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三、四单元精品试题
(时间:120 分钟)
积累与运用(35%)
一、字词万花筒
1.在括号里填上“mán”字,并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四字词语。(3%)
白骨精变成村姑拎着斋饭来蒙骗唐僧,可(
)不过
的孙悟空。悟空朝妖精劈脸一棒,妖精只得扔下假尸首逃走。唐僧不明真相,反而(
)怨悟空,说他无心向善,盛行野(
)。这位曾经
的石猴在
的路上,历经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
2.填写与“笑”相关的词或词组,使句子更加生动传神。(4%)
郊游时,大家席地而坐,不知王强说了什么,大家 。你听,豪爽的男生 ,文静的女生
;你看,同学们有的笑得
,有的笑得
,有的笑得
。老师也忍俊不禁,
。连身边的小草也笑得
。
3.对号入座。(3%)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优扬
孤立
和协
彩球
B
辨别
判段
轻盈
功臣
C
领域
蛤蟆
螳螂
蝙蝠
D
缓解
威助
诸侯
慷慨
(2)下列合适词语的一项是( )
①
我只不过替他(
)了几句,说明了事情的真相。
②
在会议上,几个调皮的孩子为自己犯了的错误进行了(
)。
③
双方的合同上,写得明明白白,我实在不愿再( )了。
A 辩护 辩白
辩解
B 辩解 辩护
辩白
C 辩白 辩护
辩解
D 辩白 辩解
辩护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生物学专家给大家讲了许多有关人类起源的知识。
B 天空中飞扬的沙尘污染了路上行人的衣服。
C 他这个人有不少值得表扬。
D 我把成功的经验,向他做了介绍。
二、句子欢乐谷。
1.按要求写句子。(8%)
(1)你是学生,就要和同学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共同完成学业;你是工人,就要和同事一起做工,共同完成工厂的生产任务;你是军人,就要和战友一起生活,一起训练,共同保卫我们的祖国;你是
,
(续写句子)。
(2)海洋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
缩写句子:
(3)那么大的困难不都解决了吗?我们还能被这点小事吓到?
改成陈述句:
(4)(
)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慷慨地给予人类水产品,(
)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
),人们(
)热爱海洋,(
)敬畏海洋。(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7%)
(1)《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选自中国四大名著《西游记》,通过课文我们认识了
的孙悟空;
的白骨精;
的唐僧。《西游记》中还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
、
……四大名著中另外三部分别是《
》、《
》、《
》。
(2)《如梦令》是
(谁)的一首词,我最喜欢的一句是:“
。”我们刚刚学过他的诗《
》,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是:“ ,
。”
(3)《夜晚的实验》一文,讲的是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通过夜晚实验,了解
夜间飞行,捕捉食物,是靠
来
,确认目标的!从斯帕拉捷一次又一次的实验中,我感受到
。
(4)《学会合作》一文列举了两个具体的事例:一是
,二是
,告诉我们成功的合作,不仅要有
,要
,而且要
,心中想着集体,有 。学了本文,我想到一句关于合作的名言:
(5)一位同学在单元检测中成绩不错就骄傲起来,你可用古今贤文中的“
”来劝告他;这位同学不听劝告反而认为你说话不中听,你可用古今贤文中的“
”等句与之交流。
开卷有益(35%)
(一)课内阅读馆(10%)
少年说:“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吴王夸奖说:“你看得真仔细!那黄雀要捉螳螂吗?”
