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的德意志帝国之旅——慕尼黑奥林匹克公园
著名的慕尼黑奥林匹克公园( Olympiapark
)是一组高度集中的特大型的体育建筑群。这里是1972年第20届夏季奥运举办的场地,也是目前慕尼黑市民最佳的运动场去处。建筑设计的主导思想是:“近距离的奥运会”。政府则提出要配合城市规划环境发行环境改造。
慕尼黑像东京一样,是一个非常拥挤的城市,挤出地方修建场馆是相当困难的。当局选中了距市中心4千米的一处报废机场。体育建筑体量庞大,形象独特,对环境影响很大,环境和谐是完美体育建筑创作的重要环节。国内外优秀体育建筑无不依托环境特点展开创作。慕尼黑奥运公署正是由于在这方面的成功,受到了人们的赞赏和喜爱。奥林匹克公园的总体造型和核心建筑是由慕尼黑的建筑师贝尼斯(G.Benisch)及其伙伴奥托(F.otto)设计的.1968年开始施工,到1972年陆续建成.整个公园由33个体育场馆组成..包括85000平方米可容纳80000名(47000个座位,33000个站位观众的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可容纳9000名观众的游泳池,14000座席的综合体育馆、5000个座席的自行车场,10200个座席的冰球场以及7200个座席的拳击馆等。此外还有大型的水上运动湖、可住12000名运动员的奥林匹克村和新闻中心、高达290米的电视塔等。这个综合性体育场馆占地总面积3平方千米)。
同时,这座运动场不仅举办体育赛事,也有露天文艺演出。滚石乐队(Rolling Stones)、邦·乔维(Bon
Jovi)和罗比·威廉姆斯(Robbie Williams)都曾在这里举行过音乐会。
最吸引游人的是被设置为电视转播塔、高290米的奥林匹克电视塔
(Olympia-und
Fernsehturm),它是慕尼黑最高的建筑物,在它的中间有观赏平台和旋转餐厅,搭电梯至塔顶後,从塔上俯视,奥林匹克公园名副其实,曲曲弯弯的人造湖,林木茂盛的小山皇,一大片一大片的草地,在阳光下闪烁的“鱼网帐篷”屋顶,真像渔夫刚提出水的鱼网。在塔上也可鸟瞰慕尼黑全城。天气好时,还可望到阿尔卑斯银色峰峦的秀丽景色。
站在这里,能够清楚的看到刚刚去过的宝马大厦。对于我这个来自青岛的孩子来说,慕尼黑真是一个小城市啊!
奥林匹克村当年是为运动员修建的。奥运会结束后出售给市民。那时报纸上曾刊登这样的广告:请在奥林匹克村购买一套住宅吧!也许您以后有机会说:“我这里曾住过金牌获得者”。今天这里已成为兴旺的住宅区,住着9000居民,相当一部分是大学毕业以上的知识分子。
关于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第20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即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是截止到1972年规模最大的一届。来自121个国家的运动员参加了比赛,所有数字均创造了纪录。在本届奥运会上首次出现奥运会吉祥物,是一只名字叫瓦尔迪的德国猎犬。9月5日凌晨,由于巴勒斯坦恐怖分子袭击奥运村,奥运会被叫停,并在主体育场进行了悼念活动。暂停了34个小时后,赛事重新开始。参加本届大会的国家和地区121个,共产生了600枚奖牌。
大会开幕前夕,罗得西亚白人种族主义者的到来,引起了非洲国家强烈的不满。一些非洲国家宣布,如果允许罗得西亚参赛,非洲则进行集体抵制。因事态愈演愈烈,国际奥委会不得不举行非常会议。8月22日,会议通过了取消罗得西亚参加资格的决定;大会还于8月23日接受了国际奥委会主席布伦戴奇的辞呈,选举了爱尔兰基拉宁勋爵为国际奥委会第六任主席。不过,本届有关活动仍由布伦戴奇主持,基拉宁任职从9月15日开始。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是当时规模最大的,来自121个国家的7173名选手参加了共195个小项的赛事,所有数字都创造了当时的纪录。他们都设想可以在和平的气氛下欢庆,在前10天所有一切的确如此。但在9月5日凌晨,8名巴勒斯坦恐怖分子闯入奥运村,杀害了2名以色列队员,并带走了9名人质。在随后的搏斗中,所有9名以色列人质也全部被杀害,与此同时5名恐怖分子和1名警察也在此次事件中身亡。随后奥运会被叫停,并在主体育场进行了悼念活动。在暂停了34个小时后,组委会无视恐怖分子的存在,要求赛事重新开始。会期顺延至9月11日结束。