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五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测查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7分)
1、身着rǔ bái sè(
)航天服的杨利伟zhí
xíng(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2、当火山爆发时,有一些矿物便分离出水,随着róng
yán(
)释放出来。
3、锅里的水开了,冒出了好多shuǐ zhēng qì(
)。
4、hóng shǔ(
)飘出了yòu
rén(
)的香味。
5、一些植物可以通过压条或jià jiē(
)培育后代。
二、用“
”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3分)
1、与航天员朝(cháo zhāo)夕相处(chǔ chù)的教练、专家都来为“神舟5号”送行。
2、虽然彗星和陨(sǔn yǔn)石能给火星带来大量的水,但很快被火星气体裹挟(xiá xié)着逃向太空。
3、科学家在高等动物克隆方面进行了卓(zhuō zhuó)有成效的研究。
三、比一比,再组词。(4分)
侨(
)
熔( )
饲(
)
证(
)
例( )
桥(
)
溶( )
词(
)
征(
)
列(
)
四、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1、当时,太阳系内有无数大大小小的碎片四处游荡,彼此碰撞是家常便饭。
2、持续不断的火星气体集体大逃亡,使得火星表面的液态水难以长时间存在。
五、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修改。(3分)
1、深秋的戈璧大漠,寒风凛冽。(
)
2、最初,这兄弟俩都没有水,没有生命,不但慌凉寂寞,还经常遭到彗星和陨石突如期来的袭击。(
)
3、克隆技术还可以挽救一些频危物种,让一些频临灭绝的动物免遭恶运,从而调节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
六、补充词语。(4分)
(
)文( )雅
气宇( )( )
风度( )(
)
处之( )(
) (
)( )堂堂
神采( )(
)
七、判断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5分)
1、飞船高速飞行着,一会儿白天,一会儿黑夜。黑白交替之间,地球的边缘仿佛镶了一道美丽的金边,景色十分迷人。(
)
2、这兄弟俩长得太像了——同样有南极、北极,同样有高山、峡谷,同样有白云、尘暴和龙卷风,同样是四季分明,甚至连一天的时间都差不多。(
)
3、持续不断的火星气体集体大逃亡,使得火星表面的液态水难以长时间存在。(
)
4、宛如巨龙的橘红色火焰划破秋日的戈壁长空,托举着“神舟5号”飞船的火箭,在地动山摇般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直指苍穹。(
)
5、这声音穿过茫茫太空,传到北京指挥控制中心,传到游弋在浩瀚大洋上的“远望3号”测量船,传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中。(
)
八、按要求写句子。(8分)
1、选择下面的三个词语写一段连贯的话。
左顾右盼
东张西望 高瞻远瞩
睹物思人
一览无余
面面相觑 虎视眈眈
登高远眺
2、宛如巨龙的橘红色火焰划破秋日的戈壁长空,托举着“神舟5号”飞船的火箭腾空而起。(缩句,并用加点的词语仿写)
3、梦想成真了。(把句子写得更加具体)
4、根据提示写一段话。
“神舟”5号发射成功!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澎湃的激情、胜利的喜悦和无限的自豪。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无不为之感到激动、自豪,你能想象出大厅里一片欢腾的景象吗?
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
。
九、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2分)
1、火星还有未解之谜吗?
2、《神奇的克隆》介绍了有关“克隆”的知识,开头却从植物、细菌说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十、按课文内容填空。(11分)
1、
年
月
日,是一个令全世界华夏儿女
的日子。这一天,中国航天员
,乘坐
飞船首次飞行太空。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了
的名字,留下了
的脚印。
2、在太阳系中被人们称为“孪生兄弟”的两颗星球是
和
。因为同样有
、
,同样有
、
,同样有
、
和
,同样是
,甚至连一天的时间都差不多。
3、克隆也叫
。也就是不经过
而直接繁衍后代。它是一项可以造福于
的科技成果。
4、许多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例如
、
、
......
