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慵懒猫咪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2018春节——香港·维多利亚湾

$
0
0
2018春节——香港·维多利亚湾
      香港维多利亚湾可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基本听说过香港的人,就会听说美丽的维多利亚湾。这里应该是香港的标志了。在香港这个弹丸之地,基本去所有的景点都能看到维港的风光。来香港3天,乘游轮欣赏了维港夕阳中的景色,又乘天星小轮领略了夜景。
      其实,青岛市南区沿海的景色以及市郊黄岛沿海的景致,都不比维港差多少呢!

******************************
      夕阳西下中的维多利亚湾......
      维多利亚港不只是个海港,更是一个不能错过的景点。香港由昔日的小渔村,发展成为今天的“亚洲国际都会”,这个天然的深水避风港,功不可没。今天,维多利亚港内穿梭不绝的货船、帆船、舢舨以及豪华大邮轮,连同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拼凑出一个别具风貌的海上景观......
      维多利亚港(英语:Victoria Harbor)简称维港,是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香港岛和九龙半岛之间的海港。维港东起鲤鱼门,西面海界由青衣岛至香港岛。中间尖沙咀到中环之间较窄。由于港阔水深,为天然良港,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这里一年四季都可以自由进出。香港亦因其而拥有“东方之珠”、“世界三大夜景”之美誉。
      维多利亚港的名字,来自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早年就已经被英国人看中有成为东亚地区优良港口的潜力,后来从清政府手上夺得香港,发展其远东的海上贸易。维多利亚港一直影响香港的历史和文化,主导香港的经济和旅游业发展,是香港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关键之一。
      1841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署了中英《南京条约》,英国占领香港岛。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再次被迫与英国签署了《北京条约》,1861年1月英军占领九龙半岛,4月将香港岛与九龙半岛之间的海港,以当时在位的英国维多利亚女王而命名为维多利亚港。其他的命名包括维多利亚公园、维多利亚城(今西环至湾仔一带)和维多利亚山(Alexandrina Victoria,太平山)等。
      这里的航道很是繁忙,不仅随时可以看到大型货轮,还有无数的轮渡航行其上......
      维多利亚港港阔水深,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可以停泊远洋巨轮,大型航母也可以停靠......
      港口有三个主要出入水道,是进入香港的门户,维多利亚港目前有72个供远洋轮船停靠的泊位,其中有43个可供长达183米的巨轮停泊。整个港区的码头和货物装卸区总长度近7公里,进出港的轮船停泊时间只需十小时左右,效率之高为世界各大港口之冠。
      我们乘坐的游轮可真的看不出“豪华”,感觉怎么也有几十年历史了......
      比起青岛......又一次体会到什么是经济实力......
      "维多利亚港"系英国人纪念英女皇维多利亚(Victoria)而起。而维港亦坐落香港首府维多利亚城的北面。未起名维多利亚港之前,英文就叫Harbour of Hongkong或者Hongkong Harbour,即『香港之港』的意思。初期维多利亚港西界没有这么远,只系包括香港岛北角,九龙红磡到昂船洲的水域。


      维多利亚港是位于香港的香港岛和九龙半岛之间的港口和海域。维多利亚港水面宽阔,景色迷人,海港的西北部有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运输中心之一的“葵涌货柜码头”。每天日出日落,繁忙的渡海小轮穿梭于南北两岸之间,渔船、邮轮、观光船、万吨巨轮和它们鸣放的汽笛声,交织出一幅美妙的海上繁华景致。
      维多利亚港的海岸线很长,南北两岸的景点多不胜数。香港岛一岸既有充满现代感的高楼大厦和已成地标的香港会展新翼,也曾有怀旧的天星小轮码头(已拆除);九龙则有香港艺术馆和香港太空馆。维多利亚港日间蓝天白云碧水,小船和万吨巨轮进出海港,互不干扰,到了夜晚便更加灯火璀璨,缔造“东方之珠”的壮丽夜景。香港有多种海上观光船,其中天星小轮最受欢迎。天星小轮主要往来中环、湾仔及尖沙咀等市区旅游点,曾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列为“人生50个必到的景点”之一。
      一百多年来,维多利亚港的角色远远超越了一个普通的港口。维多利亚港一带,在位置及地貌上来说都是香港的中心,它是香港重要的天然资源,也是香港市民生活的一部分,每天数百万人次跨越南北两岸;经济上,它拥有世界上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口,见证着香港的商贸、经济和旅游业的变迁;文化上,维多利亚港以及维多利亚港两岸的建设、发展、花絮、新闻、是是非非和喜庆盛事影响着香港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为香港这个国际大都市不断增添华彩和魅力。
 

