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慵懒猫咪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说说合肥的特色街区——罍街

$
0
0
说说合肥的特色街区——罍街
    合肥虽然经济不如青岛发达,但人家可以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呀!瞧人家的街名,就彰显了自己的文化内涵呢。一大早,我们就赶到了这条名字如此生僻的街道上来品尝百年老店的美味小吃。这里没有几个人,街道清净优美,很适合艺术照......
    罍街位于合肥市宁国南路与水阳江路交口,东至马鞍山路,西至徽州大道,南至南二环路,北至合巢路,覆盖面积达1平方公里,包含文化创意、美食街区、旅游、绿地公园、创客空间、艺术家村、文创街区等多个范围,牵涉旧城改造、道路建设、城市配套、城市综合管理、文化产业开发运营等多个行业范畴。罍街也是合肥市最大的夜市,以拯救、挖掘安徽老字号餐饮为己任,寻根安徽饮食文化,以发展壮大安徽传统特色餐饮为目标。罍街向北与合肥龙虾一条街呼应,向南与望湖城餐饮聚集地互相补充。

    安徽早餐街——罍街·早点来,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聚集安徽各地特色早餐共24家,涵盖了合肥本土、皖南、皖北特色早点等品种达150余种。2018年,早餐街升级改造为罍+小吃。

    罍街将购物中心、文创办公、历史文化及配套服务等功能有机融合,引进时尚零售、美食餐饮、文化品牌,形成开放式的街区形态购物中心。同时建设文创办公园区,充分发挥罍街的品牌。这条街已不仅仅是一条街,更是一个承载包河区乃至合肥市的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一个文创聚集地。
    儿子正对摄影有兴趣着,拿着相机什么都照。但我发现,我俩的摄影角度永远不同,难道是性别的关系吗?
    儿子照的。这照相技术,也是没谁了......
    老公照的......

    罍:古代一种盛酒的容器,流行于商代晚期至春秋中期的一种大型盛酒器和礼器。安徽人尤其是皖北地区、合肥地区的人,喝酒有“炸罍子”的风俗,也就是两人或多人放弃小杯改用大杯,碰杯之后一饮而尽一种豪放的酒风。罍街就以2008年安徽蚌埠双墩一号墓出土春秋时期的圆口镂空龙耳罍为标志,寓意着合肥人招待客人,从不吝啬美酒好菜,饮酒必须尽兴;敬酒用罍,表达主人对客人的尊重和欢迎;即使初次见面的朋友,通过炸罍子的方式很快能够增进感情。

    《诗经·周南·卷耳》有:“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古文中与篚连用,指代祭祀。造型有圆形、方形两种。圆形罍造型为敛口,广肩,丰腹,圈足或平底;肩部两侧有两耳或四耳,耳作环形或兽首形;下腹部一侧有穿鼻。方形罍多为小口,斜肩,深腹,圈足式,亦有少数为平底;有盖,盖作斜坡式屋顶状;下腹近圈足处亦有穿鼻。罍的器身一般都满饰花纹,常见纹饰有饕餮纹、龙纹与蕉叶纹等。其衍生式样有:方体小口圆肩平底式、方体小口圆肩圈足式、方体高颈狭圆肩高圈足式、大口短颈广肩低体平底式等。繁缛的花纹配以厚重的胎体,显得深邃神秘,凝重大方。
    罍有泥质灰陶、白陶、印纹硬陶、原始青瓷及瓷制品,商、周至两汉时期的游行器。陶制品以小口短颈,圆肩,深腹圆鼓,平底形为常见。商代后期至西周前期器物肩部有双鼻,西周后期多无鼻。原始瓷制品在商代以敛口中,深腹圆底为常见,在西周则以低领折肩或带器鼻、圈足为常见。
    根据目前的资料考证,罍是从商代晚期出现,流行于西周和春秋。《诗经》中经常提到罍,在《诗·周南·卷耳》中有这样的记载:“我姑酌彼金罍”。金罍指的就是青铜罍,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姑且斟满那酒罍”。罍的铸造时期,正是周人逐渐摆脱殷商神秘繁缛的美术传统,形成庄重素雅的自身风格的历史阶段。从器型上来看,已由商代的瘦高形渐变为矮粗形,肩部丰满,同时通过加宽沿部和圈足,使全器达到了一个比商罍更加稳定的造型。在纹饰方面,浮雕都比较低,没有商代器物上的那些耸出器表的锐角巨目;器物多处以夔龙、蟠龙和兽面作为装饰,但变形非常厉害,除目纹外其他细节都蜕化了,成为一种装饰意味很强的图案。
    怎么感觉有点儿日式风格......
    早在西汉时期,罍已成为王公贵胄们竞相争夺的藏品。据《史记·梁孝王世家》记载,汉文帝和窦后的儿子梁孝王刘武是当时有名的古物收藏家,在他的众多藏品中有一件罍,被其视为至宝。刘武临死前立下遗嘱“善保罍樽,无得以与人”,就是说千万不要把罍给外人。后来刘武的孙子刘襄继位,史称梁平王。他的王后姓任,史载此人骄横跋扈、贪得无厌,得知府库中有一件罍,便向梁王刘襄索要。刘襄宠溺任王后,便置祖训于不顾,也不听其祖母劝告,强行将罍取出,送给任王后,这件事在梁王府里闹得沸沸扬扬。后有人将梁王与其祖母争罍之事告于朝廷,汉武帝与群臣商议后认为梁王极为不孝,理应惩处,于是下令将梁国削去八座城池,并将祸端任王后斩首于市。这件因罍而起的血腥事件史称“梁王争罍”。
    两千年后,此事引起了清代藏家吴云的极大兴趣。据说吴云幼时在学堂读到此处,判断事件中的罍乃“三代(夏商周)以上法物”,并叹息史家没有谈及其特征和铸造年代,甚是遗憾,一席话把私塾先生吓了一跳。梁王之罍是不是“皿方罍”,没人知道,但从此事件可以看出罍对古人有着极强的吸引力。

