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国庆·红色临沂——书法广场
来到临沂的第三天,在临沂市区闲庭信步......
沂蒙地区自古名人辈出、灿若群星,令人叹为观止。这片钟灵毓秀的神奇土地上孕育的伟大人物有:宗圣曾子、算圣刘洪、智圣诸葛亮、书圣王羲之、孝圣王祥、东晋一代名相王导、书法家王献之、一代名相匡衡、一代名将蒙恬、羊祜、左宝贵,著名书法家颜真卿、著名教育家《颜氏家训》作者颜之推、著名文学评论家《文心雕龙》作者刘勰、孔子师郯子、著名天文学家何承天、著名文学家公鼐、鲍照、爱国将领左宝贵等众多光照千秋的名字。
有王羲之、王献之和颜真卿这几位书法大家,临沂可以傲视中华了!同事有临沂人,书法的确很棒,曾开玩笑问她:是骨子里千百年来留下的遗传基因吧......
临沂是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等书法家的故里,是中国书法艺术之乡,中国书法名城。为弘扬中国书法文化,2006年书法广场在临沂建成,广场东西长1200米,南北宽200多米,总面积20多万平方米,成为山东省齐鲁十大文化地标之一
。
书法广场(Calligraphy
square)又名“中国书法城”,其建设完全依托滨河景区滨水、绿地等环境资源,充分融汇生态设计理念,注重环境艺术与书法文化的有机结合,充分展示了临沂作为中国书法名城的无限魅力,它将中国书法艺术、现代雕刻技法与园林景观自然融合在一起,循古而不拘泥,现代而不流俗,成为书法家们寻根求源、朝拜学习的书法圣地。
所谓城,并无围墙,也不曾收费,完全是沂河岸边一开放式大型主题公园或主题广场。中国历代书法大家的作品在这里被以多种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左右都是书法,俯仰皆是文化,却因其形式的变化和书法的艺术性而让人不觉枯燥。在主体展区,采用不同材质、颜色、形式的自然石、叠石等石刻载体展示中国书法发展历史的表现手法也让人惊叹。
徜徉书法广场,首先是映入眼帘的是高9.9米的王羲之塑像,身着晋服的王羲之在他的故乡手持毛笔,儒雅淡定,凝视前方,栩栩如生,令人不禁生出顶礼膜拜之感。三块硕大的石碑引人驻足,正面上书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和苏轼《寒食帖》三大行书,背面分别是王献之《洛神赋》、智永《草书千字文》和赵孟頫《赤壁赋》。
王羲之,字逸少,号澹斋,琅琊临沂人,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此后历代王氏家族书法人才辈出。东晋升平五年卒,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金庭观,遗址犹存。
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写道:“右军《兰亭序》,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后世珍视其布白之美,临摹者虽难免渗入各自的笔性,但无人稍变其章法布白。正如解缙在《春雨杂述》中所说的那样:“右军之叙兰亭,字既尽美,尤善布置,所谓增一分太长,亏一分太短。”《兰亭序》的章法,仿佛如天生丽质,翩翩起舞,其舞姿之美是无与伦比的。
王羲之的书法影响到他的后代子孙。其子玄之,善草书;凝之,工草隶;徽之,善正草书;操之,善正行书;焕之,善行草书;献之,则称“小圣”。黄伯思《东观馀论》云:“王氏凝、操、徽、涣之四子书,与子敬书俱传,皆得家范,而体各不同。凝之得其韵,操之得其体,徽之得其势,焕之得其貌,献之得其源。”其后子孙绵延,王氏一门书法传递不息。武则天尝求王羲之书,王羲之的九世重孙王方庆将家藏十一代祖至曾祖二十八人书迹十卷进呈,编为《万岁通天帖》。南朝齐王僧虔、王慈、王志都是王门之后,有法书录入。释智永为羲之七世孙,妙传家法,为隋唐书学名家。