5、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叫“
”,是
国科学家在
年克隆出来的。课文从
、
、
等方面说明了克隆技术的奇妙。
十一、语文与生活。(5分)
1、读一读,连一连。(3分)
七八个星天外
皎皎河汉女
天阶夜色凉如水
两三点雨山前
迢迢牵牛星
卧看牵牛织女星
2、写一句与科学有关的名言。(2分)
十二、快乐阅读。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5分)
(一)神奇的克隆(节选)
克隆技术是一项可以造福于人类的科技成果。
人们将克隆技术与其他科技成果结合,可以根据需要培育出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也可以培育大量品质优良的家畜,大大提高饲养效率。
克隆技术还可以挽救一些濒危物种,让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免遭厄运,从而调节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人们利用克隆技术能够培植人体
的皮肤进行植皮手术;能够“制造”出人的耳朵、软骨、肝脏和心脏等人体 “配件”,一旦病人需要,就能重新“装配”……
1、用“~
~”画出这个片段的中心句。(1分)
2、用自己的话概括说明克隆“可以造福于人类”。(1分)
3、说说双引号和省略号在文中的作用。(2分)
双引号:
省略号:
4、关于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于人类”,你还了解哪些?(1分)
(二)流星是星星掉下来了吗
在晴朗的夜晚,当你抬头观赏满天星斗时,常常会发现空中划过一道弧形的光带,消失在远方,就像是一个发亮的东西掉了下来。人们把这种现象叫流星。
有人说流星是一颗星星掉下来了。真的是那样吗?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说说流星到底是什么。
流星是从天空中落下来的一些星际物质。在太空中除了一些大的星球外,还飘动着一些大大小小的东西,这些东西有的像石块一样小,有的则像大山一样大,天文学家把这些东西叫做星际物质。这些星际物质也在太空中不停地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有时它们互相碰撞,崩裂成更细的微尘,有时又结合在一起,形成更大的块儿。这些星际物质也经常飞到别的星球上去。现在人类可以乘宇宙飞船到月球上去了。宇航员登上月球发现,月球的表面是坑坑洼洼的,据说这是让星际物质给撞的。
当星际物质靠近地球时,由于地球有强大的吸引力,它就飞快地向地球撞来。它撞向地球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比我们平时见到的汽车、火车要快得多,比飞机还要快几十倍呢。虽然这些物质不是很大,但要以这样的速度撞向地球,我们也受不了。但是,你不用担心,不会有大问题的。因为我们生活的地球有上千千米的大气层保护着,当星际物质向我们飞来时,首先要通过大气层,它以这样高的速度通过大气层,就和大气层猛烈摩擦,能产生几千度甚至几万度的高温,在这样高的温度下,一般星际物质就被烧化了。当然,星际物质在大气层中燃烧也不是一下子就烧完的,也需要一个过程,这样它一边向地球飞一边燃烧,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弧形光带。
实际上,每天都有许多星际物质掉到地球上来,据天文学家统计,平均一昼夜就有2500万颗星际物质向地球飞来,只不过大多数还没有飞到地面就被燃烧掉了。有时候,个别体积过大的星际物质还来不及烧完就落到了地面上,这时我们叫它陨星,陨星是天文学家研究天体的宝贵资料,大的有几千吨,但极少。
1、按要求改写句子。(2分)
由于地球有强大的吸引力,它就飞快地像地球撞来。
(1)缩句:
(2)否定句:
(3)反问句:
(4)拟人句:
2、夜幕下,仰望星空,你一定见过流星吧?用一两句话描述一下你眼中的美丽画面。(2分)
3、宇航员登上月球发现,月球的表面是坑坑洼洼的。你能用科学知识加以解释吗?(2分)
4、什么是陨星?它有哪些价值?(2分)
5、新闻报道中,经常可以听到关于流星雨的消息,甚至还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星雨画面。你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用上本文学到的知识,给大家介绍介绍。(2分)
十三、习作。(30分)
冬去春来,许多事物都悄然地发生着变化。请选择你喜欢的事物,把它描写出来。题目自拟,注意写出它的变化,写出自己的联想。
【答案】
二、zhāo chǔ
yǔn xié
zhuó
四、1、“家常便饭”文中比喻太阳系中的小碎片相撞是经常发生、习以为常的事情。形象地突出了次数的频繁。
2、“集体大逃亡”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由于火星引力小,致使火星上表面液态水蒸发变成的大量气体离
开火星的样子。
七、比喻 排比
拟人 比喻
排比
十二、(一)1、克隆技术是一项可以造福于人类的科技成果。
3、表示强调词语的特殊意义。
表示克隆技术还有许多方面可以造福于人类。
(二)1、它撞来。
由于地球有强大的吸引力,它就不得不飞快地向地球撞来。
由于地球有强大的吸引力,它怎能不飞快地向地球撞来呢?
由于地球有强大的吸引力,它就一路飞歌,飞快地向地球撞来。
3、星际物质不停地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有时它们互相碰撞,崩裂成更细的微尘,有时又结合在一
起,形成更大的块儿。还经常飞到别的星球上去。月球表面的坑坑洼洼就是星际物质撞击而形成
的。
4、星际物质向地球飞来时,它们当中的大多数还没有飞到地面就被燃烧掉了。其中体积较大,在大
气层中来不及全部烧成灰烬,落到地面上成为“陨星”,它是天文学家研究天体的宝贵资料,大的
有几千吨,但极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