少年接着说:“是的,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他说:“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
》,后来这个寓言故事演变成一句成语:“ ,
”。告诉我们
。(3分)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蝉眼前的利益是
,身后的祸患是
;螳螂眼前的利益是
,身后的祸患是
;黄雀眼前的利益是
,身后的祸患是
。蝉、螳螂、黄雀三者的共同点是
。(4分)
3、你想夸夸这个少年吗?试试看。(3分)
(二)课外美文室(25%)
(一)
元旦前夕,我丢开了冗(rǒnɡ
)杂的公务,回到乡下去看望奶奶。奶奶年前中风偏瘫,平日不敢出去活动,在低矮的老宅里整天只能和一台电视机为伴。而这些,都是母亲在电话里告诉我的。
我回到了奶奶身边,老人家兴奋异常,好像找到了儿孙绕膝的感觉,只会说:“好,好,好!”关于我的工作,在间隔不过半个钟头的时间里,她竟然问了我好几遍“忙不忙”。我搀扶着奶奶到屋外晒太阳,讲我的家庭、我的向往,还有小时的童趣。
奶奶越听越兴奋,说要为我颁奖。她叫来了伺候她的保姆,颤巍巍地拿出了一块红手绢包着的“子女探望奖”——两张百元大钞。坐惯机关、看遍风花雪月的我顿时明白了,我不肯接受,但又担心伤了老人家的心。我强忍着难过对奶奶说:“我是你的孙子,不能拿这奖,颁给伯伯们吧。”奶奶笑了:“小风,你今年回家的趟数最多,应该颁给你,拿着。”旁边的保姆朝我点点头,背过身躲开了。我心情复杂地接过“子女探望奖”,攥(zuàn)住奶奶的手,忍住眼中总想往外流的泪水,掏出手机,举过头顶,拍下了我和奶奶相偎相依的情景。
午后,奶奶照例卧床休息了。趁这工夫,保姆将我拉到外屋,神秘兮兮地从衣柜里捧出一个小本,郑重其事地说:“这是你奶奶的账本。”我有些疑惑和不解,伯伯和姑姑们都挣了大钱,奶奶现在不愁吃不愁穿,还记账干吗?保姆说:“你看看吧,兴许对你有用。”我翻开账本,看着上面的字,一种难言的酸楚,一种痛彻心扉的悸(jì)动涌上心头:九月初三上午,小儿子贵生回来一次,第二天上午离开家,这是今年第6次回家看我……十月十二下午,大女儿水香和贝贝来了,贝贝会叫我老太太了……十一月初八下午,二女儿水琴打电话来问我要吃点啥……十一月廿七晚上,三女儿水芳叫东宅的老沈送来两碗羊肉……账本上没有一笔生日礼金,没有一笔人情往来,只是这些“细小”的探亲琐事。
我有些语无伦次地让保姆按原样放回姐姐的记账本,然后走到屋外,拨通了父母的手机:“爸、妈,你们在外面少挣点钱,回家看看奶奶吧!”合上手机,我早已泪流满面……
1、认真阅读,在文前的横线上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1%)
2、从文中摘录两个你不理解的词语,你准备用什么方法去理解它们?(2%)
3、写近义词:兴许—(
)
郑重其事—(
)(2%)
4、文章第4小节有三处省略号,请就其中某一处将省略的内容作一点补充。(3%)
5、文章的结尾说:“合上手机,我早已泪流满面……”我“泪流满面”是因为
。(3%)
6、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 (提示:填歌曲名、格言、名言、古诗句等)在今后的生活中,你有什么打算?(4%)
(二)欣赏是一种善良
198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无意间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
)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
)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钟爱有加。他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作者是姑母一手抚养长大的。屠格涅夫几经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姑母很快就写信告诉自己的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在瓦列里扬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大名鼎鼎、写《猎人笔记》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就称赞你。他说:‘这位年青人(
)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
)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惊喜若狂,他本是因为生活苦闷而信笔涂鸦打发心中寂寥的,由于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了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于是一发不可收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具有世界声誉和世界意义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
社会生活中,每一个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人也应该学会欣赏别人——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欣赏者必具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善念;被欣赏者必自然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因此,学会欣赏应该是一种做人的美德。
台湾作家林清玄青年时代做记者时,曾报道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犯案上千起。文章的最后,情不自禁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林清玄不曾想到,他20年前无心写下的这句话,竟影响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炉的大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使我想,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没有想过做正当的事呢?”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
让我们的生活多一些欣赏。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信赖与祝福。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1%)
2、“信”在字典里的解释有:(3%)
(1)诚实,不欺骗;(2)信任,不怀疑;(3)消息;(4)书信;(5)随便;