王羲之书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苑。王羲之书圣地位的确立,有其演变过程。南朝宋泰始年间的书家虞和在《论书表》中说:“洎乎汉、魏,钟(繇)、张(芝)擅美,晋末二王称英。”右军书名盖世于当时,而宋齐之间书学地位最高者则推王献之。献之从父学书,天资极高,敏于革新,转师张芝,而创上下相连的草书,媚妍甚至超过其父,穷微入圣,与其父同称“二王”。南朝梁陶弘景《与梁武帝论书启》云:“比世皆尚子敬书”,“海内非惟不复知有元常,于逸少亦然”。改变这种状况的是由于梁武帝萧衍推崇王羲之。他把当时的书学位次由“王献之——王羲之——钟繇”转变为“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在《观钟繇书法十二意》中,萧衍云:“子敬之不迨逸少,犹逸少之不迨元常。”“不迨”,或作“不逮”,不及之意。萧衍的地位使他的品评有特殊的感召力,因而舆论遂定。
书法城南北两侧分别有碑亭。南侧碑为乾隆为琅琊五贤祠题诗:“孝能竭力王祥览,忠以捐躯颜皋真,所遇由来殊出处,端推诸葛是全人”;北侧碑为米芾关于临沂的三幅作品,分别是《临沂使君帖》、《右军乡石帖》、《政事帖》。
广场紧邻祊河岸边的园博园,风景优美而又含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是园林艺术与中国书法艺术的完美结合。广场内共刻制了1080位古今书法名家的1320幅书法艺术作品,全部碑碣面积约2000平方米,总计10余万字,是名符其实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
书法城"中国版图"的设计理念大胆而新颖,中国书法城的设计将传统工艺用与现代雕刻技法完美结合,将古典园林造景与现代水文化、书法艺术相交融,旨在让人感受"中国书法"的神奇魅力,领悟"中华文化"的深刻精神内核。
广场呈“凹”字型沿河岸线展开,紧扣书法主题,以“以天为纸,以海为墨”的理念,特别注重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这是全国第一个以书法为主题的广场,集全国古今名家书法为一处,这里不仅供大家休闲漫步,还是欣赏书法,进行书法交流普及文房四宝知识,了解书法典故的好场所。
广场以“书鹭岛胸怀,展大海豪情”为主题。功能区域依自然地形地貌划分“三片八区”主要内容有传世书法经典再现、厦门名家作品展示、文房四宝知识普及、书法典故等,利用亭、廊、花架、观景平台等景观载体,打造出一道独特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氛围的艺术风景线。卧碑部分刻制了从龙山文化陶文到清中晚期六千多年的中国书法发展史,共计300多幅历代书法经典作品。
广场还竖立了古代钟繇、王献之、李世民等10位书法家的半身雕像,并书刻了他们的代表作品。大红的文化钢架两面刻制了近现代200余位书法家和文化名人的作品。徜徉在花丛与碑林之中,随处可见的园林美景和书法艺术珍品会带给你强烈的身心感受,沉浸其中而流连忘返。
临沂园博园位于滨河大道书法广场。总面积69公顷,共建设38个展园,分为全省十七设区城市主题展园区和临沂各县区主题展园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依水而走,各区域园林都能很好地融入到周围的自然环境中,每个元素都相辅相成,让人赏心悦目,有一种不可言说的浪漫......
立于园博园内,书圣阁整体造型尽收眼底,而登上楼阁,园博园景色又一览无遗。这是座魏晋风格的楼阁,是临沂市城市新地标——书圣阁。王羲之书法“飘若游云,矫若惊龙;清风入袖,明月入怀”,正是魏晋时代特有的潇洒气韵,自由气象。
书圣阁位于临沂市兰山区祊河南岸的滨河路旁,北临蒙山大道祊河立交桥,南接临沂园博园、双岭路,西邻蒙山大道,交通极为便利。书圣阁于2013年9月启用。阁楼共7层,高台2层,楼阁高度58米,建筑面积1.07万平方米。外观上看去很“苗条”的书圣阁,里面却别有洞天,仅地下室就有2626平方米,作为展览馆的基座也有73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总体布局为覆土平台上的楼阁建筑群,整个建筑群主体的走向与祊河平行,平台上面有高低错落布置的三处高台,东南侧高台上是主体楼阁,西北侧高台和中间高台顶部是游廊亭榭,连通主体楼阁。西北的高台内是廊院。楼阁平台这层的四面均设有门,平台上部的中间高台是书圣阁的主入口门厅,平台西南方向和东北方向设有大的台阶,为“之”字形。平台东侧根据书法苑二期规划,有可登临的假山,假山与平台间有石拱桥连通,是书法广场方向行走的通道。
王羲之博物馆(影视文化馆)位于书圣故里山东临沂书圣阁底层,总建筑面积近4000平方米,分为琅琊部分、建康部分和会稽部分三个区域,通过实景、实物展现了王羲之少年、中年、老年时期主要的生活场景。博物馆内的复古建筑物、灯光布局、道具设置等都是由电视剧《书圣王羲之》拍摄现场制作的原班人员设计安装而成。
