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慵懒猫咪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2019五一·安徽合肥——三国新城遗址公园

$
0
0
2019五一·安徽合肥——三国新城遗址公园

    在素有“三国故地、包公故里”之称的合肥,我们继续来说三国......
    三国新城遗址公园前有一条宽阔的大道,可能新建的原因,没有树木可以遮荫,五月的合肥,太阳是很热烈的呢。停车场很大,没有什么车,道路两旁却停了不少私家车。这里位于城郊,离合肥市有19公里,估计能来的小伙伴儿都是自驾的。还有一点要注意哈,这里也很难寻觅合适的就餐场所......
    公园门前有“守望淮扬”的大型雕塑,再现了魏明帝曹睿时期,征东将军满宠和新城守城将军张颖抵御孙吴保卫合肥新城的英勇形象。淮扬指的是合肥在三国时属扬州淮南郡、扬州,合肥新城在保卫淮南郡、扬州甚至魏国时发挥了重要的军事作用。

    合肥三国新城遗址公园,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临淝水(古施水)故道,西邻鸡鸣山、将军岭,东距合淮路8公里的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乡公园路,主要景点有新城文物陈列馆、东城门、夯土练兵指挥台、兵器铸造窑址、饮马池、时光隧道、舟师坞、雕塑广场、石刻广场等。
    遗址是安徽省乃至全国保存较好、极具史学价值和军事研究价值的三国文化遗产。新城遗址保护区恢复了古城墙及城门原貌,并对考古发掘出的窑址和兵营等遗址进行了保护性建设。对三国新城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在2005年即已完成,考古出土的大量铁兵器、用于守城防御的礌石、城内练兵指挥台、专门铸造兵器的作坊和魏军将士的住宅,都能让我们清晰地感受这座三国时代的军事城堡。

    公园大门广场:公园大门广场占地2000平方米,大门主体高14.6米,与亭廊形成一组气势恢弘的仿汉建筑群。大门上部分采用砖雕工艺,刻画了汉兽与朱雀,大门两侧为红砂岩浮雕墙,展示了魏、吴两国君主与主要将士形象,再现了汉代建筑艺术和历史文化。





    古战壕:2004年考古发掘,全长2000余米,原河道北高南低,相对高差3米,河道宽12-25米,深3-4米,进水口在新城西北角,上口宽8米,排水口在新城西南角,上口宽7米,2003年在原遗址上复建。


