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春节——香港·湾仔码头与天星小轮
从迪士尼去铜锣湾,打车花掉近300港币。司机服务态度很好,告诉我们,如果要去尖沙咀看花灯巡游,再打车就不上算了,还要隧道费用,不如坐天星小轮,便宜,快捷。师傅真好,我们来到了铜锣湾的天星小轮渡口——湾仔码头。
对湾仔码头这个名字很是熟悉,因为儿子最爱吃“湾仔码头”的玉米水饺.

刚从迪士尼回来,看到轮渡里的招贴画,很有感触......
自动售票机......
湾仔码头,全称湾仔渡轮码头(Wan Chai Ferry
Pier),是香港的一个渡轮码头,位于香港岛的湾仔海旁,邻近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湾仔码头现时设有2条天星小轮航线,来往湾仔至尖沙咀的尖沙咀天星码头,及湾仔至红磡的红磡码头。
由于现时湾仔码头的所在地,将被用作兴建中环湾仔绕道,政府计划将该码头拆卸,并于现时海堤北面,建筑新码头。新码头占地约2,200平方米,较现时码头减少约150平方米,设施与中环新天星码头(七、八号码头)相若。营运湾仔至红磡及湾仔至尖沙咀两条航线的天星小轮即表示反对
。天星小轮位于香港岛的湾仔,临近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金紫荆广场。
中环天星码头天星小轮有限公司,简称天星小轮,在1880年代晚期开始提供渡海服务,现经营四条渡海小轮航线,航线包括:中环←→尖沙嘴、中环←→红磡、湾仔←→尖沙嘴、红磡←→湾仔航线。其中红磡←→湾仔航线是在1999年4月1日才由油麻地小轮转到天星经营。
![]()
天星小轮现时为香港唯一获得专利航线经营权的渡轮服务。现时天星小轮船队中十二艘内燃机小轮均为传统双头式设计,船身颜色采用上半白色及下半绿色,船顶烟囱上有四枚星作装饰。其名称皆有“星”字。于1989年加入服务的最新船只载客量为762人,其余船只载客552人。天星小轮于中环、湾仔、尖沙咀及红勘皆设有码头,而且收费较便宜。天星小轮分别行走两条往返尖沙咀至中环及湾仔的专利航线,与及两条往返红磡至中环及湾仔的牌照航线。天星小轮在上层的船舱安装了空气调节系统。
2003年7月,天星小轮也在其渡轮服务以外增设了一条海港旅游牌照航线(天星维港游),以尖沙咀作起点并以循环形式于一小时内驶经中环、湾仔及红磡后返回起点,方便游客观赏维港景色。
天星小轮是香港著名的拥有悠久历史的交通工具,是香港的维多利亚港常见的渡海交通工具。天星小轮是与香港电车、太平山山顶缆车齐名的拥有百年以上悠久历史的交通工具。服务香港逾100年的天星小轮,在香港的维多利亚港提供渡海小轮服务,载客来往香港岛及九龙半岛。每隔数分钟或十多分钟便有一台开往对岸。
不单是香港与九龙之间的渡海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乘搭天星小轮亦是香港本地其中一项最质优价廉的观光旅程。亦是访港旅客游览维多利亚港首选的行程,《国家地理旅游杂志》曾把乘搭天星小轮游览维港两岸誉为“人生50个必到景点”之一。
70年代以来,天星小轮虽然面对过海隧道巴士及地下铁路加入竞争,但仍凭其相对乘坐海底隧道巴士及跨海地铁更低廉便宜的收费、及无须受塞车影响,及饱览维多利亚港海上风光的优势,每天吸引超逾7万人次旅客乘搭往返香港岛和九龙半岛两岸。显得有些简陋落伍的天星小轮成为香港的市民难以舍弃的交通工具,每年创造可观的盈利。
古老的船舱......
远观香港会展中心夜景.....
