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节再游广州——三元里
街头的指示路标,历史的沧桑感顿显......
三元里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光辉的一页,三元里抗英纪念馆是中国人民、特别是广东、广州人民的骄傲,它所在的广州市三元里村及抗英大街有着及其重要的历史地位。三元里村是城内一个典型的“城中村”,在广州的灯红酒绿中,这里稍显冷清......
处在城郊结合部的三元里村,现在已是高架路飞渡、高楼大厦林立的繁华市区。而在一个半世纪以前,这里是全部种植蔬菜的郊区。三元里因明代有三元市而得名......
三元里村中有三元庙,是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广平英团遗址州人民抗英斗争的平英团旧址。当年,三元里村民狠狠打击了侵略军,毙敌多名,缴获一大批武器,迫使侵略军撤走,取得了辉煌的胜利。遗址解放前早已堙没,建国后经过修缮复原,辟为纪念馆。三元里村口建有三元里抗英烈士纪念碑。在石井桥附近建有义勇祠。三元里平英团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太有特点的街巷名称......
![]()
![]()
太有特点的街巷名称......
说一个古村落特殊的习俗吧——三元里元宵: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鸦片战争中“三元里誓师抗英”事件而闻名于世的广州三元里村,其元宵节并不是正月十五,而是正月十八,且要持续3天。据悉,这一在国内独一无二的传统村俗已持续了近300年。
元宵节再现抗英“三星令旗”:正月十八一大早,三元古庙前,会有醒狮队敲锣打鼓进行了精彩的祈神表演,拜祭北帝,迎取“灵气”,然后分东西两路绕村开展舞狮欢庆活动。舞狮结束后,各类戏曲表演和宴席便会接连不断地持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三元里元宵节里,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三星旗———即在1841年,由三元里村民聚众在村头三元古庙内取出的抗英运动令旗会被高举,绕村飘扬,引导着狮子队在喧天的锣鼓声中进行表演。
元宵日期与“水神北帝”有关:为什么三元里的元宵节会是在正月十八呢?据说与“北帝”有着密切关系。在我国的民间传说中,北帝是掌管北方方位的水神,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受到乡民崇拜。而三元里的元宵节正是为供奉北帝神设立的。节日里,村民要扛着北帝神在乡中巡游,这已成了几百年来的“保留节目”。
村落的尽头是三元里古庙......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馆址就设在三元古庙。该庙原是一座两进一庑廊供奉北帝的道教神庙。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三元里人民在三元古庙前誓师抗英,写下了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自发斗争并取得胜利的第一页。三元古庙亦成为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革命遗址。解放后,广州市人民政府对三元古庙几经修缮,较好地保持了古庙原貌。1961年,三元古庙成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第一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辟为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郭沫若先生题写馆名。该馆现分别为广州市、广东省以及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馆内常设陈列《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迹陈列》,陈列着当年抗英用的三星旗、武器、螺号、飞柬、揭帖、檄文等文物,还有抗英群众缴获的英军枪支、刀剑和军服,以及三元里农民高擎三星旗在北帝神像前誓师抗英的场景复原图等,真实再现了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史实。
这里也是平英团旧址。道光二十一年四月初九日(1841年5月29日)三元里人民为反抗英军侵略在三元古庙前誓师,以庙内的三星旗为指挥旗,103乡民众及部分丝织工人、打石工人、水勇等七八千人痛击英军,6月1日英军仓惶撤退,离开广州。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为中国近代史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三元古庙原是一座两进一庑廊供奉北帝的道教神庙,建于清康熙年间,为二进四合院布局。面积237.6平方米,宽11.38米,深20.88米。山门为硬山顶,阔三间。条石铺地,墙下部砌石,上筑青砖。前檐方石柱与山墙连以弯石坊。石框大门上额书“三元古庙”四个大字。屋脊施鳌鱼宝珠,并有夔纹脊饰。前廊及庙内四壁绘有“伏生传经”等壁画或图案花纹。整座建筑具有浓厚的广州清代祠庙建筑特色。
院子里有两门古炮。这是鸦片战争时期,广州的城防大炮。一门大炮是嘉庆十四年(1809年)广东铸造。 另一门为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三月佛山铸造,炮重五千斤,原安放在沙面西宁炮台。
主展室展示的是三元里抗英的大背景......
