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七单元检测
(时间:90分钟)
积累运用 (本部分共计30%)
一、字词万花筒。(14%)
1、看拼音写词语
离开母校已经多年了,可那段美好的时光,已深深 lào yìn 在我的心里中。在那一间间jiǎn
lòu
的校舍里,留下的是我们的欢声笑语。仍然记得教室墙上的鲁迅名言:“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kā
fēi
的功夫用在学习和工作上。”记得老师们huì rén bú
jùan
的身影。tǎng ruò
能再回到母校,那该有多好!(6%)
2.在正确的读音下面打“√”。(3%)
翘(qiáo
qiào)首
膝(xī
qī)盖
眷(juàn quàn
)恋
教诲(huǐ huì
)
烙(lào
luò)印
炽(zhì chì )热
3、选择最恰当的动词填入句中,体会它们的意思。(3%)
(1)当春风( )绿了大地的时候,人们的身心一齐苏醒。(染
映 吹变)
(2)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枴,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 )着风筝。
(擎 举 托 拿)
(3)他不断抻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直(
)入云霄。 (飞
升
飘 窜)
4、既能理解又能活用的语言才是积极的语言,请按要求写出相应的成语。(5%)
漫步在熟悉的校园,回想着六年的学习生活,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六年,一晃而过,时光易逝啊,真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六年中,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结下了深厚情谊,我们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如今,当年的雏鹰已成长为展翅欲飞的小鸟,个个初步崭露头角,有的能说会道,说起话来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有的练得一手好字,可说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有的擅长写作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馆。(16%)
1、法国作家______________ 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它的_____________是脍炙人口的名篇。(2%)
2、“大自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广袤的大地是她______________
,茂盛的森林是她____________________,茂密的森林是她______________
,温暖的太阳是她___________________,和煦的轻风是她______________
……”写得真美!这里的“她”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省略号表示______________。请你再接着写两句:
,
。
(4%)
3、我们认识了身体残疾但却十分乐观的刘老师,你能回忆一些赞美老师的名言名句吗?(3%)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天,我们即将毕业,告别敬爱的老师。但老师在我们的心目中永远是天使,永远是
,永远是
。福楼拜告诉莫泊桑:青年人贵在坚持,才气就是
;刘老师通过放飞理想的风筝,在学生的心田里播下了坚强、
、
的种子。孔子认为水好像有
,好像有情义,好像有
,好像善施教化。(4%)
开卷有益 (本部分共计40%)
三、课内阅读馆。(14%)
明天,我们毕业(节选)(14%)
六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五彩缤纷
五彩斑斓)的画卷!每天清晨,我们迎着朝阳跨进学校的大门,沉寂了一夜的校园,顿时荡漾起我们的(欢声笑语
欢快歌声)。早操开始了,我们排着队进入操场。那整齐的动作,矫健的身姿,还真有几分军人的气概!上课铃响了,我们飞快的进入教室,在课堂上,我们听得专心,读得动情,议得热烈,就像棵棵幼苗尽情的吮吸着知识的甘泉。
中午十五分钟的写字,是我们每天的“必修课”。在优雅轻松的乐曲声中,我们一笔一画的描红临帖,从那一个个方块字中,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古通今
博大精深)。每周两次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特别受到我们的欢迎。一到这个时候,我们便奔向各自喜爱的天地,有的学习电脑,有的排练合唱,有的外出写生,有的制作标本。
六年过去了,我们在这里(茁壮成长
卓越成长),我们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技能,懂得了怎样做人,更感受到了童年的欢乐和幸福。母校啊母校,这些都是您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怎么能忘记!
1、选择(
)内正确的词语打“√” (4%)
2、照样子简要写出文中描绘的其它四个画面。
清晨进校
______
___
____
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4%)
3、读画波浪线的句子,联系课文内容填空。母校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文中是指:_______
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___
______(4%)
4、把最后一句话改为不用问号的句子,意思不变。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外美文室。(26%)
“空中恶魔”:酸雨 (10%)
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因为最早引起人们注意的是酸性降雨,所以习惯上统称酸雨。酸雨对生态系统影响面板大,它会使土壤酸化,养分淋溶,肥力降低,植被破坏,树木枯萎;酸雨还使地表水和地下水酸化,影响鱼类及永生生物的生存;酸雨的腐蚀能力很强,大大加快了建筑物和材料的腐蚀速度。因此,人们把酸雨称为“空中恶魔”。
酸雨沉降会导致大片森林枯亡,树木受酸雨侵蚀以后,叶子脱落,抗病虫害能力下降,然后枯死。在我国南方重酸雨区,已发现一些森林衰亡观象。重庆南山1800公顷马尾松林死亡率达46甲o;四川蛾眉山金顶冷彬死亡率达40%;四川奉节县芳革坝林场6000多公顷华山松96%已死。鼓雨还会毁坏农作物,使之减产。我国受酸雨危害的农田有4000多万亩,每年经济损失超过20亿元。
酸雨会造成湖泊酸化,水质酸化会抑制微生物的活动,影响永生生态系统中有机物的分解。当湖水或河水的pH小于5.5时,大部分鱼类很难生存,当pH小于4.5时,各种鱼类、两栖动物和大部分昆虫消失,水草死亡,水生动物绝迹。
酸雨严重腐蚀着世界各地的古迹,凡是酸雨严重的地区,古迹损坏速度加快。从柬埔寨吴哥窟到意大利威尼斯,从印度泰姬陵到英国圣保罗大教堂,这些珍贵的历史古迹.都曾经受住千百年的风化考验,如今却难以抵挡酸雨的袭击。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1%)
2.“空中恶魔”的“恶’表现在。 (3%)
①
②
③
3.指出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3%)
①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
(
)
②在我国南方重酸雨区,已发现一些森林衰亡现象。重庆南山1800公顷马尾松林死亡率达46%;四川峨眉山金顶冷彬死亡率达40%;四川奉节县芳草坝林场①①多公顷华山松96%已死。
(
)
(
)
4.从本文的结构看,它属于“总——分”结构,请你在文末的空格内续写一段不过50字的总结性语段,使其构成“总——分——总”。(3%)
十九个孩子的妈妈(16% )
七月的新疆阿勒泰草原上鲜花盛开。阿尼帕妈妈的孩子们从草原的四面八方赶来,为老人过母亲节。我与阿尼帕妈妈的孩子们一道,接受老人家的祝福。老人亲吻着我的手背,用汉语说:“祝你幸福、快乐、健康!”
这时候,我看到阿尼帕妈妈有着一双慈祥善良的眼睛。
来自6个民族的180多口人唱起了优美动听的哈萨克民歌:“我在很远的地方想着您,哪怕是在天涯海角,也忘不了呀我的母亲,有母亲的人永远不会老,母亲啊母亲,我们想念您……”
阿尼帕妈妈在歌声中,给我讲述了她收养10个孤儿的往事。
1970年的冬天,邻居牙合甫夫妇不幸相继去世,撇下了3个未成年的孩子。虽然这时阿尼帕妈妈自己已是6个孩子的妈妈了,全家只靠着丈夫每月45元的工资艰难生活,但她想都没想,就把他们接回了自己的家。
1977年10月,北疆的深秋寒风刺骨。一天,阿尼帕妈妈在街边看到一个头上长满了头癣和癞疮的回族小姑娘,她心疼地把这个“野孩子”带回家,给她吃了一盘拌面,又给她洗澡,把她头上的脓血一点点地擦掉。以后,阿尼帕妈妈每天都带着这个小姑娘去医院换药。两个月后,小姑娘长出了浓密的黑发。她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妈妈,我终于有头发了!”
