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校携手,共同托举起明天的太阳
——浅谈家长委员会在家校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是社会现象,而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基。无论学校教育多么重要和不可缺少,也决不能代替家庭教育的影响和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基础教育,又是终身教育,它对一个人的启蒙、成长、成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一个人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意志性格的形成都离不开家庭。家长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孩子,家长的人生观、日常道德规范、待人处事都会对孩子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各有其特点,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学校如果忽视家庭教育的影响,离开了家庭配合的学校教育必然因孤军作战而难以奏效:家庭教育如果与学校教育方向不一致,就会使学生不知所措,家庭教育也将举步维艰。因此,教育的成果取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否协调一致形成合力,成为互补过程。尤其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差异方面,家校合作的互补性愈显得重要。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我深刻体会到: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家长起着教师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有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不断加强交流与沟通,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在家校沟通中,家长委员会更成为增进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从2009年在班级建立家长委员会后,我深深体会到了家长委员会对学生们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的形成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骨干成员的带头作用,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建设家长委员会,对于建立学校、家庭与社会教育协同机制,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和家庭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家长也有参与权,除个人对学校教育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外,还可以通过家长委员会这个平台组织起来,行使集体教育参与权,促进学校民主管理、支持教育教学,提升家庭教育水平,这为现代教育史证实。家长委员会作为一个与学校教育机构相对独立、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教育组织机构,有利于形成家庭、学校教育的合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家长和家长之间都应有不断的对话,通过对话让先进的理念、创新的思维、鲜活的知识伴随着思想和情感,在彼此之间的交流互动中积极有效地沟通渗透。在家校合作的过程当中,家长对于和老师的沟通总会多多少少的存在一定的保留,但是家长和家长的交流却比较容易深入进行,多利用家长委员会骨干成员让他们将好的教育理念传递给班里其他的家长,会使家校合作的效果上一个台阶。
2009年,我接手一年级班主任工作。众所周知,对于6、7岁的孩子来说,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他们跨越了两个学习生活阶段,正规课业学习为主导的生活对他们身心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由于独生子女的缘故,父母对子女过分包办等严重影响了孩子们责任感、独立性以及有关能力的形成,这些都加大了幼小衔接的“坡度”,造成孩子们入学后的不适应。面对新形式、新情况,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单纯靠学校抓是不够的,还要使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形成合力,齐抓共管,这时,刚刚成立的家长委员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加强了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了解,还有效的提高了孩子们的生活与学习能力,使班级迅速凝聚成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
新生开学前,我召开了家长会。对于老师来说,这是一群陌生人,但对于家长来说,他们之间可并不陌生。我班孩子大体来自于三个幼儿园,而且不同幼儿园的孩子也可能是一个社区的邻居,所以家长们是互相认识与了解的。基于这个原因,他们在家长会上积极推荐有能力、会教育孩子的家长,组成了我班的家长委员会。
王顺开的妈妈是个很注意培养孩子能力的家长。进校第一天,我让王顺开帮忙给同学发课本,就见他有条不紊地数了数每一排的人数,然后把每排同学的书放在组前,指导同学向后传书,而且传完一种后,再发另一种,十几摞书发完,竟然没有发错一本。发现了这一点,在开学第一个月里,我在反复指导孩子行为习惯的同时,在本子上默记了班里孩子的生活弱点:不会用筷子勺子,用手抓饭吃;不会系鞋带;上厕所不会提裤子;书包里乱七八糟;记不下作业……啊呀,那真是数不胜数。和王顺开妈妈联系过后,我们商定召开了一次家长会,由她作为家长代表针对孩子们普遍的、突出的生活能力培养的问题,逐条向其他家长介绍了她的做法和应对措施。由于是家长和家长进行交流,效果肯定好于老师的简单说教,再加上王顺开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家长们都心悦诚服。有许多家长在会议结束后,还围着王妈妈问长问短,诉说着自己孩子在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上出现的个别问题,让王妈妈给出谋划策。这个家长会不仅解决了班里出现的共性问题,还帮助许多家长解决了许多个别性的问题。刘滢的奶奶是个热心人,在家长会后,她和王顺开的妈妈定期对家长进行了回访,答疑解惑,并鼓励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持之以恒。很快,学生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刘滢的奶奶还自告奋勇地每天中午到班里来指导孩子们怎样分饭、领饭,吃饭前擦桌子洗手洗筷子,吃饭后再擦桌子洗手洗筷子;每天下午又和我一起指导学生怎样使用笤帚、怎样扫地更干净。学生的行为习惯进一步得到了规范,以致许多老师在课间都要到我们班的门口看两眼,笑着说:瞧这个班的秩序,比四年级的孩子还好!我听着这样的话语,心里比喝了蜜还甜。