      根据2004年的资料,维多利亚港面积为41.88平方公里,平均水深达12米。最深的航道是鲤鱼门,深约43米,最浅的航道则是油麻地,约为7米。范围东至鲤鱼门,西至青洲、青衣岛南湾角及汀九(该带水域又称为“西锚湾”)。维多利亚港潮差约1米。海港内包括青衣岛、青洲、小青洲及九龙石等岛屿,以及蓝巴勒海峡、硫磺海峡及鲤鱼门等水道。
      维多利亚港是一个天然的深水海港。它的形成大概在当海平面比今天还很低之时。一万多年前,维多利亚港附近的地域是大陆山脉的延伸部份,是太平山与九龙之间的一个山谷。后来由于山体断裂下沉与海平面的上升,原来的山谷被海水淹盖,香港岛与陆地(今天的九龙半岛)分离,形成今天的维多利亚港湾。
      2005年10月23日,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在京发布。此次活动由《中国国家地理》主办,全国34家媒体协办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历时8个月,共评出“专家学会组”、“媒体大从组”与“网络 手机人气组”三类奖项。“媒体组”与“人气组”分别以媒体投票及网友、手机用户投票的方式各产生12个获奖优点。而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浓墨重彩推出的“专家学会组”奖项则别具一格,分成了山、湖泊、森林、草原、沙漠、雅丹地貌、海岛、海岸、瀑布、冰川、峡谷、城区、乡村古镇、旅游洞穴、沼泽湿地等15个类型。其中,维多利亚海湾的海岸被评为中国最美八大海岸之一。

      维多利亚港港区海底多为岩石星底,泥沙少,航道无淤积,港区水域辽阔,港区水深足,万吨级的远洋巨轮可以全天候进出港口。港内有三个海湾和两个避风塘能躲风避浪。维多利亚港口东面的鲤鱼门和西面的汲水门较窄,加上受九龙半岛和香港岛的群山所包围,形成港口四面环山,强风因而被山势所阻,另外,由于九龙半岛向南伸入海中,削弱了风浪,使港区相对平静。维多利亚港内设有多个天然及人工的港湾与避风塘,足够让船艇在平日与台风来临时避免受到风浪侵袭。除此之外,香港气候暖和,港口终年不结冰,船艇一年四季皆可自由进出,在天时地利下,香港成为了优良的港口。

      这里自古就是一个主要航道,古时就有当时的中原军队驻守。不过香港在1840年以前只是一个5000人的小渔村,有关古时的维多利亚港的文字纪录很少。据史书所说,宋朝已有军队留守,保护当时的盐商和盐的海上贩运。清朝时期,英国人看中了维多利亚港有成为东亚地区大港口的优良潜力,不惜以鸦片战争来夺得香港及其优良的港口,以发展其远东海上贸易,也为了不让当时的其他列强占有这个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优良深水港,翻开了香港成为英国殖民地的历史。
      英国人占领维多利亚港之后,在南岸(香港岛)逐渐修建了漂亮的建筑和街道,香港岛一边的维多利亚港是如此的漂亮,和当时香港的其他地方的风貌很不相同,以至于曾经有西方国家出版的百科全书把维多利亚港的香港一岸的陆地区域错误称为香港的首府。
      在1900年出版的《大英百科全书》,对维多利亚港是这样描述的:“香港或维多利亚港常给人一个生气勃勃的印象,在一日之内曾经有多达240响礼炮鸣放,首府「维多利亚」,人口超过166,000,其中6,000是欧洲或美国人。鸦片仍然是香港这小镇的经济命脉,因为香港没有制造业。”

      维多利亚港是国际上重要的港口之一,今天每年到港的船艇达22万艘,海上运输相当发达。早期维多利亚港已被视为重要商港。直至后来维多利亚港西部的葵涌货柜码头的兴建,香港的海运才逐渐离开维多利亚港中心地带,转而以旅游和交通为主,但仍有不少货船来往。现时维多利亚港的中流作业仍然十分频繁。
      香港作为亚洲重要港口,由1900年代至1970年代的造船业十分发达,香港在当时拥有亚洲区其中两个规模最大的船坞,分别是位于鲗鱼涌,由太古洋行开设的太古船坞,及位于红磡的黄埔船坞,雇用工人数以千计,造船技术及可生产的船艇排水量皆与日本齐名。但1970年代起航运业开始衰退,而香港的地产业则开始起飞,两间船坞分别在1970年代及1980年代拆卸,在青衣合作开设香港联合船坞,原址则改建成住宅及商场,成为今日的太古城与黄埔花园。
      香港开埠以后,英国皇家海军在中环设立海军基地,其后命名为添马舰,当下该地段已经被决定发展成新的香港政府总部,预计2011年年底完成,耗资52亿港元。1990年代中期,原海军基地迁往昂船洲。香港由于是一个优良的避风港和补给港,又位于东南亚与远东航道的中心点,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以前,维多利亚港常有英国和美国军舰停泊。1997年后,仍常有不少美国军舰来港进行补给,一般每次停留数天。每逢有美军军舰来香港停留,都给湾仔和中环一带的酒吧、餐厅和酒店带来不少生意。
      2017年7月7日上午,海军辽宁舰航母编队停靠。辽宁舰即在维多利亚海港西面锚地顺利靠泊。