就这样,阿尼帕妈妈自己有9个儿女,却先后收养了10个孤儿。在孩子们的记忆中,生活虽然苦,但从没饿过肚子。每天,阿尼帕妈妈做好饭后,总是离锅远远的,一碗稀稀的奶茶,再撒一把麦粒,就是她的一顿饭。春天,阿尼帕妈妈去挖野菜;秋天,她去捡麦子、拾土豆,换些面粉给孩子们吃。她还在食品厂找了一份清洗羊肚和羊肠的工作。每天清晨,做好孩子们的早饭后,阿尼帕妈妈就来到河边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她的双脚常年浸泡在雪山上融化的冰水里……
尽管日子过得清贫,但每个孩子都享受着家的温暖。对于收养的孩子,阿尼帕待他们比亲生的还亲。卡丽曼说:“有一年,妈妈买回一条淡绿色的裙子。我是大女儿,又是亲生的,从没穿过裙子。可妈妈却把裙子给了收养的索菲亚。我伤心得大哭。妈妈说,你是大姐,要让着妹妹。”
听了阿尼帕妈妈的故事,我百感交集。时光流过四十多年的艰辛,阿尼帕妈妈始终用一个母亲的胸怀和韧性,锻造着全家人的快乐。每到过年过节,孩子们都会回家团聚,180多口人围坐在老人膝下。这个时候,是阿尼帕妈妈最幸福的时候,那张饱经沧桑的脸笑成了一朵雏菊。调皮的索菲亚这时会故意问:“阿妈,您对哪个孩子最好?”阿尼帕妈妈总会哈哈大笑:“手心手背都是肉,一样亲!”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阿尼帕妈妈的孩子中,
个是亲生的,
个是收养的,他们来自
个民族,现在这个大家庭共有
口人。(2%)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
(1)百感交集:
(2)饱经沧桑:
3.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4%)
(1)时光流过四十多年的艰辛,阿尼帕妈妈始终用一个母亲的胸怀和韧性,锻造着全家人的快乐。
(2)手心手背都是肉,一样亲!
4.文中重点写了阿尼帕妈妈收养孤儿的两件往事,一件是
,另一件是
。(2%)
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在括号里打“√”。(2%)
(1)“她想都没想,就把他们接回了自己的家”是说阿尼帕妈妈收养邻居的孩子没有经过慎重考虑。(
)
(2)文中的两处省略号都是表示内容的省略。(
)
(3)文章通过外貌、动作、心理等描写表现人物。(
)
(4)“那张饱经沧桑的脸笑成了一朵雏菊。”用的是夸张的方法。(
)
6.读了阿尼帕妈妈的故事,我最想对她老人家说:(4%)
妙笔生花
(本部分共计30%)
五、快乐习作厅。
从下面的题目中选择一个写一篇习作,字数在400字以上。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你最近关注了什么事情?请写一写你关注的事情,题目自拟。
2.小事中往往包含大智慧,大道理,小事中也常常表现一个人的精神风貌……请你以“小事不小”为题写一篇习作。
命题指导思想
本次命题力争突出新的教学理念,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为着眼点。使学生能够扎扎实实地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全面提高自身素养。在教学中深研教材,发挥教师学生的潜能,全面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试卷特点说明
一、试卷共分三个板块:
第一板块为“积累运用”,主要测查基础知识等内容。
第二板块为“快乐阅读”,主要测查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
第三板块为“妙笔生花”。主要测查作文。
二、试卷特点:
1.生活性特点。试题内容尽量的选取了学生身边的生活素材,比较贴近学生生活。
2.科学性特点。试题的设计目标明确,各题的测查意图比较清晰,测查点明晰;试题设计体现层次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3、多样性特点。题目的设计也体现了多样性,基本没有出现重复的题型。
命题质量自我评价
这份测试卷,质量应该是上乘的。
首先,试题覆盖面广,基础知识及课内的内容涵盖了3、4单元。其次,试题难易适中,符合学生的认知范围和规律。第三,试题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相一致的特点,学生在阅读思考的同时,还会得到如何把作文内容写具体、写生动的启示。
自评等级 优( √
)
良(
)
中( )
2013——2014学年度小学六年级语文学科第七单元测试试题
(时间: 120分钟)
积累运用
一、字词百花园
1.根据拼音写出词语,要做到正确、端正、整洁
zhēn
chénɡ
chōnɡ
jǐnɡ
nwǔ cǎi bān lán
2.选择一个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下列两个句子连起来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不仅……还……
南丁格尔(
)建立了护士巡视制度,(
)创办了护士学校,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积累运用
⑴大自然就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_____________,茂密的森林是她____________,温暖的太阳是她_______________,和煦的轻风是她__________________……
⑵时光悄悄地溜走,暑气跟着阵阵海风徐徐地远离。夕阳_____________,变得温和起来,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毕业在即,知心朋友的《毕业纪念册》上,你写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表达你与他的深厚友情!此时此刻,你想对老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诗句,表达你的感激之情!
⑷广玉兰是那样的迷人,写一写你最喜欢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学而时________,不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一隅而不以_______,则不复也。
三、课内阅读
夹竹桃(片段)(10%)
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现出一个小池塘。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1.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我”许多幻想,“我”幻想它是 ,是
,是
。
2.文中的“一团模糊”的意思是
;“毫不含糊”的意思是
。
3.“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品一品这句中“袭”字运用的妙处:
4、“有这样的韧性,能这样引起我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这句话在全文中起的作用是:
四、课外阅读
(一)中国的珠算盘
世界已经进入了电子计算机时代,而中国古老的珠算盘不但没有被送进历史博物馆,反而兴盛起来,就是由于它具有特殊的功能。
从计算效率上看,珠算盘有些方面优于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虽然比珠算快千万倍,但它必须要预先将计算内容编成程序,输入进去以后才能工作,它适用于大量重复和工程性运算。而日常会计、财务、统计和生活中零星的计算题,用它反而不方便。因为在编程序的时间内,用珠算盘早就解决问题了,这就跟三五里路,乘飞机不如骑自行车方便的道理是一样的。在日本,20世纪60年代全国每年有90万人考取珠算盘技术等级合格证书;80年代每年增加到1000多万人。日本从事财务、会计和营业的人员珠算盘使用量占总的计算工具使用量的83.4%。
从教育角度看,珠算盘不仅是一种计算工具,而且是一种极好的教具。它既形象又直观,既具体又抽象,既能说明数的概念,又能进行复杂运算,而电子计算器和电子计算机只能显示计算结果,不能展示计算全部过程。所以,它只能当算盘,不能当教具。
从生理角度看,打珠算盘能增强人感觉的敏锐性,记忆的牢固性,思维的灵活性和准确性,从而有效地提高人的智力。打珠算盘时要用眼睛认数、大脑记数,并由大脑指挥手操作。它要求大脑反应迅速,手指动作敏捷,因此它是一种运用多种感官协调合作的综合思维运动。有人在北京搞过调查,算盘打得好的高中学生,大部分是各种学科学习成绩优秀,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俗话说:“心灵手巧。”用它来形容打珠算盘的好处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珠算盘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种类繁多、携带方便,不用电力而且适用范围广,所以这种古老的算具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1.本文是从
、
、
等方面介绍中国珠算盘的功能的。
2.