    时光隧道:穿越新城古城墙,三国新城原墙基宽18-22米,高约15米,墙体均采用黄白土相间夯筑,土质坚硬。时光隧道北有“曹魏故垒”、南有“屯戍遗踪”匾额,寓意一是由今天二十一世纪通过这个时光隧道回到三国时期,二是我们已走进合肥新城这个三国时期的军事城堡的土地。
    三国时期,合肥属魏国扬州淮南郡,魏、吴两国对峙于长江中下游,江淮之间的广阔土地为两国长期争夺的战场。孙权占据江东以后,势力迅速扩大,不断攻打合肥,图谋争夺江淮进而统一全国。据[晋]陈寿撰《三国志》记载:魏太和四年(230),征东将军满宠上疏魏明帝曹睿,分析合肥的形势说:“合肥城南临江湖,北远寿春,贼攻围之,得据水为势;官兵救之,当先破贼大辈,然后围乃得解。宜移城内之兵,其西三十里,有奇险可依,更立城以固守。”朝中护军将军蒋济以为自动撤兵合肥,是“示天下以弱”。满宠再次上表,加强军事意义的论证,魏明帝终于准予建立合肥新城。魏青龙元年(233)合肥新城建成。
    据历史文献记载,合肥新城通常情况屯兵人数为3000—4000人,最多时有步兵、水兵、骑兵计6000人。新城建立后,合肥旧城(位于今市区四里河一带)作为居民区和商业中心,仅派少量部队防守。合肥新城是曹魏抵御孙吴的一座桥头堡,它的建立标志着曹魏战略思想和军事部署由战略进攻和对峙转变为战略防御,在防御中打击孙吴的进攻,削弱了孙吴军事的有生力量。
    据《三国志》记载:孙吴曾于公元233年、234年、253年等多次投入十万人以上兵力围攻合肥新城,均未取得成功。魏青龙元年(233),孙权御驾亲征,到了合肥城下,见老城西北30里突然崛起一座新城不知所措。孙权“欲围新城,以其远水,积二十日不敢下船”。满宠透彻地剖析了敌方的心态,认为:孙权知道我把合肥重心转移到合肥新城,肯定有人吹牛皮,讲大话。他们劳师动众,却一无所获,为挽回面子,他定会派兵上岸,企图耀武扬威一番。于是他对诸将说:“权得吾移城,必于其众中有自大之言,今大举来欲要一切之功,虽不敢至,必当上岸耀兵以示有余。”于是,满宠派遣步兵、骑兵6000人在隐蔽处埋伏起来。事情正如满宠所料,耐不住寂寞的吴军在20多天后,果然上岸。此时满宠的伏兵如神兵天降,孙吴军队措手不及,死伤数百人,只得鸣金收兵,合肥新城经受了第一次战火的考验。此战比著名的“淝水之战”提前150年。
    魏青龙二年(234)五月,不甘失败的孙权,乘蜀军攻魏之机,再次挑起战端。孙权命令三路大军沿长江进攻魏国:大将陆逊、诸葛瑾等屯江夏、沔口,孙韶、张承等向广陵、淮阳,自己亲率10万大军围攻合肥新城。开战之初,征东将军满宠制定了一个较为保守的作战方针,大意是:放弃新城,诱敌深入,把孙权部队引到寿春附近,再杀他个回马枪。这个方针未被明帝采纳,明帝引经据典,坚持先祖曹操的战略路线,魏明帝说:“先帝东置合肥,南守襄阳,西固祁山,贼来辄破于三城之下者,地有所必争。纵权攻新城,必不能拔。敕诸将坚守,吾将自往征之,比至,恐权走也”。他下了一道死命令:即使孙权主攻新城,我军也不能撤退。他号召诸将要死守合肥,尤其是合肥新城,并声言自己将亲率部队,驰援合肥。满宠奉诏重修作战方针,并与驻守新城的张颖将军,共同制定了具体的实施细则。此时东吴在合肥新城外面堆了一座土山,妄图采用人海战术,一举攻下,再夺取整个合肥。在一个风高夜黑的夜晚,满宠和张颖“募壮士数十人,折松为炬,灌以麻油,从上风放火,烧贼攻具,射杀权弟子孙泰。”这时吴营一片惊慌,恰在此时,孙权得知魏明帝亲率大军增援合肥,害怕腹背受敌,“于是引退”。战后,魏明帝亲临寿春,犒劳三军,论功行赏。这次胜利,有力声援了魏国西线之战,有利于解西线之围,就在此时,蜀军灵魂诸葛亮星落五丈原,他的第五次北伐以失败告终。这次交战再次说明了合肥新城在战略防御上的重要作用。4年后,在建设和保卫合肥新城中战功卓著、为官清廉的满宠离任回京,荣升太尉。
    魏嘉平五年(253)五月,吴国顾命大臣、小皇帝孙亮的老师诸葛恪,为了炫耀孙吴军事力量,率领20万大军围攻合肥新城。驻守新城的张特与将军乐方等3000人誓与新城共存亡。在异常危急之时,张特派胆大心细、富有责任心和使命感的联络官郑像,向寿春告急。郑像昼伏夜出,不幸被吴军俘获。吴军命令郑像向城内喊话:“大军已还洛,不如早降”。郑像不从其言,反而向城内大呼:“大军近在围外,壮士努力!”最终郑像用鲜血和生命激励守城将士坚持到底。魏、吴两国对峙90多天,合肥新城城墙崩塌,军队器械破损严重,张特施用“诈降术”给诸葛恪写了一封信,大意是:我们之所以拖到此时还不投降,是因为魏帝规定,百日之内投降或弃城逃离者,举家同罪;超过百日,则不牵连妻儿老小。现在,离期满只有几天,且请休战,到时候,我将整座城池献给贵方。为了取信对方,他把象征权力的印绶奉送给吴军。诸葛恪信以为真,暂停进攻。张特利用吴军缓攻的喘息机会,连夜拆毁城内房屋,取材料修补破损处建成两重防御工事。第二天,张特向吴军宣布要誓死保卫新城。吴军大怒,发动强烈攻势。因其病者大半,损兵折将,诸葛恪被迫下令撤军。诸葛恪一心想创造“奇迹”,显示政绩,却不惜拿20万士卒做赌注,举国上下怨声载道,回国不久,在一次宴会上被皇族成员孙竣所杀。由于张特抗敌有功,被朝廷嘉奖,赐杂号将军,封列侯,迁为安丰太守。
    直至公元280年,东吴暴君孙皓被晋军所俘,宣告三国时代结束,合肥新城这座军事城堡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古城墙遗址:2004年考古发掘,三国新城原墙基宽18-22米,高约15米,墙体均采用黄土和灰白土相间夯筑,每层10-15厘米,皆系杵夯,夯径约6厘米,土质坚硬。2005年保护性修复,对原夯土城墙的不同土层断面进行展示。

