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慵懒猫咪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儿子的德意志帝国之旅——德国的最后一站·法兰克福

$
0
0

儿子的德意志帝国之旅——德国的最后一站·法兰克福


    汽车飞奔在慕尼黑去往法兰克福的公路上......





































    法兰克福,我来了......

    法兰克福(Frankfurt)是德国第五大城市,是德国乃至欧洲重要工商业、金融和交通中心,位于莱茵河中部的支流美因河的下游。它也是德国最大航空站、铁路枢纽。法兰克福机场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国际机场和航空运输枢纽之一,也是仅次于伦敦的欧洲第二大机场。所有设有直通班机的地点到欧洲各国的航线,几乎都是从法兰克福中转,所以法兰克福聚集了世界各地的航空公司和旅店,也包括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金融业也是法兰克福的支柱产业,法兰克福有324家银行,欧洲中央银行和德国中央银行(德意志联邦银行)都坐落在法兰克福;法兰克福股票交易所是继伦敦之后欧洲第二大交易所。经营德国85%的股票交易。法兰克福是德国乃至欧洲工商业、金融服务业和交通中心之一,欧洲央行和德国中央银行均位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是欧洲的金融中心,是著名的国际会展中心城市。

    法兰克福(英文:Frankfurt,法文:Francfort),德国重要工商业、金融和交通中心,德国最大的金融中心。位于莱茵河中部的支流美因河的下游。面积248.31平方千米,人口约67万。十四至十八世纪为德意志皇帝选举及加冕处。是德国最大航空站、铁路枢纽。德意志联邦银行(Deutsche Bundesbank) 、欧洲央行(欧元发行的银行)及其他大银行总部多设于此。工业以化学工业(染料、制药、化肥、人造纤维、合成橡胶)最为发达,其次是电子机械等。人文方面,这里是德国著名诗人歌德的诞生地,有歌德大学、博物馆等。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曾遭严重破坏,战后重建为现代化大城市。被誉为“莱茵河畔的曼哈顿"。

    法兰克福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城市。它不仅是德国金融业和高科技业的象征,而且是欧洲货币机构汇聚之地。这里有400多家银行、700多家保险公司以及无以数计的广告公司。法兰克福还是德国的文化重镇,大文豪歌德就出生于此。从16世纪开始,这里被指定为罗马皇帝选举和加冕的地方,并逐渐成为欧洲文化中心。这里拥有“德国最大的书柜”——德意志图书馆,凡1945年以后出版的德语印刷物都有义务提交它保存。还是世界图书业的中心,大约有500个出版公司集中此地,每年11月举办的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博览会非同凡响。


    法兰克福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元年前后,那时莱茵河和多瑙河是罗马帝国的北方边界,但两河并不相连,其间无险可守,因此罗马人修筑了连接两河的长城。这座长城固然不能与中国的长城同日而语,但也连绵数百里,从法兰克福附近经过。于是人们在这里设置了驻军营地,这一带成为边境要塞。随着罗马帝国的崩溃,这时军营圯毁,日渐荒芜,几乎被人遗忘,直到8世纪才再度兴起。传说,一天拂晓,漫天大雾,查理大帝打了败仗,逃到美因河边,找不到向导,无法渡河。危急之中看见一只母鹿,朝水边走来,他注意看那鹿,果然,这只鹿涉水过河了,大军也随之过河,转危为安。为了纪念这件事,查理大帝下令在当地建筑一座城市,取名法兰克福,意思是法兰克人(日耳曼民族中的一支)的渡口。公元794年法兰克福作为查理大帝的行都首次载入史册。此后法兰克福一直是德意志的重要政治舞台。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皇帝由势力雄厚的诸侯即选帝侯选举。1152年,选帝侯们首次在法兰克福聚会,选举绰号“巴巴罗萨(意为红胡子)腓特烈一世为帝。1240年,根据皇帝腓特烈二世的特许状,第一次法兰克福商业博览会举办。1311年,法兰克福正式拥有城市自治权。1356年卡尔四世颁布金牛诏书,正式规定,选皇帝在法兰克福举行。1330年起,法兰克福商业博览会成为国际性商业博览会。1372年,法兰克福市被定为帝国自由城市。从1562年起,法兰克福又取代亚琛,成为皇帝加冕盛典举行地,前后有10位皇帝在这里加冕,登上皇帝宝座。神圣罗马帝国于1806年正式告终,该年法兰克福成为莱茵联邦政府的驻地。从1816年到1866年,法兰克福又成为德意志邦联议会所在地。1848年在席卷欧洲大陆的革命风暴中,德意志各邦组成德意志国民议会,在法兰克福举行会议讨论德意志的统一问题,是为德国统一前奏。1866年法兰克福并入普鲁士。自13世纪以来,法兰克福一直是一个繁荣的商业城市,16世纪后又成为交易所及银行中心。德国统一后,这里工业迅速发展,化学工业尤为突出。德国三大化学工业公司之一的赫希斯特(HoechstAG)公司就是在法兰克福起家的。1914年法兰克福又创办了约翰·沃尔夫冈·歌德大学(现已发展到3.7万多学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33次大轰炸摧毁了法兰克福80%的建筑,留下1700万吨垃圾。千年古城,变为一片废墟。战后法兰克福迅速重建,发展惊人,今天除化学、电子、机械工业外,第三产业如交通、金融、博览事业更是蓬勃发展,市区一改旧观,高楼林立,法兰克福一跃成为国际知名的大都市。

