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慵懒猫咪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河南·郑州国家黄河地质公园·地质博物馆

$
0
0

郑州国家黄河地质公园地质博物馆

    郑州国家黄河地质公园地质博物馆其实就在黄河风景名胜区内,这里也是黄河风景名胜区中最值得参观的景点了,加深了我对黄土高原的感性认识。
    展馆外的雕塑就够吸引人眼球的了。




  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郑州市北郊的黄河之滨,黄河中下游交界处,黄土高原与黄淮平原的过渡地带。地质公园西起荥阳牛口峪,东至郑州黄河二桥,北起黄河,南止枯河与黄河大堤,总面积202平方公里,核心区域位于郑州市黄河风景名胜区内的五龙峰景区。由河南省地质调查院规划设计的整个园区突出了黄土、黄河、黄淮平原、黄河文化四大主题。目前世界有57家地质公园,分布在全球的18个国家,而中国有20处,河南有4处。郑州黄河地质公园是2005年被批准的第四批国家地质公园,在2005年度被批准的世界53家地质公园中名列第三。 
    这里是一座集科普教育、科学研究、标本收藏、观赏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博物馆。以现代建筑与黄土窑洞相结合,充分运用了图片、文字、模型、实物、标本、影视等形式,利用高科技的声、光、电等多媒体手段,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丰富的科学内涵。游客在博物馆内不仅可以观赏到大河风光、马兰黄土、黄河、黄淮平原与黄土高原交界处等地质奇观,也可以领略黄河民俗风情和黄河文化。通过电子沙盘可看黄河全景,还可模拟体验沙尘暴,穿越“时光隧道”了解第四纪动物化石等。
    地质公园周围,有古人类文化遗址大河村遗址,有反映汉代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冶铁技术的古荥汉代冶铁遗址,有反映仰韶文化时期我国早期文明起源和形成的北郊田村西山遗址,有古代水路交通枢纽鸿沟遗址,有清朝雍正皇帝为祭河神而修建的淮、黄诸河龙王庙嘉应观,有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黄河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灿若群星,自然风貌中原独秀。位于现黄河风景名胜上游的赵下峪、桃花峪、古柏嘴等三条代表性的第四季黄土地层剖面,具有国际、国内的对比意义,尤其是晚更新世马兰黄土的厚度堪称世界之最,有其特殊的科学意义,更具典型性、稀有性、自然性、优美性、系统性和完整性,是研究东亚变迁,青藏高原形成、华夏文明历史与黄河形成演变的重要结节点,地学价值备受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黄土是世界上研究地球环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的演变历史与人类尤其是中华民族起源的关系等研究成果在博物馆中充分展示,充分体现了黄河地质博物馆的特色。     在北京召开的第二批国土资源科普基地专家咨询评议会上,该景区黄河国家地质公园从来自全国的54家申报单位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全国“国土资源科普基地”。
   黄河5400多公里,在郑州恰好是是一个中下游的分界点。这里是黄河中游和下游的分解线,黄河从桃花峪冲出最后一个峡谷。黄河每年从黄土高原上携带下来4亿吨的泥沙,所以黄河的河床平均每年以10公分的速度向上抬高。这里是黄土高坡与黄淮平原相接的一个地方,也是黄河成为悬河从这里开始,还是黄河万里堤坝的零公里处。另外还有黄土:这里有很好的黄土坡面和世界上最厚的马兰黄土层,黄土在研究黄土高坡的形成和环境变迁上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博物馆位于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景区五龙峰山脚下,主体建筑为地下一层,地上二层,建筑面积5829.3平方米,其建筑规模宏大,形式独具一格,是现代建筑与黄土山窑洞完美结合的典范。建筑物主要是依山而建,依靠我们的邙山然后跟我们山体的窑洞以及原有的东西结合到一块。大部分都藏在我们山体里面,外面看起来没多大,进去之后其实里面的空间是很大的。跟大自然的环境融合得非常好。
    要研究黄河,首先要研究其产生和形成的环境。因此,对黄河的解读,需要从宇宙的起源说起。
  宇宙的最初源头是一个奇点,即所谓的宇宙蛋。大约150亿年以前,宇宙蛋在一场无与伦比的大爆炸中猝然爆发。大爆炸震撼出时空,宇宙物质世界破壳而出,宇宙史的纪元从此开始。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博物馆的地球厅为我们展示了宇宙和地球方面的知识:
  这里运用的是电脑一体机的技术为大家展示了地球、太阳与八大行星之间的关系。这里我们运用影像技术为大家展现了大陆漂移学说,大陆漂移学说是1912年由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提出的。他当时发现地球仪和世界地图上南北美洲、非洲、欧洲的边缘有相吻合的嫌疑,从而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这里我们展出的是形形色色的矿物质,目前已知的矿物质有4145种,绝大多数是固态的无机物。少量的是液态,如自然汞等等。这里为大家展示了不同的矿物质有不同的特色。
    黄河与黄土彼此相关、彼此依存,黄土厅是地质博物馆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厅,它展现的是黄土的基本知识、黄土的分布、黄土的成因和黄土的坡面景观。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的地质专家刘东生院士与合作者一起,把黄土地层与深海沉积物逐层对比,结果发现中国黄土记载的不止是区域气候变化,而且具有全球意义。这个突破性的进展是黄土研究的一个里程碑,从此将中国黄土纳入了关注全球环境变化的框架范围,使黄土古气候学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并对研究过去的海陆相互作用对环境的影响十分重要。极地冰芯、深海沉积物和中国黄土是目前发现的最完整的三部地球气候史书。黄土的成因目前还颇具争论:    
    关于黄土的来源,长期以来中外学者有着很多不同的争论。其中有风成学说、水成学说和风化残积学说。以风成学说比较令人信服,认为黄土是来自北部地区。这些地区的岩石白天受热膨胀,夜晚冷却收缩逐步被风化成大小不等的石块,沙子和黏土。每逢西北风盛行的冬春季节,狂风骤起,飞沙走石。粗大的石块残留在原地形成为戈壁,较大的沙砾落在附近地区,聚成片片沙漠。细小的粉沙和黏土纷纷随着东南风飘扬,落到今天甘肃,陕西,山西,青海,宁夏,河南等六省。经过几百万年的堆积就形成了今天的黄土高原。
    在世界上,黄土覆盖面积约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0%,集中分布在中纬度温带和沙漠前缘的半干旱地带。大约在北纬30度——55度和南纬30——40度左右。中纬度地区气候以干旱,半干旱和温暖少雨有强烈季节变化为特点,而高纬,低纬地区少见黄土。