    通过玻璃的通透性我们能真实地看到三国夯筑城墙的不同土层的剖面......
    据晋代陈寿撰《三国志》记载:魏太和四年(230),征东将军满宠上书魏明帝曹睿:“合肥城南临江湖,北远寿春,贼攻围之,得据水为势;官兵救之,当先破贼大辈,然后围乃得解。宜移城内之兵,其西三十里,有奇险可依,更立城以固守。”护军将军蒋济以为合肥旧城移兵至新城,是“示天下以弱”。满宠再次上表,加强军事意义的论证,建议在合肥西三十里建立新城屯兵以抗孙吴。魏明帝终于准予建立合肥新城。魏青龙元年(233)合肥新城建成。新城建成后,孙吴水军由巢湖到达合肥城下,还要再陆行三十里,才能抵达合肥新城。这样,孙吴的水军优势不能发挥,军需补充更加困难,使曹魏方面获得了很多战机。而曹魏可以沿瓦埠水系直通寿春,水上运输方便,有利于提高战斗力。
      又据《三国志》记载:合肥新城于青龙元年(233)建成,孙吴曾于公元233年、234年、253年等多次围攻,均兵败而归。 魏青龙元年(233),孙权御驾亲征,在合肥城下,被魏将满宠伏兵击退。次年五月,孙权亲率10万大军围攻合肥新城,被魏军火烧军营,惨败而归。嘉平五年(253)五月,吴国顾命大臣诸葛恪率20万大军围攻合肥新城百余天,最终中了魏将张特诈降之计,死伤大半,被迫撤军。直至公元280年,东吴暴君孙皓被晋军所俘,宣告三国时代结束,合肥新城这座军事城堡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据史料记载,合肥新城通常屯兵3000-4000人,最多时有步兵、水兵、骑兵6000人。新城建立后,合肥旧城(位于今市区四里河一带)作为居民区和商业中心,仅派少量部队防守。合肥新城是曹魏抵御孙吴的一座桥头堡,它的建立标志着曹魏战略思想和军事部署由战略进攻转变为战略防御,在防御中打击孙吴军事的有生力量。
    历经1800年的风雨剥蚀、沧桑巨变,我们仍能清晰地看到这座三国时代军事城堡的风貌。 2004年9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三国新城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在三国新城遗址考古发掘的三座城门、屯兵营、兵器铸造窑址、练兵指挥台、车马道等多处遗迹。出土文物有汉代板瓦、筒瓦、花纹转等建筑材料;有铁镞、铜镞、铁斧、刀、夯、石等军事器械,其中发掘铁镞2000余件,大小规格10余种,均为四棱形,最大的一件连铤长35厘米、重达11.5斤,最小一件长仅7厘米。同时还出土了陶罐、陶盆、陶碗、青瓷碗、陶火锅等生活用具。其中,部分文物在三国文物陈列馆对外展示。这里是安徽省乃至全国保存最为完整的三国遗址之一。通过保护性恢复古城墙及东城门原貌,对新城内考古发掘出的遗址进行保护性建设和展示,原汁原味地反映了三国合肥新城风貌。