书圣王羲之出生在书法世家,家人王导、王恬、王洽等都是书法名手。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王羲之耳濡目染,从小就对书法充满了兴趣,为以后的书法成就奠定了基础。这一部分的场景在王羲之博物馆的“琅玡部分”完整的展现出来。
“建康部分”则是展示了王羲之举家南迁后生活的场景。王羲之7岁时,曾在这里跟随卫夫人学习书法,书法的启蒙教育从这里开始。王羲之青年时期大半在这里度过,20多岁时,在这里迎娶了他的妻子郗璇。
“会稽区域”展示了王羲之出任会稽内史后迁居此地,并在这里度过晚年生活的场景。晚年的王羲之崇尚研究书法艺术,辞官后就居住在王羲之草堂,过的是游山玩水、教养儿孙的归隐生活。他将自己整个生命和情怀投注在书法上,从此构成了他的书法高峰。
书法广场位于风景如画的环岛路上,为环岛路增添了一道新地人文亮点。广场边上的河边有一座小岛,环境幽静,书趣盎然......
从这座木桥,登上小岛......
放慢脚步,伴随着鸟鸣,欣赏这晨起的清新时光......
曾子(前505年10月12日—前435年),名参,字子舆,鲁国南武城人(今属山东平邑)。十六岁拜孔子为师,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一生积极实践和推行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
刘洪,字元卓,东汉泰山郡蒙阴(今山东蒙阴)人,约东汉永建四年(公元129年)生,约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卒,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中国珠算之父。刘洪于汉桓帝延熹年间(158-166年),“以校尉应太史徵,拜良中”。为官数载,清正廉洁,吏民皆畏而敬之。
刘洪在任山阳太守以后,还曾迁任曲城(今山东掖县)侯相,地位与郡太守相当。刘洪在为相期间,赏罚分明,重教化,移风易俗,吏民畏而爱之,成为远近闻名的颇有威望和政绩的行政官员。《后汉书》说,洪善算,当世无偶。东汉魏人徐岳所著的《数术记遗》一书。徐岳在书中说:“刘会稽,博学多闻,偏于数学……隶首注术,仍有多种,其一珠算。”徐岳所说的刘会稽就是刘洪。
刘洪是珠算之父,被尊为“算圣”。珠算是中国五大发明之一。
我国第一部历法《乾象历》刘洪经过精心地研究,创造了我国第一部历法《乾象历》。《乾象历》对历代历法的修订产生过极大的影响,为后世所沿用。公元206年,这是他在初成乾象历以后,又经过10余年的研究、检验、充实和提高而成的历法杰作。可惜,刘洪大约在公元210年去世,在生前他没有看到他为之付出数十年心力的乾象历被正式颁用。但他的心血没有白费,经徐岳的学生阚泽等人的努力,乾象历在公元232—280年正式在东吴行用。更重要的是,乾象历以它的众多创造,使传统历法面貌一新,对后世历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中国古代历法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刘洪也以取得划时代成就的天文学家而名垂青史。
刘洪的天文学成就大都载于乾象历中,他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其中以对月亮运动和交食的研究成果最为突出。刘洪当时提出的交食周期值的现代研究表明,其精度是入汉以来最高的,而且在当时世界上也是先进的数值。这些事实和成果都表明了刘洪重视实践及其检验、严谨公允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诸葛亮,字孔明(公元181—234年),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成都有武侯祠,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写有《蜀相》名篇。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这里望出去,就可以看到临沂的主要河流——祊河......
