面积64300平方米。

 

正式进入栈房区......

    这个区域为栈房区,它是康家商业活动的大本营,是康家当时的商业活动场所,它集仓库、办公和做生意为一体,当年康家在全国各地设立有功能各异的栈房,同时有四老相公八大相公分管各个栈房,形成一个金字塔式的管理机构层层管理,我们现在所参观的这个栈房区是康家的商务总部,这里依山傍水,同时又依住宅区近码头,它是整个康家数百年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部分。

    栈房区修建于清光绪十一年至十八年(1885年~1892年),原有六个大院和一个占地二十五亩的饲养棚和遛马场,总占地三千六百多平方米,历经风雨沧桑后保存下来的由东向西依次为顺记、魁记、崇义德三个基本完整的大院,现存面积大约2000平方米。

 

顺    记

    东院“顺记”:栈房区的建筑特点是17、18世纪清中晚期典型的豫西建筑风格,尚属二进式门院,木、石、砖三雕相互贯通互为一体,雕龙画栋,寓意深长。不少有关民间传说故事的石雕在栈房区随处可见,经历上百年的历史这些石雕依然完好无损,雕刻的字体轮廓依然醒目美观。康百万栈房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无处不在的匾额门联,这些匾额门联所洋溢出浓郁的豫商文化气息,充分显示着主人的身份与品位,也是栈房区的独到之处。

    美丽的雕花木门,雕刻的梅兰竹菊和江南水乡的木门没有什么两样嘛!   

    豫商习俗礼俗:楹联:洛以流坤吐地府,河以通乾出天宫。这幅为:渚牛山滋秀气,龙图龟本先师。长期以来,人们只知道晋商,徽商,而对豫商知之甚少。其实,河南是中国商文化的发源地。河南商人经商的传统由来已久,在中国早期的商帮文化里,豫商是领导者。我国最早有史书记载的商业活动,就是河南商丘的商始祖王亥带领族人用帛和牛当货币,在部落间进行交易,“商人”一词也就由而来。南阳范蠡和濮阳的吕不韦都是当年最优秀的商业巨子。汉唐时代的洛阳,北宋的都城汴京,不仅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荣的商业都市。北宋以后,虽然政治中心,商业文明南移,但中原大地的开封,洛阳,商丘等地依然是繁荣的商埠重镇。而富裕十二代四百多年的康百万家族创造了财富的神话,堪称一代儒商典范,豫商楷模。康家的辉煌历史与中原地区的经商习俗密切相关。这里展出的是一些豫商习俗,如当时的店铺取名,招牌特点,装饰的幌子等等,“以礼经商,义中求财”是豫商的传统美德,但各地风俗不同也有不同的方法。

    右边门匾上刻有“洛作智水”四个字,“河出图,洛出书”,“洛”是智慧的象征,“水”是康家经商的重要载体之一。当年康家就是靠漕运起家,兴家,到发家,经营盐业、粮食、棉花、布匹的,所以“洛作智水”就寓意康家明理通达,生意像洛河水一样源远流长。

    超喜欢庄园里悬挂的楹联,寓意深刻,文字隽永。(可惜过道太窄,照不了全景):

    厚农资商农商皆是本,重信守义信义全在人。

    审时度势诚信至上商之本,化智为利化利入义贾之本。

    迎客厅:是用来接待各方来客以及各地康家各地栈房的大小相公,是负责商业信息上传下达的地方。进来之后,我们迎面看到这块匾形如书卷,匾内所书的是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颁布的圣谕,内容为:“朕视商民皆赤子,无论事之巨细,俱当代为熟筹”。它的意思为无论是商人或是农民,都是我的子民,无论大事小事,我都会仔细筹划,并且一视同仁去对待。康熙皇帝在位61年,他的一生立志要做成三件大事,那就是撤藩、治理黄河和发展漕运。