    “新城戍守”大型雕塑:表现了魏征东将军满宠保卫合肥新城金戈铁马的英雄形象。雕塑两侧的“龙虎之地、固若金汤”印章反映了合肥新城在魏国的军事战略地位。这里还有石刻广场,通过曹操、曹丕、曹睿三代君王气势恢弘的诗篇,充分展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和个人魅力。

    满宠(?—242年):字伯宁,山阳昌邑(今山东省巨野县)人。终生效忠曹魏,南征北战数十载,受到曹操、曹丕、曹睿三代帝王的重用,曾任奋威将军、前将军、扬州都督等职。景初二年(238)荣升太尉,正始三年(242)去世,被追封为景候。
    据《三国志》记载,征东将军满宠是建立合肥新城的策划者和指挥者,魏明帝曹睿是决策者。合肥新城诞生后,经受魏吴两国长达50年的战火硝烟,满宠成功阻击孙吴多次大规模的进攻。青龙二年(234)孙权亲率10万大军进攻合肥新城,魏明帝曹睿亲御龙舟增援满宠和守城将领张颖等拒收力战,烧毁吴国攻城器械,孙权损兵折将后引兵退回。

    练兵指挥台:位于三国新城西城门北侧,方向与城墙走向一致。2004年考古发掘,原夯土台南北长32米,东西宽20米,是守城将军练兵布阵的指挥台。2006年在原遗址上保护性修建。

    这里正在举办汉服节。忽然发现,这两年在年轻人中悄然兴起了汉服热。今年过年时在广州就感受到了......

    新城城墙为夯土板筑,墙基宽18—20米,其中四角及南北中间的6个土墩最大,高约10余米。城垣框架基本保存完好,原有3座城门(东中门、东侧门、西城门)的地方略低。显示出了这座三国时代军事城堡的辉煌壮阔。另外,从三国新城遗址考古出土的大量铁兵器、用于守城防御的礌石、城内练兵指挥台、专门铸造兵器的作坊和大面积屯兵营,说明三国新城为军事城堡,与史书上记载的“屯兵于此”相吻合,为历史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也为游客生动理解相关时期的历史提供了条件。 

 

    这里是西城门遗址了......
    西城门遗址:位于西城墙中段,大致与东中门相对,土夯城门,门道长为18米,宽9.4米。

    饮马池:位于三国新城西南角,2004年考古发掘。三国时期合肥新城内驻扎步兵、水兵、骑兵最多时达6000人,1400平方米的池塘成为新城战马饮水的地方。2006年保护性修建时,发掘出一对三国时期的完整石磨,于新城文物陈列馆展示。



 

 





    魏武楼:一座仿汉代建筑,为公园综合服务中心,面积2000平方米,具有餐饮、休憩、娱乐功能,可同时满足400人餐饮和20人住宿之需。

    伏波桥:公元220年,曹丕即位,升满宠为扬武将军。不久,满宠在江陵(湖北武汉附近)击败吴军有功,改拜为伏波将军,驻军河南新野县。

    文物陈列馆:占地1400平方米,为仿汉建筑,通过四个展厅展示合肥新城遗址出土的秦砖汉瓦、工具、兵器、生活器皿计四大类近百件文物,并配以灯光、影视效果,向游客展示战争场景和军事生活,使游客完整地了解合肥新城这座军事城堡的兴衰历史。
    可惜的是这里没有开放......
    从这里往下走,有指示牌,上书“满宠草堂”。但我们往下走到墙边,也没有发现这个草堂的地址......
    满宠草堂:占地800平方米,通过绢画和雕塑,描述了满宠将军一生清平,不畏强权的历史画面,再现了满宠对新城建设起到不可磨灭的功绩,反映了满宠将军杰出的军事才能。

