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慵懒猫咪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2019春节再游广州——广州起义烈士陵园(红花岗)

$
0
0
2019春节再游广州——广州起义烈士陵园(红花岗)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二路92号,占地18万平方米,是解放后为纪念1927年12月1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州起义牺牲的烈士于1954年修建的纪念性公园。这里被列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和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广州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2016年12月,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坐北向南,面对东较场,面积达18万平方米。陵园正门为两座黄色琉璃瓦顶的石阅,当中一列5扇朱红色铁栅门,气势庄肃。在南门正面的石壁上镌刻有周恩来手书漆金的园名,气魄雄伟。
    广州是一座神奇的城市。这里的热闹和喧嚣是经年不息的。年三十晚上,这里灯火通明,买卖照旧,让外地游客倍感温馨。这里的纪念性公园其实更像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广场,无论是红花岗、黄花岗,还是三元里......和北方的纪念陵园庄严肃穆的感觉毫无类似......

    陵园由陵、园两部分组成,主体建筑包括正门、广场、陵墓大道、广州起义纪念碑和圆拱形的陵墓。现有景点和游乐场所16处,集纪念、科普于一园。 墓道两旁有20个大花坛,四季鲜花不断;墓上密铺青草,苍松翠柏,红花吐艳。还有辛亥革命红花岗四烈士墓及叶剑英墓等,陵园东部建有中朝人民血谊亭、中苏人民血谊亭以及血祭轩辕亭,有朱德、董必武、叶剑英等的题吟。西南有广东历史博物馆。陵园坐落在岗地湖畔,纪念性建筑物和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在一片青山绿水之中点缀以碑亭桥榭,在遍地红花的坡地中交织着石道幽径,整个陵园风景秀丽,1963年和1986年两次均以“红陵旭日”入选“羊城八景”。每年举办菊展、迎春花市、灯会等活动,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红花岗四烈士墓是林冠慈、温生才、陈敬岳、钟明光四烈士的合葬墓。墓冢呈半球型,西边分别是休息亭,墓前置一长石板作祭台,墓正面台阶而下置有碑石碑文。墓园庄严肃穆,还有松山避雨亭,亭形古雅明快。
 四位烈士在辛亥革命时期从事刺杀活动。其中温生才于1911年3月下旬刺死广州将军孚琦后被捕就义;林冠慈和陈敬岳于1911年8月合谋谋刺广东水师提督李准,未遂,当场牺牲;钟明光于1915年8月谋刺支持袁世凯的广东军阀龙济光兄弟,炸伤龙济光、炸死卫队17人后被捕,次日就义。

    宏敞的主墓道用花岗石块铺砌,墓道的北端是广州起义纪念碑,其造型别具一格,寓意深刻。纪念碑正面镌刻着邓小平手书的漆金碑名,碑四周刻有广州起义战斗场面的浮雕。
    1927年12月11日凌晨,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迫害和屠杀,在当时的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以及叶挺、叶剑英、苏兆征、聂荣臻、徐向前领导下,发动了广州起义,崔镛健等150 多名朝鲜人和苏联驻广州领事馆人员也参加了起义。由于敌强我弱,起义最终失败,在14日至19日的6天时间里,有5700多名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广州起义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单独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伟大开端,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纪念碑东面是位于陵园最高点的圆形拱形的广州公社烈士墓。 起义失败后,部分烈士遗骸丛葬于红花岗。主墓道两侧建花圃遍种红花,两旁的山坡上遍植青松翠柏,终年红花不绝,四季长青。墓冢为传统圆丘形,直径43米,高10.5米,封土上铺青草。这种铁线草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象征着烈士们“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革命精神。墓冢外围是36面花岗石壁的墓墙,墙体中镶嵌着40多根白云石栏杆,每根栏杆均镇坐着一只仰天欢笑的石狮子守灵。墓冢正面一块特大的青石板上镌刻着朱德题书的“广州公社烈士之墓”八个大字,是陵墓的主碑。1987年十二月十一日广州人民政府在墓冢东面的墙上镌刻上《广州起义碑记》。

    整个陵园鸟语花香,绿树成荫,小桥流水,错落有致,平日便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每逢节假日,尤其在清明节前后,广大的青少年会到这里举行扫墓活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每当清晨,红日从墓后冉冉升起时,霞光流溢,绿草闪动着金色的光芒,似乎烈士的英魂正保护着这片大地。“红陵旭日”已被列为新羊城八景之一。

    园区是典型的岭南特色园林景观,湖光潋滟,绿树垂荫,曲径延绵,鸟语花香,绿荫芳草和碧水间坐落着各具特色的纪念亭。
    血祭轩辕亭:园中人工湖有湖心纪念亭,飞阁流丹,黄琉璃瓦面、花樑、红柱,平面呈八角形,是为纪念广州起义后被俘就义,在刑场上举行婚礼的陈铁军、周文雍两位烈士而修建的“血祭轩辕 ”纪念亭,上有董必武同志题字。