    好美的小街......





 

 



    合肥九狮广场的雕塑,在这里得到了微型复制......

    可爱的大象滑梯,有儿时的味道......

 

    我是幸福的试验品......

 







    在合肥,学到了很多汉字,“萩”是一个。古书中指一种蒿类植物,出自《说文》。“萩”字也是一个日本语中的日本汉字,日本语读作はぎ,日本语里有豆科胡枝子属的植物的总称等意思。此外,有一种日式小吃叫萩饼,日本有姓氏“萩原”和“萩野”。
    古文中的“萩”:
    萩,萧也。――《说文》萧,萩。――《尔雅》。郭璞注:“即蒿。”
    伐雍门之萩。――《左传·襄公十八年》
    又有萩竹藉田。――《汉书·东方朔传》
    水居知石鱼波,山居千章之萩。――《汉书·货殖传》。颜师古注:“萩,即楸树字也。”
    当春三月,萩室熯造。――《管子·禁藏》
    “萩”还用于人名用字。春秋时楚有大夫萩。见《谷梁传·文公九年》。
    “萩芦”镇名,此镇位于福建。
    “萩饼”一种日式小吃。
    《康熙字典》中解释:《唐韵》七由切《集韵》《韵会》雌由切,音秋。《说文》萧也。《尔雅·释草》萧,萩。《注》卽蒿。《左传·襄十八年》及秦周伐雍门之萩。又通楸,木名。《管子·禁藏篇》当春三月,萩室熯造。《注》萩木郁臭,以辟毒气,故烧之新造之室。《前汉·货殖传》山居千章之萩。又《史记·朝鲜列传》封隂为萩苴侯。《注》属渤海。又《五经文字》子遥切,音椒。《谷梁传·文九年》楚子使萩来聘。《集韵》或作菽。又《玉篇》《广韵》子小切。义同。考证:《左传·襄十八年》秦周伐雍门之萩。谨照原文秦周上增及字。

    设计者真的很用心,地上的窨井盖都是安徽名吃......

    铜陵的杀猪汤没有喝过,但亳州的美食却令人印象深刻,下次再去亳州,一定是为了吃......


    炸罍子是流行于合肥的一种饮酒方式。“罍”是我们祖先盛酒的青铜器。安徽地区的酒文化,使得‘罍’文化有了生长的土壤,后来逐渐形成了合肥人炸罍子的风俗习惯。
    谈起“罍”在安徽地区的流传和使用,就不得不提到一种与其相配的东西——酒。有记载,酒是安徽人发明。大禹(安徽蚌埠怀远人)让女官仪狄用稻米酿造出了米酒(酒醪,并预言“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大禹的后代——夏王杜康(也叫太康),用高粱酿造出秫酒。
    炸罍子是指一饮而尽,说明合肥人热情好客,招待客人,从不吝啬美酒好菜。合肥人敬酒用“罍”,表达主人对客人的尊重和欢迎。即使初次见面的朋友,通过炸罍子的方式很快能够增进感情。唐朝诗仙李白就曾在诗歌中写道:“何如月下倾金罍”。意思就是说追逐名利,哪里比得上在月光下炸罍子干杯畅快。