    征东门:这里是东中门遗址,位于东城墙中段,城门为土夯门,门道长18米,宽12.3米,城门外设有两级平台,护城濠上有吊桥,为新城对外的通道。
    位于合肥新城城墙四角还有城墙马面遗址,东北角城墙马面的外弧部分东西宽11米,向北伸出5.5米,呈圆抹角。



    车马道遗址:位于新城东中门和西城门的轴线上,2004年考古发掘。原车马道采用灰白土夯筑,较硬结,宽4.5米,其上有四条平行的马车车辙印迹,内侧边间距均为1米,辙印宽20-35厘米,深10厘米,内填灰白土和淤土,为新城内沟通东、西门的主要交通道路。

    屯兵营遗址:位于新城东南角,是新城守城将士居住的场所。2004年考古发掘出大量房屋基础,有三开间和里外双间两种规格,门均朝南,建筑形式均为地面式木结构,同时还发现有灶坑、柱洞、排水沟等建筑遗迹。2007年在原址上保护性修建。
    附近还有兵器铸造窑址,也就是合肥新城铸造兵器的作坊。2004年考古发掘出大量炼炉残渣和大量箭镞。
    东侧门遗址:遗址位于新城东城墙的北端,东城墙与北城墙转角处40米,还有土夯城门,门道长22米,宽9.4米。城门内侧南边整齐堆放数十个用于防御此城用的礌石,均经过加工,基本成圆形,直径在15-30厘米之间。冷兵器时代的抛石机相当于今天的大炮,这一堆石块就是当时的礌石。

    没有看到聚贤堂,这是座占地3200平方米的三进仿汉建筑。一进“三国鼎立,曹魏称雄”以拓片的形式描述了曹操的军屯政策,再现了曹魏将士骑马、比武、耕田等日常生活场景。庭院内以围攻新城、拒守力战、驰援新城、固若金汤等一组浮雕讲述了合肥新城的历史典故;二进“礼贤兴邦,叱咤风云”展示了大家耳熟能详的魏国贤臣和良将;三进“秣马厉兵,武定中原”用立体的战斗场景与火攻壁画场景相结合,再现了保卫合肥新城之战。