     康家十二代庄园主康大勇紧抓机遇,大力发展漕运,从而改变了传统的“仕不经商”的观念,利用门前河洛之便,把生意从洛河走向黄河进而走向全国,从而盛极一时。整个迎客厅被隔断分为外厅和内厅,凡来访客人先到外客厅,如有要事就到内厅和老相公商谈,如果事关重大,再由老相公反映给康百万。

    客房内厅摆放的这个圆桌是用来谈生意时客人和东家观看样货和放置样货的地方。平时桌子都是一分为二放置在两边,如果双方洽谈成功时两个桌子对在一起,表示生意圆满成功。此外半圆桌还可以节省空间,扩展到当今社会也就是大力提倡的节约型社会,节约型机关,看起来也比较精致美观。还有一种说法,就是通过屋中的桌子的摆放,可以判断男主人是否在家,桌子分开表示主人不在家。合一块,说明男主人在家。

    迎客厅是康家的形象窗口,康家刻意布置这个待客厅,厅内家具、书画、文房四宝、工艺品、茶具、茶叶等配套齐全。从中体现豫商“崇尚中庸、低调内敛”的儒家风范,体现豫商“留余”的独特个性。

    东西厢房分别是货样室和钱庄。
    货样室:总栈房非常注重互相调剂。它是康家经营商品展示的地方,用于往来客商看样订货,这里有山东的食盐、海产品、南方生漆、茶叶、米酒、绸缎、瓷器、陕西的棉花、棉布、辣椒,河南土特产、药材等等。在这里展示出康家当年在全国各地经营商品品种丰富性和多样化。但这里也仅仅展示了一小部分,还有很多没展示出来,这是供大家简单了解的。“奇货可居”各地特产及货样是商品流通的主要依据,总栈房非常注重互相调剂,来访客商就在这里看样订货,选定样货之后,再到对面钱庄里面交付定金。
 


    钱庄:钱庄是管理康家资金流通进账、出账和统计的地方。主要用于外来客商交付定金,康家的商务运作经费以及在外的栈房资金汇集、结算,体现了康家完善合理的财务体制。今天的钱庄是我们复制了当年的经营流通的管理摸样,展厅内摆放着古色古香的柜台、防盗窗棂,一组组银柜、帐柜和清代的金银元宝、铜币、账房用具等实物及算盘展示相结合,真实再现康家收账的场景和生意无比兴隆的现象。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体会到豫商文化的博大精深,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现金依旧可以在这里流通,大家可以在钱庄里兑换银票,兑换后可以拿康家的银票,在康家栈房区里购买各种纪念品,书籍资料以及骑马游乐,照相,观看投影等,这里是优惠的。用不完的银票,大门口有兑换处进行兑换,还可以将银票留作纪念。在这间展室里,我们看到两侧悬挂有各式各样的算盘。算盘出现于唐代,流行于宋代,它也是吉祥财富的象征。古代就有许多小孩佩戴算盘,用于趋吉避凶。财神的如意棒上就挂有算盘,如意算盘的由来大概源于此因吧!

 
 
    议事厅:现在展示的是栈房风貌,这是康家各地栈房图片展示。门外的楹联:一是: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下润无声自强不息。二是:商道无形商道即人道,商品有形商品即人品。这间展室以图片的形式展出了康家全国各地栈房的风貌。鼎盛时期康家栈房遍布全国各地,东到日本,西到兰州,南到上海杭州,北到京城天津,可以从这些图片中体会到头枕泾阳西安,脚踏临沂济南。当时康家栈房分为高中低三级,低级栈房主要负责收租粮食,经营土特产,一般设在比较大的村庄里,中级栈房除了管理各种生意如粮食、布行、盐业、土特产等,还要负责地域性的小栈房,一般设在生意项目比较集中的城镇和通衢码头上。高级栈房设在重要的城市货黄河大码头上,如西安府、开封府、济南府等,建筑豪华一流,相当于康家派出机构。完善的栈房管理机制,精心选的各地栈房相公使康家日进斗金、财源滚滚。康家的所有财富和荣耀都和全国的栈房有关,栈房像动脉血管一样,将血液源源不断的流向康家大院。当时河南康百万庄园银子堆成山的民谣在各地广为流传。
    这间展室挺有意思,投币后,展厅内的这幅立体长卷便开始活动。一开始被吓了一跳呢!