下列词语中的“信”应选哪个解释?请把最恰当的解释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姑母写信( )
信笔涂鸦( ) 找回了自信( )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3%)
初出茅庐:
寂
寥:
4、用“——”画出文中的过渡句。(2%)
5、文中的提到的四位名人,他们分别是
、
、
、
。你最欣赏他们中的哪一位?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3%)
6、这篇短文通过
和
这两件事,告诉我们欣赏是
。在生活中要 。(2%)
三、快乐习作。(30%书写5%)
读了《欣赏是一种善良》,你一定有很多感想吧!欣赏是什么?你被人欣赏过吗?请围绕“欣赏”写一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的记叙文。题目自拟。字数在450字左右。
家长的话:
命题指导思想
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及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并结合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可能性。注意考查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查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情况,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表现;坚持基础性和发展性相结合,坚持在试题的开放与探索中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考查的内容以课本为主,并有拓展延伸,难易程度适中。
试卷特点说明
总体上看,试卷题型在和新课程标准之间寻求结合点,依然注重于引导学生积累、感受与思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突出试题内容的人文特性;依然注重于能力这个核心点,强调运用,突出交际能力、阅读能力、习作能力以及书写能力的全面考核;依然注重于引导学生自主、个性化地学习语文,坚持开放性、创造性原则,鼓励考生发表独特见解和意见;在考试中追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的融合。
在试卷品质上我们则力求有新的提升,力图有突破。主要表现在:
1、人文内涵更加突出。无论是基础运用题,还是阅读、习作题,从语料到考查内容,都含有浓厚的人文取向,努力追求教育价值功能。如习作题,“欣赏是一种善良”为题,写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所见所闻。写作素材来自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有话可说有素材可写。
2、突出能力,强化语文的运用。第一板块语言积累运用中的“句子欢乐谷”,对句子的考察形式灵活多样。既考查了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与合理运用的能力,又使学生答题的灵活性得到了增强。
3、与生活的联系更紧密。我们始终坚持一个理念:学是为了用,学语文要与用语文紧密结合,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语文的学习与考试要充分注意到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在用中学,学中用,突出语文学科实践性的特质。
命题质量自我评价
本次命题形式灵活,难易适中,能考查出学生对课内基础知识的掌握及积累程度,侧重于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及理解运用。
自评等级 优( √
)
良(
)
中( )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语文学科六年级三四单元精品试卷
(时间90分钟)
积累运用
(本部分共计30%)
一、字词百花园(16%)
1.读拼音写词语。要做到规范、端正、整洁。(8%)
zhū
hóu
bǐnɡ
bào
yǐn
mán
xī shēnɡ
wēi xié zhànɡ ài kānɡ kǎi yùn cánɡ
2.选择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打上“√”。(2%)
A、提供(ɡōnɡ ) 望洋兴(xīnɡ)叹
乘(chénɡ)虚而入
B、矿藏(cánɡ)
情不自禁(jìn)
薄(bó)膜
C、处(
chù)死
应(yìnɡ)用
回眸(mú)
D、螳螂捕(pǔ)蝉
温差(chā) 恶(è)化
3、按要求写出词语。(6%)
(1)补充词语
大( )神( )
明( )秋( )
( )云(
)雾
火( )金( )
(2)
请写出4个以“笑”字结尾的四字词语。
笑
笑
笑
笑
二、句子大观园(14%)
1.按要求改写句子(4%)
(1)聂将军的救命之恩,美穗子不会忘记。(陈述句改反问句)
(2)他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缩句)
2、改正句子中的错误。(注:共有四处错误,每句话中只有一处)(4%)
我们已经即将小学毕业,学习更加勤奋。这学期,同学们阅读了《红楼梦》、《三国演义》等……课外书。大量的课外阅读使我们增长了知识和写作水平。我们六年级还被评为“课外阅读先进级部”的光荣称号。
3、积累运用:(6%)
(1)不入
,焉得虎子:欲知
,须问
。
(2)从善如流,
;良药苦口
,忠言逆耳
。
(3)兴尽
,误入
。“兴尽”的意思是
。
(4)青箬笠,绿
,
不须归。“不须”的意思是
。
开卷有益
(本部分共计40%)
三、课文大世界(40%)
(一)课内阅读馆(16%)
1、按课文内容填空
(1)《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文中妖精三次分别装扮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都被孙悟空识破了。我从中认识______________的孙悟空,也知道了白骨精的
。这部小说中还描绘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3.5%)
(2)《夜晚的实验》一文,讲的是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 通过夜间实验,了解了
___________ 在夜间飞行,捕捉食物,是靠___________
来__________
,确认目标的!从斯帕拉捷一次又一次的实验中,我感受到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还有一些科学家也具有这样的精神,如:
__________。(2.5%)
2、少年说:“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吴王夸奖说:“你看得真仔细!那黄雀要捉螳螂吗?”