    说说满宠其人:三国时期魏国著名酷吏、将领。最初在曹操手下任许县县令,掌管司法,以执法严格著称;转任汝南太守,开始参与军事,曾参与赤壁之战。后关羽围攻樊城,满宠协助曹仁守城,劝阻了弃城而逃的计划,成功坚持到援军到来。曹丕在位期间,满宠驻扎在新野,负责荆州侧的对吴作战。曹叡在位期间,满宠转任到扬州,接替曹休负责东侧对吴作战,屡有功劳。后因年迈调回中央任太尉,数年后病逝,谥号景侯。
    清廉严法:满宠十八岁时,在郡中任督邮。当时郡内的李朔等人各自拥有部曲,为害百姓。太守遣满宠前去纠察,李朔等人闻讯后,前来请罪,表示不敢再作恶。后来,满宠试任高平县令。县中督邮张苞贪污受贿,干乱吏政,满宠派人将其抓捕并考问,张苞受刑而死,于是满宠弃官而归。
    初平三年(192年),曹操至兖州,满宠被辟为从事。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移汉献帝于许县,任命满宠为许县县令。当时曹洪的亲戚、宾客在许县境内界多次犯法,满宠把他们抓了起来。曹洪向满宠求情,满宠不肯放人。曹洪请曹操去求情,满宠就在曹操来之前把犯法的人提前处斩了,曹操得知后不怒反喜,称赞满宠执法严格。名士杨彪入狱后,满宠负责审问,荀彧和孔融写信求情说:“只质问,不要拷打”。满宠不作理会,如以往一样拷问,荀彧和孔融极为愤怒。数天后,满宠求见曹操并说道:“拷问杨彪没有找到罪证。如果要处决他,要找到证据才能执行。此人名于海内,若找不到证据而把他处决,会大失民心,请主公想清楚。”曹操即日把杨彪释放,荀彧和孔融对他的所作所为而对其友善。
    勇而有谋:当时袁绍雄霸河北,而汝南郡是袁绍的故乡,其门生宾客分布于诸县,拥兵拒守。曹操对此甚为忧虑,以满宠为汝南太守。满宠招募五百人,攻下二十多个壁垒,设计诱杀首领十余人,汝南平定。满宠俘获百姓2万余户,士兵二千人,令他们回家务农。
    建安十三年(208年),满宠随曹操南征,于赤壁战败。曹操令满宠为奋威将军,驻守当阳。后来,由于孙权多次攻魏,曹操又将满宠调回汝南,任太守,并赐爵关内侯。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攻樊城,满宠协助曹仁守城。同年八月,因大雨导致汉水暴溢,前来增援的于禁七军3万人遭遇了自然水灾而被困(正史中,关羽并未决堤),关羽趁机进攻,导致于禁全军覆没。樊城城墙也因水淹多处崩坏,众军慌乱。有人对曹仁说:“今日的危难,不是这样容易支撑,趁著关羽还没有合兵围城,夜晚应该乘轻船,弃城逃走,这样方可脱身。”满宠劝说:“山水来去快,希望不会太久。听闻关羽遣其它将领在郏下,自许以南,百姓担忧,关羽不敢进攻,是害怕我军后面成犄角。如今若逃跑,洪河以南的地方(洪河,发源于伏牛山南部,为淮河的支流)就不是我们的国家所拥有了,君请再坚持等待。”曹仁说:“没错。”满宠把自己的白马淹死,与士兵共同盟誓,以必死之心迎战,众人重新振作。后徐晃救兵到来,水亦稍降,曹仁、满宠与徐晃前后攻击关羽,关羽最后败走。
    功勋卓著:延康元年(220年),魏文帝曹丕即位,升满宠为扬武将军。不久,因满宠在江陵击败吴军有功,改拜为伏波将军,驻军新野。
    黄初三年(222年),满宠随曹丕南征东吴,到达精湖,满宠率诸军在前,与敌兵一水之隔。满宠命令手下将领:“今夜风很急,敌人定会来烧军营,应做好准备。”各路军队都提高了警惕。到半夜,果然有十来股军队来烧军营。满宠率兵乘其不备击溃敌兵,因功进封南乡侯,假节钺。黄初五年(224年),被任命为前将军。