联系下文读一读,文中加点处“有些方面”是指:
3.珠算盘适合当“教具”的原因是什么?请在文中用“
”画出来。
4.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你会打珠算盘吗?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想法?
(二)病房里的感动
晚上9点,病房里新来了一位小病人,是个四、五岁的女孩,多处骨折,做了简单的包扎后就被连夜送到了医院。
孩子的小脸煞白,仰着小脸看着妈妈:“妈妈,给我包扎的叔叔说,过几天就好了,是不是?”
“是!”母亲看着孩子,脸上挂着慈爱的笑,显出很轻松的样子。
“妈妈,那要过几天才能好啊?”孩子的声音很小。
“用不了几天,孩子。”
孩子没说话,闭上眼睛,眼泪流了出来。
过了一会儿,孩子皱着眉头,脸不住地抽搐着说:“妈妈,我疼!”母亲弯下身子,把自己的脸紧贴在孩子的脸上,手轻轻地握着孩子的手:“妈妈给你讲个故事好吗?”孩子点点头,眼泪还是不停地流下来。
母亲的手一直握着孩子的手,脸上一直挂着慈爱的轻松的笑,给孩子讲了一个又一个故事。
又过了一会儿,孩子终于忍不住了,全身又一次抽搐着,再次流着泪说:“妈妈,我很疼!”并轻声哼起来。母亲一边给孩子擦眼泪一边说:“让妈妈陪你一起疼,好吗?”母亲把自己的手放在女孩的唇边说:“疼,你就咬妈妈的手。”孩子咬住了妈妈的手,可是眼泪还是不停地流。
后来,孩子终于闭上眼睛睡着了,脸上还挂着泪水。母亲这时却泪流满面。
凌晨3点的时候,孩子就从睡梦中疼醒了,她叫了一声“妈妈”就轻轻地抽泣起来。母亲忽然没有了语言,她不知所措了,嘴里只是轻轻地不停地叫着:“我的孩子!我的孩子!”
“孩子要哭,你就让她大声哭吧。”一个声音在房间里响起。“孩子你哭吧!”房间里所有的人都坐起来了,同情地看着小女孩异口同声地说。他们竟然是醒着的。
母亲看着孩子的脸说:“想哭就哭吧,好孩子。”
“妈妈,叔叔、阿姨不睡了吗?”孩子哽咽着问,眼泪浸湿了她的头发。她的小脸像个天使。
屋子里能走动的人都来到了孩子的跟前,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懂事的孩子。那一夜,大家都没有睡,因为大家都被感动着,被那孩子感动着,被孩子的母亲感动着。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煞白——
异口同声——
2.文中划线的句子写出了母亲表情的变化,读一读,然后按要求做题。
(1)试着用句子中的词语概括母亲的表情变化。
(慈爱轻松)——(
)——(
)
(2)从母亲的表情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联系全文,说说下面句子中带点的词语使你体会到了什么?
●又过了一会儿,孩子终于忍不住了,再次流着泪说:“妈妈,我很疼!”并轻声哼起来。
●凌晨3点的时候,孩子就从睡梦中疼醒了,她叫了一声“妈妈”就轻轻地抽泣起来。
4.“那一夜,大家都没有睡,因为大家都被感动着,被那孩子感动着,被孩子的母亲感动着。”“被那孩子感动着”是因为
;“被那孩子的母亲感动着”是因为
。
5.本文中,除了孩子和她的母亲,还有谁使你受感动?为什么?
6.读了短文,你一定有很多感受,请写一句自己的“名言”,表达你此刻最想说的话。
妙笔生花
五、习作(请任选一题完成习作。)
1.快乐是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快乐在哪里?快乐就在我们的生活里。请把你生活中感受最真切的快乐写下来跟朋友们分享吧!别忘了把快乐的事例写具体,把快乐的感受写清楚。
2.学校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一节课,一次活动,一个小实验,一次小制作……都可能使你产生极大的兴趣,请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件事或活动把它写下来。
轻轻提醒你:作文题目自己定;注意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语句要通顺;字数不少于450字。
命题指导思想
本次六年级语文升学试卷秉承了考试的宗旨:依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紧扣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注意语文基本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考查,渗透过程与方法的考核,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人文精神,增加主观性试题分量,鼓励孩子有创见性地表达,增强试题的弹性,给学生留有很大的选择空间。
试卷特点说明
1、注意人文性。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倡导科学、人文理念。试卷的内容营造出一种宽松、愉悦、和谐的氛围,缓解了学生紧张情绪,让学生轻松答题,快乐答题。
2、题型丰富。小学生活泼好动,一成不变的题目形式会使学生感到疲劳厌倦。本次试卷的题型丰富多变,以不同类型不断刺激学生,增加答卷的快乐,启迪学生心智。
3、增加试题弹性,给学生发挥想象的空间。比如,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加强积累的运用。
4、注重课外的积累和运用。积累在语文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语文学习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语言文字的积累过程。有了丰富的积累,才能
“厚积薄发”。本次试题紧扣文本,较好地处理了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实践的有机整合,体现了大语文观。
命题质量自我评价
总体说来,本份试题涉及面广、题型多样、难易适中,检测全面而合理,突出了重点,试题出现符合学生实际,问题明确无歧义。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是一份较为科学而合理的语文试卷。
自评等级 优(优
)
良(
)
中( )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语文第七单元精品试卷
(时间:90分钟)
积累运用
(本部分共计35%)
一、字词百花园(17%)
1.读拼音写词语。要做到规范、端正、整洁。(4%)
jiǎn
lòu
kā
fēi
lào
yìn
xióng yīng
2.形近字组词。(4%)
博(
) 憧(
) 侮(
) 班(
)
搏(
) 幢(
) 诲(
) 斑(
)
3.写4个反映孔子教育、教学思想精髓的成语。(4%)
4.按要求做题目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
暂时 (zàn
zhàn)
号召(zhāo
zhào)
立即(jí jì)
魔爪(zhuǎ
zhǎo)
摇曳(yè
yì)
承诺(nuò
ruò)
挑衅(xìn
xìng)
歼灭(jiān
qiān)
(2)下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 %)
① 苦心孤诣
诲人不倦
唇枪舌剑
催人奋进
② 余音绕梁
生死攸关
波滔汹涌
喜出忘外
③ 劈波斩浪
坚苦卓绝
广袤无垠
与世长辞
④ 学而不厌
脱物言志
川流不息
逝者如斯
二、句子大观园(18%)
1. 根据课文填空 。(13%)
(1)法国作家______________ 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它的_____________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2)“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盛的森林是她____________________,茂密的森林是她______________
,温暖的太阳是她___________________,和煦的轻风是她______________
……”写得真美!这里的“她”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省略号表示______________。
(3)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请列举他的两位弟子_________和__________ 。
(4)我们认识了身体残疾但却十分乐观的刘老师,你能回忆一些赞美老师的名言名句吗?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写句子。(2%)
(1)奥帆基地的帆船手郑重地升起船帆。 (改为“被”字句)
(2)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缩句)
3. 改正句子中的错误。(注:共有三处错误,每句中有一处)(3%)
通过老师的谈话,使严涛受到了很深的教育。他学习用功多了,虽然上课钻心听讲,勇跃发言,但是作业很整洁。这次数学单元检侧,严涛考得很好,曾旭说,我断定他可能考100分?
