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慵懒猫咪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2020春节柬埔寨自由行——金边的发祥地·塔仔山与奔寺

$
0
0
2020春节柬埔寨自由行——金边的发祥地·塔仔山与奔寺
        对历史有着执着追求的我,来到金边,自然要追根溯源。塔山也称塔仔山,位于金边市诺罗敦大街北端,最初称为“百囊奔”,是金边的制高点,也是金边奠基之地。入口处可以看到的七头蛇神雕饰,象征着“风调雨顺”。其实,这七头蛇神名叫“那伽”Naga,被视为柬埔寨国家起源的神圣象征和王国兴盛的保护神。塔山寺是金边的地标性建筑,也是当地人祈福的地方。
      这里也是收取门票的,票价为1美金......

        塔仔山山体较小,高只有几十米,却是金边市内制高点,在山顶可俯瞰金边全景。山顶建有高30米的圆锥形灰色尖塔,旁边拱立4座小塔,塔旁为奔寺,寺内饰有各种精美的石雕。塔山林木葱郁,风景幽美,颇有园林之胜。

         山脚下的楼梯扶手雕刻着那迦蛇像,如同大皇宫,楼梯上随处可见守护神像,无不是蜂腰翘臀,兽雕萌萌哒,一点都不凶,佛像面目安详,面带笑容,观之心情舒畅。
       这就是著名的奔寺了。相传古代一名叫“奔”的女子因发大水顺湄公河漂流至此,拾到一尊佛像,供奉在小山上,后在此修庙,信徒香客盈门,并逐渐发展成繁华的城镇,15世纪时国家的首都由吴哥迁到此地,正式命名为“百囊奔”,意为“奔夫人之山”。当地华侨将其称为金塔或金奔,粤语“奔”、“边”音近,金边(penh),即由此演化而来。

        600多年前,在四臂湾畔住着一位妇女,人们都叫她“敦奔”,就是“奔大妈”。她生活富裕,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1372年的一天,阴云密布,雷电交加,大雨滂沱,河水暴涨。待到雨过天晴,奔大妈到河边打水,看见一棵大戈基树在水面上盘旋。奔大妈招呼邻居,用绳索拴住大树,拖上河岸。奔大妈打水冲洗大树上的污泥时,发现树上有一个洞,里面有4尊铜铸佛像和1尊石神像。那尊神像站立着,一手握大棒,一手执法螺,头上挽着发髻。奔大妈和邻居们认为这是天赐之物,便将佛像和神像恭恭敬敬地迎回奔大妈家中,盖了一座小棚,暂时供奉起来。接着,奔大妈号召邻居们抬士把她家西面的一座小山加高,把戈基树锯成柱子,在山顶建起一座寺庙,把4尊铜佛像供在庙里,把石神像供在东山脚下的一个座位上,并请僧侣来住在西山脚下。这座寺庙,人们称之为“奔大妈山寺”(瓦普农敦奔),现在称为塔仔山/塔子山(瓦普农)。那个村庄,就称为“金边”(普农奔)。



        这就是著名的奔夫人之像,终日香火不断,是金边的象征之一......

      寺庙的西侧是一座高约30米的巨大佛塔,里面就藏着将高棉的首都从吴哥迁到金边的国王的骨灰。





        塔仔山不大,山脚下是一个圆形公园,公园里花木繁茂,空气清新,是人们休憩的好场所.....

      其实这座几十米的土坡,我觉得它更适合称为塔丘,总之心里面觉得它和我印象中的山的海拔差太远,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土坡却是金边传奇的诞生之地......

        柬埔寨昔称扶南,素与秦、汉通商交流。《后汉书》称为究不事,《隋书》称为真腊。《唐书》称为吉蔑、阁蔑(均Khmer对音)(与阁蔑相似的还有柬埔寨故地湄公三角洲最腹心之地,现在越南人称为哥猫的地方,哥猫与阁蔑是不是也很像)。元朝称为甘勃智,《明史》称甘武者,明朝万历后,音译柬埔寨。“究不事”、“甘勃智”,“甘武者”、“柬埔寨”实为Kambuja对音。
        明宣德五年(1430年)暹罗入侵柬埔寨,包围吴哥城七个月,最后攻破吴哥。由于吴哥太近于暹罗,故放弃吴哥,迁都金边。此后,柬埔寨国势衰败,备受泰国和越南侵略,衍生柬、泰、越长年的世仇。
        在1835年前后,越南阮朝几乎完全吞并柬埔寨,力行汉化柬埔寨,把金边改叫南荣府,把柬埔寨当时的首都乌栋改称镇西。柬埔寨人强烈反抗,最终越南人退出了柬埔寨,广南在柬埔寨的镇守大将张明讲因为不能平息柬埔寨人的反抗,无颜回国面对阮主而自杀。
        越南和泰国曾几次攻占金边,甚至一把火把金边烧个精光,后来人们又在废墟上重新建设自己的家园。今天才有壮丽的皇宫和各种寺庙等古迹。回顾这些历史古迹,让人心生感慨......

        一棵结着神奇果实的树木......























      走出公园大门,导游指着对面的一棵大树,告诉我们:树上住着一群特殊的精灵......
      这棵高大的树木,树干高耸入云,树冠巨大,树干上缠满绿萝青藤,十分壮观。树上住着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蝙蝠一一狐蝠。它们体型较一般蝙蝠大许多,两翼展开长达90厘米以上。由于头型似狐,口吻长而伸出,故称狐蝠。

        导游展示着自己手机中的狐蝠照片......
        狐蝠主要分布在东半球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以东南亚和非洲种类最多。它们日间成群倒挂在大树枝上嬉戏,夜间成群出动,觅食水果、花蕊,对果园危害极大。最大型的狐蝠就生活在柬埔寨,它们中的大型种属体长可超过40厘米,翼展超过1.5米,体重超过1公斤。狐蝠每晚可飞行60公里寻找食物,在栖息地之间的飞行距离更是达到数百公里。在热带雨林地区,它是种子和花粉传播不可或缺的使者,在古代中国,蝙蝠亦寓意“遍福”成为吉兽。
  不过狐蝠目前的处境堪忧,在许多东南亚国家的人们喜欢捕杀狐蝠,他们这样做的目的通常是为了果腹和进行比赛。另外一个原因:当地人认为狐蝠的肉具有一定的医学价值。虽然这些喜欢聚居的大型飞翔型哺乳动物终年繁殖,每年集中在9~11月间和翌年2月产仔。但是最多每年1胎,每胎1~2仔,依然敌不过人类的捕杀速度。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科学家警告说,由于当地人肆意的捕杀狐蝠,这些生活在东南亚的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蝙蝠有可能在几年之内走向灭绝。科学家们表示:如果当地政府继续默许民众以当前的速度滥捕滥杀,生活在东南亚西部的狐蝠最快可能在6年内灭绝。
        希望这些可爱的精灵永远翱翔在柬埔寨上空......
部分文字来源于互联网
 ——2020.1.29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