    曹叡继位后,又晋封满宠为昌邑侯。太和二年(228年),满宠任豫州刺史。太和三年(229年)春天,据投降者的消息,东吴进入战备状态,扬言要到江北来狩猎,孙权要亲自出马。满宠估计敌人一定会袭击酉阳,于是也加紧战备。孙权闻讯,只得退还。那年秋,派曹休从庐江南到合肥,派满宠向夏口。满宠上疏言道:“曹休虽聪明果敢,但很少用兵,实践经验不足。今所行线路,背后是湖,旁边是长江,前进容易,退却却难。这样的路是兵家所最忌讳的呀!如果进入无强口,应该做好充分准备。”满宠的上疏没有送到,曹休就深入到无强口。敌兵果真在无强口断了去夹石的路,阻截了曹休的退路。曹休边战边退,正好朱灵等从后面拦截敌兵,与敌人相遇,敌人惊恐而逃,曹休得以生还。
    同年,曹休去世。满宠以前将军职代理都督扬州诸军事。汝南士兵和民众慕恋满宠,扶老携幼,要随满宠一起走,无法阻止。护军上表要求剿杀首领。曹叡让满宠带走亲信部下的一千人,其余的不再管了。
    营建新城:太和四年(230年),满宠为征东将军。这年冬,孙权声称要取合肥。满宠上表要求召集兖州、豫州兵力。后来两州兵力云集,敌兵只好退还了。朝廷命满宠就此撤兵。满宠认为敌兵大举退还,恐怕不是本意。他们一定是佯装退却以麻痹我们,等我们撤军后,好趁虚而入。于是上表要求不要撤军。
    太和五年(231年),东吴将领孙布派人到扬州求降,说:“因为路途遥远不能前来致意,特请派兵前来迎接。”扬州刺史王凌将孙布信传到满宠手里,请求派兵马前去迎接。满宠认为此必有诈,不派兵马,替王凌写信给孙布说:“你认识错误,迷途知返,想脱离灾祸归顺我们,离开暴政,改走正道,值得赞扬。今希望我们派兵迎接你们,但思来想去,兵少则不能保卫你们,兵多则又易泄露机密。暂且设密计以成全你的志向,临时再商讨办法。”正好这时满宠被召入朝,临行前他命令留府长史:“若王凌想要前往迎接,不要给他派兵。”王凌因为不能从满宠处索得兵马,于是就派遣督将,率步兵骑兵七百人前往迎接孙布。孙布在夜里突然袭击,督将逃走,七百人死伤大半。
    当初,满宠与王凌不和,王凌的同党诋毁满宠年老力衰,言行荒谬,不合事理。因此曹叡才召满宠入朝。满宠到京城后,身体康健。曹叡见状,又要求满宠回到原职去。满宠不止一次上表,要求留在京城。曹叡下诏说:“从前廉颇为向使者表示自己身体健康,仍可带兵打仗,一顿吃掉斗米、十斤肉。马援六十二岁时仍请兵战斗,据马鞍顾视,以示可用。今你未老而自谓已老,怎不以廉颇、马援自比呢?要想法保卫边境,为国效力啊。” 
    太和六年(232年),东吴大将陆逊移兵庐江,不少人认为应赶快救援,满宠说:“庐江虽小,但是兵精将猛,定能坚守一段时日。再说,敌军弃船深入二百里,后方空虚,正宜诱其深入,乘机击败他们。应当听之任之,让其推进,让他们连逃跑都来不及。”整肃军队开往杨宜口(阳泉水、决水汇合处,今霍邱西北、河南省固始县三河尖镇青泥滩一带)。敌兵听说大兵东下,当夜逃走了。当时,孙权每年都有进攻之计。
    青龙元年(233年),满宠上疏说:“合肥城南面江靠湖,北面远接寿春,敌兵围攻合肥,得以依恃水势。官兵救援,应当先攻破其主力军,然后才能解围。应当转移城内的兵力向西三十里,那里可以依据地势奇险,再加上城兵固守。这是引敌出洞而断其退路的上计。”护军将军蒋济则以为:“如此做是向敌人示弱,而且看见敌人的烟火就毁坏自己的城池,这可是不攻自破呀!如果情形真是到了这地步,则敌兵必肆无忌惮地掠夺,我兵则必然以淮北为守了。”因此明帝没有同意满宠的意见。满宠又上表:“孙子说:兵者,实为诡变之道。本来有能力,但却让敌兵认为贫弱而不能,予以小利麻痹敌人使其骄傲,而以为我们害怕了。这就是所谓形与实不必相符的道理。孙子又说:‘善于诱引敌人示以假象。’今趁敌兵未到之前,移兵城外,内布精兵,这是设假象而诱敌深入之道。诱敌远离水路,相机而动,则外能御敌,内能生福。”尚书赵咨认为满宠的计谋更符合实际,于是曹叡下诏照此办理。