少年接着说:“是的,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他说:“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螳螂捕蝉》,后来这个寓言故事演变成一句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蝉眼前的利益是_____________,身后的祸患是________________;螳螂眼前的利益是______________,身后的祸患是_______________;黄雀眼前的利益是____________,身后的祸患是_________________。蝉、螳螂、黄雀三者的共同点是只顾___________________,不顾______________
。(4%)
(3)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他悟出了什么?(2%)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想夸夸这个少年吗?试试看。(2%)
(二)课外美文室(24%)
(一)好读书
因为你心灵饥渴,所以要读书。
读书是为了获取知识,这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前辈们用智慧探寻大自然的奥秘,以文字作下了永久的记录,便有了科学书;他们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探求规律,便有了历史书;他们思考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便有了哲学书;他们用生动的形象,表达人类的故事,便有了文学书。
读书,自然不能只局限于课本,走出课本读书,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那才是真正惬意的事情。读书要有选择,(
)有阅读兴趣,适合自己的年龄层次和品味的书,我们(
)可以找出来读。但读书并非一味看热闹,也不能因贪多而走马观花,囫囵吞枣。(
)看了,(
)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一旦真正读懂了一本或几本书,你就能真正体味到读书的欢愉和乐此不疲,你的修养、素质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试想,在暖春的艳阳下,鸟儿鸣叫,百花飘香,你领略着自然的神奇,体味着人生的哲理,聆听着一位智慧老人的谆谆教导;在凉秋的灯下,万籁俱寂,你坐在桌前读书,无数鲜活的形象走到你面前,与你交谈……这是多么惬意的事情。
读书诱发了人的思绪,使想象超越时空;读书丰富了人的思想,如接触大智慧的老人;读书开拓了人的精神世界,使人生更加美丽。
书给予人们的实在太多,谁可不读书?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
惬意(qiè xiá) 谆谆教导(zhūn zūn) 给予(gěi jǐ)潜(qián
qiǎn)移默化
2、把文中括号里填写合适的关联词。(2%)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4%)
乐此不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潜移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书给予人们的实在太多,谁可不读书?”联系前文,写写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一天早晨,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在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桌,
父亲问儿子:“吃哪一碗?”
“有蛋的那一碗!”儿子指着卧蛋的那一碗。“让爸爸吃那碗有蛋的吧!”父亲说,“孔融七岁能让梨,你10岁了啦,该让蛋了吧!”
“孔融是孔融,我是我——不让!”儿子态度坚决。
“真不让?”
“真不让!”儿子一口就把蛋给咬一半。
“不后悔?”
“不后悔!”儿子又咬了一口,把蛋吞了下去。待儿子吃完,父亲开始吃。当然,父亲里藏了两个荷包蛋,儿子看得分明。
“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两个荷包蛋告诫儿子。
第二次,那是个星期天,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在上边,一碗上边无蛋,问儿:“吃哪一碗?”
“孔融让梨,我让蛋!”儿子笑着端起了上边无蛋的那碗。
“不后悔?”
“不后悔!”儿子说的坚决。
儿子吃到底,也不见一个蛋。父亲的碗里,上卧一个蛋,下藏一个蛋,儿子看得分明。
“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
第三次,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还是一碗蛋卧在上边,一碗上边无蛋。
父亲问儿子:“吃哪碗?”