这在奥运会史上是第一次。这一事件发生后,虽然大会仍于9月6日继续举行,但以色列及一些阿拉伯国家的代表因担心安全得不到保证,离开了慕尼黑。流血事件也引起了体育界人士的震惊,促使后来各届奥运会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关于慕尼黑奥运会其他细节在此次恐怖事件的反衬下都显得微不足道了,但的确也有一些高光点。射箭比赛在缺席了52年后重新回到奥运会列项之中,手球也时隔36年后重返奥运大家庭。独木舟也首次成为奥运会项目,1972年还首次有了有名字的吉祥物:一个叫瓦尔迪的德国猎犬。美国游泳选手斯皮茨令人难以置信的夺得7枚金牌,而他在1968年已经有2金入账。芬兰的韦伦在万米决赛进行到中段时还处于落后,但随后赶超最终创造了世界纪录并拿到了他职业生涯4枚奥运金牌的第一金。参加自由式摔跤的俄罗斯选手亚尔金在重量级比赛中击败了所有7个对手赢得了他个人的首枚奥运金牌。参加马术比赛的前西德选手林森霍夫,成为了首位在个人项目上摘金的女子马术运动员。慕尼黑奥运会的媒体之星是娇小的前苏联体操运动员科尔布特,在团体项目上她成功完成了漂亮的旋转,尽管在个人全能项目未能夺冠,但她在单项决赛中再次取得成功,从而引起了全世界体育迷的关注。
奥林匹克体育场是奥林匹克公园的核心建筑,可容纳8万观众,草坪足球场下面有暖气设备,保证一年四季绿草茵茵,冬天也能进行比赛。最令人惊奇的是这体育场半边有顶,有一个靠50根吊柱吊起的几张“鱼网”组成的帐逢式屋顶。吊柱有的高达80多米。这帐逢屋顶不遮住半个体育场,还和延伸过去覆盖能容纳1.4万人的体育馆及容纳2000人的游泳馆相连。它的面积广达7.5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屋顶,相当于10个足球场那样大。这“鱼网帐逢”是半透明的,全部是人造有机玻璃。据说,这个屋顶的造价超过1亿马克,是当时世界上最昂贵的。奇特的构想,别致的造型,使它成为世界建筑史上一项奇迹。运动场的看台设计也是别具一格的。环形看台的2/3建在地表之下,只有1/3建在地表上。其他的运动员室、休息室、接待室、多功能室尽可能都安置在看台内。新闻媒介用房如实况转播室则高架在西看台之上。C形帐逢顶,它的悬空绷帐逢的下边长达300米,覆盖了整个西看台和大部分比赛区,但是触地点很少,因此为观众迅速入场和离场带来了很大的方便。透明的屋顶保证了充足的进光量,而且丰富的光影变化使坐在看台上的人们有一种轻盈的空间感觉,犹如置身于美丽晶莹的艺术世界里。
慕尼黑惨案:1972年8月26日,第20届奥运会在西德慕尼黑召开。在运动会召开的前一周里,人们多次从媒体上看到关于这次大会的热烈评论:这是一次“和平欢乐的盛会”。诚然,这是当时奥运史上规模最大、耗资最多的盛会,参加的运动员及其代表的国家,超过以往任何一届。以色列也派了一个到当年为止最大的代表团———尽管有些人身上还有在德国纳粹集中营留下的肉体和精神的伤痕,但他们对参加这届奥运会显得兴致勃勃。
运动会开始一周里,运动员的成绩骄人,人们都沉浸在奥运盛会的祥和与欢乐之中。然而,在这场和平盛会的背后,却有巨大的隐忧:有关决策官员为满足购买先进体育器材的巨大投资需要,缩减了警卫人员和安全设施的开支。对于呕心沥血主办这届奥运会的西德官员来说,他们希望这次运动会能让世人相信,西德已恢复了一个文明国家的形象,人们应抹去二战和希特勒时代1936年柏林奥运会所留下的阴影。西德的边防人员和重要的运输站口都普遍放松了对进出人员的检查,这给了恐怖分子一个可乘之机。
“黑九月”发起恐怖行动
1972年9月4日,以色列队没有赛事,大多数运动员在奥运村休息,晚上出去看电影。电影看完了,以色列选手陆续回到了奥运村。5日凌晨约4时,他们还在沉睡,奥运村外面忽然出现了8个模糊的身影,他们拎着沉重的运动包,悄然走向25A门旁边的一段栅栏。
这8个人是一个名叫“黑九月”的恐怖组织的成员。他们带着冲锋枪、手榴弹,越过栅栏,直奔既定目标——奥运村中以色列代表队居住的31号建筑物。他们选择从这里进去,是因为他们先前察看过,而且知道,一些运动员在外面喝醉了,回来时常常攀越这段2米高的栅栏,保安根本不会阻拦。这8名恐怖分子穿上田径服作为伪装。拿今天的标准看,慕尼黑奥运会的安全工作实在是一个笑话:整个奥运村仅用一层薄薄的铁丝网拦住,当运动员回来晚了,他们都愿意翻越铁丝网,抄近路回家。此外,奥运村内没有摄像机、探测器,也没有路障,门口有几个保安,但居然没配武器!这些恐怖分子事前也做了周密准备:一名恐怖分子曾在建设奥运村时当过建筑工,对奥运村了如指掌,另一人事发前一天还潜入了奥运村,详细侦察了以色列运动员居住的楼层。