    90年多前,一对革命夫妻在广州红花岗的刑场上举行了悲壮的婚礼。什么叫爱情,这也许就是千古绝唱的爱情吧。周文雍和陈铁军,一对“弄假成真”的革命夫妻,一个在刑场上举行婚礼的爱情绝唱。这份爱让无数人感动落泪。
    周文雍和陈铁军都是广东人,广州起义的领导者之一,后因敌我众寡悬殊,起义失败。周文雍转移到香港,后仍与陈铁军假扮夫妻在广州做地下工作。在共同的战斗中,他们产生了爱情,但在白色恐怖中一直将爱情埋在心里。不幸的是,由于叛徒告密,1928年1月27日,周文雍和陈铁军同时被捕。敌人向他们施用了酷刑,但他们坚决不向敌人低头。同年2月6日,在他们被判处死刑、即将就义之时,周文雍在监狱墙壁上题写了一首《绝笔诗》:“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陈铁军则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做了一段慷慨激昂的演讲:“为了革命利益,过去我们一直保持着纯洁的同志关系,今天,我要向大家宣布:让反动派的枪声,来作为我们结婚的礼炮吧!”



    湖心亭的东面还有两座规模较大的纪念亭:一座是为纪念在广州起义中为中国人民献出生命的150名朝鲜战友而修建的中朝血谊亭;另一座是为当年参与广州起义被杀害的苏联驻德副领事及馆员而修建的中苏血谊亭。两座纪念亭相对而立。

    中朝人民血谊亭:为纪念在1927年广州起义时,英勇牺牲的150多位朝鲜同志,1964年广州市政府兴建此亭。该亭坐南朝北。建筑平面呈“凹”字形,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黄色琉璃瓦,钢筋混凝土结构。主亭面阔三间12.85米,进深三间13.06米,高二层,四角攒尖顶。上悬“中朝人民血谊亭”匾额。两侧各有总长为33.7米的曲尺型长廊,两廊各连接面阔6米,进深5.5米的卷棚歇山顶副亭,平面呈方形。中国传统形式的建筑基座,带有朝鲜民族风格的屋脊和檐口装饰为金达莱花和木棉花结合的图案。亭前是水池,小桥横跨其中。亭中心矗立着高大的花岗岩石纪念碑,碑座高0.96米、碑身高 4.3米、阔2.6米,上嵌红棉图案。



    纪念碑正面刻“中朝两国人民的战斗友谊万古长青”,落款为“叶剑英”,题于“1964年十月一日”。背面镌刻着著名书法家吴子复书写的碑文,对在广州起义中牺牲的朝X青年的事迹作了简明的介绍。据记载,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州起义爆发,起义队伍中有150多位朝X同志与中国工人、革命士兵共同战斗,起义失败后,与上级“失去联系”,在大家举棋不定时,反动派就无声无息地把整个te特务营包围起来了,最终全部同志都葬身在国民党反动派的机枪之下。为了纪念中朝两国人民的战斗友谊,1964年广州市政府兴建此亭。



    中苏人民血谊亭:建于1957年,与中朝人民血谊亭相对。平面呈II型,采用中国古建筑形式,对称布局,中间主题部分双重檐,面阔三间,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面积约700多平方米。前置书卷形卧碑,碑座长2.82米 、阔2米 、高0.7米,书卷两侧及后端镶嵌红棉图案。

 
    书卷左页镌刻着广州起义领导人之一的陈郁题词:“中苏两国人民的战斗友谊万古长青!”右页镌刻碑文:“一九二七年十二月十一日,广州工人阶级和革命士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举行了轰轰烈烈的武装起义。起义失败后,苏联领事馆副领事和馆员多人被反革命势力所杀害,光荣牺牲,表现了伟大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在广州起义中牺牲的苏联同志永垂不朽!”

    1927年12月广州起义,直接受到了前苏联派员的指导、帮助和参与。在起义的前两天,一切相安无事。形势在12日夜里有了急剧的转变,反动政府军对起义进行了强硬镇压。13日晚上,大家正在领事馆吃晚饭,8时左右,一帮武装士兵冲进前苏联驻广州领事馆,把领事馆人员全都绑了起来,然后被拉到城里“巡游”。12月14日,前苏联驻广州副领事哈西斯、秘书乌科洛夫、文书伊万诺夫、译电员波波夫和翻译马卡罗夫等5名领事馆苏方人员被强加上与起义有关的罪名遭到逮捕并且公开枪杀。遭到枪杀的还有领事馆的7名中国工作人员。广州起义遭到残酷镇压期间,南京国民党政府宣布与前苏联绝交,波赫瓦林斯基领事等其他人员被驱逐出中国。

    广州起义领导人雕像广场占地2000多平方米,广场上张太雷、叶挺、苏兆征、彭湃、恽代英、叶剑英、杨殷、周文雍、聂荣臻、陈郁、赵自选等11位广州起义暨广州苏维埃政府领导人的大型雕像,分两排屹立在广场在,每座雕像高2.5米,重约3吨,全部用汉白玉石建造,与北面起义烈士陵园内直指云天的握枪的手相互衬,形成广州建国以来最大的一组雕塑群。
部分文字来源于互联网
 ——2019.2.3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