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慵懒猫咪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青岛的街头公园——烟墩山公园

$
0
0
青岛的街头公园——烟墩山公园
       自从知道烟墩山是青岛的是大山头公园后,一直想来看看。但总是有这事儿那事儿耽搁,一直等到今天。别看公园大门不怎么精致,走进公园一定会令人眼前一亮......
      烟墩山海拔62.9米,位于青岛市李沧区西北部,汾阳路21号甲。西临胶州湾,东靠胶济铁路,与楼山公园隔路相望,南邻国棉八厂老宿舍,北依楼山后老工业区。 烟墩山公园建成于1985年,2005年公园占地面积8.98万平方米(原为10.25万平方米)。公园内分安静休息区、儿童活动区、花卉观赏区、登高眺望区4部分。
       明朝永乐初年,东南沿海一带常有倭寇来犯,为抗倭寇御敌,在海拔63米的山顶建烽火台,驻有守军。遇有倭寇来犯时,白日举烟,夜晚燃火。烽火台俗称烟墩,以此得名烟墩山。山北部刺槐成林,局部生长黑松,至建国前处于荒芜状态。

       建国后,多次组织群众上山植树,植被恢复较好。1984年,市政府决定封山3年植树建园。由市商业局设计室、市化工局设计室,根据市园林局规划方案设计;青岛市纺织工业总公司及其下属各厂集资承建,并承担植树任务。同年3月动工,建成亭廊一体观景亭、景门、喷水池、游艺室、“黄道婆”雕塑及其他雕塑小品12个;建小型儿童活动场地;安装石桌、石凳15套,石条凳5条;修建主干路、游览路(包括石阶小路)共4050米,简易围墙1120米;建管理房1处,厕所2处。种植各类乔灌木19263株,铺装草坪2500平方米,栽植绿篱457米。1986年7月,经市政府命名为“烟墩山公园”。同年10月建成开放。
       2000年5月市政府投资292万元对公园进行综合整治。改建园门2个,增设不锈钢栏杆共65米;整修原有车行道、游览路,新建混凝土道路100米,碎拼石道板、花条石、鹅卵石及四角块游览路共737米;东入口增建管理房;修建广场2处、小广场7处;铺设路灯管线1080米,增设路灯37盏;消防给水管道1100米。维修亭台、花架、管理房及厕所。增植乔灌木8072株,草本花卉640株,地被植物4040平方米。


 




 

       绿化种植:园内植被条件较好。保留北坡刺槐林和东坡、南坡黑松林。1984年建园时大量种植黑松,依据山体不同植被条件,配以雪松、悬铃木、白杨等高大乔木,游览路穿行其间;各景点周围自然配置樱花、碧桃、红瑞木、天目琼花、石榴、锦带、溲疏及千首兰、大叶黄杨等多种花灌木。铺栽草坪2万平方米,绿篱1000米。绿地覆盖率93.07%。2005年,园内共有乔灌木40种3万株。乔木与灌木之比1:2.5,常绿乔木与落叶乔木之比1:3。









       半山园门:位于东坡山腰。花岗岩石门,半圆形门顶,掩映于黑松林之间。上世纪80年代,烟墩山抖尽烟尘,成为青岛十大山头公园之一。岛城书家修德先生亲自题写园名“烟墩山公园”,并题词“烟笼绿荫静,墩辉碧树高”,如此厚爱,令他山艳羡。