开卷有益
(本部分共计35%)
三、课读大世界
(一)课内阅读馆(14%)
(一)明天,我们毕业(节选)14%
六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wǔ cǎi bān
lán
(
)的画卷!每天清晨,我们迎着朝阳跨进学校的大门,沉寂了一夜的校园,顿时荡漾起我们的huān
shēng xiào yǔ
(
)。早操开始了,我们排着队进入操场。那整齐的动作,矫健的身姿,还真有几分军人的气概!上课铃响了,我们飞快的进入教室,在课堂上,我们听得专心,读得动情,议得热烈,就像棵棵幼苗尽情的吮吸着知识的甘泉。
中午十五分钟的写字,是我们每天的“必修课”。在优雅轻松的乐曲声中,我们一笔一画的描红临帖,从那一个个方块字中,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bó
dà jīng shēn
(
)。每周两次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特别受到我们的欢迎。一到这个时候,我们便奔向各自喜爱的天地,有的学习电脑,有的排练合唱,有的外出写生,有的制作标本。
六年过去了,我们在这里zhuó zhuàng chéng
zhǎng
(
),我们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技能,懂得了怎样做人,更感受到了童年的欢乐和幸福。母校啊母校,这些都是您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怎么能忘记!
1、根据拼音在方格内写出相应的成语。4%
2、照样子简要写出文中描绘的其它四个画面。 4%
清晨进校
3、读画波浪线的句子,联系课文内容填空。母校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文中是指: 4%
4、把最后一句话改为不用问号的句子,意思不变。2%
(二)课外美文室(21%)
免费而珍贵的礼物(7%)
多克是一个信差,他始终坚信自己的使命就是向人们传递快乐。因此,他的口袋里总是装着许多小纸条,上面写着一些鼓励性的话。他将信件和电报送到人们手中的同时,也留给他们一张小纸条,告诉他们“今天是美好的一天”,“要笑口常开”,“别再烦恼”。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多克因为年龄太大而没有入伍,但他自告奋勇到野战医院做了一名志愿者,协助医院救死扶伤。
有一天,他突发奇想,在医院的墙上写了一句话:“没有人会死在这里。”他的行为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医院的人说他疯了,也有人认为这句话无伤大雅,不必擦掉。
那句话一直没有人去管,就一直留在了那面墙上。后来,不但伤员,就连医生、护士包括院长,都渐渐地记住了这句话。
伤病员们为了不让这句话落空而坚强地活着,医生和护士为了这句话,尽力地给予病人最精心的医治和护理。这个医院变成了一个坚强的医院,每个人的脸上都有一种盼望和坚毅的表情。
有时候,创造奇迹的不是巨人,也许只是一句普通的话语。而一句鼓励的话语,就是给对方一个免费却珍贵的礼物。它在我们的生命里,微不足道,却往往重如千钧。
1.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2%)
自告奋勇——
突发奇想——
2、一个免费而珍贵的礼物在文中具体指(3%)
3、读了短文,你得到什么启示?(3%)
(二)悔 恨(13%)
“外面是谁?快进来喝水。”温和的声音从小屋里传出。我们三个不再犹豫了,跨进这个jiǎn
lòu(
)的小屋。
他是一位cí
xiáng(
)的老人。他把我们迎进屋,找了几个杯子,洗了又洗,又从抽屉里找出一个纸包,小心地把里面的白糖放进装满水的壶里,然后给我们每人倒了一杯。“快喝吧,这是凉开水。”我们头也不抬地喝着,啧,真甜!
窗外,一片葵花林。向日葵高昂着金色的脸,沐浴着阳光。“爷爷,这葵花子能吃么?”“不能。”老爷爷摸着李罗的头,“到秋天才成熟哩。那时候你们再来,我炒给你们吃。”“好啊!”我们高兴得直拍手。
我们无拘无束地交谈、嬉笑,老爷爷高兴得几根长眉翘起来,一动一动的。他说:“我看这园林五十年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快乐过。”艾美说:“老爷爷,你真好!以后我们每个星期六都来看您!”老爷爷听了,不住地说:“好,好!”眼角里流下了jīng
yíng(
)的泪珠。‖
回去后,我们谁也没去过那里。我们已经忘了这位忘年交,忘掉了那小屋里还有一颗诚心在等待着我们。‖
到了遍地金黄的秋天,我们收到一个大邮包和一封信:
可爱的美美、笑笑、罗罗:
好久没见面了。葵花子刚成熟,就寄给你们,希望你们喜欢。
夏天的那个下午,我高兴极了。经过一周的思念,我终于盼来了周六,专门买了西瓜等你们。直到天黑,不见你们来。我发觉自己真傻,你们学习那么忙,家又那么远,怎么会在我身上耽误时间?
可爱的小朋友,秋天一到,我的病就会复发,所以我决定回老家去zhì
liáo(
),但我一定要等到向日葵成熟的那一天,因为我曾经答应过你们,应该守信。也许爷爷再也不会见到你们了,但爷爷会永远想念你们的。
祝
你们进步!
