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慵懒猫咪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2019春节再游广州——人民公园与广州原点

$
0
0
2019春节再游广州——人民公园与广州原点

    人民公园在广州公社旧址的斜对面不远处。来到这里其实是为了踩踩广州原点,触摸一下广州的温度。但发现广州原点正在维修,广场上的金钱树分外显眼,很能烘托春节的热闹氛围......

 



    金钱树背后就是广州原点了,被围成了这样的惨状......
    广州原点是广州城市的坐标原点,坐落在城区传统中轴的广州市政府前的人民公园南广场,广州主要建筑物、名胜古迹等都可据此标出方位及与原点的距离。广州原点于2010年10月21日建成。这座广州地理坐标的中心点,由3吨精铜制成,据说欢迎游客踩踏留影,还配备了防撬防盗自动报警系统,力求千年“光亮如新”。距离城市原点50米左右还有“古城十八门”黄铜沙盘模型。
    原点标志表面微凸,高出地面15厘米,直径3米。标志物外围采用灰、黑两色花岗岩作衬边,沿放射线方向镶嵌铜条,花岗岩表面阴刻了广州建城历史简记。内侧圆盘采用2厘米厚的黄铜板和巴西水晶石制成,重达3吨,图案取材于南越王墓出土的“龙凤玉佩”和“羽人驾舟”浮雕图案,彰显了岭南文化特色。城市原点的铜盘制作不同于一般的铜雕,没有采用浇筑的制作工艺,而是采用电脑、机械和手工雕刻的方法进行制作,总共动用工人37个,历时35天才完成。
    城市原点向公众开放后,初衷是不设围栏,市民和外地游客可以与城市原点中心铜盘“亲密接触”。据说如果没有受到强力破坏,城市原点铜盘能够保存几百年。鼓励游客脱掉鞋子踏上铜盘,感受广州的城市气息;穿着平底或软底鞋的游客,也可以在铜盘上面行走。但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只能远观而不能触摸了......

    本有些失望,但去发现广州原点的背后是这样一座有着历史沧桑的公园......

    人民公园(旧称中央公园),位于中国广州市越秀区,是广州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公园,1921年10月12日正式开放。公园布局为意大利图案式庭园,呈方形几何对称形式。院内古树众多。地处公园路以北、府前路以南、东到吉祥路、西至连新路,面积4.46万平方米。公园北侧有广州市人民政府的办公大楼和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办公大楼。

    公园采取意大利图案式庭园布局,呈方形对称形式。园内古树参天,绿篱花丛,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有清初雕制的汉白玉石狮及1926年修建的音乐亭。后陆续增设了盆景园、儿童游乐场、敬老亭、露天音乐茶座,展览大楼等设施,1987年又建成《烽火年代》、《鲁迅》、《冼星海》、《猛士》、《新娘》、《椰林少女》等 6座雕塑。塑像根据题材需要分别采用青铜、黄岗石、汉白玉、红粉石等材料制成,使作品更加有富有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构成公园的一种特有景致。从1978年开始,公园每年都举办菊展、迎春花会和中秋灯会。





    人民公园位于广州老城传统中轴线上,面积4.46万平方米,是广州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公园,被誉为“广州市第一公园”,老广州延称中央公园。
    园址从隋朝起就是历朝历代的衙门官邸:元代是广东道肃政廉访使署;明朝为都指挥司署,并曾为南明绍武政权王宫;清代先后为平南王府和广东巡抚署;民国初期广州还没有属于市民的公园(沙面租界有"公家花园")。民国六年(1917年),孙中山倡议将其辟为综合性公园,命名为“市立第一公园”。交由毕业于美国康乃尔大学的杨锡宗设计。公园采取意大利式的庭园布局,呈方形对称形式。公园1918年建成,命名为“市立第一公园”,1921年10月12日开幕。
    当年孙中山曾多次在此向群众演讲,宣扬民主革命理论。1923年8月12日其公布了中国第一个公园游览规则。1924年中国第一次大型“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活动也于公园举行。1966年官方改为人民公园沿用至今。作为首个拆除围墙的免费公园,人民公园自然成为附近市民的悠闲运动之地。在住宅密集的广州市中心,能拥有如此的“绿肺”,实属难得。

    广州市政府大楼前身是陈济棠主政时期的民国市政府合署办公大楼,大楼位于广州市府前路,至今依旧屹立在此。大楼于1929—1930年间公开征得包括香港、上海等地的设计图样10多份,经评委评定以广州著名建筑设计师林克明的设计为优,其后以此实施。原设计总面积38000多平方米,工程分三期进行,第一期工程由南生公司承造,1931年7月奠基,1934年10月落成。第二、三期工程因历史条件及资金不足而搁置下来。
    大楼坐北向南,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黄琉璃瓦绿脊,红柱黄墙白花岗石基座,蔚为壮观。竣工部分建筑面积13000多平方米。前座通阀88米。大楼中部内分5层,重檐歇山顶,高33.3米。两角楼内分5层,四角重檐攒尖顶。侧翼东西两楼内分5层,重檐棺十字脊顶。余为两坡顶红圆柱明廊,内分4层。首层作基座处理,用花岗岩石砌筑,之上为批荡假石。月台及石阶两侧栏杆望诸头,均刻有云纹,松鹤图案,外观显得色调和谐、古雅。内部装修也极为讲究,柚木门框,窗户配用中国式图案特制钢窗,梁枋及内外斗拱均仿古式彩绘,地面采用朱红色水磨石米批荡,正中央大厅为小方块云石铺地,显得高雅华丽。
    1949年10月广州解放后,该大楼成为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大楼。叶剑英元帅作为广州市人民政府第一任市长,曾在大楼前检阅入城的解放军官兵。该大楼于1989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紧邻广州的商贸中心——北京路。几次经过,人流息壤,过马路都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
部分文字来源于互联网
 ——2019.2.3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