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端午徐州行——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
战役实施厅
第三阶段 战场休整
全歼杜聿明集团(1948年12月16日—1月10日)
黄维兵团被歼,李延年、刘汝明兵团撤向淮河以南,被围困在陈官庄地区的杜聿明集团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为配合平津战役,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华野自12月16日起转入战场休整,对杜聿明集团“围而不打”。中原野战军集结于宿县、蒙城、涡阳地区休整待机。在20天的战场休整中,解放军广泛开展强有力的政治攻势,恢复和整顿战斗组织,深入进行形势任务教育。1949年1月6日,华野对拒不投降的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激战至10日,全歼杜聿明集团26.2万余人,淮海战役胜利结束。
经过前两个阶段的作战,国民党军投入的七个兵团两个被歼,两个撤离,剩下的邱清泉、李弥兵团及孙元良残部20多万人被围困在东西不到20华里,南北不到10华里的陈官庄,陷入绝境。至此,蒋介石的“南北对进,三军会师”计划完全落空。
一、总前委蔡洼会议:1948年12月17日至18日,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淮海战役总前委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五位首长齐聚安徽省萧县蔡洼村一所普通的民房中召开会议共商国是。此时,淮海战役已胜券在握,五位首长着重讨论了淮海战役结束后的渡江作战方案,以及部队整编问题。蔡洼会议是一次承前启后、展望未来的会议,是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团结协战的光辉记录。
总前委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五位首长在会议休息时留下了这张珍贵的合影。
解放军战场政治工作:我军战斗力的决定因素是人,是指战员的政治觉悟,胜利信念和勇敢不怕死的精神,以及掌握使用武器装备的战术、技术水平的提高。而这些因素的充分发挥和提高,必须依靠强有力的政治思想工作。
——华野政治部主任唐亮
二、阵地新年:为了庆祝1949年元旦,在解放军的战壕里,战士们正用喊话筒对敌喊话,文工团员深入火线为战士们热情洋溢地表演节目,炊事员将热腾腾的饭菜送上火线,阵地上充满了欢声笑语。而国民党军阵地与此形成鲜明的对比:国民党军官兵缺衣少食,冻饿交加,垂头丧气,一派末日景象。虽然每天出动百余架飞机空投物资,对他们来说却是杯水车薪。而且20天休整,有11天是雨雪交加的天气,能见度低,国民党军盲目空投,大部分物资落到我军阵地上,战士们幽默地说:这是蒋介石送给我们的新年礼物。
解放军开展文娱活动的道具
毛泽东主席为新华社撰写了1949年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庄严宣告: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向长江以南进军,将要获得比1948年更加伟大的胜利。这是新年献词的修正稿。
中野九纵二十六旅七十六团炊事员自制的火线送饭保暖箱
广大医务人员在枪林弹雨中抢救伤员,夜以继日忘我工作。华野有241名卫生人员献出生命,完成了近10万名伤员的救治任务。这是医务人员使用的部分医疗器械。
三、包围圈内的国民党军:包围圈内的陈官庄战场满目荒凉。20多万大军挤做一团,惶惶不可终日。连日大雪,空投中断,饥寒交迫的国民党军士兵只有靠麦苗树皮度日,拉炮的骡马也被宰杀充饥,图为被砍光树枝、扒去树皮的榆树。
国民党军杀骡马充饥,此为当时啃剩遗弃的马骨头
国民党军空投食品用的竹篓
国民党某军官的日记
![]()
![]()
华野于1949年1月2日发布的总攻杜聿明集团命令
四、全歼杜聿明集团于陈官庄地区:华野经过20天时间的短期休整,于1949年1月6日向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华野组成三个突击集团,依照割裂邱、李兵团,先歼李弥兵团的方针,对拒不投降的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8日,全歼李弥兵团的3个军和邱清泉的七十军、七十三军。9日,杜聿明集团在20架飞机的掩护下向西突围未成。解放军攻占了竹安楼及其西南飞机场,激战至10日拂晓,陈官庄的杜聿明司令部最终被摧毁。杜聿明化妆潜逃时被俘,邱清泉逃跑时被击毙,仅李弥只身逃脱,我军全歼该敌。
华野于1949年1月2日发布的总攻杜聿明集团命令
华野一纵三师七团政治委员徐放使用的指北针
华野八纵作战命令
杜聿明见大势已去,身穿士兵服化装逃跑,被华野4纵11师俘虏。随后,杜聿明被押解到华野司令部。第三阶段共歼敌26.2万余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至此,淮海战役胜利结束。
华野四纵十一师为范正国、崔喜云等勇敢机智俘虏杜聿明颁发的嘉奖令
华野四纵十一师为范正国、崔喜云等勇敢机智俘虏杜聿明颁发的嘉奖令
杜聿明被押送到华野司令部时开的收据
华野特纵骑兵团一大队队长孟明贤使用的文件包
淮海战役第三阶段,华东野战军经过22天的战场休整后发起总攻,仅经过4昼夜96小时的激战,就全部、干净、彻底地歼灭了包围圈里的杜聿明集团残部。这一阶段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一个“剿总”前进指挥部、一个绥靖区司令部、三个兵团、10个军、26个师,共计26.2万余人,缴获了大批武器装备。至此,规模宏大的淮海战役历经三个阶段,经历65个昼夜的激战,终于胜利结束。
此役,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队一个“剿总”前进指挥部,一个绥靖区司令部,五个兵团部、22个军部、56个师,一个快速纵队,共计55.5万余人,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比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苏联红军歼灭希特勒法西斯军队30万人的战绩,还要多歼敌25万余人。
人民群众支援前线规模之巨大,543万民工随军征战千里,冒枪林弹雨,忍风雪饥寒,后勤保障动用人力、物力、财力之多,为战役的胜利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亦为古今中外战例所罕见。徐州诗人赵英敏在《临江仙·淮海决胜》一词中生动地描写道:“淮海沙场烽火漫,炮声震撼升空。英雄激战刺刀红。紧追穷寇,围困万千重。狼狈敌兵惊破胆,将官灭尽威风。龙擒虎伏一酋终。南京哀叹,北都庆丰功。”
淮海战役的胜利,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连同辽沈、平津战役的胜利,从根本上动摇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为人民解放军渡江南进,解放全中国奠定了胜利基础。为了赢得这次战役的全面胜利,中国人民解放军有12.4万人流血伤亡,其中3万余人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表现出了中华民族优秀儿女一往无前、压倒一切的英雄气概,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毛泽东伟大军事思想的光辉体现,为纪念这一历史性伟大胜利,表彰英烈精神,1959年4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决定,在徐州兴建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和纪念馆。1965年11月6日,淮海战役发起十七周年纪念日,位于徐州市区凤凰山东麓的淮海战役纪念塔、纪念馆(老馆)同时对外开放。
部分文字来源于网络
——2018.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