思念你们的爷爷
×月×日
霎时,我们仿佛感到时间凝固了,泪水涌泉似地滚出。这时,在我们这些幼小的心灵中才似乎懂得什么叫悔,什么叫憾。‖
1.根据拼音,在文中括号里写上汉字。(2%)
2.摘录文中的一句拟人句。(2%)
3.根据文章中的时间提示,文章已分成三段(已用“‖”表示),写出各段段意。(3%)
4.什么叫“悔”?什么叫“憾”?(2%)
5.“我们”为什么感到“悔”和“憾”? (4%)
妙笔生花 (35%)
四、快乐习作厅
童年的生活五彩斑斓,记录着成长的点点滴滴。有敢于实践,取得意外收获的经历;有通过不懈努力,饱尝艰辛的快乐;有坚信“一切皆有可能”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请你选择一件享受成长快乐的事,以“成长的快乐”为题,写一篇450字左右的记叙文。一定要表达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文章要有中心,有条理,做到语句通顺,书写工整。
命题指导思想
以“教学大纲”和现行教材为依据,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命题注重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察,突出考察语言的积累、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运用的能力;注重考察学生对课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情况,从而引导老师高度重视课本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本次试卷积极做到难易适度,以达到对学生全面考察的效果。
试卷特点说明
试题设计要体现层次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难易适度,符合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题目的设计体现了多样性。试题内容以考查学生能力为主,重在考查学生语言的积累和应用。因此,本次试卷积累部分的考察内容包括4道题目。(1)读拼音写词语。要求写出8个生字词。(2)形近字组词,主要考察学生形近字掌握情况。(3)写4个反映孔子教育、教学思想精髓的成语,考察学生语言的积累。(4)按要求做题目,考察学生具体语境中恰当运用词语的能力。
六年级的学生在阅读语言材料后,需要能够正确的理解内容,具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有自己独特的体验,阅读能力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标志,根据语文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要能正确地理解字词的意思,理解句子的意思,也要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理解文章的表达的特点。为了比较全面的考场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分别选了三篇文章(段落)。
第一篇选自课文《明天,我们毕业》,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二篇是《免费而珍贵的礼物》
第三篇是我们精心选择的,我们希望能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甚至能在心灵上受到震撼,这三篇文章的内容是互补的,比较综合的考察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注意了内容之间的联系。
作文习作对于小学生来说,能不能写出好作文,最重要的是能不能在平时留心周围的事物,只有有了丰富的生活,有了真情实感,才能写出好作文。因此,在作文要求中,要写新学期生活中的收获。
命题质量自我评价
1、充满语文气息
2、体现整体性。整份试卷的命题,始终以一个整体来考虑,三部分的题目各有侧重点,又紧紧围绕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六年级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把语文基础知识部分的字音、字形、关联词语的运用、课外阅读情况的考查等各个方面整合在一起,这样设计考题,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和实际情况,字不离词,词不离段,段不离篇。
3、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充分考虑语文人文性的同时,特别关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和提高,符合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为今后的阅读教学提供明确的导向作用。
自评等级 优(优 ) 良( ) 中( )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测查卷
(时间:90分钟)
积累运用(45%)
(一) 读拼音,写词语:(8%)
dànɡ
dí
wú
ɡū
zhòu yǔ zhànɡ
ài xī shēnɡ
jiǎn lòu yùn cánɡ wēi xié
(二)下面四组词语,给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1%)
A.屋脊(jǐ)
收敛(liǎn)
吮吸(yǔn) 悄然(qiǎo) 凌晨(línɡ)
B.暴露(lù)
包扎(zā)
弹琴(tán) 河畔(pàn)
瞭望(liáo)
C.黝黑(yǒu)
圆茎(jīng)
参差(cēn) 褪色(shǎi) 前爪(zhǎo)
D.惬意(qiè)
衣冠(ɡuān)
松散(sǎn) 炽热(zhì) 憧憬(chōnɡ)
(三)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1%)
A.海伦不分昼夜,像一块干躁的海棉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B.在清香的碧螺春荼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
C.秦兵马俑维妙维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在雕塑史上决无仅有。
D.一想到明天就要告别校园,我的心中就涌起了深深的眷恋之情。
(四)按照要求写词语。(5%)
1.粉骨碎身
(相近)
承前启后
(相反或相对)
2. 表示“红”的意思的字: 赤 朱 丹 彤
表示“绿”的意思的字:
___
__
____
__
___ ___
3.与“时光荏苒”意思相近的成语:
_______
_
_____
____
(五)选择字义有错误的一组是(
)(1%)
1硕大无朋(比)
2锲而不舍(雕刻)
3万籁俱寂(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
4顾名思义(思考)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7%)
1.(
)夹竹桃不是最美丽的,(
)夹竹桃最值得我留恋回忆。(填关联词)
2.一个国家,一个城市,能够举办上奥运会,是一件美好的事。(改成反问句)
3.海洋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缩写句子)
4.孔雀的羽毛多么漂亮啊! (改成拟人句)
5.我们班获得了广播操第一名,全班同学都感到高兴。(改为“无……不……”的句式)
6.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在世界文化史上也享有胜名。书中捏造了唐僧、孙悟空和众多人物形象,内容生动有趣,让人读了爱不失手。(在原文上修改文中的五处错误)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2%)
1. 【原文再现】)(5%)
(1)在本学期的课文中,我们领略了长江的丰采:你用纯洁的清流,
;你用磅礴的力量,
。饱览了三亚落日的美景:在夕阳的余晖中,大海失去了原色,像饱饮了
,醉醺醺地
。欣赏了烟台的海独特的魅力:冬日凝重,春日
,夏日
,秋日高远。
(2)诗人张志和“斜风细雨不须归”是因为“
,桃花流水鳜鱼肥”;石灰“烈火焚烧
、
全不怕”,因为它“
。”
2. 【文学常识】(6%)
(1)《三打白骨精》选自我国古典小说《
》,作者是
。这本书中你很喜欢
和
等故事。(2%)
(2)莫泊桑是
国著名的作家,有“
”之称,其中
、
是脍炙人口的文学名著。(2%)
(3)《如梦令》和《渔歌子》都是词牌名,你还知道的词牌有
、
。(1%)
(4)为下列句子中的省略号选择合适的用法。(1%)
A表示转折 B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C表示语义的省略 D表示引文的省略
*“……女娲氏用手捏泥人捏得手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
)
*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
3. 【概括总结】(6%)
(1)总结课文中的人物形象(3%)
课题 人物 品质(两个词概括)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扫路人
机智勇敢
镇定自若
(2)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古诗句。(2%)
人们常用“
,
”来说明母爱的博大;用“
,
”来说明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道理。
(3)福楼拜告诉莫泊桑才气就是
;苏格拉底让学生通过摘麦穗懂得机不可失,
。(1%)
4. 【品词赏句】(4%)
(1)《如梦令》中“醉”表明词人心情
,是
的结果。“不知归路“的原因可能是“
”和词人“
”了。
(2)同样形容动作很轻,行动隐秘,在“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一句中,“偷偷”揭示了
,带有
;而“大刀队员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一句中,“悄悄”则表现了
,带有
。
5. 【语文实践】(2%)
孙明明的爸爸要在步行街开眼镜店,你打算为他想一个怎样有意思的名字呢?谈谈你的创意。
开卷有益(46%)
(一)课内阅读
夹竹桃(片段)(10%)
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现出一个小池塘。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1.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我”许多幻想,“我”幻想它是
,是
,是
。(3%)
2.文中的“一团模糊”的意思是
;“毫不含糊”的意思是
。(4%)
3.“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品一品这句中“袭”字运用的妙处:
(2%)
4、“有这样的韧性,能这样引起我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这句话在全文中起的作用是:
。(1%)
(二)课外阅读:
如果麦子没有考验(15%)
①上帝有一天心血来潮,来到他所创造的土地上散步,看到农田里的麦子结实累累,感到非常开心。一个在麦田里的农夫认出了他。农夫上前向上帝请安,说:“仁慈的上帝呀,终于来了。这五十年来,我没有一天停止祈祷企盼着你的降临,你终于来了。”
②上帝说:“五十年来,你都在祈祷,到底是在祈祷什么呢?”
③“我总是在祈求风调雨顺,祈祷今年不要有大风雨,不要下雪,不要地震,不要干旱,不要有冰雹,不要有虫害,可是不论我怎么祈祷,总是不能如愿!”农夫说。
④农夫跪下来,吻上帝的脚:“全能的主呀!可不可以在明年允诺我的请求,只要一年的时间,不要风,不要雨,不要烈日与灾害,别人的田我不管,能不能给我一年的时间?”