  自古文人骚客皆与罍结缘,并留下诗句,苏轼的“仙人劝酒不用勺,石上自由樽罍洼”,林正大的“汉水鸭头绿,变酒入金罍”,李白的“咸阳市中叹黄犬,何如月下倾金罍”等诗句,流传至今,其中又以李白的诗句压冠群芳。“何如月下倾金罍”。意思就是说追逐名利,哪里比得上在月光下炸罍子干杯畅快。罍还是和平包容的象征,相传南北朝时期北齐与南梁在巢湖流域兵争不止,两国人心厌战,这股情绪也延续到了军队中,于是双方将士“罍酒罢兵”,和州(今和县)为此得名,一时传为美谈。
    炸罍子不仅体现合肥人热情好客,而且也是一种解决矛盾纷争的方法,更是和平包容的象征。据说,在南北朝时期(公元555年),北齐和南朝梁在巢湖流域展开拉锯战,天长日久后,双方将士都思和厌战、两国百姓都苦不堪言。于是北齐和南朝梁在巢湖流域“罍酒罢兵”,双方将士炸罍子后划地和谈,结束战争,一时传为美谈。和州(今天的和县)因为炸罍子换来了和平而得名。
    合肥人发生不愉快或者纠纷时,喜欢以炸罍子“化干戈为玉帛”,双方在酒桌上握手言和。同时,炸罍子体现合肥人性格实在、重感情,双手举罍互相撞击时,声音浑厚、酒花四溅、感情交融、开怀畅饮。



    敢出去“炸罍子”,哼哼,那就等着吧......


    罍街公园的“合肥味”浓厚,设计上延续罍元素,将合肥本土文化以灯光、艺术小品、特色构架、植物等景观元素进行艺术设计。主要围绕“生态基底”打造,景观设计上发挥就地取材方式和经济原则,凸显“边界共生”主题。

    很得意的一张照片......
    据考古发现,安徽境内曾出土过多种罍,有出土于六安的蟠螭罍,出土于合肥的战国罍,出土于池州的龙纹罍……其中2008年出土于双墩的春秋镂空龙耳罍,其造型精美让人叹为观止,罍街的吉祥物——雕塑罍,就源自于此。

    合肥,是个适合古装的城市......




    罍街二期与一期紧紧相连,一直延续到水阳江路。罍街二期涵盖特色餐饮、徽味印象体验、合肥市井文化等印记,将合肥性格和合肥记忆向市民展示。同时推陈出新,深挖合肥特色地域文化。
    罍+村打造“城市记忆体验馆”,采用独特的“街中街”设计,在建筑与室内或景观之间,找到契合点;罍+巷打造合肥市井文化体验地,与罍+村遥相呼应。酒坊、酱坊、豆腐坊。





    有意思的木头凳子......

 

    扮嫩是我的拿手好戏......







    罍街一期整体属于后工业风格,辅以现代时尚元素。街区整体业态以复合业态为主,主要突出社会性、公益性和多样性。商户入驻40家,以老字号和特色餐饮为主,品牌有:以同庆楼、耿福兴、刘鸿盛为代表的中华老字号,阿胖龙虾、时代小雅、酱出名门、印象大别山等知名餐饮入驻。

 

 


 

 







    罍街茶馆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按照老舍笔下茶馆原汁原味打造,携手来自曲艺之乡——天津的名流茶馆艺术团,给庐州城带来正宗的津味儿曲艺,大鼓、快板、相声。


 



    太有意思的一条小街......

    罍街先后获得“中国特色商业街区”、“国家3A级景区”、“中国特色美食名街”、“安徽省省级特色商业示范街”、“安徽省品牌示范街”、“安徽省省级特色小镇”、“合肥市市级特色商业示范街”等多个荣誉称号。

    这广告,太有意思了......

     小吃街对面是罍街AS·1980,利用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老校区老旧建筑改造而成,充分保留原学校和城市记忆,保留原有建筑肌理。这是商务学院与滨湖集团校企合作的又一作品,也是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打造的双创平台。
部分图片与文字来源于互联网
 ——2019.5.3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