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慵懒猫咪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说说一位功过掺半的抗日悍将——李品仙

$
0
0
说说一位功过掺半的抗日悍将——李品仙

    来到安徽旅游,一定要了解的是两位神奇的抗日悍将——孙立人和李品仙。孙立人在三河古镇已经介绍过来,现在来说说另一位被日寇称之为“魔鬼”的名将——李品仙。

    李品仙(1890-1987),字鹤龄,广西苍梧县人,保定军校第一期毕业,参加过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和北伐战争,国军二级上将。抗战期间,任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第十战区司令长官。
    1890年,李品仙出生于广西苍梧县一个望族家庭,自小熟读“四书”、“五经”,热爱中华传统文化,文武兼备。1935年,桂系第四集团军总参谋长叶琪坠马身亡,李品仙被任命为总参谋长,排名在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广西省政府主席)之后,成为新桂系的第四号人物。桂系军队的战斗力十分了得,国军中一直就流传着“川军、滇军、黔军是只羊,湘军是头狼,桂军是虎又是狼!”的谚语。
    抗战期间,全中国除了抗战基地云贵川三省外,其他各省都惨遭日军蹂躏,而日军却唯独无法攻陷安徽省。李品仙统率数十万以桂军为主力的国军,参加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枣宜会战、随枣会战。

    率军支援淞沪战场
    1937年7月7日,李品仙刚刚领受上将衔,就发生了卢沟桥事变,桂系军队奉命开赴抗日前线,李品仙被任命为第11集团军总司令,下辖第7、第31、第48军三个军。是年9月中旬,李品仙下辖的第48军,由军长韦云淞率领,向淞沪战场开拔,参加了上海保卫战。
    11月,李品仙升任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同时仍兼第11集团军总司令,协助李宗仁、白崇禧进行徐州会战的战略部署。徐州是第五战区司令部所在地,是日军南北夹攻的主要目标。李品仙从武汉乘船赴南京途中,参加乘客们自发组织的双十节庆祝大会,被公众推举为大会主席,李品仙为公众的抗日热情所感动,当晚难以入眠。
    随着战局变化,李品仙将第31、第48两军留踞江南,亲率7军南下浙江吴兴和江苏漂阳,在太湖两侧地区隐蔽奇兵,以援淞沪战场。
    李品仙在津浦路南段部队的调动和布防,虚实相间,既隐奇兵,又公开调动兵力驻防。是年12月下旬,日本华中派遣军第13师团在荻洲立兵中将的率领下,沿津浦线北上,连陷滁县、盱眙。李品仙指挥的第31军及安徽境内的各部队,从津浦路南段杀出,迅速投入阻击和截杀,打了几个歼敌数千人的漂亮仗。

    巧妙配合徐州会战
    1938年1月,日寇继续向明光进攻。是年1月5日,李品仙将他的第11集团军总部移至安徽寿县,命令于学忠部沿淮河北岸构筑防御阵地,拒敌北进:再以一部在刘府附近,主力于凤阳、红心铺附近占领阵地,进行攻势防御,对沿铁路线北进之敌实施侧面攻击,将日军切断,分割包围歼灭。同时,命—部进出张八岭、明光一带,实施灵活游击战;命徐愿泉所率的第10军向合肥推进,策应第31军作战:杨森所率的第22军在徐源泉部未到之前,派一部分留驻和县、裕溪口等处警戒江防外,主力移驻安庆,担任长江北岸一带的防御。为增加淮南地区的兵力,李品仙又命令远在浙西休整的第21集团军由九江渡江,北返合肥集结待命。
    1月18日,李品仙指挥第31军给北上的日寇以沉重打击后,突然间消失。日寇以为李品仙部队溃散,遂纵深推进。1月28日,李品仙的第31军及安徽各部,兵分五路,突然如从天而降,对淮河区域日寇发动猛烈攻击,之后,又神不知鬼不觉地隐匿。2月上旬,日军以为中国军队已败退,遂占领蚌埠,准备强渡淮河之时,廖磊率领的第21军从浙西赶到淮南地区,挺身阻挡,在明光、池河、定远一带狙击日寇。
    1938年3~4月间,李品仙令第31军在津浦路南段打击日寇,将津浦路南段截成数段,围歼孤立之敌。日寇在北进中已先后损失2000余兵力、战车百余辆。
    由于李品仙在津浦路南段正面战场,以防御战拖住了北上之日寇,延缓了日寇南北对进会攻徐州的计划,从而为李宗仁集中第五战区主力在鲁南台儿庄地区围歼日寇创造了有利条件,取得了歼灭日本华北方面军的矾谷、板垣主力两个王牌师团一万余人的大捷。
    5月14日,北上日军为迂回攻击徐州,企图占领合肥。李品仙奉命坐镇皖西,指挥皖中各军防敌西进。面对来势汹汹的复仇之敌,李品仙用“调动部队,虚实有度;诱敌深入,分割歼之”的拿手战术,自此小战斗此起彼伏,在鲁北战场从不间断地开展小规模的歼灭战,迫使故人所谓的“复仇计划”全部落空,并掩护徐州战区李宗仁部队安全向平汉线撤退。