⑤上帝说:“好吧!明年如你所愿。”
⑥第二年,农夫的田地果然结出许多麦穗,由于没有任何狂风暴雨、烈日与灾害,麦穗比平常多了一倍,农夫
,欢喜地等待收成的那一天。
⑦到了收成的时刻,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农夫的麦穗里竟然没有结出一粒麦子。
⑧农夫找到了上帝,问道:“
?”
⑨上帝说:“我没有搞错任何事情,一旦避开了所有的考验,麦子就变得无能了。对于一粒麦子,努力奋斗是不可避免的,风雨是必要的,烈日是必要的,蝗虫是必要的,它们可以唤醒麦子内在的灵魂;人的灵魂也和麦子的灵魂相同,如果没有任何考验,人也只是一个空壳罢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4%)
心血来潮:
祈祷:
2.在文中第⑥自然段的横线上填上一个表示农夫高兴的成语。(1%)
3.想一想,下面这段话应加在第_____自然段和第_____自然段之间。(1%)
上帝回答:“我创造世界,也创造了风雨,创造了干旱,也创造了蝗虫和鸟雀,我创造的是不能如所愿的世界。
4.联系上下文,在第⑧自然段地横线上填上一句合适的话。(2%)
5.这五十年里,农夫一直在祈祷什么?请用“------”在文中划出。(1%)
6.结合课文,把句子补充完整。(2%)
(1)如果麦子没有考验,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上帝没有满足农夫的愿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谈谈你对“内在的灵魂”的理解 。(2%)
8.读了本文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请尝试着用自己创作的一句名言表达清楚。(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欣赏是一种善良(20%)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无意间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
)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
)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钟爱有加。他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作者是姑母一手抚养照顾长大的,屠格涅夫几经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姑母很快就写信告诉自己的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在瓦列里扬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大名鼎鼎、写《猎人笔记》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就称赞你。他说:“这位青年人(
)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
)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惊喜若狂,他本是因为生活的苦闷而信笔涂鸦打发心中寂寥的,由于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了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于是一发而不可收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具有世界声誉和世界意义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
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欣赏者必具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之善念;被欣赏者必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
台湾作家林清玄青年时代做记者时,曾报道过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犯案上千起。文章的最后,情不自禁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林清玄不曾想到,他20年前无心写下的这几句话,竟影响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炉的大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使我想,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没有想过做正当的事呢?”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让我们在生活中多一些欣赏。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依赖与祝福。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1%)
2、“信”在字典里的解释有:
①诚实,不欺骗;②信任,不怀疑;③消息;④书信; ⑤随便
下列问语中的“信”应选哪个解释?请把最恰当解释的序号填入括号内。(3%)
姑母写信(
)
信笔涂鸦(
)
找到了自信(
)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
细致(
)
波折(
)
诚恳(
)
4.从文中找出一组互为反义词的四字词语。(2%)
(
)——(
)
5.用“
”画出短文中的过渡句。(2%)
6.文中提到的四位名人,他们分别是
、
、
、
。你最欣赏他们中的哪一位?并说说你欣赏的理由
。(4%)
7.这篇短文通过
和
这
两件事,告诉我们欣赏是
,在生活中要
。(5%)
笔下生花(30%)
读了《欣赏是一种善良》,你一定有很多感想吧!欣赏是什么?你被人欣赏过吗?请围绕“欣赏”写一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的记叙文。题目自拟,字数在450字左右。
命题指导思想
以该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为出发点,把新课程理念作为指导,以《语文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为依据,着重从基础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检测,同时努力按照本区精品卷的要求,力图达到全面性、层次性、新颖性多方面的结合。
试卷特点说明
1.体现测查全面性。不仅要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而且要注意全面考查字词句篇等多方面的知识以及阅读的方法、习作的能力。
2.体现测查层次性。题目设计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3.体现灵活性。以考查学生能力为主,避免死记硬背的题目,重在考查学生语言的积累和应用。
4.体现综合性。每题的设计一般综合了好几个知识点,主要是以在具体的语境中考查学生为主。
5.体现新颖性。题目的设计教学中的重难点以及课文的特点,教师自己设计了一些新的题目,避免了从教辅材料中照搬。
命题质量自我评价
本测查卷基本涵盖了第七字词句、阅读、习作等多方面的重难点,符合本次精品试卷的要求。基本贯彻了依“标”扣“本”原则和稳中求变原则,题型灵活多样,侧重于双基考查,落实了基础性原则,既检测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又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验。阅读注重了多种能力的检测,旨在全面、综合地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自评等级 优(√
)
良(
)
中( )
青岛天山小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单元测试
(时间:90分钟)
寄语:亲爱的同学,经过六年语文学习,你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吧!下面的题目会让你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个全面的评价,仔细审题,认真答卷,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不过,希望你的试卷有一张清秀的面孔,给人赏心悦目的感受。现在就动笔吧!
[一]、基础知识——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
一、给画“______”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绚丽(
)
戍守(
)
惩罚( )
狡黠(
)
地壳(
)
契机( )
跌宕(
)
jí(
)取
心( )fēi
miù( )论
二、用“______”标出词语中的错字,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
波澜状阔(
)
目之所极(
)
腾云架雾(
)
心感慰籍(
)
希世珍宝(
)
翻天复地(
)
排山到海(
)
前府后仰(
)
三、想想查字典的方法,完成下面的空。
“凌”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凌”在字典中的翻译有:①逼近;②升高,在空中;③侵犯,欺侮。在“凌云壮志”一词中,应选第(
)种解释,在“盛气凌人”一词中,应选第(
)种解释。
四、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1.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披星带月 一泻千里
迫不及待 化险为夷
B.深思熟虑 弱不禁风
诲人不倦 流恋忘返
C.自做自受 得心应手
纷至沓来 长途跋涉
D.神采奕奕 专心致志
心惊肉跳 世外桃源
2.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yín hé bēi
bǐ ái
dǎ shuò ɡuǒ
léi léi
吟和
卑鄙
挨打
硕 果 累 累
B.zā bēnɡ
dài
bēn
sānɡ
nù
háo wān
yán qū
zhé
扎
绷
带
奔
丧
怒号
蜿 蜒 曲 折
C.lí hēi kuí
wú xuán
fēnɡ hú lún
tūn zǎo
黧黑
魁梧
旋
风
囫 囵 吞 枣
D. miǎn qiánɡ
shé běn qīn
nì qián zī àn
zhǎnɡ
勉强
折本
亲昵
潜 滋 暗 长
3.和“树林一直在唱着那首愉快的歌”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这里的人们非常好客,火热一般热情。
B.一路上,稻田绿、菜花黄、江水银,绘成了一幅幅田园巨画。
C.生命是一条河流,有奔腾也有平缓。
D.天气炎热,那张乒乓球桌子也在睡觉。
4.下面四句诗,不是表现友情的一句是(
)。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五、按要求改写句子。
1.缩写句子:当我发现了这神圣的秘密时候,我竟欢喜感动得伏案痛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句子写的生动有趣。
萤火虫在夜空飞来飞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改变原意,把句子换个说法。
①原句:高粱的全身具有鲜明的个性。
改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原句:一个国家,一个城市,能够举办奥运会,是一件美好的事。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加上恰当的关联词:________虚心承认错误,________决心改正错误,从中学会新的知识、本领,________使认识不断深化,________掌握规律,取得胜利。
六、日积月累
1.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_。
3.路漫漫其修远兮,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吾老_________,幼吾幼_________。
5.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但他却很谦虚地说:“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鲁迅是我国现代史上伟大的文学家,他笔下的典型人物形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首诗提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_________,“美玉无瑕”指的是__________。
8.“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名著《
》的开篇词,其作者是____________。
七、阅读理解——欣赏别人心灵世界的风光
(一)古文语段
孟母教子
孟母姓仉,孟子之母。夫死,挟子以居,三迁为教。及孟子稍长,就学而归,母方织,问曰:“学何所至矣?”对曰:“自若也。”母愤因以刀断机,曰:“子之废学,犹吾之断斯机也。”孟子惧,旦夕勤学,遂成亚圣。
1.结合短文,解释画线字的意思。
挟:__________
迁:__________
方:__________
废:__________
斯:__________
惧:__________
2.孟母为什么“以刀断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
一个美国的小男孩天生就有一只大鼻子,因为这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学生嘲笑的对象。他因此而成天闷闷不乐,他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意参加班里的集体活动,只是常常趴在教室的最后一扇窗户看风景。
他的老师玛利亚发现了小男孩的忧郁。一次课后,她走到小男孩身边问:“你在看什么呢?”