说说天星小轮的历史:
战前发展:天星小轮的起源要追溯至1880年,一位外国人——波斯拜火教(祅教)教徒Dorabujee Naorojee
Mithaiwala创办天星小轮的前身——“九龙渡海小轮公司”开展其载客渡轮服务。并以一艘名为「晓星」的蒸汽船来往尖沙咀与中环。至1890年,九龙渡海小轮共拥有四艘单层燃煤小轮,不久,这四艘小轮均增设了上层客舱。当时的渡轮服务每相隔40分钟至1小时开出一班往返中环毕打街及尖沙咀九龙角。1898年九龙仓集团收购“九龙渡海小轮公司”,并于1898年5月正式成立“天星小轮公司”。当时新公司辖下船队的船名均包含了「星」字。1904年,天星小轮在当时九龙角兴建新的天星码头,于1906年4月落成。9月18日,九龙角天星码头被台风吹袭破坏,并于1911年重新开放。1916年,邻近尖沙咀天星码头的尖沙咀火车站落成,使乘客量大幅上升。1920年代陆续增加双层小轮船。1933年,天星小轮取得来往尖沙咀至中环航线的专营权。同年,引入其第一艘柴油内燃机轮船(命名为「电星」)。1941,日本进攻香港,天星小轮在炮火下维持渡轮服务疏散那些九龙半岛的难民及军队。随后,天星小轮的服务停顿了三年零八个月,是成立以来最长时期的停顿。战火中损失了5艘天星小轮。至1949年,有6艘天星小轮恢复航行。
战后发展:1966年4月,天星小轮因把船费加价五仙,引起九龙区出现骚乱及暴动。当时的红磡渡轮服务亦一度被逼中断,事件到4月10日才告一段落,后称为天星小轮加价事件。1998年,天星小轮庆祝其成立100周年纪念。1999年4月1日,天星小轮接办原本由油麻地小轮经营的红磡至湾仔航线。2003年开办名为“天星维港游”的海上游;游客可乘坐仿照1920年代设计的天星小轮“辉星号”畅游维多利亚港。
维多利亚港分隔香港岛及九龙两岸,因此维多利亚港的交通对香港的经济、民生、发展尤其重要,香港政府一直为如何连通两岸费尽心思。1890年代起,早已有渡海小轮往返维多利亚港两岸。随着香港经济发展,维多利亚港的交通设施由原来渡海小轮发展至海底隧道、地下铁路等现代化设施。
在未有过海隧道和过海地铁前,渡海小轮是往来维港两岸的唯一办法,香港的渡轮事业也曾一时兴盛。最早的渡轮公司是1888年成立的“九龙渡海小轮公司”,由波斯教徒创办,来往尖沙咀与中环。1898年,九龙仓收购“九龙渡海小轮公司”,并把小轮公司改名为“天星小轮公司”。
1900年代初,承办来往香港和九龙的小轮公司多达16家,海港上的渡轮一度蔚为奇观。由于太多公司承办,担心混乱,香港政府在1919年起,批出专营权予“四约街坊轮船公司”,营办港九之间的渡轮服务。1924年1月1日,“四约街坊轮船公司”专营权届满,由香港油麻地小轮船有限公司接办服务。
此后,有一段长时间大部分航线由油麻地小轮提供服务,主要路线有北角至观塘、九龙城及红磡,中环至佐敦道码头、大角咀及深水埗。1980年代初期,港岛东区至中环的交通十分拥挤,出现了走水路比陆路还快的奇特现象,油麻地小轮于是开办由太古城至中环的非过海渡轮服务,1985年,地下铁道港岛线通车后,服务取消。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尖沙咀码头了......
插个题外话,说说“湾仔码头水饺” :湾仔码头是香港一个急冻点心品牌,以水饺最为著名,创办人为臧健和。现时该公司获通用磨坊旗下的贝氏堡(Pillsbury)入股,与臧健和共同合作。"湾仔码头”属于美国通用磨坊食品公司。创始人臧健和女士最初是在香港湾仔码头边摆地摊卖水饺起家的。2000年代起,湾仔码头也开始增加更多新水饺口味。
说说创始人的传奇故事:30年前她只是湾仔码头边的一个无牌小贩。家庭变故让她在陌生无助的香江唯有坚强。靠着勤奋和聪明,湾仔小贩终成身家数亿的水饺皇后。她说,苦难是财富,更是最好的励志。
当年在香港的湾仔码头,她是最受宠的小贩——人们喊她“臧姑娘”,有的客人吃完饺子后,还会帮她收拾摊子,就像对待一个熟悉的朋友。
臧健和曾经是青岛一家工厂的护士,为了与出国的丈夫团聚,她带着四岁和八岁的两个女儿远奔泰国,但面对重男轻女的婆婆,纳妾生子的丈夫,她又断然离异滞留香港。她说带着两个幼女无助地走在香港的马路上,感觉前路漫漫,三个人的身影在马路上拉得老长。她们娘仨挤在一个四平方的狭小空间,洗厕所、洗夜车、护理老人,她一人兼做三份工,累到病倒。无奈彷徨之际,她选择摆饺子摊。
面对辛酸,她自立自强,笑着奋斗。香港是一片倡导个人奋斗的沃土,勤奋加上聪明,她可以几夜不睡熬红双眼研究出香港人爱吃的饺子;她说内心深处总有一个声音在激励她“做下去,一切都会好的”。于是,靠着勤奋和聪明,昔日的湾仔小贩终成今日身家数亿的水饺皇后。她说话时喜欢盯着对方的眼睛,似乎随时准备把自我拿出来与他人分享。事实上,她早就表现出了这种独特的心态——她从来就不是自卑自闭的小贩。1978
年,她在湾仔码头摆摊不久,香港《文汇报》的专栏作家就找到她采访。比起她的艰难与奋斗,她的落落大方与真诚坦率更让记者印象深刻,于是她一度成为香港各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
这位创始人竟然和青岛有着这样的缘分呢......
尖沙咀天星码头:尖沙咀天星码头位于于九龙半岛南端的尖沙咀。由天星小轮公司经营专门乘坐天星小轮的码头。提供从尖沙咀往返中环或湾仔两种小轮航线。前称为九龙角天星码头。尖沙咀天星码头一带有九广铁路总站钟楼、香港艺术馆和香港太空馆。尖沙咀天星码头的夜景是观光热点。
从尖沙咀看维港......
尖沙咀海滨长廊:九龙半岛最南端的尖沙咀位于维多利亚港正中央,三面被维港环绕,因此尖沙咀海旁设有海滨长廊,又名尖沙咀海滨公园,可看到维多利亚港全海景。2004至2005年,香港政府耗资1.9亿港元对该长廊进行美化,美化之后的长廊有文化中心、香港星光大道、餐厅、交通接驳站、海傍及市政局百周年纪念花园等。
部分文字来源于网络
——2018.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