“孔融让梨,儿子让面——爸爸您是大人,您先吃!”儿子手一挥做“绅士”状。
“
那就不客气啦!”父亲端过上边卧蛋的那碗,儿子发现了自己碗里面也藏卧着的荷包蛋。
父亲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
。”
1、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横线上。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3%)
2、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4%)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前文想一想,在文章最后父亲会对儿子说什么话,请写在文中横线上。(2%)
4、下两题任选一题;(3%)
(1)请你评价一下这个孩子。(2)请你评价一下这位父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作园地(30%)
1、书,可以丰富知识,陶冶情感,启迪智慧,还可以学习怎样做人。小学六年,你一定读过不少书。请把你和书的故事写出来,要把感受最深的写具体,要表达真情实感。题目自拟,全文不少于450字。
2、从小到大,给予我们无私关爱和帮助的人实在太多了,你都用心体会并表示感谢了吗?今天,请你选择一个你最感激的人,让我们细细回味并用笔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激”。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不少于450字。
从以上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
命题指导思想
我们的指导思想是:遵循《标准》基本理念,既考虑如何考查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又要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体现,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测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本次命题力争突出新的教学理念,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为着眼点。在命题内容的设计上,力求体现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能够扎扎实实地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全面提高自身素养。在教学中深研教材,发挥教师学生的潜能,全面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试卷特点说明
这份试卷共分三部分,积累运用、开卷有益、习作园地。试题不仅把握学生的思想,而且注意字词句段篇等方面的知识和阅读、写作的能力体现。试题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问题,习作选材宽泛,而且关注学生书写等良好的学习习惯。选择阅读适合学生年龄特点,贴近学生学习生活。
命题质量自我评价
本次命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全面,注重了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同时也对知识的运用情况,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语文实践能力做了较全面的考查,难易适当。题型设计新颖灵活,注意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并注重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尤其是习作的设计,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学生有话可说,多方面的考察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自评等级 优( √
)
良(
)
中( )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单元检测
(时间:90分钟)
要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一、[听力训练]
听记短文,完成下面问题。(4%)
1、根据成语的意思,在短文中找到这个成语写在括号里。
形容名气很大(
)
一点儿也不愿退缩、失败(
)
2、女护士以
赢得了外科专家的信任,而且以“
”扬名于瑞典医护界。
3、你听完这篇短文后有什么感受,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积累运用
(本部分共计26%)
二、读拼音写词语。(4%)
há
má
táng
láng
biān
fú
zhū hóu
三、照样子,在括号里分别填上合适的同音字和形近字。(2%)
简(洁):
广(
)善缘
(
)能减排
洗(澡):
干(
)
烦(
)
四、对号入座。选择合适的一项,填在文中的横线上。(2%)