他们在几个以色列人住的一号公寓套房外站好位置,然后用事先准备好的钥匙打开门。他们的行动被屋内一名以色列运动员察觉。随后,恐怖分子与以色列运动员们展开搏斗。25分钟后,两名以色列运动员被打死,其余9人和两名官员被劫为人质。
在双方搏斗中,奥运村治安当局接到过一些路人打来的电话,但没引起足够的重视。搏斗时断时续,几声枪响和撕心裂肺的呼叫过后,一切又重归平静。刚从睡梦中醒来的人,也闹不清出了什么乱子,因为在奥运村,几乎夜夜都有各种庆祝活动,经常有人放爆竹焰火,喧闹取乐。
4时55分左右,一名没带武器的西德治安警察来察看情况。他打开步话机,朝站在康那利大街31号前缠着头巾的一名恐怖分子咕哝了一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那人没吱声,从公寓门后溜了。
拯救人质行动失败
凌晨5点,慕尼黑警察局长曼弗雷德-施赖伯在睡梦中被报警电话惊醒,于是慌忙组织人力处理危情。5时10分,西德当局开始了拯救人质的行动。在双方对峙当中,“黑九月”下达了最后通牒,他们要求释放被关押在以色列的234名囚徒和西德监狱中的两名囚犯并让他们自己安全离境;最后期限为5日上午9时,过时开始杀人。不过随后,“黑九月”分子一再修改了最后期限的时间。9时,国际奥委会主席基拉宁和本届奥运会组委会主席道默发表联合公告,宣布从9月5日下午起暂停全部比赛。西德政府对“最后通牒”作出了反应,表示可以同意他们的要求,并根据当时的情况提出了很多解决方案。但是面对恐怖分子的强硬态度,方案一个接着一个地被否决了。而在这时,劫持者已经杀害了两名人质。
事件陷入了僵持的状态,但是,“黑色九月”却不能忍受这种僵持的局面。恐怖分子开始实施他们的威胁,又枪杀了一名以色列优秀的举重运动员,并警告:如在3小时内不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将每隔一小时杀死一名人质,直到杀光!而在此时,国际奥委会积极同与此相关的几个城市的政府积极磋商,希望能先将劫持者带离慕尼黑。埃及在阿拉伯国家的建议下,同意开放开罗机场。但这时,面对“黑色九月”的要求,以色列总理哥尔达·梅厄夫人坚决拒绝了他们要求释放在押政治犯的要求;“黑色九月”则坚决拒绝了前西德危机处理小组和国际奥委会方面释放人质,以换取安全离开前西德的条件。
晚上18时35分,双方进行了第一次直接接触。西德内政部长、慕尼黑警察总监和奥运村村长进入31号楼,亲眼目睹了劫持者孤注一掷的决心,于是决定改变原定冲入大楼营救人质的计划。警方于是答应歹徒提出的要求,用飞机把他们和人质转送到埃及,经过种种复杂的谈判,挟持者同意押着9名人质飞往第三国。
然而,前西德政府不想为此事丢掉脸面,为了挽回政治影响,他们决定在慕尼黑机场实施营救行动。20时30分—21时,西德方面派出3架直升机。当“黑九月”分子走过柏油碎石铺成的停机坪时,负责这次行动的指挥官下令开火。两名狙击手射出两发子弹,监视直升机驾驶员的两名歹徒应声倒地。机场霎时间乱作一团,恐怖分子自知上当,炸毁了直升机。随后双方展开激战。枪战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才结束。警察在清点尸体时,有5名歹徒被击毙,西德警官1人死亡,几名警察受伤。9名以色列人质则全部被恐怖分子杀害。惨案发生后,以色列代表团出于安全原因提前回国。
9月6日,奥运会停赛一天。奥林匹克运动场里,一片肃穆。当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第二乐章奏响时,许多运动员禁不住放声痛哭。为了悼念11名死难者,11个座位被空着。幸存的以色列人在这个追悼仪式上,几乎控制不住自己。
9月7日,奥运会恢复比赛。
营救行动失败后,世界舆论为之哗然,纷纷指责西德警察无能,抨击西德政府“视人质生命如儿戏”。这次恐怖事件,让西德蒙受了奇耻大辱,也使西德政府对日益增加的国际恐怖活动产生了危机感。从此以后,赛事安全问题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尽管恐怖袭击事件中也有5名恐怖分子被打死,但是,没有人会怀疑,慕尼黑事件是恐怖分子的一次“成功”,而且会诱使其他恐怖组织把奥运会作为袭击目标。另一方面,慕尼黑奥运会的血腥一幕也唤醒了主办者的安全保卫意识,使他们看到反对恐怖主义也是举办奥运会举足轻重的一环。在随后的历届奥运会和其他重大赛事中,组织者都提高了安全措施的投资力度。
——2014.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