前言:18、19世纪,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迅速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他们急于开拓殖民地和寻找商品市场,泱泱东方大国令他们垂涎三尺,几经试探,鸦片成为他们轰开中国的黑色武器。中国坚决禁烟的立场,成为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1839年10月,英国政府悍然出兵中国。1840年6月初,“东方远征军”侵犯广东沿海,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1841年5月,英军兵临广州城下,侵占城外各炮台。一股英军从城北四方炮台出发,窜到三元里奸淫掳掠,激起民愤。广州北郊乡民自发聚集在三元古庙前誓师抗英,取得了牛栏岗等地战斗的胜利,致英军伤亡数十人,沉重打击了不可一世的英国侵略者。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近代中国人民自发保家卫国、反抗外来侵略的一场战斗,并取得了胜利,对后来中国人民大规模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乃至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页。
大堂里有两位在广东颇有影响力的人物塑像......
陈连升(1775—1841年1月7日):又名连陲,原籍湖北鹤峰县,寄居恩施,土家族,出身行伍,久历川楚戍行之老将,爱国将领。1838年擢增城营参将,1839年被林则徐选调,指挥官兵连续六次打退了英军的袭击和反扑,后调守沙角炮台的重任;1840年6月,亲率战船五艘,围歼进犯的英军;次年1月,英军向大角、沙角炮台发起袭击,陈连升指挥守军同数倍于己的侵略军力战,在后援无望,敌军迫近的危急关头,陈连升仍率部激战,拼杀而死,是近代史第一位为国捐躯的少数民族将领。其坐骑被掳至香港,不食而死,被誉“节马”。
鸦片战争期间和战后的七八年里,在广东人民反侵略的斗争中,爱国士绅凭借他们拥有的社会地位,利用他们占有的优越条件,起了组织和领导的积极作用,从道光二十一年四月(1841年5月)著名的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到战后组织社学反侵略武装,何玉成、王韶光等是其中的积极分子和骨干人物。
何玉成:名琳,号琢石。番禺人。早年家贫,以教书为生,并在乡组织怀清社,维护地方治安,经年不懈,卓有成效。鸦片事起写有《辛丑首夏书事》等诗,揭露帝国主义侵略和鸦片输入对中国人民的危害。道光二十一年,英军犯广州,占四方炮台,家居离此不远的何玉成曾谋求“联合本司各社学,保守乡间”。是年五月,广州北郊三元里农民首举义旗抗英,何玉成积极响应,在乡组织义勇队伍,鼓励乡民勇杀英兵。柬传番禺、南海、增城诸村,派出丁壮联合抗英,并大败英国侵略军于牛栏岗。事后,清官方授予何玉成“六品军功”。粤督祁埙称“玉成督率乡民,奋不顾身”,给予奖匾。而他未忘各乡伤亡之士,联络众乡绅向粤督祁埙呈递条陈,建议筹设“驱夷忠勇祠”(即义勇祠)“以慰忠魂”。经批准设在民众效死之地牛栏岗,后迁至石井。英军被三元里等乡民众击退后,何玉成建议官方“增强设备”,但未获响应。同时,协助民间扩大社学组织。他还奉命派怀清社义兵千人,驻扎在城外各炮台,防止英兵再犯。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广州人民因英兵开枪打死我群众三人而怒烧英商馆,祁埙等“恐夷人藉口生事”,急请他商议,何玉成即派社学团练千人来省,驻扎在小北较场,使英人知道“众怒难犯”,不敢报复。
鸦片流毒:1757年始,广州成为全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口岸,欧美各国商人纷纷来广州贸易,将中国茶叶、丝绸、瓷器等大量运至西方。中国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英国的通商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与英国殖民者为攫取世界各地的财富相悖。在正当贸易失利的情况下,英国殖民者在中国开始了罪恶的鸦片贸易。
禁烟壮举:贩卖鸦片给英国带来了惊人的暴利,打破了中国对外贸易的优势,使中国每年白银外流达600万两,中国由200多年来的出超国变成入超国。中国国内发生严重银荒,造成银贵钱贱,财政枯竭,国库空虚,“鸦烟流毒,为中国三千年来未有之祸”。1839年,林则徐受命来广东,实行禁绝鸦片措施,并在广州、东莞销毁鸦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禁烟运动,向世人表明了中国禁烟的坚定决心。
林则徐致英国国王书、林则徐关于销毁鸦片的奏折......
