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慵懒猫咪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2014厦门自由行——厦门同安·德安(五峰)古堡

$
0
0

厦门同安·德安古堡


    古朴的五峰村,得名于四周环抱的五座山峰,是厦门市“十大美丽乡村”之一。一入五峰村口,映入眼帘的是通体用鹅卵石砌成、古堡模样的房子,整齐划一,古色古香。沿着村道前行,还未走近德安土楼,老远就看见路边耸立着一座建于嘉庆年间的贞寿牌坊,历经风吹日晒,灰白石块已斑驳,但石刻“节孝”二字仍清晰可辨,仿佛在跟人们诉说着当年的故事。

    GPS查不到德安古堡,来了才知道这里原来也叫五峰古堡。五峰村和造水村的风格大体相似,房子都是由鹅卵石建造的。

    这里到处都是鹅卵石的痕迹,甚至连厕所都是鹅卵石建造的。停车场小小的,也是鹅卵石,但这里有个优点,买了票后可以开车直达景区。来同安逛了一天了,只有这里要门票,票价15元/人。



    五峰上下两条溪,溪流自云顶、芹山而出,渐汇成双溪,在土楼前合流,拦腰绕行于土楼。溪面宽阔,溪水清澈,散落着各种各样的鹅卵石,水被溪石隔成一泓一泓,碧绿得直逼人眼。鱼虾在水中嬉戏,蝌蚪则怡然自得地藏在石头下,三三两两的牛儿,神闲气定漫步其间。溪水上游,绕过几块大石头,有一小水潭,对面两线瀑布从高处石壁淌下,名曰“双娇瀑”。顺溪往上约500米就是珍珠潭了,瀑布从高处泻下,溅起美丽的水花,一时间,荡起心中阵阵涟漪……






 

 











    沿路迤逦而去,就可以看到一座古堡静静地矗立在眼前。不知为何,总是我想到德国中世纪的那些坚固的堡垒。

    蒙蒙细雨中,古堡如往常一样伫立于青山绿水间。据史载,五峰德安土楼为乾隆年间五峰名士许尚官所建,该土楼规模之大在当时属少有,古堡下半部分用大小不一的溪石垒砌,上半部分为三合土,长约50米,高12米左右,有环廊、石拱门,并设粮库、水井、炮洞等设施……几经岁月的流逝,如今只见外墙和环廊。

    德安古堡属于厦门同安区汀溪镇五峰村。这座修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古堡,有着不同凡响的过往,几百年历史,风雨沧桑,壮观雄浑得让人惊叹。德安古堡周长约37米,宽30米,通高8.6米,垛墙高1.4米,下半部以溪石垒砌,上半部为三合土和木造屋,有1.7米宽的环廊,如今只见得外墙和环廊和方形的楼墙。门楣嵌“德安楼”匾额,寓意崇德安定,民间有“五峰出嘉腊”传说,是一种“聚族而居”的民间建筑,古堡边上的一条小溪,两公里长的范围里,巨石遍布。四周的城墙全用巨大的溪卵石垒砌而成,最高处达12米,而宽也有4米,城墙上可以行人。这座古堡起建的是一位在京城当官的许仕官,是位武将,退隐回家后还常常骑着马在城墙上游走。古堡的完全建好用了两代人的时间,堡内是一座三层结构的四合院,每层33间,共99间房,里面可以容下三、五百人之多,墙厚4米,东面和北面墙各1个圆拱形的石拱门,高2.13米,宽2.8米,并有防火、防盗设施,坚不可摧,民国时第十九路军曾在此驻扎。遗憾的是,古堡在“文革”中损毁严重。

    乾隆年间同安知名的石质土楼,共有三层99间房屋,曾为同安三大富翁之一许尚官所建(大约公元1750年前后,今约三百年历史)。其四周内外墙体均用鹅卵石垒砌而成,内方外圆,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鹅卵石古堡,巍然屹立于五座山峰环抱中。如今一间房屋不剩,屹立山水间的是溪石垒砌的城墙,以及满墙的爬山虎,站上城墙,依稀可想当年的雄伟。虽然只是残垣断壁,但德安楼依旧人来客往,观者络绎不绝,多数人是冲着三百多年前的雄伟和那同样流传了三百多年的美丽传说。

