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慵懒猫咪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2016年春节再游厦门—— 厦门国家级海洋公园·厦大白城浴场

$
0
0
2016年春节再游厦门—— 厦门国家级海洋公园·厦大白城浴场
       2014年来厦门旅游时数次经过这块海滩,但由于实在难于停车(这里靠近胡里山炮台,属于停车的重灾区),所以总是与这片美丽的海滩擦肩而过。这次陪儿子来参观胡里山炮台,终于可以驻足于此了......
       其实,青岛的海滩比这里要宽广许多,冬天也不会有这么多的游客,除了海风刺骨外,在海滩漫步也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但厦门海滩的风情却与青岛迥异,这里的南国情调是我驻足的原因......
       远处的演武大桥也是令我驻足的原因之一......
       演武大桥桥梁外观设计独特,简捷明快,上部结构为流线型渔腹式箱梁,下部结构为柱式椭圆型桥墩,大桥紧贴海面,宛如波涛起伏,与闻名遐迩的鼓浪屿风景区隔海相望,实现了景观和交通的有机结合,也是厦门国际马拉松赛道的组成部分。该桥梁采用低桥位设计方案,临海见海,是目前世界上离海平面最低的桥。
       演武大桥位于厦门环岛路海军码头-演武路-白城段,于2003年9月通车。在结构上采取了鱼腹式梁,椭圆型墩,桥身通体漆为白色。为了避免影响沿海景观,桥梁照明采取附设在桥梁护栏上的照明灯而不设灯杆。由于演武大桥低桥位段的桥面标高只有5米,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离海平面最近的桥梁。演武大桥建在古演武池、演武场遗址,西侧隔海面对郑成功塑像,因此赞成用与郑成功有关的当地地名“演武”派生命名大桥。

       再来说说这片沙滩......
       厦大白城位于厦门大学南部白城脚下的环岛南路,为演武大桥与胡里山炮台之间的一片美丽的沙滩。出了厦门大学东部的白城校门,走过天桥就到了。白城沙滩很长,环境优美,交通方便,空气清新,风景优美。不仅是厦大学子,更多的厦门市民和游客喜欢到此漫步、游戏、游泳和观赏夕阳,这里是天然的休闲公园。厦大白城还有许多有趣的景致,沙滩上点缀着一只只巨大的鼠标,半环型天桥犹如巨大的时钟,白城遗址上雕刻着各种抽象的方形图案……融合美丽景色与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于一体。

       白城海域也是厦门市民喜爱的海水浴场之一。夏天,沙滩边戏水、游泳的人少则几百人,多则数千人。这里交通方便,多路公交车在此停靠,而且,这一海域白天任何时间都可找到适合游泳的地方,不受潮水的限制。

       明朝以来,倭寇不断骚扰我国东南沿海,1387年,为了防御倭寇入侵,明太祖派江夏侯周德肖来福建策划设防建筑城堡。厦门乃我国东南门户与海防重镇,则在设防之列,于1394年建成厦门城(即现中山公园附近)。在鸿山寺附近设关卡道口称“镇南关”。而后在入海口筑“塔城”(即现黄厝村塔头),以及部分临海的山坡构筑土石城墙(如现厦大白城一带)等。
       “白城”兴建的确切时间尚不清楚,现见的《厦门志》、《鹭江志》均未作记载。相传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屯兵厦门,在南普陀寺前演武场操练官司兵时就有这个“白城”,它成为演武场的首要防线。后为来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也是一道重要的守防阵地。这道城墙由于用石灰呈白色而得名“白城”,城墙的中间地带有个通向城外海滩炮台的孔道,与“镇南关”对应称“镇北关”。而“白城”的范围,据称包括现厦大“白城新村”31-18楼,绵延物理馆、南洋研究院楼,海外函授大楼,直至厦门港沙坡尾连成一片,犹如一条坚固的白带横亘着。1926年9月,鲁迅先生从北平来厦门大学执教,于9月23日给许广平的信中曾写道:“我对于自然美,自恨并敏感,所以即使恭逢良辰美景,也不甚感动。但好几天,却忘不掉郑成功的遗迹。离我的住所不远就有一道城墙,据说便是他筑的。”(铜陵《厦门通信》)。信中提及的城墙即“白城”。鲁迅初来厦大时居住现生物馆,故距“白城”城墙较近。
       清朝道光年间发生鸦片战争,“白城”成为厦门海防的前哨防线。1840年8月中旬,英国军队入侵我国夺取浙江定海之后,又乘战舰企图袭取厦门,就被设在“白城”外海滩上的炮台火炮击退。为了加强军事防线与炮火威力,清政府还特命闽浙总督颜伯焘,福建巡抚刘鸣翱到厦门布防,建造船坞,铸造火炮,在“白城”前架设自白石炮台到磐石炮台的系列炮位。1841年8月25日,当英军再次入侵时,展开了猛烈的炮战,尽管最后被攻破,但在我国人民抗英斗争史上,却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后一战役攻也称“石壁之战”,英国人称这些系列炮台为“长列炮台”。有的文章记述了“炮台后面有一片崎岖的石山,中国人在山边筑了一道坚固的城墙,作为炮台的侧面防御。”文中所指的城墙,当为“白城”。