 
  中国黄土主要分布在北纬35——45度范围内。黄土带东以中国东北松辽平原的黄土为东北翼,西部以新疆的黄土为西北翼,中部以黄土高原为主体的一个向南突出的弧形。

  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黄河南岸的邙山黄土塬西接邙岭山脉,东邻华北平原,呈东西走向的狭窄带状蜿蜒于黄河南岸,构成了黄河的天然屏障。邙山塬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过度带上最东南缘的黄土塬,岭面较平坦,周边为沟谷环绕。受华北平原沉降的影响,黄土古土壤序列自西向东倾伏,受黄河的侵蚀影响,形成了陡立岸坡和深切冲沟,并露出良好的地层剖面景观。邙山巨厚的马兰黄土是研究和解决黄河贯通三门峡东流入海时间的重要证据。

  在我们这里比较有特色的是晚更新世的马兰黄土,为什么叫马兰黄土呢?因为马兰黄土最早是在北京的马兰村发现并研究的。在我们这里的马兰黄土堆积厚度是最厚的,达到81.3米,其它地方一般都是20米左右。这个黄土对研究260万年以来古环境、古气候的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这里不仅从科学研究上、科普教育上、也从中华民族的文化上来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海内外的炎黄子孙通过咱们博物馆更深层次的了解黄河、黄土和黄河的文化。了解这些东西以后更感到中华民族的伟大,产生自豪感。


 
 

  走出博物馆,在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公园周围,还有古人类文化遗址大河村遗址,有反映汉代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冶铁技术的古荥汉代冶铁遗址,还有反映仰韶文化时期中国早期文明起源和形成的北郊田村西山遗址等等景观。黄土、黄河、黄河文化通过地质公园这个载体,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和展示,同时,对保护大自然留给我们的这份珍贵且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开展科学文化普及研究,改善生态环境,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名称:层解石黄铁矿共生
    出口竟然还有这么多的知识......




 


 


 
 

    可爱的蜻蜓!

    从这里往前走不远,就到了五龙峰索道站了。

——2013.7.8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