 

    两边的侧院,一边是这样一条大船;另一边是二层小楼,不过正在整修......

 

魁    记

    仓库: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放一些比较轻的物品,摆放有南方的绸缎、瓷器、茶叶,陕西的棉花布匹、药材等实物。下层多为一些不易搬运的货物,摆放有山东的食盐、南方的生漆、米酒、陕西的粮食、辣椒,河南的木材、土产、白酒等实物。

    高脚队:运输  “水路为主,陆路辅之”是康百万搞活货物流通的灵活方法,高脚队是其水陆转运的主要措施。康家船队在途经三门峡时,地势险要,要经历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关,所以康家就组建了自己的骡马高脚队。康家在陕西和清军做棉花棉布生意,利用清军镇压白莲教之机,为清兵供应了十年的粮食、棉花和布匹,此时康家达到鼎盛时期。清代中期,康家船队运货到码头后,还要经过陆路运输,需要人力及车载,康家就组建了自己的高脚队,这样就加大了运送力量,缩短了往返周期,提高了船队的信誉,当时可为水陆、陆路双管齐下。里面还有各地栈房做生意的场面。
 
 
    相公述职:这是康家外地相公回来述职向老相公及康百万汇报生意时住宿的地方。康家在外地三十二为相公,他们经常回来向东家汇报生意情况,这就是他们临时居住的地方,相当于现在我们常说的普通客房。


 


    辩银室:老相公传授小相公辩银秘诀、辩银经验以及使用金钱秒决、办理大型帐务手续的地方,里面是一组小的人物蜡像,为我们再现当时的场面。由于办理大帐辨别金银真假,这是康家的机密,涉及太多,这里只是让大家了解一下当时的情况。金银锭作为中国古代货币,始于汉代,隋唐以前称之为“银饼”,“银笏”宋金时期称之为银锭,作为流通手段始于金代。金代白银才作为法定货币,和纸币一起通用。辨别银锭真假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观色,第二称重,第三铸造工艺。

    理财室:是康家四大朝臣之一的帐房主管,单独审阅,办理帐务的场所,设置这个单间对于完善康家财务状况意义重大,桌子上摆放有文房四宝、算盘、记事板、烛台、边墙上悬挂着帐本,后面是椅子、挡案柜等配套设施。一张小床,茶具、面盆等生活用品,这些不经常使用的东西,恰恰表现了老先生以龛为床,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
   

    庶务室:这是康家四大朝臣之一,总务主管办公的地方。康家鼎盛时期有四老相公、八大相公,三十二相公,无数的小相公,拥有近二百多个呈现金字塔式的管理体系,老相公是康家的经营主管,大相公是各个分区的负责人,相公是各个栈房的负责人,小相公则是业务人员或者是比较重要的勤杂人员。掌管康家营缮工程、财产购置、管理维护以及栈房维修、出纳、相公、仆人薪金、休假、日常生活安排管理等事务;同时康百万为了巩固康家的根基,发展康家的商业市场,也是公开向社会招聘相公,招收饱学之士、经商人才的地方。

    良田千顷:鼎盛时期康家土地达18万亩,横跨豫鲁陕三省,曾两次悬挂“良田千顷”金字招牌,康家奉行河洛文化,河洛文化奉行五行,金、木、水、火、土,河洛为天下之中五行中属土,因此河洛文化信奉“土能生白玉,地可发黄金”,在河南人看来种地是最长久最牢靠的营生,受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康家经营就以土地为中心,以盐、粮、面为基础,处处设栈房、积累买土地,农官商三者结合,亦农亦官亦商,当年康家土地拥有量集全国之冠。所以康家在经营的同时一直没有脱离“农本”思想,生意做到哪就把土地置办到哪,当时就有马跑千里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尽是康家田的说法。室内油画展示的是康家“良田千顷,富甲三省”。里面还有一些惯用的农用工具。

