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慵懒猫咪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2019春节埃及游记——亚历山大印象

$
0
0
2019春节埃及游记——亚历山大印象

    从开罗到亚历山大,6个多小时的车程,一路走的是埃及的所谓高速公路。一直是在漫漫黄沙之中穿行,在单调的色彩中,间或出现几处大型工厂之类的建筑物......
    终于进入了亚历山大市区,相较之开罗的清一色土黄,地平线上沙尘浑浊,亚历山大这个城市色彩丰富多了,尤其是靠着地中海的滨海大道让人顿时神清气爽。城市内的有轨电车网路基本与海岸线平行......

     地处北非的亚历山大(PORTO ALEXANDRE)是非洲的三大港口城市之一,也是埃及最大海港,全国第二大城市,更是一座历史名城。城市位于尼罗河河口以西一条东北-西南向伸展的狭长地带上,西北临地中海,东南靠迈尔尤特湖。亚历山大距首都开罗约200多千米,东西长30多千米,南北最窄处不足2千米,有铁路和公路通开罗,这里也是重要的国际航空站。
    亚历山大市所在的省份与其同名,整体位于尼罗河三角洲西北角,属于地中海型气候,拥有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工业,是埃及的重要工业基地,有纺织、造船、化肥、炼油等工业,也是世界著名的棉花市场。亚历山大港分东西两港,东港水较浅,主要为渔港和海上游览区;西港为深水良港,由两道防波堤和狭长的法罗斯岛屏障,港区面积广达6平方公里以上,亚历山大港担负着埃及全国进出口贸易货运量的80-90%,输出棉花、棉织品、稻米等,与欧洲有定期的班轮来往,我国每年也有近30艘货轮靠港卸货。
   亚历山大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曾为古埃及托勒密王朝都城。公元前331年,希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占领埃及,在此建立以他名字命名的城市。亚历山大大帝死后,他的部将、留驻埃及的总督托勒密在这里建立了托勒密王朝,加冕为托勒密一世(救星)。亚历山大成为埃及王国的首都,并很快就成为古希腊文化中最大的城市。托勒密王朝全盛时期,版图不仅包括整个埃及,还包括叙利亚、巴勒斯坦的一些地区以及地中海的一些岛屿,托勒密王朝使亚历山大城走向繁荣。著名几何学家欧几里得,就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亚历山大城。公元前4世纪到前1世纪,这里是地中海东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东西方贸易的中心,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史称后希腊文化或亚历山大文化。它是古代欧洲与东方贸易的中心和文化交流的枢纽,在西方古代史中其规模和财富仅次于罗马。根据马可波罗的记载,在海上丝绸之路时代,亚历山大港是与泉州刺桐港齐名的世界重要港口之一。
    十六世纪埃及的伊斯兰教统治者在奠定了开罗为埃及的新首都后亚历山大港的地位不断下降。在奥斯曼帝国末期它几乎已沦为一个小渔村。
    今日的亚历山大城,是19世纪奥斯曼帝国的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重建的。他在埃及建立了强盛的阿里王朝。穆罕默德.阿里也给遍地废墟的亚历山大城带来新的生机。随着1882年英国把亚历山大城纳为军港、殖民地,又给亚历山大城打上了欧化的印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座城市再次崛起......
    发展到今天的亚历山大,不仅承担埃及和北非的大量海上贸易,也因为深厚的历史底蕴成为旅游胜地。这里有1892年创设的希腊-罗马博物馆,亚历山大图书馆等著名建筑。近郊还有许多名胜古迹。然而经历了三次大地震和无数次的战乱,亚历山大城残存的古迹,如今只剩下一个剧场的遗址和一根孤零零的庞贝石柱。连法罗斯岛上的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亚历山大灯塔也只剩下了遗址......
    这座美丽的海港城市是地中海沿岸的避暑胜地,素称“地中海明珠”。
    地中海 (阿拉伯语:البحر الأبيض المتوسط ):是欧洲、非洲和亚洲大陆之间的一块海域。由北面的欧洲大陆,南面的非洲大陆和东面的亚洲大陆包围着,西面通过直布罗陀海峡与大西洋相连。东西共长约4000千米,南北最宽处约为1800千米,面积(包括马尔马拉海,但不包括黑海)约为251.2万平方千米,是世界最大的陆间海。地中海以亚平宁半岛、西西里岛和突尼斯之间的突尼斯海峡为界,分东、西两部分。地中海平均深度1450米,有记录的最深点是希腊南面的爱奥尼亚海盆,为海平面下5,121米。地中海盐度较高,最高达39.5‰ 。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之一,历史比大西洋还要古老。地中海沿岸还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有古埃及的灿烂文化,有古巴比伦王国和波斯帝国的兴盛,更有欧洲文明的发源地(爱琴文明、古希腊文明以及公元世纪时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古罗马帝国)。

    这里有大量的木质小船停靠在岸边,不知是渔船还是游船......











    汽车沿着地中海由东往西行驶,这条马路就是亚历山大最漂亮、最宽敞的滨海大道,又叫“7.26大街”(用以纪念1956年7月26日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把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埃及国有)。滨海大道朝海的那一面,筑有海堤。在这里,包着头巾穿着黑袍的阿拉伯女子和穿白袍的阿拉伯男子双双对对坐在海堤上,面对大海,背对大道。海堤之下,是大片大片细白的沙滩和各色的小艇。在灿烂的阳光下,滨海大道风光秀丽,楚楚迷人。难怪亚历山大被人们称为“地中海的新娘”......

