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同安文庙——千年古县的标志
同安孔庙,坐落在在同安县城东溪西畔,始建于五代,后毁。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重建大成殿,面积1050平方米,1987年重修。孔庙大门高4.4米,比泉州府庙的大门还高。同安孔庙当年既是祭祀孔子的场所,也是周围学子求学的课堂。现在为县博物馆,里面陈设着西汉以来同安当地乡贤名宦的史迹和历代文物。
孔庙门外的广场......
和朝元观一样,GPS找不到这里,在苏颂故居时咨询了当地的老人,得知朝元观和孔庙离苏颂故居都只有几百米的距离,只要找到同安宾馆,就可以看到孔庙。第一次来到孔庙,这里大门紧闭,掐指一算,并不是周一呀?我知道,许多公益性质的古迹周一都是休息的。走近一看,原来这里有午休时间,且还要休息到2:30才开门。走南闯北许多年,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
同安于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实施县治,按封建礼制,一个县治所在地须建文武二庙,于是当时的首任邑令,金门人陈洪济便于登龙坊始建孔庙,南宗绍兴十年(1140年)迁建至现在的地址,南宋著名理学家和教育家朱熹任同安主簿时,增建经史阁、教思堂、苏公祠和志道斋。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重建大成殿,现存建筑为清代乾隆三十二年(1768年)知县吴镛重建。
同安孔庙的建筑结构很是奇特。进得大门首先看到的就是眼前的这座“兴贤育才”牌坊。牌坊的下面是清代在大成殿边上重修的泮池和拱桥,拱桥的桥体包括栏杆石共用石料72块,寓意孔子门下的72位贤人。再后面则为明代所建的青云亭(观澜亭),丝毫都看不到大成殿的影子,也见不到孔庙的标志“棂星门”。
同安孔庙是古同安(包括今厦门岛、金门、集美、翔安及龙海市角美等部分地区)的教育中心,它是古同安文教兴盛昌明的标志。由于厦门特殊的地理位置,它成为两岸学子特别是金门学子心中的圣地。历史上金门是同安的辖地,科甲鼎盛,科举中榜人数远高于厦门岛,《金门志》中记载到:“金门人文薮也,其地为紫阳过化,历代显宦名儒,先后接踵,科目尤甲一邑”。在朱熹出任同安县主簿后,金门文风大兴,科甲更为鼎盛,明朝时,同安县出进士115人,其中金门籍进士有38人,占三分之一,更曾有祖孙父子兄弟伯侄一并登科的辉煌记录,被誉为“海滨邹鲁”。
金门能在历代科举中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与同安孔庙秉承的儒家思想对金门学子的深刻影响分不开的。金门学子向来对同安孔庙怀有崇敬之情,由于历史上形成的礼制,金门作为县邑,虽科甲鼎盛,却无由自建孔庙。从前在科考时,县考在同安举行,而举人、贡生等则在泉州举行,但无论在哪里科考,金门的学子都要穿着整齐的服装,特意从金门来到这里祭拜孔子,除了显示他们对“至圣先师”的尊重,更重要的是虔心祈求考试顺利,得以高中,由此可见同安孔庙在金门学子心中的重要地位。
沿着泮池直行到头,竟然登上了一段古城墙。城墙下方则是一条宽阔的但水流却不很丰富的河流。从这里往院内望去,则可以看到大成殿紧闭的大门。
大成殿南侧还有纪念宋代科学家苏颂的苏公祠和纪念理学名宦林希元的林公祠,周围还有一些建筑群,由于时间流矢,慢慢有的就倒塌了,有的成了小学校舍,剩下古城墙、林公祠、苏公祠和大成殿。
同安博物馆就设在孔庙内,占地7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多平方米,1986年筹建,1990年元月对外开放,馆藏文物及标本2000多件(套)。这里设置两个展厅及一个露天陈列场。大成殿展厅有《同安重要史迹陈列》、《同安历史名人陈列》、《馆藏文物陈列》三个部分。史迹陈列,是通过图片、文字及文物资料,反映古同安新石器时代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要的历史事件及重要的历史人物的活动情况。
资料介绍这里展出有明代抗倭寇用的土炮,但我们没有看到。
