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文庙
因为文庙就在我们住的酒店附近,所以7月8日下午五点多,我们来到这里拜谒中国文人的先师——孔子。但不巧的是,这里大门紧闭。问了路人才知,这里九点开门,四点多钟就关门了。
东西两块牌坊。
左右厢房
历史上的孔庙有两千多所,根据其性质或类别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孔氏家庙,二是国庙,三是学庙。
学庙或称庙学,在古代中国就是以办学为宗旨的将学习儒家经典的学校与祭祀孔子的礼制性“庙”宇相结合的国家行政教育场所和祭孔场所。它由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直接管理。学庙重在“学”字。除作为国庙的曲阜孔庙、北京孔庙和现曲阜孔府内家庙、衢州家庙这四座孔庙外,中国其他的孔庙都属学庙性质。包括历朝历代的京师太学或国子监。作为学庙的孔庙,它是一座古代儒学教育的殿堂。中国古代的正统官学是儒学。儒学是古代中国社会长治久安的支柱。具体表现为三大支柱:一是朝廷的治国理论;二是学而优则仕的科举制;三是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文庙学宫。三者互为联系,互为因果。
棂星门
7月12日,在离开郑州的那天早晨,终于等到了孔庙大门敞开之时。
郑州文庙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东大街路北,始建于东汉,是中国现存第二古老的孔庙,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
郑州文庙始建于汉明帝永平年间(58-75年)。千百年来,郑州文庙几经兴毁。元顺帝至正六年(1346年),文庙得到重建。明、清两代,又经多次重修。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五月,文庙又遭大火,几乎“毁坏殆尽”。后来“灾事上闻,部议重修,按亩捐款,土木大兴,岁两度始克告成”,但是整体规模已无法恢复。
民国初年及抗日战争时期, 文庙内数次驻军,建筑复遭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郑州文庙所属土地及房屋被划归郑州电力学校所有。1955年,学校对大成殿进行了局部维修。1963年6月,大成殿作为清代古建筑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大革命期间,遗存的棂星门、泮池被毁。仅有大成殿和戟门幸存。
2004-2006年,郑州市政府拨款3000万元,对文庙进行重修,重建殿宇庙亭18座80余间,并在大成殿前悬挂起一座重达2557斤的大成钟,寓意孔子2557年诞辰。
东西配殿
古井
碑廊
——2013.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