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慵懒猫咪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六年级上学期全册教材分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
0
0

全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高年段阅读教材的编排特点是主题单元,放大空间,突出重点,关注衔接。本册教材共25课,分为七个主题单元,分别是“心中有祖国”、“人间真情”、“奋斗与生存”、“民风民俗”、“景物聚焦”、“名人风采”、“读书有方”。这七个主题单元构成了一种文化的、开放的、整合的文本特质,有意境,有韵味、有情趣,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心灵世界,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继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习惯;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继续培养专心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能够当众说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习惯;继续学习写钢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培养预习课文的习惯;继续学习写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继续培养留心观察的习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的习惯;继续培养写日记的习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并养成习惯;继续培养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学会使用工具书,并养成习惯;继续培养自己修改作文和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的习惯;继续培养勤于搜集资料和不懂就问的习惯;培养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和在实践中运用所学语文的习惯。
    2、阅读  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并注意默读的速度。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继续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习习惯。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习作  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习有顺序、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学习使用常用的修改符号。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4、口语交际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能当众说话,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有礼貌。乐于参加讨论问题,敢于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综合性学习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及时了解天下大事,提高文化修养。通过阅读报纸,筛选新闻和归类剪贴,锻炼学生浏览、搜集、整合信息的能力,促进学生进一步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课时分配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1)               2课时
    课文      25课         64课时
    习作       7个         14课时
    练习       7个         21课时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

教材分析 
    本课共有3页彩色插图,其中第一页的主题是“不懂就问”,第二页和第三页的主题是“勤于搜集资料”。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结合平时的学习生活,使学生懂得勤学好问、不懂就问的道理,引导他们逐步养成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结合平时搜集资料的意义和作用,初步掌握搜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养成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勤于收集资料的常用方法;知道处处皆学问,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问题,都应虚心向人请教,争取弄懂弄通。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教学构想 
    指导观察第一页插图,可以先由老师阐述“勤学好问,不懂就问”的道理。还可以发动学生交流不懂就问的好处,说说自己的体会,老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讨论交流。可举一些实例,说明有“不懂就问”好习惯的人后来对国家对社会作出的贡献,如果孔子不耻下问,程门立雪等小故事,也可举班级或学生校里好学生多问的同学生进步很快的例子,说明“不懂就问”的意义,然后依次观察插图。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知道处处皆学问,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问题,都应虚心向人请教,争取弄懂弄通,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学生学习过程
    一、指导观察课本第一页插图。
    1、读题:"不懂就问"
    2、指导学生先按从上到下,再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
    (1)第1幅图上有什么人,在哪里,干什么?
    (2)第2幅图是在哪里?从哪里看出来?图上有哪些人?分别在干什么?
    (3)第3、4幅表现的是哪里?怎么知道的?有哪些人?他们正在干什么?
    (4)第5页左上方的一幅图,这是在哪里?两名同学在正干什么?老师呢?
    (5)第5页右上方的一幅图,这几名同学在哪里?他们在干什么?
    (6)最后两幅图表现了的是哪里?同学在干什么?老师又分别在做什么?
    二、组织学生讨论,使学生懂得如何做到"不懂就问"?
    1、看完8幅图后,你明白了什么?
    (1)遇到不懂的问题、不清楚的地方,要大胆地向他人求教。
    (2)只要有不懂的地方,都要敢于问,不管是在学校,在家里,在展览厅,走廊上,在教室里,在校园里,还是在其他任何地方。
    (3)可以问老师,问家长,问解说员,问本班同学,问其他班的同学……一句话问所有懂的人。
    (4)可以问课本上的问题,也可以问报刊上的问题,还可以问观察到的所有书本外的其他问题。
    (5)留心处处皆学问。
    2、讨论:假如遇到不懂的问题不问,或者不懂装懂,结果会怎么样?
    3、请学生说说今后的打算? 
    三、总结:
    同学们"不懂就要问",只要留心,处处皆学问,课本晨、自然界的一切,只要自己有疑问,都可以向别人请教;只自己动了脑筋不能解答,随时随地都可以问(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其实相互之间都可以成为老师,谁能解答问题,他就是老师。其实"不懂就要问",就是"多问",这是与"勤学"联系在一起的,平时我们常说"勤学多问"就是这个道理呀!
板书设计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
不懂就问--勤学多问
问老师
问家长
问同学
问课本
……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结合平时的学习生活,使学生懂得勤学好问、不懂就问的道理,引导他们逐步养成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结合平时搜集资料的意义和作用,初步掌握搜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养成习惯。
学生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人,使学生明白收集资料的重要性
    1、开学了,学校要开展“保护环境”的小课题研究,请问同学们,需要做些什么准备?
  2、引导学生谈谈收集资料的重要性。
    3、老师小结:收集资料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增强记忆,为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因此我们应当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二、指导观察,适当讲解,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
  1、指导观察第1页的图。

    (1)上面一幅图的女同学在哪儿?在干什么?

    (2)圆形图上的女同学在干什么?态度怎样?

    (3)下面一幅图上的男同学在做什么?
    2、指导观察第2页上的图片。
    (1)第2页上面的图中,同学们在哪里?在干什么?你觉得他们的态度怎样?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2)认真观察第2页下面的图,然后,清你说说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收集资料。(可以通过看报刊、网络、参观展览、采访和访问来收集资料)除了这些,你认为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收集资料呢?(小组讨论,交流)
    3、讲授收集资料常用的方法。
  第3页上面的四幅图,都是同学们收集资料的成果,那么收集资料有哪些常用的方法呢?
  (1)做摘抄笔记。即认为有价值、有意义、感兴趣的文字摘抄下(最好分类摘抄,这样便于查阅)。
    (2)制作资料卡片。这样有利于资料分类。
    (3)拍照片。把收集到的各方面的资料,以制成小报的形式来积累。
    (4)编辑剪报。把收集到的各方面的资料,以制成小报的形式积累。
    (5)引导学生了解:还有录像、录音、复印等收集资料的方法。
     三、引导学生观察第三页下面的图片,让学生畅谈学习的收获。
   (学生向老师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汇报收集资料的心得。……)
作业设计
     在今后要养成收集资料的习惯,开始收集各种资料。两周后交流各自收集的资料。

板书设计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
勤于搜集资料
做摘抄笔记
制作资料卡片
拍照片
编辑剪报
录像、录音、复印……

课后反思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