清朝政府禁烟后,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侵华战争。鸦片战争初,英军进犯广东沿海。由于广东戒备森严,英军转而北上。1840年9月,为使英军撤离天津,道光皇帝下令将林则徐、邓廷桢革职查办,任命琦善为钦差大臣,兼署两广总督。1841年1月,英军再次进犯广东。5月24日,英军大举进攻广州,城郊各炮台先后失陷。5月27日,靖逆将军奕山等与英军签订了《广州停战协定》。
鸦片战争期间抗击英军所用的炮台火药缸和炮子
清代三元古庙重修碑刻:三元古庙原是一座供奉神明的庙宇,供奉的主神为玄天上帝,广东民间多称为北帝。该庙历史上曾多次重修,目前发现最早的重修记录是“清乾隆五十年重修三元古庙碑记”(1785年),碑文清晰罗列了当年为古庙重修捐资的乡绅名字。此外还有道光二年(1822年)和咸丰十一年(1861年)两次重修四方碑记。三官里人民抗英斗争恰好发生在这两次修建之间,碑文记录了抗英斗争前后三元古庙的修建情况和庙内供奉神祇以及捐资人名单。此五方碑记为我们了解三元古庙的历史和修建情况提供了重要的物证。
永恒纪念:广州人民三元里抗英斗争是民众自发的一次反侵略的爱国运动,它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一百多年来激励着中国人民不断地奋进,这座历史的丰碑也将永存。
结束语:1841年,广州城郊三元里乡民自发抗击英国侵略者的壮举,在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平英团旧址被辟为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以来,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以主题鲜明的展览、丰富多样的纪念活动不断向广大观众传递爱国信念和拼搏精神,激励人们不忘历史,奋发图强。
从右侧小门外出,穿过窄窄的巷道,来到另一件展室......
历史在这里沉思......
![]()
![]()
![]()
这间展室,展示的是三元里抗英的详细过程......
![]()
三星令旗:1840年6月,英国发动对华鸦片战争。1841年5月29日,英军劫掠队到三元里一带抢劫,侮辱菜农韦绍光的妻子。韦绍光等人忍无可忍与敌力搏,打死几名英兵。随后,三元里附近103乡人民"义愤同赴",举起三星旗, 组成反侵略武装抵御英军,誓师抗击英国侵略者。5月30日晨,数千名义勇逼近英军司令部所在的四方炮台,诱敌至牛栏岗,经过一天激战,打死英军200多人,三元里人民大获全胜。
这间展室,展示的是三元里抗英的详细过程......
三星令旗:1840年6月,英国发动对华鸦片战争。1841年5月29日,英军劫掠队到三元里一带抢劫,侮辱菜农韦绍光的妻子。韦绍光等人忍无可忍与敌力搏,打死几名英兵。随后,三元里附近103乡人民"义愤同赴",举起三星旗, 组成反侵略武装抵御英军,誓师抗击英国侵略者。5月30日晨,数千名义勇逼近英军司令部所在的四方炮台,诱敌至牛栏岗,经过一天激战,打死英军200多人,三元里人民大获全胜。
《三元里》
清·张维屏:这首诗写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是年5月27日,《广州和约》签订,激起了广东人民的义愤。
作品原文: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家室田庐须保卫,不待鼓声群作气;妇女齐心亦健儿,犁锄在手皆兵器。乡分远近旗斑斓,什队百队沿溪山。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夷兵所恃惟枪炮,人心合处天心到。晴空骤雨忽倾盆,凶夷无所施其暴。岂特火器无所施,夷足不惯行滑泥;下者田塍苦踯躅,高者冈阜愁颠挤。中有夷酋貌尤丑,象皮作甲裹身厚。—戈已摏长狄喉,十日犹悬郅支首。纷然欲遁无双翅,歼厥渠魁真易事。不解何由巨网开,枯鱼竟得攸然逝。魏绛和戎且解忧,风人慷慨赋同仇。如何全盛金瓯日,却类金缯岁币谋?