    埃及的马路上,什么样的交通工具都可以通行,完全不需要大惊小怪......

    最令人心惊胆战的是过马路。埃及通常整条街道都不一定有红绿灯,斑马线更是难得一见。大家要过马路时,需屏气凝神,瞅准时机,嗖的一下蹿过。因为司机就算看见你,也并不会减速慢行。对了,埃及街头好像不限速呢......
    导游调侃:“阿拉伯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大长腿......”
    沿岸的当地局面三三两两坐在岸边聊天,一派悠闲自得的景象。有小摊贩在等待生意,有点像中国的煎饼果子或者鸡蛋灌饼之类......
    在滨海大道的另一侧,则是亚历山大繁华的市区。从一排排欧洲风格的建筑中看得出这里深受地中海对岸欧洲的影响。1882年8月10日,英军在亚历山大港登陆,此后英国渐渐占领了整个埃及。英军把亚历山大港作为自己在地中海最重要的军港,扼控着苏伊士运河的命脉。英国殖民者也欧化了亚历山大这座城市,使这里到处都是充满欧洲情调的建筑物。值得花上一两天时间漫步在市区欣赏老建筑,感受这座海滨城市的历史和地中海风情......
    不过,这些临街的欧式建筑也太......埃及导游些许不好意思地说:这些都是私人住在,政府是不负责维修的......瞬间感受到了我泱泱中华的伟大......
 

    这张照片里的楼房,有点儿香港的感觉吧......

 







    注意街角的肯德基......
    我喜欢对比各个城市和国家的麦当劳、肯德基。在这些遍及世界各地的著名快餐店里,寻找各个城市与国家的不同文化和习惯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麦当劳......

   这算是亚历山大比较气派的建筑物了,底下的网店竟然还有星巴克......

    近距离来一个埃及出租车的特写镜头......



    就从这里开始说说亚历山大这座城市的历史吧......
    亚历山大港的历史可以分四个时期:
    ●托勒密时代从城市奠基到罗马人的到达。
    ●罗马时期从前80年到641年阿拉伯人的到达。
    ●阿拉伯时期从641年到1798年拿破仑占领亚历山大港。
    ●现代时期从1798年至今......
    奠基:亚历山大港是亚历山大大帝约于前334年建立的,具体时间有争议。其主建筑师是狄诺克莱特斯。古代有许多不同的关于城市奠基的纪录流传下来,这些记录往往受後来发展的影响而不客观。最可靠的历史学家之一是阿利安,他说亚历山大大帝在想要画下城市的规划时手头正好没有粉笔,因此他借助谷粒来规划城市的大局。亚历山大的占星术士将这当作为这座城市将会象谷物一样繁华的预兆。其它作者则称後来有一群鸟飞来将这些谷粒吃掉了,并将这个故事看作是後来亚历山大港成为出口埃及的粮食、成为古希腊和古罗马最重要的粮食供给地的征兆。后来在其它亚历山大传说中还有许多更奇怪的故事流传下来。阿拉伯历史学家在中世纪接受了这些传说,比如14世纪伊本·赫勒敦记载说海中的怪物阻挠亚历山大在此建城,因此亚历山大座一座玻璃钟下到海底击败怪物。後来他又在海边立金属像来吓怪物。
    亚历山大在此建城的目的是在瑙克拉提斯边在埃及建立一个希腊人的中心作为希腊与富饶的尼罗河谷之间的联系。当时在埃及只有一个地方提供建立这样一座城市的条件:亚历山大港位于法老岛的後面,又不受尼罗河口淤泥的阻碍。当时当地已有一个埃及的小城,这座小城主要是渔人和海盗的居地。据历史学家记载此後还有五个分散的小村。
    亚历山大走後他的总督克里奥米尼继续城市的建造,但今天的考古似乎证明城市主要是托勒密完成的。亚历山大港取代被摧毁的泰尔成为欧洲与阿拉伯和印度之间贸易的中心。一个世纪後它的规模就已经超过了迦太基,在此後的数世纪中它仅小于罗马市。在罗马时代亚历山大港名义上是一个自由的希腊城市,它拥有自己的元老院。奥古斯都废除了这个元老院的司法权,但谢普提米乌斯·谢维路斯後来又恢复了其司法权。
    亚历山大港不仅是一个古希腊文化的中心,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犹太人城市。七十士译本就是在那里完成的。开始的托勒密统治者维护城市的发展,并使得其大学成为希腊最好的大学。同时这些统治者将其居民分为希腊人、犹太人和埃及人。亚历山大港早期的居民之一是数学家欧几里德。从托勒密四世开始城市内各个民族之间的矛盾开始加剧。
    古代亚历山大港著名的还有亚历山大灯塔(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和亚历山大图书馆。1994年开始在亚历山大港的港口进行的海下考古渐渐地使人们重新认识到托勒密时期亚历山大港的细节。




























































































































































































    这里应该由于水深原因,不见了渔船,只有几位钓鱼爱好者。倒是挺像青岛的海岸线......


部分文字来源于互联网
 ——2019.2.7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