       烟墩山曾设烽火台,俗称“狼烟台”,后改称烟墩山。烟墩山的烽火熄灭600年后,戎装换了红装,一如深情的女子守望着胶州湾。
       600年前,倭寇侵扰,海防告急,抗倭御敌风起云涌。明永乐初年,即墨设鳌山卫、浮山所、雄崖所,一卫两所辖境共筑烽火台42座,当时称墩堡,百姓俗称烟墩,海拔62.9米的烟墩山便是其中之一。遇有敌情,烟墩守军白日举烟,晚间燃火,彼此传递军情、互通讯息。后来为使敌情传递得更加迅速准确,举烟燃火的同时要放火炮,对于施放烟、炮的数量也有明令。敌来百人上下,放1烟1炮;五百人左右,放2烟2炮;千人以上,放3烟3炮;五千人以上,放4烟4炮;万人以上,放5烟5炮,这般量化很有些海军旗语的意思,现代通讯也可从中找到一点影子。为便于把守烟墩的士卒牢记规则,军中还专门编成合折押韵的《传烽歌》,烽火台之重要可以想见。
       从秦始皇修长城抗匈奴开始,2000年来烟墩山一名叫遍大江南北,仅明代青岛境内就有三五处之多,现在薛家岛还有一座烟崮墩山。沧口的烟墩山历经600年能够留名至今,实属不易,是侥幸也是天意。
       烟墩山被胶澳商埠局正式命名之前的数个世纪,山民们叫它狼烟台。古代烽火台燃烟称“燧”,点火叫“烽”。点燧最常用的是狼粪,据说狼粪燃烧后放出的烟,飘得高且不易消散,孤烟直上云天,最为醒目,故名狼烟。想当年胶州湾畔狼烟四起、杀声震天,战尘漫掩烟墩山,正是明代海防苍凉壮烈的一幕;如今点燃烽火的方砖踪迹皆无,徒令凭吊者叹沧海桑田,唏嘘不已。

       有人说,烟墩山不过是楼山的一个山头而已。此话颇可推敲。同治版《即墨县志》记载,楼山由东西楼山、小枣园山、坊子街山四个山头组成,四山攒聚犹如一体,而烟墩山与楼山则相距遥遥,虽同为崂山余脉血缘相连,但却紧靠胶州湾,地利突出,别有形胜,即便草莽无闻未曾纳入史官的视野,也决不肯委身楼山麾下。

       是军事工事吗?......



  



      在这里可以远眺到对面的娄山,娄山也是青岛的十大汕头之一啊!烟墩山与娄山中间是四流北路,两个山头坐落在马路的东西两侧、相隔约300米。







       观景亭廊:位于山顶平台。观景亭直径6.2米,6柱折叠顶,与平顶圆廊相连,直径11米,四周敞空,廊柱间长条凳相连,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圆廊中部以小型假山石装点。站立亭廊西望胶州湾美景,东眺崂山群峰。

       这里可以看到壮观的胶州湾跨海大桥......


       青岛海湾大桥:又称胶州湾跨海大桥,是我国自行设计、施工、建造的特大跨海大桥。它是国家高速公路网G22青兰高速公路的起点段,是山东省“五纵四横一环”公路网上框架的组成部分,是青岛市规划的胶州湾东西两岸跨海通道“一路、一桥、一隧”中的“一桥”。大桥起自青岛主城区海尔路,经红岛到黄岛,大桥全长36.48公里,投资额近100亿,历时4年完工。全长超过我国杭州湾跨海大桥和美国切萨皮克湾跨海大桥,是当今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世界第二长桥。大桥于2011年6月30日全线通车。2011年上榜和美国,荣膺“全球最棒桥梁”荣誉称号。
       青岛海湾大桥,东起青岛主城区黑龙江路杨家群入口处,跨越胶州湾海域,西至黄岛红石崖,(一期工程) 路线全长新建里程28.047 公里(二期工程12公里)。 其中海上段长度25.171 公里,青岛侧接线 749 米 、黄岛侧接线 827米 、红岛连接线长 1.3 公里。工程概算投资 90.4 亿元。整个海湾大桥工程包括沧口、红岛和大沽河航道桥、海上非通航孔桥和路上引桥、黄岛两岸接线工程和红岛连接线工程,李村河互通、红岛互通以及青岛、红岛和黄岛三个主线收费站及管理设施。
       2010年12月22日青岛海湾大桥主桥贯通,2011 年6月30号下午14点正式通车。
 
 
 

 
 

 



       高耸的塔顶......

       这里是航线,经常会有飞机从山顶飞过......







       没有看到黄道婆雕塑......
       黄道婆雕塑:位于汾阳路园门石阶路之上小平台。这位堪称中国纺织业的一代宗师,像体为浅红色花岗岩坐像,凝目瞩望,双手展裙,高1.5米、宽0.8米。似在关注着青岛市纺织业的兴衰。
部分文字来源于互联网
——2016.5.8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