    这一年,孙权亲自率兵,欲包围新城,但因为此城离水路太远,在水上停留二十天不敢下船。满宠对各位将领说:“孙权得知我移兵城外,一定会夸下海口。现在前来展示其实力,邀取功名。虽然他不敢再推进,但一定会上岸来炫耀一下兵力,以示其兵多将广。”
    于是在合肥城的隐蔽处埋伏步兵骑兵六千人,等待吴军自投罗网。孙权果然上岸耀武扬威,满宠部署的伏兵突然冲过来猛袭敌兵,杀死了吴军几百人,还有一些落水而死。
    固守合肥:青龙二年(234年)二月,蜀汉丞相诸葛亮进行第五次北伐,遗使请东吴一起出兵。孙权答应。旋即引发第四次合肥之战,于同年五月,孙权进驻巢湖口,自称有十万人,亲自带兵攻向合肥新城;另一方面,又派陆逊、诸葛瑾率万余人进驻江夏、沔口,攻向襄阳;将军孙韶、张承进驻淮,向广陵、淮阴进逼,形成三路兵马北伐。
    满宠向朝廷建议,希望放弃合肥新城,把吴军引诱到寿春。魏明帝曹叡不同意满宠的建议,传令满宠说:“过去汉光武帝派少量精兵坚守遥远的略阳郡,终于打败了强悍的隗嚣。我朝先帝东围合肥,南守襄阳,西边防御祁山,吴军经常来侵犯在这三座城池,可知这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这次纵然是孙权亲率大军围攻新城,新城也决不会陷于敌手。希望守城诸位将军协力作战,我也将亲自督师前往与吴军会战。说不准等我率大军到达新城时,吴军早已退走了呢!” 
    六月,满宠想率众军援救新城守将张颖,但殄夷将军田豫却认为该新城自守有余,如果有援军至,怕孙权反过来吞并援军。而当时吏士多请假,满宠上表请召中军兵及召回所有请假将士,集合抵挡。不过散骑常侍广平刘邵认为满宠该自守不攻,避其锐气;而中军则先派步兵五千、精骑三千出发,将队伍排列疏散,多加旗、鼓,敌军知道大军到来,必定自走,可以不战而破。曹叡听从刘邵的计划,先派前队出发。
    而曹叡亦不接纳满宠援军的意见,认为合肥、襄阳、祁山是曹魏东、南、西三个重要防点,守城有余,曹叡便于七月壬寅日,亲乘龙舟率军东行。满宠便募集数十壮士,折断松枝为火炬,灌上麻油,在上风的位置顺风放火,烧毁敌军攻城器具,射杀孙权之侄孙泰(曹操的侄外孙)。孙权军队围攻新城多日,魏将张颖等拒守力战,吴军难以破城。孙权得知魏明帝曹叡亲自率领的大军距离自己不远了,再加上吴军中士卒都多有病患,于是孙权撤退。孙韶军亦同时回师。只有陆逊军继续战斗,但不久亦撤退。
    青龙三年(235年)春天,孙权派兵数千家到江北屯田。这年八月,满宠认为,正值庄稼收割季节,男女老少,布满田野。而屯兵的士兵离城有数百里远,可乘其不备,突然袭击。于是派遣长吏率兵沿江东下,摧毁各个屯兵营,焚烧许多谷物后撤回。曹叡下诏嘉奖满宠,同时将所获的东西全部赏赐给将士。
    去世:曹叡驾崩后,满宠继续侍奉曹芳,与司马懿、蒋济等并列为曹氏四代元老。公元238年(景初二年),满宠因年迈撤离一线,升为太尉。满宠不好积蓄,所以家无余财。曹芳下诏说:“将军领兵在外,一心向公,有季孙行父和祭遵的风范。赐田十顷,谷五百斛,钱二十万,以表彰你清忠俭约的高风亮节。”满宠前后增加的封邑共有九千六百户,子孙二人封为亭侯。正始三年(242年),满宠去世,谥号景侯。其子满伟袭爵。

    在合肥重学了三国历史,深刻认识了张辽、满宠和诸葛恪......
部分文字来源于互联网
 ——2019.5.3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