长红:鸦片战争后,广州、佛山建筑行业工人张贴“长红”,声讨侵略者霸占土地、射杀无辜群众的罪行,并申明坚决不为英国人建造楼房。
鹿步司石冈书院飞柬: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消息传到各乡,各乡社学、书院立即响应,士绅、乡民、义勇迅速用飞柬联络四方,共同抗击英国侵略者,这是鹿步司石冈书院飞柬。
《全粤义士义民公檄》:《南京条约》签订后,钱江、何大庚等人草拟了《全粤义士义民公檄》,张贴在广州府学明伦堂内,表明了反对侵略的决心。
抵制英货公启:鸦片战争后,广州城绅商士民以各种形式反对侵略,这是锦联堂布商拒售英货的公启。
联升社学碑记:联升社学是清代太和地区民众自卫武装力量习武之地,该社乡民在抗英斗争中战功卓著,获“戮力歼魁”横匾。该碑记载了鸦片战争英军入侵广州时该社乡民积极参战的事迹。
联升社学碑记:联升社学是清代太和地区民众自卫武装力量习武之地,该社乡民在抗英斗争中战功卓著,获“戮力歼魁”横匾。该碑记载了鸦片战争英军入侵广州时该社乡民积极参战的事迹。
石狮:这是联升学社门前的石狮子。
庙前誓师:广州城郊失陷后,英军四出奸淫掳掠。1841年5月29日,广州三元里及北郊各乡乡民在三元古庙前高举义旗,自发地组织起来抗击侵略,保卫家乡,在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牛栏岗大捷:1841年5月29日,接到三元里传报的各乡代表聚集的牛栏岗举行会盟,商议杀敌大计,决心迎头痛击英国侵略军。同时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办法,将丘陵起伏的牛栏岗设为主战场。5月30日,按照原定计划,大部分乡民埋伏在牛栏岗四周,另一部分民众则佯攻四方炮台,将英军引至牛栏岗,适逢天降暴雨,英军火药枪失去威力,三元里人民在牛栏岗给英军以重创。
![]()
飞铊凤:在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中,妇女积极参站。传说中的“飞铊凤”在战斗中用飞铊杀伤英军多名。这是传说中的“飞铊凤”雕塑。
飞铊凤:在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中,妇女积极参站。传说中的“飞铊凤”在战斗中用飞铊杀伤英军多名。这是传说中的“飞铊凤”雕塑。
影响深远: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广州城乡的“街约”、“社学”纷纷组织团练、义勇,开展了一系列反对英国侵略的斗争。
再往前走,还有一间小小的展室......
小小的公园现在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有大爷大妈在跳广场舞......
为了永远缅怀英烈们的英雄业绩,广州市人民政府于1950年10月在三元里村西门楼的山冈上,建起了三元里人民抗英烈士纪念碑,纪念碑四周建成三元里抗英纪念公园。公园占地面积7920平方米,布局庄严肃穆。
一百多年前三元里人民英勇抗击外来侵略者的斗争业绩可歌可泣,为此而牺牲的先辈们在这片红棉花盛开的土地上洒下了滴滴英雄热血。这正是:手执锄矛举三星,百乡同心结联营;振我民族英雄气,牛栏岗上鬼魂惊!
部分文字来源于互联网
——2019.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