在明清过渡时期,古同安一度成为明清拉锯战之地,曾经发生过两次大灾难。第一次是陷城。明末清初,清军大举入闽,郑成功两度以厦门、金门作为抗清根据地,同安成为战场,激战了7天,城被清兵攻破,军民死伤达5万多人,血流成沟。第二次是迁界。当时清政府为了切断沿海居民与郑成功的联系,实行了野蛮的迁界政策,许多人被迫漂洋过海到台湾或南洋去谋生,尤其是成批同安人被驱逐,飘流到台湾去开发。他们为台湾的开发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这期间出现三个著名的同安人:郑成功的军师陈永华、部将林圮将军和大商人王世杰。
这里摆放着200多件从全区各地收集来的石雕,神态各异,造型逼真。有唐代镇墓兽马、牛、虎、羊等,八匹花岗岩石马,线条流畅,昂然阔步,其中两匹头部似羊,脖子向前伸的石马,造型怪异,别具匠心。从同安西安桥底出土的900多年前的石狮,有的屁股朝天,有的趴卧似睡虎,雕工粗矿豪放;而明代的石狮,头有鬈毛,胸挂铃铛,脚踩绣球,其雕工细腻,纹路清晰。
此外还有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的文武翁仲。石翁仲高达2米,文官头戴七梁冠,足登云头履,双手抱着朝笏,文质彬彬;武将头戴盔甲,身披胄衣,双手按剑,威风凛凛。其中四尊宋代的石将军采用圆雕的方法,历史悠久。在福建省内是当之无愧的石雕珍品。
在《同安历史名人陈列》部分,展示了宋代伟大科学家苏颂、清代民族英雄陈化成、近代华侨旗帜陈嘉庚等一批本地名人生平事绩,表现同安先贤的伟绩。同安十大名人,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宋代伟大科学家)苏颂。还有吴夲,林希元、蔡覆一、林君升、吴必达、陈化成、吴瑞甫以及大家都很熟悉的华侨领袖陈嘉庚等。馆藏文物陈列,选择包括宋代同安汀溪青瓷器(也称珠光瓷)等300多件有代表性实物,展现历史生活侧面及古近代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力。两廊展厅,举办专题展览。
这里有30碣不同朝代的石碑,精美的浮雕图案,精湛的书法艺术,令人赏心悦目。比较珍贵的有清代乾隆皇帝为厦门水师提督吴必达之母90寿辰御书的“萱寿延祺”石匾;辛亥革命庄育才、潘节文烈士的纪念碑;民国17年县长林学增撰写的创建同安中心公园碑记等。
朱熹是同安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出生在福建尤溪县,他当官第一任就在同安,当时才23岁。当了5年的同安主薄,所以留下很多笔迹,”同民安“这3个字就是他写的,梵天的”文公书院“也是他写的,他早年、中年、晚年写的字都不一样。
林希元(1481——1565),字茂贞,号次崖,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名宦”。他于成化十七年九月三十日出生于同安县翔风里村(今新店镇安山村山头自然村)。少时家贫,中秀才后到同安城东凤山天兴寺设塾授徒九年,正德十一年(1516)中式举人,越年连捷进士,授南京大理寺评事。嘉靖皇帝登基,林希元上《新政八要》疏,倡行新政,被皇帝采纳,升为南京大理寺正。嘉靖二年,因忤逆寺卿遭劾,贬为泗州判官。嘉靖九年,又升任南京大理寺丞,因处理辽东兵变之事与权臣夏言意见相左,被谪为钦洲知州。嘉靖十九年,安南莫登庸数犯边境,林希元主张讨伐,授命广东按察司佥事,分巡海北兼管珠池兵备。莫登庸之乱平息后,林希元因上疏抨击立抚派大学士夏言等人,于嘉靖二十年被黜归籍,回乡精研理学。林希元仕途坎坷,但其著述丰宏,其《易经存疑》、《四书存疑》、《新政八要》、《王政附言》、《荒政丛言》等被视为救世之作。
石翁仲高达2米,文官头戴七梁冠,足登云头履,双手抱着朝笏,文质彬彬;武将头戴盔甲,身披胄衣,双手按剑,威风凛凛。它是采用圆雕的方法,历史也较悠久。
孔庙的主体建筑为大成殿(面积1050平方米,1987年又重新修葺),为木砖石结构,屋顶为重檐歇山式建筑,屋架如意斗拱层叠交错,十五檩前廊后轩式,斗拱飞檐纵横交错,木雕内容丰富,技术高超。大成殿虽经沧桑,却仍然给人一种清淡文雅、沉静肃穆的感觉,体现了儒家稳重、简约风格。
总觉得这里才是孔庙的大门,问过里面的工作人员,有一位答道:很久以前是这样的,后来门外的河流改道到了孔庙门前,大门才移到了现在的位置。
广场的两侧也镌刻着孔子的“仁义礼智信”......
——201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