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慵懒猫咪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2019夏·日喀则——桑珠孜宗堡

$
0
0
2019夏·日喀则——桑珠孜宗堡
    在日喀则,有一座小布达拉宫,它的名字叫作“桑珠孜宗堡”......
    作为西藏自治区第二大城市的日喀则,历史上有两处宏伟的纪念碑式建筑,一处是著名的扎什伦布寺,它是历世班禅大师驻锡之所,屹立至今,并有增建;另一处,则是鲜为外人所知、却在当地享有极高声誉的、山巅宫堡式的桑珠孜宗堡。这座宏伟的宫殿式建筑傲然耸立在城北的宗山之上,俯视着这座历经600多年风雨的后藏重镇。
    作为山巅城堡式建筑群,桑珠孜宗堡的规模和气势仅次于布达拉宫,由于酷似布达拉宫,故有“小布达拉宫”之称。 从远处看,“小布达拉宫”红白相间的墙面,在阳光的照耀下十分显眼,即使在很远的地方也能看得到它伟岸的“身影”,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它都是日喀则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桑珠孜宗堡在雪强路、帮加孔路和江洛康萨路十字路口上。从宾馆打车来到宗山,我们是从桑珠孜宗堡的背后往上爬的。但这里作为博物馆,正在维修,并不开放,只能参观这座建筑的外观了。从这个角度抬头仰望,宫殿虽不高大,但很是巍峨......
    顺着山路慢慢往上爬,虽不陡峭,但很是气喘吁吁。日喀则的海拔到底有4000米,我们这些来自海拔原点的旅人,在这里真正是举步维艰......
    盘山路的另一边是谷地,这里有成片的藏民住宅,在群山环绕下,景色很是独特......






    早上阳光正好,许多藏民正在转山......

    桑珠孜宗堡,桑珠孜宗(乃东藏区13宗之一)的宫堡,这座宏伟的山巅宫堡建筑是日喀则的地标式性建筑,位于桑珠孜区(老日喀则市的新名)的宗山上,人称日喀则小布达拉宫。建于1360年,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宗堡东西长280米,高92米,共四层,有房屋300多间,建筑面积有1.2万平方米。最上层为生活区;第三层供奉佛像及宗教用品,曾收藏全套《甘珠尔经》、《丹珠尔经》;下面两层,设有宗政府办事机构、卫队和司法机关、牢狱、仓库等。颜色上,大部分是白色,中间用红色。上面没安金顶,很古朴。因为它在当地主要不是宗教建筑,而主要作为宗教建筑的山顶堡垒如后来的布达拉宫、赞丹寺、孝登寺等有金顶,显得华丽。
    桑珠孜宗堡称得上西藏城堡建筑中出类拔萃的代表作,宏伟、多功能又安全,作为很古建筑样式(它又是参照江孜古堡),影响了多个山巅宫堡的建筑,成为一种风格,就如中国著名的宝塔式建筑风格、西方著名的哥特式建筑风格等等一样。拉萨的布达拉宫初建于公元7世纪,后毁于火灾,其形制风格与存世建筑不同。1642年固始汗请五世达赖住过它的最上层,西藏首府从(噶玛噶举派政权藏巴汗噶玛王朝的)桑珠孜迁往(格鲁派政权和硕特汗国的)拉萨,他俩在清朝康熙年间重修拉萨布达拉宫,正是以日喀则桑珠孜宗堡建筑作样板,只是(后来的几代达赖)在规模上有所扩大、增高。这里是拉萨布达拉宫的风格祖版,又影响了康乾时期那曲地区索县赞丹寺和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的普陀宗乘之庙建筑风格。