蓝色的梦,飘啊,飘啊……___
___,让妙手笔下生花;______
_,叫轻风伴绿起舞;___
__,让晴空纱衣碧青;_________,叫人生无处不风光。
A
飘入广袤的天宇
B 飘进作家的窗户
C
飘到庭院的树枝
D 飘落在人们的心理
五、同是写笑,笑的神态各不相同。仔细读读有关句子,想象当时的情景,填在横线上。(6%)
郊游时,大家席地而坐,不知王强说了什么,大家 。你听,豪爽的男生
,文静的女生
;同学们有的笑得
,有的笑得
……老师也忍俊不禁,
。
六、请认真修改下面一段话,注意每个句子里只有一处错误。(4%)
最近,我校开展了读书节。昨天,校长室准备公布了第一批“读书之星”的光荣榜。我班宋梅同学榜上有名,大家都向她纷纷祝贺。可是她一点也不骄傲,说还要加强努力。
七、请根据课文积累填空。(8%)
1、青
,绿
,斜风细雨
。
2、
听则
,
听则
。多看
,少听
。
3、
不蠹,
不腐。从善如流,
。
4、一位同学在测查中成绩不错就骄傲起来,你可以用《古今贤文》中的
来劝告他。他不听劝告反而认为你说话不中听,你可用其中的
等句与他交流。
阅读天地
(本部分共计35%)
八、课内阅读馆。(18%)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
1、我们学习了李清照的两首佳作,一首是
,从“
”可以看出此人对那一次的郊游十分怀念;另一首是
,可以看出词人对南宋朝廷强烈的讽刺以及殷切的期望。
2、《螳螂捕蝉》一文中,蝉、螳螂、黄雀都是
,却没顾到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八字成语,你还知道其它的八字成语吗?请写一组
(二)三打白骨精(节选)(12%)
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走了,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假装来找他的妻子和女儿。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妖精,笑道:“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这个妖精。”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师父念咒语,没有立刻动手,暗中叫来众神,吩咐道:“这妖精三番两次来蒙【ménɡ
mēnɡ】骗我师父,这一次定要打死它。你们在半空中作证。”众神都在云端看着。悟空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妖精化作一堆骷髅,脊【jí
jǐ】梁上有一行字,写着白骨夫人。
1、用“√”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
2、“端”在词典中的解释有【①(东西的)头;②事情开头;③原因;④项目】,“端”字在“云端”中应选第
种解释,在“白骨精诡计多端”中应选第
种解释。(2%)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文内容。(2%)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其中“笑”字表现了悟空
。在第三次与白骨精的较量中,悟空采取的办法与前两次不同在
,从中可以看出悟空的
。(3%)
5、《三打白骨精》选自名著《
》,这部书里的精彩故事还有
。(写一个故事)孙悟空是里面的主人公,他 金睛、
秋毫,是个不避 、 务尽的英雄。(4%)
九、课外美文室。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练习。(17﹪)
(一)野竹(4%)
它那被月光照出的瘦影,至今还不时地在我的梦乡里摇曳;它那挽住晨雾、托起露水的鱼形叶片,至今留给我翠绿的记忆。
贫瘠、干旱、荒凉都不会使它感到凄苦,雨雪风霜无法改变它绿色的性格。年年生长,年年被砍伐;年年被砍伐,年年又生长。
农家灶膛里的灰烬不就是它吗?盛菜装果的筐筐不就是它吗?池塘里拦鱼的帘子不就是它吗?禾场上长柄儿的扫帚不就是它吗?孩子们的风筝架子不就是它吗……
默默地出土,悄悄地冒尖,寂寞地生长。不与大树比高低,不与浅草论长短,不与楠竹争宠爱。
人们虽然并未有意栽培它,但,它自个儿生长出来并且毫不吝惜地献身给人们。
啊!我梦乡里的瘦影,我翠绿的记忆。让我用童年时常吹的竹笛——用它的管和叶做成的竹笛,来为它吹奏一支小曲吧!
1、读画“
”的句子,四个“年年”说明
(1﹪)
2、文章第一句用横线画出,请找出与它相呼应的句子,用“...... ”画出来。(1﹪)
3、请仿照第三自然段的句式,说一说野竹在人们的生活中还发挥着什么作用。(2﹪)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飓〖jù〗风中的两个瞬间(13%)
2005年8月29日,飓风“卡特里娜”把美国墨西哥沿岸的4个州变成了人间地狱,密西西比州遭飓风袭击最严重的地方,90%的建筑已“完全消失”。
飓风虽狰狞可怕,但人们的爱并没有退缩,爱心与奉献在这场灾难中演绎〖yì〗着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飓风袭来时,有6个人刚刚从密西西比州首府杰克逊市的一个法院里走出来,他们是刚刚对簿公堂的原告和被告。为避灾难,他们情急之下不约而同地躲在一个立交桥的桥墩下。当时的风力达到了12级,连小汽车也被掀到了半空。紧紧靠着桥墩的6个人,随时都有被刮跑的危险。怎么办?危急时刻,一个声音突然喊道,快把手拉在一起。喊声让人们恍然大悟,他们抛却了所有的恩仇,围抱着桥墩把手紧紧拉在一起。那一刻,他们感到别人的手对自己是那么重要。结果,飓风无可奈何地离去,6个人因此逃过一劫。