    皖城妙计吓退日军
    日寇占领徐州后,又向武汉进攻。1938年6月下旬,李品仙被任命为武汉防卫第四兵团司令,担任大别山及其以南地带的防守任务。他上任后,前往黄梅前线视察,途中其座车被日机轰炸,幸亏他提前—步下车躲避而幸免于难。
    是年7月下旬,李品仙部队撤到安徽,日军的前锋已经追到淝水,10多万后续部队也在一夜之间赶到,欲包围皖城而歼之。面对十倍于己的日军,李品仙紧急动员数十万群众,在安徽外围拉开数公里的防御战线,挑灯竖帜,挖掘战壕。日军指挥官吃过李品仙“分割合击”战术的苦头,面对数公里战线的灯光,细听到处可闻的镐铲挖掘声,以为李品仙已经埋伏了大部队,大惊失色,慌忙撤出战线。
    从1938年8月至9月,李品仙所辖的第四兵团在潜山、太湖、黄梅、广济一带,与西进的日军反复激战,歼灭了大量敌军,缴获了大量辎重。有效地阻止了日军西进。日军攻陷九江后,江北战场总指挥白崇禧命廖磊兵团和李品仙兵团分别在大别山中段和南麓发起广济、黄梅战役。白崇禧将屏障武汉的广济划为死守区,命覃连芳第84军在广济之咽喉龙头寨、大小坡、丛山口一带,构筑工事,迎击来犯之敌。在日军飞机轮番轰炸和炮兵密集攻击下,李品仙指挥桂系第11集团军在广济阻敌整整34天。主要由广西新兵组建的第84军第188师、189师,在军长覃连芳率领下,殊死血战,让日军头号王牌第6师团(与第5师团并列第一)真正体验到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和顽强意志,日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重大代价,整整10天日军无法攻克桂军主阵地,不得不休整等待援军。后来日军士兵碰到李品仙的部队就头疼,私下传说他是个魔鬼。
    由于敌军拥有空军优势和海军助战,并悍然使用毒气攻击,致使潜山、太湖、广济县城失而复得,得而复失,形成拉锯状态。李品仙指挥部队周旋期间,日间调动大部队作出驻防和进攻的样子,晚上则组织强悍小部队穿插围歼日军。整个战场上,到处都是李品仙部队,枪炮声此起彼落,把日军搞得草木皆兵,闻风丧胆。直至10月24日,统帅部下令放弃武汉,李品仙率部退驻湖北枣阳。

    镇守安徽万夫莫开
    1939年4月,日军发起随(县)枣(阳)会战。李品仙协助李宗仁参加战役的具体指挥,亲率第四兵团所辖的三个军防守桐柏山、大洪山一带。5月7日,日军陷枣阳,接着又分兵攻新野、唐河、南阳。第五战区乘日军后方补给中断之际,全力反攻,歼敌3万余人,迫使日军撤退。这次战役中,李品仙指挥防守桐柏山、大洪山的部队,从南北两面切断了敌人的后方联络线,致敌一度指挥失灵,战斗乏力,出色地配合了第五战区歼敌战役。战后,国民党中央统帅部为表彰李品仙在随(县)枣(阳)战役中的功绩,颁授干城勋章一枚,以示奖励。1939年10月23日,李品仙任安徽省主席,并担任豫鄂皖边区游击总司令、国民党安徽省党部主任委员及第21集团军总司令。日军在安徽军民的轮番袭击下疲于奔命、苦不堪言,自此再也没有能力在安徽组织新的进攻。在随枣会战和长沙会战中,李品仙对日军仍采用运动战、游击战结合,迷惑、引诱日军,每次都给日军以重创。