    桑珠孜即如意山顶,代表该地在乃东藏区史上曾有的首府地位。在绛曲坚赞建立的帕竹噶举派政权时期,这里是首府。藏巴汗时期在山下有王宫但这里还是宗政府。1642 年固始汗推翻藏巴汗,使格鲁派获得统治权,西藏政治中心重回拉萨,桑珠孜 宗政府管辖的范围缩小到本地区,城名中的“桑珠”被取消, 仅称溪卡孜,即日喀则。
    元末明朝这里曾一度是全藏的政治中枢。据《元 史·百官志》等文献记载,元至正年间 (1341 1368),出身于西藏上层郎氏家族的大司徒绛曲坚赞 (1302 ~ 1364),以“帕竹葛举派”取代“萨伽派”的统治,后又废除“万户制”,将前后藏区划分为十三个大宗 ( 政教合一的行政单位 ),并将政治中心从夏鲁迁到日喀则,属地初取名“溪卡桑珠孜”,“溪卡” 意为庄园,“桑珠”近于“如意”,“孜”表示“颠峰”,“溪卡 桑珠孜”即“如意山庄”,成为日喀则这座城市的旧称。
    1642 年固始汗推翻藏巴汗、格鲁派取得统治权,全藏政治中心重回拉萨,桑珠孜宗政府管辖的范围缩小到本地区,城市名称中的“桑珠”亦被取消, 仅保留简称“溪卡孜”,即“日喀则”,“溪卡桑珠孜宗”也只 能称“日喀则宗”了。而桑珠孜宗堡 ( 当地称“桑珠孜宗宫”、“宗 山”、“宗宫”等 ) 的美称却在民间流传下来。
     从历史上看,“桑珠孜宗”为十三宗中最后设立的一宗。所谓“宗”,本是建筑 的称谓,特指“碉堡”、“堡寨”,后引申为地方政府及其所在城堡的指称,也作“宗山”、“宗堡”,如著名的江孜宗山即是。 堡内有经堂、佛堂、宗府、僧、俗房舍、监房、仓储等设施。 这些城堡的原型多来自藏族地区的山地“碉楼”。由于日喀则 在当时的重要地位和绛曲坚赞的直接过问,桑珠孜宗堡在尺度规模、形制等级和精美完善程度上均高于同期建造的其他宗堡,以致在落成后,绛曲坚赞满意地认为“完成了自己理想中的一切夙愿”。
    桑珠孜是地名,即如意山顶,“桑珠”近于“如意”,“孜”表示“颠峰”。——日喀则是汉译溪卡孜,即山顶庄园。“溪卡”是西藏封建庄园通名。溪卡孜(日喀则)并非“溪卡桑珠孜”的简称,因为溪卡、桑珠、孜三个词各有意思,可独立搭配:桑珠为如意,溪卡桑珠孜是该地为(从绛曲坚赞 的“帕竹噶举派”政权到藏巴汗的噶玛噶举派政权)西藏首府时期的称呼,和硕特汗国时期首府迁移到拉萨,取消赞美词(也意味着地位)桑珠(如意),溪卡桑珠孜改名为溪卡孜——可见,桑珠孜的含义地位很高。
    宗堡,宗(某个群体)的(统治机构的)堡垒,城的堡垒称城堡,宫殿(统治者住的建筑群)堡垒为宫堡。桑珠孜宗堡(桑珠孜宗的宫堡)的历史,可追溯到600多年前。元顺帝钦封的“大司徒”强曲坚赞掌统全藏大权,他将乃东藏区(强曲坚赞创立的乃东王朝下面的藏区)划分为13个大宗,在每个宗修建了一座宫堡式建筑,集合寺庙与政府的功能。桑珠孜宗堡掌管乃东藏区、后来是西藏的事务,是最后一个建造的,级别更高,1363年落成。最后一个宗堡,应该参照了江孜古堡,但规模大于江孜古堡,因此建筑功能和样式的考虑很周全。
    藏巴汗噶玛王国(首府在日喀则)时期,宗山之下建有王宫,因此宗堡在当地的地位相对而言降低了层次。1642年固始汗推翻噶玛噶举派的藏巴汗噶玛王国,曾请格鲁派领袖五世达赖住过它的最上层(生活区),达赖在宫中举行过新政权(和硕特汗国及其授予达赖系统的权力)执政庆典。
    普及下小知识:当时是固始汗推翻藏巴汗噶玛王国,把和硕特汗国发展到顶峰阶段,达赖政府只是政权体系的要素之一,而军事大权还在固始汗(国君),迁都(从日喀则到拉萨)及授予格鲁派达赖、班禅以大权,也是出自固始汗,格鲁派称之护法王。











    这里历史上是寺庙和政府的综合功能地,现为日喀则博物馆,可以免费去参观,里面主要分为了若干个展馆,向游客介绍日喀则的历史及各个县的文物古迹,平时也会展览一些书法字画。里面收藏了各类藏品4000多件,其中珍贵文物60多件。
部分文字来源于互联网
——2019.7.17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