    德安楼是长50米的长方形建筑,是典型的土楼式建筑,只有下半部是溪石垒砌的,上半部还是三合土的,原有1.7米宽的环廊。德安楼当年共有三层,顶上可做骑马之用,可见她的坚固度。在东边和北边各有一座石拱门,拱门不高,但厚实,当年并有防火、防盗设施,如今只剩下孤寂的石拱门。在一座拱门的两边,有两个对称的枪眼。在德安楼里面还有两口水井,如今虽说村民皆食山泉水,但井依旧未干。

    走进爬满青藤的德安古堡,却充斥着现代的气息。大门的正对面有一座极具浓郁闽南特色的仿古戏台。据介绍,这个戏台以整个古堡为大背景,演绎着许尚官当年娶媳妇迎亲、接亲、宴请的恢弘场景。不过,我们来的应该不是旺季,所以这里很是萧条。在古堡的入口处,还设立了几块木板长廊,其将把一些关于古堡的简介及图片张贴在上面,便于游客了解。

    古堡不仅是雄伟的建筑,还配有很好的军事防御设备。许尚官建楼时就怕别人知晓他富甲一方,楼建得特坚固,遇到抢劫的,楼内的家丁兼具天时地利人和之要素,一般劫匪轻易攻不进去。村里的老人倒是没流传下许尚官对付劫匪的故事,但流传说当年山上有土匪来袭,整村人曾全部搬迁进德安楼避匪。据说,当年十九路军还曾驻扎楼内。



    如今一些老人仍然知道同安三大富翁的故事,即:古庄卢忠,五峰许尚,埯炉颜香。这里的五峰许尚即德安楼的建造者许尚官,传说他家田地很多,多到收成的谷子把祠堂前的旗杆都埋没了。

  许尚官虽然把德安楼建造在当初亦是偏远之地的五峰村,但因为是同安三大富翁,家境宽裕,仍是“富在深山有远亲”,到他家求亲的人络绎不绝。但许尚官偏偏看上了金门后浦的傅家,主动派人去提亲。傅家也不是一般的人家,在讲究门当户对的古代,他们更是要先摸清许尚官家的底细。于是,派人过海来打听,一来才知道有99间大厝的许尚官原来住在荒山里,人烟稀少,远离繁华。傅家的人一了解,再跟自己家情况一对比,虽然金门是风沙之岛,居民过着“吃番薯,配海鱼”的平淡生活,但毕竟还能吃上海鲜,而五峰那“山边桷仔缝”,不用说“嘉腊鱼”(即真鲷鱼),恐怕连“钱头鱼”都难得一见。于是,就以许家远离大家,女儿嫁过去吃不到“嘉腊鱼”为由拒绝了许尚官的提亲。

  一听,许尚官火了,我们许家那么有钱,你女儿嫁过来还怕没鱼吃。于是许家就想了个招数,在“嘉腊鱼”上市前,许家提前到沿海一带,包括金门、厦门和泉州放订金,凡是渔民捕捞的“嘉腊鱼”,无论大小都以高价收买。农历七月初,渔民便把收获的“嘉腊鱼”送到五峰许家,许家即刻把标榜为“五峰出产的嘉腊鱼”送到金门后浦,不知底细的人还以为五峰出产“嘉腊”的季节比沿海还早。也是良缘天定,许、傅两家终成百年之好。“五峰出嘉腊”被后人用来形容发生意想不到的事。

  但在当地还有另一个版本说许家娶的是县太爷的女儿,也有说是当地另一个大户人家的女儿,事隔300多年,谁也不去计较这些,只沉醉在听传说的好奇里。



























































    五峰村乡村旅游位于汀溪镇北部山区,南拥汀溪水库,北依云顶山,东邻造水村,西接汀溪林场,总人口约2500人,总户数620户,山地面积23000亩(果树地8000亩,林地15000亩),河流四条,合计总长29.6公里。森林覆盖率达78%以上,存有大片的原始次生林,生物品种多样;水资源充沛;交通十分便捷,。有历史悠久的明清抗倭古堡(觉园书院)、贞洁牌坊,以及始建于东西晋时期为纪念北人第一次向南大迁徙的闽南第一始祖庙“押千宫”;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32年)第一批在同安牺牲的包括当时任南安中心县委书记李剑光同志在内的三位革命烈士墓园;还有红砖墙红瓦、飞檐斗拱、雕梁彩绘、古朴庄重的闽南特色民居。五峰村有着悠久的民俗文化传统,民风朴实,地灵人杰,是厦门市“十大”最美乡村。









    有趣的民房:难道这家人家酷爱这酒?

    有特色的公共汽车站......

——2014.2.5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