“我看见一些人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小狗。”小男孩悲伤不已。
“那我们到前面的一扇窗户边看看吧。”玛利亚牵着小男孩的手走到另一扇窗户边,“孩子,你看到了什么?”
窗外是一片玫瑰花,开得芬芳而灿烂,小男孩的悲伤顿时一扫而光。
“孩子,你开错了窗户了。”玛利亚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你知道么?在老师的心目中,你的鼻子是最可爱的。”
“大家都笑我啊。”小男孩深感委屈。
“那是因为你没有换一扇窗户,把你鼻子最可爱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啊。”
恰好学校一个小型话剧演出,一个角色很符合小男孩。在玛利亚的指导下,小男孩鼓起勇气参加了,并获得了成功。因为他的大鼻子,人人都记住了这个校园里的小明星。后来,小男孩参加美国在线节目的演出,也名声大振。再后来他进入好莱坞,成了最受欢迎的明星之一。这个小男孩叫斯格特,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滑稽明星之一。
是的,当我们因某些缺陷而愁闷苦恼时,我们是否想到要换一扇窗,你会看到别样的风景;换一种思考和行动方式,你将开启的是成功的大门。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名声大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扫而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你开错了窗”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换一扇窗户又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换了一扇窗户就能开启成功的大门,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以后,你体会到了什么,受到了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用两个恰当的词语来评价玛利亚老师的做法或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习作园地——真诚地用心灵感悟、表达生活
提示与要求:在校学生活力,曾经发生过哪些让你难忘的事?翻开相册,里面的照片勾起你对小学生活的哪些回忆?你可一些难忘的老师或同学,难忘的校园,难忘的一节课或难忘的一次活动。请你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生活中的一个方面来写,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内容具体,书写端正,正确运用标点符号,不少于400字。
试题既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又加强了考查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1.依据课标,淡化教材,能力立意 试题命题时努力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重视对基本能力的考查
2. 注重知识的覆盖面,突出主干知识考查,试卷结构合理
试题考查的知识覆盖面宽,试题量逐渐减少,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便于学生发挥创造性能力。大体分为“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应用与写作”三大板块。试题难度适宜,梯度设计科学,容易题、稍难题和较难题,基本维持在7∶2∶1。着重考查学生语言文化的积累和对语言的理解、感悟与表达。以常规题型为主,新题型题量与分值设置恰当。
3.注重积累,落实基础,强调语感,突出考查语言运用能力
试题对语文知识积累的注重主要体现在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的考查,包括识记常用字的读音、识记常用汉字(词语)的字形、古诗文的默写、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等。加大了对古诗文名句的默写考查力度,考查方式已由简单的默写,发展到在具体语境中运用;考查的范围都在课程标准规定之内。
语言表达与运用方面的试题材料的选择更加贴近学生生活。考查的知识点和能力涉及面宽,包括正确使用词语、规范使用标点符号、辨析和修改常见的病句、辨析和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选择和运用不同的句式、压缩语段和扩写语段等。
4.注重阅读欣赏,强调整体感知,着眼语言品味,彰现个性解读
阅读注重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的考查。命题注重文本的理解,从词句理解、内容概括到文章分析,问题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读懂文本,尊重文本,强调个性的理解和感悟,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
古诗文阅读试题的选材经典而浅易,同时兼具意趣。
现代文阅读试题需要学生紧密联系自己对人生、社会的感悟和认识来理解,有利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培养人文精神。
5.注重综合与探究,增强了语文实践性,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性
题型丰富多样,着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语文知识、表达生活中的语文现象以及生活中语文运用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此类试题设题开放性强,尊重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引导学生发表独到的见解,激发学生的创意。
6.作文淡化审题,强调真情实感,引导追求真、善、美
基本上都没有设置审题障碍,淡化了文体要求,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着重考查学生正确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情感的能力和基本写作能力。围绕如何正确对待人生,正确看待身边的人和事,主题积极健康,着重引导学生要善于观察生活、积累生活和感悟生活。
2010—2011学年度青岛香港路小学六年级语文第7单元测查精品试题
(时间:120 分钟)
一、积累运用。(本部分共31%)
1、汉字有它独特的美,请读准字音,把字写规范、美观。4%
jiǎn
lòu
kā
fēi
lào
yìn
xióng yīng
yāo
he
wú
gōng
tǎng
ruò
wēi yī
2、火眼金睛。3%
翘(qiáo
qiào)首
膝(xī
qī)盖
眷(juàn quàn
)恋
教诲(huǐ huì
)
烙(lào
luò)印
炽(zhì chì )热
3、细心是良好的品质,请认真辨析,根据字的音、形、义组词。(4%)
tiě(
)
澜(
)
嘶(
)
①脚( )
帖
足
tiè(
)斓(
)
撕(
)
②值得( )
4、选择最恰当的动词填入句中,体会它们的意思。3%
(1)当春风(
)绿了大地的时候,人们的身心一齐苏醒。(染
映
吹 变)
(2)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枴,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 )着风筝。
(擎
举
托 拿)
(3)他不断抻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直( )入云霄。
(飞
升
飘 窜)
5、既能理解又能活用的语言才是积极的语言,请按要求写出相应的成语。(5%)
漫步在熟悉的校园,回想着六年的学习生活,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六年,一晃而过,时光易逝啊,真是_____________六年中,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结下了深厚情谊,我们__________________。如今,当年的雏鹰已成长为展翅欲飞的小鸟,个个初步崭露头角,有的能说会道,说起话来__________________;有的练得一手好字,可说是_____________;有的擅长写作______
。
6、根据要求写句子。
(1)仿写一句赞美老师的话。
在我们心目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
溪流、湖泊、山泉是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有了水而有了水的灵性,水是有灵魂的。水的灵魂如少女一般韵味十足,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7、课文内容填空。8%
(1)法国作家______________ 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
”,它的_______________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2)“大自然________________!广袤的大地是她_____________,茂盛的森林是她________________,茂密的森林是她______________,温暖的太阳是她_________________,和煦的轻风是她_____________……”写得真美!这里的“她”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省略号表示______________。
(3)“三人行,_________________。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______。”“敏而好学,________________。”“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______。”都是孔子说过的话,对我们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请列举他的两位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阅读欣赏。(本部分共44%)
(一)明天,我们毕业(节选)10%
六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wǔ cǎi bān
lán
(
)的画卷!每天清晨,我们迎着朝阳跨进学校的大门,沉寂了一夜的校园,顿时荡漾起我们的huān
shēng xiào yǔ
(
)。早操开始了,我们排着队进入操场。那整齐的动作,矫健的身姿,还真有几分军人的气概!上课铃响了,我们飞快的进入教室,在课堂上,我们听得专心,读得动情,议得热烈,就像棵棵幼苗尽情的吮吸着知识的甘泉。
中午十五分钟的写字,是我们每天的“必修课”。在优雅轻松的乐曲声中,我们一笔一画的描红临帖,从那一个个方块字中,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bó
dà jīng shēn
(
)。每周两次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特别受到我们的欢迎。一到这个时候,我们便奔向各自喜爱的天地,有的学习电脑,有的排练合唱,有的外出写生,有的制作标本。
六年过去了,我们在这里zhuó zhuàng chéng
zhǎng
(
),我们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技能,懂得了怎样做人,更感受到了童年的欢乐和幸福。母校啊母校,这些都是您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怎么能忘记!