      维多利亚港的水位高度最高的纪录为3.96米,纪录于1962年台风温黛袭港期间产生。因全球气候暖化、大型填海、珠江口流出的淡水及沉积物,以及南中国海的海流等,在1954年至2004年共50年其间,维多利亚港的水位高度合共上升12厘米,平均每年上升2.3毫米。而且在1987年至1999年期间,维多利亚港的水位更以每年平均22毫米的速度上升,升幅是全球水位上升速度的10倍,不过,在1999年后,维港水位已急速下跌。
      维多利亚港在香港开埠之时颇为广阔,因为当时两岸都是天然的海岸线。在今日北角东部,直到1930年代还是一个海滩,而在1970年代时,即使在筲箕湾的码头,仍然会有人在岸边游泳。然而,随着都市的发展,使污水不断排入海港里,使海港受到极大的污染;加上维港两岸不断的填海取地,使海港内变得大浪和湍急。1980年代当香港政府草拟香港机场核心计划时,曾建议把海港从维多利亚港外迁到青衣的蓝巴勒海峡或南丫岛外的博寮海峡,但未有成事。

      在香港,维多利亚港两岸有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维多利亚港的景色。坐拥维多利亚港海景的住宅、酒店或办公室,在香港被视为富裕的象征。因此,“无敌海景”往往成为物业的卖点之一,有海景的物业售价或租金和没有海景的可以相差很大。维多利亚港的存在,让香港无数的建筑物增添了景观价值和金钱价值。
 



      香港每年夏季不时遭受台风侵袭,因此维多利亚港内设有多个避风塘供船艇躲避风雨及停泊,也有不少经营游览维港以及香港一些离岛的船艇,部分更提供娱乐设施和餐饮服务。铜锣湾避风塘除了是游艇的停泊点外,也以避风塘菜闻名,以富辛辣及味浓特色的海鲜料理为主,当中的“避风塘炒蟹”更是香港著名的地道美食之一,昔日的不少食店已“上岸”移到北角至铜锣湾一带经营。
      维多利亚港上的主要避风塘包括铜锣湾避风塘(香港第一个避风塘)、油麻地避风塘、筲箕湾避风塘、官塘避风塘、鲤鱼门避风塘、九龙湾避风塘、土瓜湾避风塘,其中的很多地方都有“避风塘炒蟹”。最正宗的“避风塘炒蟹”特指铜锣湾避风塘的出品,其他的一般标榜“避风塘风味”。
      香港旅游发展局的前身香港旅游协会,曾在维多利亚港举行香港国际龙舟邀请赛。该活动始创于1976年,首届于筲箕湾避风塘举行,及后举办地点多于尖沙咀东及湾仔对开海面,每年均邀请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地区的代表队前来较劲一番,是香港龙舟界的一大盛事,吸引不少观众前往维港两岸观赏。
      维多利亚港是香港举行烟花汇演的主要场地。1982年起每年农历年初二、以及1997年起回归纪念日及国庆日,维多利亚港都会成为大型烟花汇演的舞台,每年吸引不少市民及旅客在维港两岸欣赏。另一方面,在部分日子的幻彩咏香江表演中,将在维港海上加插烟火表演,使汇演更添吸引力。

********************************

      乘坐天星小轮再次夜游维多利亚湾......
      每逢迎新年的除夕夜,都有数十万名香港市民聚集在维多利亚港两岸庆祝新年的来临。在2007年12月31日的除夕夜,就有40万名市民聚集在港口的南北两边庆祝新年倒数,而且是香港最高的建筑物国际金融中心二期首次在楼顶施放烟花表演,景况热闹,蔚为奇观。
      可惜,今年除夕的烟火表演因为赛马俱乐部的事故取消了......
      维多利亚港两岸的夜景是世界知名的观光点之一,由于香港岛和九龙半岛高楼大厦满布,入夜后万家灯火,相互辉映,香港的夜景因而与日本函馆和意大利那不勒斯并列"世界三大夜景"。为庆祝特别节日及吸引游客,维港上每年都会举行数次烟花表演。2004年起香港旅游发展局在每晚均举办"幻彩咏香江"的激光射灯和音乐表演,有超过40座建筑物联手参与。2005年11月21日,该表演成为"全球最大型灯光音乐汇演"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在尖沙咀看花车巡游时,从人缝中看到了激光表演......
      今天的香港和维多利亚港,早已不是昔日贩运鸦片的贸易港。维多利亚港的名字,是中国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历史的一面镜子。回顾百年历史,英国人给香港带来了西方的文化、科学、技术、管理制度、经济腾飞和都市繁荣,这些都反映在维多利亚港百多年的面貌变迁上,塑造出一个今天风光美丽的维多利亚港。
部分文字来源于网络
——2018.2.15-16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