 

    法兰克福位于美因河右岸,临近美因河与莱茵河的交汇点,坐落在陶努斯山南面的大平原上。市中心和内城在美因河北岸,美因河上众多的桥梁把内城与近郊萨克森豪森地区连接在一起。气候温和,春秋季比较潮湿,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夏冬温差很大。1月份平均气温-1.℃,7月份平均气温14℃。

     法兰克人的基督教主教会议所在地最初位于缅因河唯一的渡口,而法兰克福这一城市的名字也正因此得名——它源自于拉丁文“Franconofurd”,意思是“法兰克人的渡口”。便利的交通条件使法兰克福很快发展成为一个重要城市。

    法兰克福的莱茵-美因机场是欧洲的第二大航空港,也是德国通向世界的门户,它每年的客运量高达1800万人次。在此起飞的飞机飞往全世界的192个城市,有260条航线把法兰克福同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法兰克福市中心到机场非常便利。无论是汽车、地铁,还是火车都可直达机场。

    法兰克福是德国乃至欧洲工商业、金融服务业和交通中心之一,在德国人口最多的50个大城市的经济活力排名中位居首位,在生活水准排名中居慕尼黑和斯图加特之后列第三位,德国最大的100家工业企业中有20家总部设在法兰克福。法兰克福是德国最重要的铁路、公路和航空交通枢纽,法兰克福机场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国际机场和航空运输枢纽之一。



    罗马贝格广场:缅因河流经市区,将法兰克福一分为二,古城区的罗马广场就在河的北边;罗马广场旁有个罗马厅,实际上就是旧的市政厅,里面的皇帝殿(Kaisersaal)是许多罗马皇帝进行加冕的地方。罗马广场西侧的三个山形墙的建筑物,可以说是法兰克福的象征。虽然遭遇数百年战火的摧残,但整修后仍保存完好。罗马广场的东侧则有有一排古色古香的半木造市民住宅。罗马广场是法兰克福现代化市容中,仍然保留着中古街道面貌的唯一广场。罗马广场西侧的三个山形墙的建筑物,可以说是法兰克福的象征。1944年,该广场受到英国空军的猛烈空袭,基本被毁,战后重建。除了柏林的巴黎广场、汉堡的市政厅广场,和慕尼黑的玛利亚广场之外,这里是德国最重要的城市广场。













    正义女神喷泉:德国法兰克福罗马广场中间竖立着面向旧市政厅的正义女神喷泉,女神手持象征公正的天平,雕像是1611年竖立的,早期是砂石的,1887年换成了铜像,下面的喷泉曾经在加冕仪式时喷出红白葡萄酒供市民分享。正义女神喷泉位于法兰克福旧市政厅罗马广场中央,正义女神又称公正女神,女神面向市政厅,左手持象征公正、正义的天平,右手持利剑象征法律的威严,这形象也成了“法律维护公正、打击罪恶”的象征。该雕像是1611年竖起的,原先是沙石的,1887年换成了铜像,原来的砂岩雕像被转移到博物馆。下面的喷泉据说曾在盛大的加冕仪式上喷出红、白葡萄酒供市民畅饮,这[1]让罗马广场又平添了几分浪漫的气息。每年的圣诞节前,广场上都会搭起高高的圣诞树,设立集市供应各种圣诞礼品和小吃,而夏天这里则被称为“美因河之夏”的节日广场,是购物休闲的好去处。