       时代在变迁,但“白城”之名仍流传世间。在国民党统治时期这里还成设为监狱,而处决点就在今天厦大东校门入口那里的一条坡度极陡且有弯度的附近,这和当时另两个相关时期和场地有一点相似,一个就是那时起有一阶段叫白色恐怖阶段;另一个就是位于重庆市,原是四川军阀白驹的别墅——白公馆,它在1939 年时被国民党军统局将此地改建为监狱,1943年中美合作所改为第一监所。而这三个词语都有个“白”字,这不是有些巧合吗?


       而在厦门大学建校初期,确实曾在镇北关和“白城”山上建教员带眷住宅,取名“白城”宿舍,林语堂、周辨明等著名教授均在那里住过。1938年日寇入侵厦门,厦大为其据作军营,那里的住宅亦被拆毁,到了抗战胜利后于1948年间才得以重建(靠东边原“白城”大山头处的称“大白城宿舍”,小山头处的则称“小白城宿舍”)。
       五十年代,1957至1958年间将“小白城宿舍”改扩建为南洋研究所楼和新物理馆。八十年代又在原大小“白城宿舍”前盖起教工宿舍,称“白城新村”1至17号楼,直至九十年代又将原“大白城宿舍”改扩建为“白城新”18至31号楼;并在南洋研究所楼旁盖超导卢海外函授大楼等。从而白城一带则成为厦大校园诸多大楼群之一,也是教工住宅中心区之一。厦大白城公交站原来名叫厦大游泳池,因为陈嘉庚先生曾在白城外修有一游泳池,后因建白城天桥被拆除。公交公司在新村路口设停靠站(厦大白城)乃至环岛路建成后,此名才逐渐为人所知。
       “白城”和“镇北关”的残迹现仍遗存,位于现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海外教育学院)大楼右旁,鲜为人知。在“镇北关”口的巨石上,刻有原我国国防部长张爱萍上将题写的“镇北关”三个大字和厦大人类学与民族学系教授陈国强于1998年的题语:“镇北关系明代抗倭所建的白城关隘之遗址,民族英雄郑成功曾在此及城内演武场操练官兵。”位于厦大建南大礼堂靠白城这侧的大门边的平地上有一处石碑,上面记载着清朝军民一起对抗外来侵略者保护大小旦(地名)的历史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白城的历史和辉煌! 

       正巧有孩子在吹泡泡......

       沙滩上有小贩在贩卖传统的手工艺——麦芽糖......



       可爱的大鼠标造型......





       沙滩靠近胡里山的一侧,建有厦门环岛路滨海步道......
 

 

 

       远眺......
       浴场接近岸边的两块大礁石为人们所熟知。礁石下连着巨大的礁盘,低潮时露出,高潮时淹没。白城浴场的两块大礁石已经成为一景,明信片上都有这几块石头。
       在靠近胡里山炮台一侧的海岸线上有两大块天然形成的礁石,它所处的位置对那里的水流产生了一定的影
响。受海岸地形的影响,加上礁石群的存在,白城浴场水流复杂。比如,退潮时主流区海水由北向南流到白城海域;受胡里山岬角突出部的影响,近岸流变成自南往北流。近岸与外侧两股水流不一致,方向相反,形成一个地形环流。
       礁石区则产生反时针的涡流,尤其是半潮到高潮时,流速大,涡流变化也大。许多外来游客不了解这里的地形与水流特点经常会发生危险。此前一块大礁石顶上曾立有“潮水湍急,禁止游泳”标语牌,但2010年10月23日“鲇鱼”台风来时,被风浪摧毁。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是厦门国家级海洋公园的起点......
       厦门国家级海洋公园位于厦门市环岛路,南起厦门大学海滨浴场,沿环岛路向北延伸至观音山沙滩北侧及五缘湾(含五缘湾湿地公园),西侧边界为环岛路外侧,包括东部部分海域。陆地面积4.05 平方公里,岛屿面积0.06平方公里。公园把厦大浴场、胡里山炮台、书法广场、音乐广场、黄厝沙滩、香山游艇俱乐部、观音山沙滩、五缘湾、五缘湾湿地公园、上屿等都囊括其中。
部分文字来源于互联网
——2016.2.8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