强烈飓风也使洪水泛滥成灾,路易斯安娜州首府新奥尔良市由于地势低于海平面,80%的城区被洪水淹没,有8个市民在洪水泛滥时坐在一条小船上逃生。但小船还没有走多远,就因为负载太重,在水里直打转,并慢慢下沉,眼看着一船人就要葬身水底。就在这时,一位体态较胖的中年男子站起来说:“让我跳下去,大家就得救了!”听了他的话,其他的几个人也纷纷要跳下去,要把生还的希望让给别人。但中年男子大声说:“谁也别争,跳下去的必须是我,我是所有人里最重的。”说完,他就跳下去了。小船停止了打转并开始上浮,其他人眼看着这个不知姓名的人被洪水吞没,都失声痛哭起来……
这是美国有史以来遭遇的最大的飓风,它带来的每场灾难都是对人类的严峻考验。就在这些考验中,我们会看到最光芒四射的美丽人性。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2﹪)
无可奈何:
逃过一劫:
2、“其他人眼看着这个不知姓名的人被洪水吞没,都失声痛哭起来。”改写为“把”字句:(1﹪)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第2自然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
(1﹪)
4、“飓风‘卡特里娜’把美国墨西哥沿岸的4个州变成了人间地狱,密西西比州遭飓风袭击最严重的地方,90%的建筑已‘完全消失’。”这个句子使用了
和
的说明方法。(2﹪)
5、飓风中两个瞬间所发生的事分别是(概括大意):(4﹪)
(1)
(2)
6、文章最后说:“就在这些考验中,我们会看到最光芒四射的美丽人性。”读完文章,你看到的“最光芒四射的美丽人性”是什么?(3﹪)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快乐习作厅(35%)
同学们,六年级的学习生活,紧张、充实、有趣、难忘……相信,你一定有许多感受。想一想,在这段日子里,有没有令你最难忘的事情?请自拟题目,写一写。
友情提示:1、内容具体,感情真实。2、要突出细节描写。3、写完后要认真修改。4、注意书写认真,卷面整洁。5、不少于450字。
阅读材料
最合格的助手
在一所大医院的手术室中,一位年轻的女护士第一次担任护士,而且是做一位鼎鼎大名的外科专家助手。
复杂艰苦的手术从清晨进行到黄昏,眼看患者的伤口即将愈合,女护士突然严肃地盯着外科专家说:“大夫,我们用的12块纱布,您只取出了11块。”“我已经都取彻骨来了。”专家断言说道,“手术已经一整天了,立即开始缝和伤口。”
“不,不行!”女护士高声抗议,“我记得清清楚楚,我们准备了12块纱布。”
外科专家毫不理睬她,命令道:“听我的,准备缝合!”
女护士毫不示弱,她几乎是大声叫起来:“您是医生,您不能这样做!”
这时,外科专家冷漠的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容,他举起左手心里握着的第12块纱布,向所有的人宣布:“她是我最合格的助手。”
女护士以自己正直的品格不仅赢得外科专家的信任,而且以“最合格的助手”扬名于瑞典医护界。
命题指导思想
本次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使教师更好地把握教材内容,抓住重点,全面地进行教学和复习,使学生能够扎扎实实地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全面提高自身素养,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为着眼点,体现生活性、科学性、创新性。编写这套练习时,教师们站在全面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全面检测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难以适度,在练习中发现问题,更好组织教师改进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试卷特点说明
本次试题充分考虑了学生已有的水平,针对学生综合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一现状来设计。试题内容选取学生身边的生活素材,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易学爱做。试题的设计目标要明确,各题的测查意图清晰,测查点明晰;试题设计体现了层次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题目的设计体现了多样性,试题的内容和形式有所创新,有新的题型,能够反映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情况。
命题质量自我评价
本次试卷是教师全面把握教材,抓住了课文的重点、考察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了编排,题目由浅入深,难以适度。试卷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在练习过程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自评等级 优(☆
)
良(
)
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