祊河是临沂市主要河流,属沂河水系一级支流。祊河发源于山东省平邑县白彦镇的大筐崮(今名太皇崮),流经山东省费县梁邱镇、费城镇、胡阳镇、探沂镇、新桥镇,临沂市兰山区义堂镇,在临沂城北汇入沂河。祊河流经费县县城的一段又称温凉河,温凉河、浚河相会于南东洲,以下习称祊河。祊河的流向自西向东南。费县祊河长27.1公里,河源高程98.90米,出口高程81.10米。落差17.8米,平均比降为0.73‰,河口宽500米,总流域面积1744.3平方公里,其中县内流域面积为1524.2平方公里,系常流河。
祊河
《水经注》为洛水,是沂河最大的一级支流,因流经古祊邑(今费县东南)而得名。费城
《费县志·城池》载:“县城在古祊城,元魏太和二十年筑,后移阳口山,隋开皇三年,复治此城。”今新华书店、影剧院以南,即为古祊城。1400年来,均为县治所在地。祊城位于今县城团结街南,郭家园东,温河西岸。南北长220米,东西宽18米,文化堆积在1米以下。地表暴露遗迹遗物有窑址、灰坑、残陶片等。
祊河又称祊水。清《大清一统志》:“祊水东入于小沂水。”在山东省东南部。沂河支流。因经祊邑得名。源头有两,北源浚河为正源,出于平邑县北部太平顶南麓,流费县、临沂市,与南源温凉河于费县县城东相汇,至临沂市东北注入沂河。长134.3千米,流域面积
3376 平方千米。为山洪河道,含沙量大,淤积严重。上游建有大、中型水库多座。沿岸山区盛产药材、果品等。
祊河由于祊邑而命名,祊河是由很多条小河汇聚而成,主要的支流有北边的浚河和南边的温凉河,其中浚河是祊河的源头。浚河和温凉河在费县的城北乡南东洲村,往下才叫祊河。因为祊河的祊字不常见,常被读作方河。那么,这条河为什么叫祊河呢?
史书《辞源》上说,“庙门旁祭祖曰祊”。据介绍,古代祭祀祖先现在庙内设立祭,然后在宗庙内招呼祖先神灵来,这个设立祭的地方就叫“祊”。史书《费县志》记载,“祊河,源出大筐崮,因为经过祊邑而得名(祊邑在今费县费城镇附近)。”宋代史书《寰宇记》记载,“今之外城即故祊城。”外城就是现在的南关,其现在为止在郭家园东,祊河西岸附近。
关于“祊”,《辞源》的解释是:“邑名。《春秋》隐公八年:‘三月,郑伯使宛来归祊。’《注》:‘祊,郑祀泰山之邑,在琅琊费县东南。’”《辞海》的解释是:“古邑名。春秋郑国祀泰山的汤沐邑。在今山东费县东南。”祊河流经祊邑,故名。祊邑今乜有保存。宋代《寰宇记》说:“今县之外城即故祊城。”外城即今南关,考其位置,应该在郭家园东、祊河西岸,也就是现在的集贸市场一带。
祊河的“祊”字,读音bēng。此字非本地人一般不知其发音,说起祊河来还有一则流传的历史趣闻......
据《费县志》记载:“乾隆二十二年,圣驾南巡,正月二十七日自泉林驻跸荆埠营。”乾隆皇帝这是第二次巡游江南,路过崮子万松山行宫,住宿歇息。
这天早晨,乾隆皇帝和皇太后、皇后及随从人员,骑马坐轿,出了荆埠行宫,浩浩荡荡由西往东,迤逦而行,过了颛臾古城,来到蒙山皇道,回首了望,蒙山顶上积雪皑皑,松柏叠翠,在阳光的照耀下,相映成辉,不禁想起,皇祖康熙皇帝曾三次南巡路经此地,留有《蒙阴晓雪》名诗,便即兴依祖韵,咏蒙山诗三首,其一曰:
辛未巡江南,路经东蒙东。兹因驻泉林,取道鲁附庸。
乃在蒙羽阳,颛臾考古封。回首望云岩,崔巍扶郁葱。
乾隆一行人马沿着皇路上坡下崖,越沟过河,一路走走歇歇,日近中午,来到费县祊河之上,这里建有一座皇桥,过了皇桥,来到一处兵营防地。虽是寒冬季节,随从人员个个累得张口气喘,满头大汗,皇帝传旨歇息,有的喝茶,有的整衣冠,有的磕除鞋中的泥土。太后、皇后也在轿中坐闷了,被宫女扶出观看四面景色。
此时,太后看到河面上热气直冒,鹅鸭戏嬉,河中鲤鱼翻腾跳跃,问道:“皇儿,天气如此寒冷,这河为什么不结冰还冒热气呢?”
乾隆略一沉思,说:“母后,此河因有温泉水汇入故不结冰。”
太后点了点头,又问:“皇儿,这河叫什么名字?”