二、深入挖掘家长的个人潜能,以点带面,形成家校合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我国一位学者指出,“家庭和学校合作是指以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家庭和学校互相配合和支持而采取的协调一致的互动活动”。
“家庭和学校合作有别于家校联系,是指家庭和学校以沟通为基础,相互配合,合力育人,使孩子受到来自两方面系统一致、各显特色、相辅相成的教育影响力,形成多种终身受益的必要素质,更好地实现社会化。”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思想品德和健全的心理品质的形成仅有学校教育是难以实现的,它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和支持。家庭教育的优势与特点,决定了它的基础地位。家庭教育又是最具针对性的教育。家长与子女接触最多,了解最细,更能做到从子女的实际山发,有的放久,因材施教。家庭教育也是最富灵活性的教育,不受任何条件限制,能够做到“遇物而诲”,随机教育,方式方法也比较灵活,容易被子女所接受。
1、开设家教讲堂,发挥榜样带动作用,提高家育水平。
一个优秀的班级,除了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更重要的是学习习惯的养成,这就需要家校之间形成合力,在小学低年级齐抓共管,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受益终生。但家长的水平千差万别,各家的情况也大相径庭。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就成了当务之急。而提高家长素质和家教水平的任务单靠学校来完成是不够的,还必须充分发挥家委会自身的优势,让家长来教育家长,这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开设家教讲堂,能够有效地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有些家长本身就是教育行家,积极投身到家长素质提高的工程中来。有的结合自己的成功育子经验谈家教,有的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家教,有的从高中层面看小学家庭教育,有的从自己的行业谈家教……
一系列做法给家长们带来深深的思考,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也在一次次聆听与交流中得以更新。
在第一学期期末测查中,李培源、纪飞、逄龙帅、房嘉诚等几个孩子的问题凸显出来。李培源、纪飞的问题是领悟能力慢,家长又不会辅导;逄龙帅是新市民,家长因为节省幼儿园的费用,在老家改了孩子的年龄,孩子提前两年入学,生活自理能力都很成问题,更别谈学习了;房嘉诚聪明活泼,但由于是单亲家庭,从小跟奶奶生活,自由散漫,不爱动笔。虽然我经常与家长进行沟通,但因时间有限,学生学习状态总是时好时坏,效果很不理想,令人头疼。
联系到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我想到了家长委员会的成员——魏博文的爸爸。他非常重视孩子的健康成长,尤其善于指导孩子的学习方法,还十分善谈。我把他请来,针对这几个孩子的实际情况,一起商量了解决办法。在期末家长会上,我们设计了学生展示环节,魏博文用拼音写的作文、弹的古筝以及英语朗诵的小诗歌,博得了家长的阵阵掌声。在羡慕之余,家长自发地围着魏博文的爸爸问怎样把孩子培养得这样出色,我便顺水推舟地把魏爸爸请到台前,魏爸爸讲得精彩,家长们听得仔细,记得认真。有的家长甚至要求魏爸爸把稿子打印出来,发给家长。
2、完善班级网络建设,壮大家委会队伍,使家校联系更加紧密。
看到了孩子们的转变,家长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升,纷纷要求加入班级的家委会。魏爸爸在班里建了QQ群,短短两天时间,全班40个孩子,就有37位家长加入了QQ群。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难题,他们就会主动寻求老师和魏爸爸的帮助,魏爸爸还经常主动联系那些原本对孩子不太上心的家长,鼓励他们坚持对孩子教育的一贯性。另外,我们班还创立了自己的博客,魏博文、韩丽婷、刘德凯等几位学优生的家长主动担任了管理员,定期上传孩子们优秀的作业、教子心得以及班级活动的照片等,这些措施迅速拉近了家长与学校的关系,家长们的心和老师拧成了一股绳,孩子们的学习劲头也足了,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这也让我再次认识到:提高家长素质和家教水平的任务单靠学校来完成是不够的,还必须充分发挥家委会自身的优势,让家长来帮助家长,这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发挥家长优势,丰富课外活动,挖掘教育资源。
在委员们的带动下,家长爱心团队成员都为孩子们的成长各尽所能、各显所长。孩子们现在已经四年级了。在这四年多的时间中,我充分利用家长委员会的带动作用,结合家长自身的优势,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行为习惯和兴趣爱好。谢辉的爸爸是我班足球队的教练,每逢周六都会领着孩子们在校园里展开训练;刘滢的奶奶教孩子们十字绣,周四下午第三节课是他们的活动时间;郭天瑞的爷爷是退休中学语文教师,一手漂亮的书法成为孩子们追捧的对象。魏博文爸爸的作文指导讲座、杜云昊妈妈的数学思维训练、王明毅家长的英语沙龙、李宇萌家长的钢琴课……听得家长与孩子们简直是浑然忘我、乐不思蜀。众人拾柴火焰高,有了家长的参与帮助,进一步挖掘教育的资源,拓宽了视野,提升了孩子们的能力和素养。
在家长们的大力配合下,三年级期末,本班语文成绩平均93.7,优秀率100%,高出区平均分5分。数学和英语成绩也在区里名列前茅。家长还积极支持学生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足球队、鼓乐团、篮球队、合唱团……到处活跃着我班孩子的身影,在各级各类竞赛与活动中,他们的能力与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他们在自身成长的同时,也为学校增添了光彩。
四年多的实践,使我更加深刻的明白:学校和家长的沟通关系,使家长与教师的教育观念得以同步转变,对素质教育的认识达成共识,树立了正确的人才观和成才观,一致认识到学生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对孩子的整个人生影响巨大,也使学校教育进一步得到社会的支持和理解。通过家长委员会的有效工作,使家长更加了解学校,更加理解支持教师的工作,也使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有的放矢地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逐步建立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共同体,创办真正的人民满意教育。今后,我将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家校沟通的艺术,争取做一位被社会广泛认同的教师。
获省论文二等奖,禁止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