1、根据拼音在方格内写出相应的成语。4%
2、照样子简要写出文中描绘的其它四个画面。 4%
清晨进校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把最后一句话改为不用问号的句子,意思不变。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欣赏是一种善良》 16%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无意间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 )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 )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钟爱有加。他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作者是姑母一手抚养照顾长大的,屠格涅夫几经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姑母很快就写信告诉自己的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在瓦列里扬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大名鼎鼎、写《猎人笔记》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就称赞你。他说:“这位青年人( )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 )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惊喜若狂,他本是因为生活的苦闷而信笔涂鸦打发心中寂寥的,由于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了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于是一发而不可收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具有世界声誉和世界意义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
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欣赏者必具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之善念;被欣赏者必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 因此,学会欣赏应该是一种做人的美德。
台湾作家林清玄青年时代做记者时,曾报道过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犯案上千起。文章的最后,情不自禁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林清玄不曾想到,他20年前无心写下的这几句话,竟影响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炉的大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使我想,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没有想过做正当的事呢?”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
让我们在生活中多一些欣赏。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依赖与祝福。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2%)
2、“信”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诚实,不欺骗;②信任,不怀疑;③消息;
④书信; ⑤随便
下列问语中的“信”应选哪个解释?请把最恰当解释的序号填入括号内。(3%)
姑母写信( ) 信笔涂鸦( )
找到了自信( )
3、用“
”画出短文中的过渡句。(2%)
4、文中提到的四位名人,他们分别是
、
、
、
。
你最欣赏他们中的哪一位?并说说你欣赏的理由
。 (5%)
5、这篇短文通过
和
这两件事,告诉我们欣赏是
。
在生活中要
。(4%)
(三)名人名言-------我的好老师
18%
名人名言,这是从上一年级开始就听老师讲过的:世界上有许多名人,他们都说过一些有道理的名言。
列宁曾经说过“要学会游泳,就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发光的不完全是金子。”
柏拉图说过“良好的开端,等于__________________
”。
我特别喜欢富兰克林的一句名言:“朋友的眼睛是一面明镜。”这句话使我懂得了有一个真正的朋友,对于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
那是在上三年级的时候,我和好友一起去新华书店买书。在
选购过程中,他选了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和一些名人传记,而我却什么也没选。这件事看起来似乎很平常却又不平常,两个月后,他的成绩突飞猛进,为人处事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不知道怎么回事,当我去问他时,他只是笑笑,眼里透出神秘的目光。
当天中午,这位好友抱着他那天选购的书跑到我家来。他说,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此以后,我每天都抽空读一些优秀作品。这些书使我知道了什么是美,什么是(
);什么是真,什么是( );什么是善,什么是(
);什么样的文章才是真正出色的文章。我还读了些名人传记,这些书展现了先辈的成长足迹、奋斗历程和光辉业绩,其中精彩的警句更让我受益匪浅。
我更喜欢名人名言了!
狄更期说过:“宽恕是一种高贵的品质,一种崇高的美德。”我做过错事后,有人宽恕我,使我可以从头开始;而别人做错事时,我却不能宽恕别人,这是朋友告诉我的。
雨果说过:“最高的圣德便是为旁人着想。”我有时太自私了,不经常换位思考。这也是朋友告诉我的。
斯托贝说过:“财富不是朋友,而朋友却是财富。”正因为我有了这样的财富,所以我改掉了一些小缺点。朋友的确是明镜,向我一照,所有的缺点都照得一清二楚。
谢谢你!我的好老师------名人名言,是你让我懂得了朋友的重要。
1、按要求填空。
(1)将文中的名句补充完整。3%
(2)在第(8)段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3%
2、理解文中的词语。4%
受益匪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换位思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最喜欢文中的名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欢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4、你平时一定也收集了不少名人名言,请按要求各写一句。(本文除外)4%
(1)关于读书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珍惜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实践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诚信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习作园地。(本部分共45%)
童年的生活五彩斑斓,记录着成长的点点滴滴。有敢于实践,取得意外收获的经历;
有通过不懈努力,饱尝艰辛的快乐;有坚信“一切皆有可能”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请你选择一件享受成长快乐的事,以“成长的快乐”为题,写一篇450字左右的记叙
文。
命题指导思想
以《语文课程标准》对六年级的教学要求为依据,命题目标明确,各题的测查意图清晰,测查点明晰;试题设计体现层次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题目的设计体现多样性、灵活性。试题内容以考查学生能力为主,重在考查学生的阅读积累和能力运用,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试卷特点说明
1.“字词百花园”从考察汉字书写的正确、规范、整洁;拼音的准确认读;词语的积累、辨析等方面命题。
2.“句子大观园”以课文内容的考察为出发点,考察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运用,且适当拓展,命题层次鲜明。
3.“课内阅读”结合第七单元最后一篇主体课文《明天,我们毕业》的重点段落,从词语、句子、朗读、感悟等方面灵活全面地考察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4.“课外美文”精心选取两篇主题鲜明、思想健康、文质兼美的文章以全面、灵活考察学生理解、概括能力为目的,体现考察的灵活性。
5.“妙笔生花”以小学阶段综合习作命题考察为目的,以记事为主让学生谢谢自己的生活。考察学生在记事作文方面的能力水平,体现考察的综合性。
命题质量自我评价
命题符合《语文课程标准》对六年级的教学要求,目标明确,各题的测查意图清晰,测查点明晰;试题设计体现层次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试卷各部分分值设置合理,符合区命题要求。
题目的设计灵活多样,以考查学生能力为主,重在考查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能达到有效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及时查漏补缺、反思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自评等级 优( √
)
良(
)
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