    贵宾客房:用于安排来访贵宾安歇的地方。先看以下楹联:友以义交情可久,财以道取利方长。这幅为:货属商通富若陶朱何让,利由义取贤如端木堪师。室内家具配套齐全,加上墙上字画的点缀,洋溢出一片宁静,温馨的气息,体现康家主人对客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VIP客户休息的地方。
 


 
    右边门匾上写着“审时”,左边门匾上写着“度势”二字,这是康家时时提醒在做生意时要综观大局,讲策略论技巧,稳中求胜。

 

崇  义  德

    崇义德院:“君子爱才财取之有道”,做生意更要懂得“生财有术、理财有方”,生财、得财、分财,在这里可以了解康百万们怎样去理财。

    芝兰室:门外的楹联:一念不邪方寸地中惟种德,万缘归正九重天上自生春。内侧的是:暗暗思量百计不如阴骘好,明明检点万般惟有读书高。是康百万临时接待重要人员座谈小议的地方,也是康百万梳理商务,捕捉商机,深悟商理的起居处,厅内西墙面有木雕挂屏,房内顶子床家具等一应俱全。看似简洁整齐的展厅,却真实突出了儒商康百万爽朗认真、灵敏细致的个性。
    议事厅:是各地来访客人在此休息,临时商议的地方,厅内茶具,书桌等一应俱全,从中体现了主人对客人的无微不致的关怀。

 

    金银库:是康百万存放金银珠宝及贵重物品的地方。这里恢复了原貌,陈设的了一些官窑瓷器,古董,金银珠宝,银票,合同珠宝箱,博古架,清式板箱,供各位游客参观。“康百万”是富甲中原的巨富,他们考虑的首要问题应该就是金银细软的存放,康百万庄园设有金银库、藏宝洞,逃生洞等,供自己富时藏宝乱世出逃。

    好大呀,上下有三四层呢!

 
    银库
    金库

    先贤堂:门外的楹联:指囤周济今犹在,焚券高风世所稀。俗话说“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五世”康家历经十二代四百多年兴盛不衰,除经营有方之外,与良好的家训、家规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康家尊崇儒家思想,奉行留余,凡事忌盈忌满,所以后代子孙中涌现出大批有识之士,这些画像是康家历代人物表。

    没有走到的两个展室:

    义周仁里室:义中求财,财归于义是康百万的深谋远略,康家奉行留余思想,崇尚中庸之道,处处与人为善,安排、处理慈善事务,里面是三组油画为我们再现了康百万建学校,修筑黄河大坝,赈济救灾等场面。从而为自己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经商环境,为康家经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自己赢得了“康善人”的口碑。

    积德行善:他是康家十七代庄园园主康建勋的行医馆。康建勋的父亲康无耽从小就酷爱学医,家里收藏了许多医书,康建勋受其影响从小对医学就颇有天赋,他不但系统的学习了医学理论,还特意请当地著名中医开设了中药铺,对前来就医的患者不计亲疏,不计早晚,对贫困患者不收药钱,深受当地群众爱戴,在民国二十年,民政厅厅长张钫送匾“情深施济”为他歌功颂德,此外当地乡绅还送有“爱人以德”福星“德懋行芳”等。

 

    顺记、魁记、崇义德三个四合院,整个展区向您传达了当年康家敛财、理财的经商理念,一个鲜活生动的豫商形象展现在大家眼前,另外您可能感受到了栈房区的每个门槛都很高,这预示着当年康家生意步步高升。 

——2013.7.10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