     法兰克福大教堂(Frankfurt Cathedral):位于位于罗马广场以东,是一栋哥德式建筑。它是13至15世纪的哥特式建物,又称为皇帝大教堂(Kaiserdom)及加冕教堂,德国皇帝曾在此加冕。从14世纪迄今,已有600年的历史,虽几经战火,仍能幸免于难。在1562-1792年间神圣罗马帝国(Holy Roman Empire)时期共有10位德国皇帝的加冕典礼在此举行,教堂宝库内陈列有大主教们在加冕典礼时所穿的华丽衣袍。有332级台阶直通塔顶,塔顶可俯瞰整个城市的全景。

    旧城市政厅(Rathau,也叫做罗马人“Römer”):位于罗马贝格广场西北角上,由三座重建的15世纪的人字形建筑构成。这三幢精美的连体哥特式楼房,其阶梯状的人字形屋顶,别具一格,虽然曾遭受数百年战火的摧残,但整修后仍保存完好,可以说是法兰克福的一个象征。正中一幢叫做雷玛。雷玛的二层有一个皇帝大厅(Kaisersaal),以前曾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举行加冕典礼的地方。今天在没有特殊庆典的时候,该大厅工人们参观。内装饰有神圣罗马帝国从查里曼大帝到佛朗茨二世共52名皇帝的肖像画,这些肖像与真人一样大小,非常引人注目。现在这里也是德国国国家足球队凯旋时和球迷狂欢的地方。







    法兰克福铁桥:这座钢架结构的人行桥横跨美茵河,连接了法兰克福的南岸和北岸。这个新歌特式风格的桥从1869年开始修建,经过多番改建,直 到1993年才形成了现在的模样。

    19世纪60年代,法兰克福(Frankfurt am Main, Germany)的城市居民跨越美因河从城区去往周边的乡村极为不便,而当时的老桥不便于马车通过,且越来越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尤其是那些工商业者最受影响。为此,市民、业者多次向市政厅反映情况,希望能修建一座新桥以改善出行状况。没成想,当时市政厅的官员们非常固执己见,认为修建这样的一座桥梁是非常不值当的投入,无论市民们如何怨声载道,意见连篇,通通不予理睬。
    不得已,市民和工商业者只得自己联合起来组建了一个协会,自己筹集资金最终于1869年修建完成了这座以协会名称命名的桥梁“铁桥(Eiserner Steg)”。为了偿还信贷资金,人们在最初使用此桥时是需要缴纳过桥税的。所幸,没过多久,法兰克福市政厅的大人们见木已成舟,且确实看到了铁桥所起的作用,最终出资偿还了建桥投资,使得市民、商贩们得以在郊壤和城区间往来顺畅。







     今天这座古老的铁桥只是法兰克福美因河上众多桥梁中的一座,且只用于行人步行过河。不过那桥上摘自《荷马史诗·奥德赛》的希腊文字句“ΠΛΕΩΝ ΕΠΙ ΟΙΝΟΠΑ ΠΟΝΤΟΝ ΕΠ ΑΛΛΟΘΡΟΟΥΣ ΑΝΘΡΩΠΟΥΣ”

依然闪耀着古老智慧的光辉,表达人们长久以来从不曾改变的与另一岸沟通、相连的愿望。这是铁桥落成使用庆祝盛典时的遗存。

    美因河(Main River,拉丁语作Moenus):又译缅因河,德国莱茵河右岸重要支流。由魏瑟美因(Weisser Main)河和罗特美因(Roter Main)河在库尔姆巴赫(Kulmbach)附近汇合而成。西南流,在班贝格(Bamberg)接纳雷格尼茨(Regnitz)河後,向南转东再折向北,至格明登(Gemunden)附近纳弗兰克萨勒(Frankische Saale)河,之後,急转向南,纳陶伯(Tauber)河後向西,过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城汇入莱茵河。全长524公里(326哩)。流域面积2.65万平方公里。河口年平均流量170立方米/秒。河口以上396公里可通航。河口至班贝格河段已运河化,成为美因-多瑙运河(1992年完工)之一部分。运河全长3,500公里(2,200哩),可连莱茵河和多瑙河,通北海和黑海。河谷地带人口稠密。主要河港有维尔茨堡、法兰克福。

 



    上面难道不是到此一游和小广告?!

    法兰克福不仅是德国的经济中心,同时它又是一座文化名城。这里是世界文豪歌德的故乡,歌德的故居就在市中心。法兰克福有17个博物馆和许多的名胜古迹,古罗马人遗迹、棕榈树公园、黑宁格尔塔、尤斯蒂努斯教堂、古歌剧院等都值得游人一看。但由于时间有限,我们也就只能走马观花了......





    很像我们青岛的台东,也像韩国的免税店,世界大同的标志啊......

    那堆气球让我想到了家乡......

——2014.7.29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