乾隆皇帝知识渊博,临出游之前,在宫中早已把沿途各地的名胜古迹通览一遍,特别对费县的历史更加留意,什么古费城出土过羵,孔子堕三都等等,因此他知道这条河发源于平邑大匡崮(也称太皇崮),还有个古怪而难听的名字叫祊(崩)河。此刻,乾隆不敢说这河叫祊河,可又不能说不知道,怕扫了太后的雅兴。
乾隆皇帝忽然看到不离左右的宠臣和珅,急中生智,便说:“和爱卿,你知道这条河叫什么名字吗?”和珅一听,立刻两腿发软,头上冒汗,便跪倒在地,连声说:“恕小臣无知,这条河太小了,臣不大在意,故不知它叫什么名字。还是问问沂州知府李希贤吧!他在此当了5年知府了。”和珅是个机灵鬼,他跟随皇帝出来游玩,就住在祊河皇桥东边的公馆里,怎么会不知这条河的名字呢!只是怕犯忌,不敢说罢了。乾隆皇帝一脸的不高兴,只得传唤沂州知府李希贤,问道:“李爱卿,你知道这条河叫什么河吗?”
李希贤一听,吓出了一身冷汗。他对这条河太熟悉了,他刚当知府不久,就闹水灾,他还带领百姓治理过这条河呢,说真话吧,怕招杀头之祸,因古时候皇帝死了称“驾崩”。
他听说乾隆十六年第一次南巡时,皇帝听说德州有个“桑园镇”的“桑”与“丧”同音,下谕改为“柘园镇”,要说费县这条河叫“祊河”那不是说皇帝一家到了绝地吗?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说个白字吧,又怕皇帝说你无知,不胜任当知府的官。
李知府犹豫片刻,便跪倒在地,连连叩头,说:“皇上,臣该死!恕小臣粗心,这条河在费县境内,绕临沂城北流入沂河,我平日很少出城,故不知这河叫什么名字,还是问问费县杨知县吧。”乾隆皇帝虽然心中不悦但也欣赏他的乖巧,只得顺水推舟,连声传唤费县知县。
时任费县知县,名叫杨烛,是河北省固安人,进士出身,是个饱学之士,天文地理无所不晓。听皇帝唤他,一溜小跑,来到跟前,双膝跪倒,口称万岁。
乾隆皇帝问:“杨爱卿,起身吧,你知这条河叫什么河吗?”
杨知县一听,吓得脸都变了颜色,心想:李知府这个老滑头,把这个难题推给了我,我推给谁呢?又想,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蒙混一时再做打算。说:“知道。”
“叫什么名字?”
“左边一个示字,右加一个方字。”
“读什么呢?”
“当地人读‘方’,四四方方的‘方’,叫方河。”
乾隆皇帝听了,楞了一楞,又继续问:“这条河为什么叫方河?”
杨知县抬起头来,看到皇帝脸上露出喜色,便放开胆,大声说:“禀皇上,这条河发源于平邑大匡崮,从西往东流经梁邱、许家崖,再经费城东南转而东北与浚河汇流,顺流而下,绕沂州府北侧注入沂河,因流经费县古‘防城’而得名。”
此时,乾隆皇帝听了点了点头,费县历史上确实有防城和祊城两个地名,只是位置不同,乾隆皇帝非常赞赏杨烛的聪明机智,沉着老练,也不点破,随将错就错地对太后说:“禀母后,此河叫方河,四四方方的‘方’。”并将该河的发源、流经地方和名称的来历说了一遍,太后听了很高兴,传旨继续行进。这样,一场虚惊才被掩饰过去。
大队人马来到万松山行宫歇息,乾隆皇帝看到万松山行宫如一颗明珠,镶嵌在碧波荡漾的河中央,宫中苍松翠柏,画廊回幽,观山楼高耸入云,又想到刚才君臣的趣对,不禁诗兴大发,命随从取来文房四宝,以“方”韵写《渡祊河》诗一首:
郑宛归鲁泰山祊,因以名河出大匡。清浚合流波益浩,万松如在水中央。
从此,费县祊河因乾隆皇帝这首诗而出名,至今它的名字在民间仍有“方河”的读法流传。
水面上绿树的倒影,很有江南风韵......
我们的车停在书圣文化城的停车场里。没有什么人,也没有什么车,很是空旷......
这就是夜景璀璨的那座双子楼......部分文字来源于互联网
——2019.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