    指挥桂军击毙日将
    1942年12月17日,桂系部队在敌占区的特工发来消息,说第二天上午有日军重要人物乘一家飞机要通过他们防区,从南京飞往武汉。得知这一消息后,部队立刻开始在放空阵地布下多层拦截网,他们不仅在防空真滴布下法国产哈奇开斯M1930型13.2厘米口径高射机枪,还有被日本人称作“机关炮”的93式13.2厘米口径重机枪。
    第二天也就是12月18日上午,老天也许也在帮忙,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几个防空阵地都在山区,由于是阴雨天,云层厚,湿气重,天空灰蒙蒙的很阴暗。当时云层高度为1000至8000米,半径达85公里。因云层厚面积大,飞机在升高的过程受到强气流阻滞颠簸不止,无法爬升至云层之上,于是只好降低飞行高度避开云层,低空飞行。其实当时日本就已经有了天气预报的技术,并且预测出18日天气不利于飞行。并由预测部门向日本高层汇报,但日本人狂妄的不把中国防空部队放在眼里,认为中国军队不可能把他们的飞机打下来。日本人这次为他们的狂妄自大付出了代价。18日13点20分左右,一家庞大的飞机出现在防空阵地上空,由于飞机高度很低,机身上日本太阳标志都能够看的清楚。阵地指挥官立刻命令全体开火!所有阵地上的防空武器吐出一道道火舌,向敌机喷去。至少有两个阵地的武器打中了敌机。大约5分钟过后,飞机像无头苍蝇一样晃了几下,接着一头栽了下来。令桂军官兵们想像不到的是,被他们击落的飞机里,乘坐的竟是侵华日军第11军司令官(又称军团长)兼华中派遣军指挥官冢田攻大将。他是抗战一来中国击毙的日本军衔最高的将领。战后,李品仙率领的桂系第84军第188、189两师被蒋介石钦点为国军模范,并亲自题词“军队要学一八八,一八九”。
    1944年12月26日,李品仙被委任为第十战区司令长官,晋一级上将衔。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4日,李品仙以第十战区司令长官的身份,接受日军十川次郎中将呈交投降书。
    在抗战八年中,由于地理位置险要,安徽一直是日军垂涎三尺的战略要地,但时任安徽省主席、二级上将李品仙却使日寇八年未能占据安徽。李品仙所率领的桂军虽然是杂牌军,但是战斗力甚至比蒋介石的嫡系王牌部队还要强悍,在与日军的战斗中,伤亡比例也是最低,让日军每次与他交手时都格外小心,称其为“恶魔”。

    虽然李品仙抗日有功,打仗勇猛,但人品令人不敢恭维:
    1911年10月,还在军校学习的李品仙,就参加了武昌起义,1913年1月又进入保定军校第一期深造。在保定军校学习期间,李品仙与同学唐生智交情非常好,毕业后,李品仙在广西郁郁不得志,遂到湖南投靠了这位老同学。早年的李品仙,一直在唐生智手下,从护法Z争到后来的北伐Z争,屡立战功,从排长干到了军长,军旅生涯扶摇直上。不过,虽然官场春风得意,李品仙的人品却不咋地,在国民党军界左右逢源,一会儿出卖这个,一会儿倒向那个,很让人看不起。唐生智下野后,李品仙带着唐生智的湘军,连人带炮投靠了李宗仁、白崇禧的新桂系;当蒋桂战争爆发后,李品仙又迅速倒向了蒋介石,跟自己的老乡撕破脸;而一年后的中原大战时,李品仙又随李宗仁通电反蒋,真是翻脸比翻书还快。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时,李品仙已官拜上将,成为桂军中仅次于李、白的第三号人物。他两次出卖了自己的顶头上司白崇嬉,气得李宗仁欲将之除掉而后快。
    李品仙虽然打仗厉害,但贪污也是把好手。在抗战时期,李品仙接任安徽省主席后,利用当时设立的安徽省进口货物检查处,肆意贪污,中饱私囊,大发国难财。而在抗战胜利后,李品仙负责第十战区的敌伪物资接收工作,直接把接收变成了“劫收”,将大量物资变卖,所得都装进了自己的腰包。更令人发指的是,李品仙在驻防安徽期间,还私自盗掘了楚怀王墓,将所得珍宝悉数运回广西,李品仙也因此被人们称为“孙殿英第二”。此事后来被人告到了宋美龄那里,蒋介石得知后勃然大怒,当即派戴笠查明此事。李品仙在主政安徽期间,还大肆搜刮民间古董字画,在后来转移时,李品仙的老婆光是搬运这些古董,就用了两辆大卡车。
    1949年12月,李品仙随蒋介石退往台湾,但已受不到重用,只担任一些战略顾问的闲职。在台湾的李品仙,靠着早年“积累”的财富,日子过得相当滋润,甚至远在香港还有好几套房产,比他的老乡白崇禧要阔气得多。1987年,李品仙病逝于台北,享年97岁,是桂系军阀中最长寿的人。
    千秋功过,任您评说!

部分图片与文字来源于互联网
 ——2019.5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