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圣地——以色列旅行日记
第一天:激动相见......
傍晚了,终于可以看到我的以色列朋友了,异常激动,终于又可以一起玩了,Roy和Yarin将是我永远的朋友!
儿子使用相机超级不熟练啊......
我的小伙伴家里是个小别墅,三室一厅加一个阳台,房屋面积还算大。第一次住进异国他乡人家里,不知道到底有什么挑战!那就拭目以待吧。
看到这样的厨房我总算放心了,以色列小伙伴住在我家时,没这么乱,还不算太丢脸,嘻嘻......
如果说在以色列吃饭都算是一种挑战,那么下面的事情足够让你精神错乱。一进家门,我看到了Yarin的两个弟弟Ofek和Ohad,以及....一个男人,理所当然,这是三个孩子的父亲,看到了我,径直向我走来,我亲切的叫了一声Uncle,还没等我用中国人的礼节陈述三个孩子和叔叔长得真像,小伙伴的一句话,让我的下巴差点掉下来,他说这是我妈妈的男朋友,我顿时脑中出现了两个画面,第一,他爸爸的照片我见过,可是在我这个东亚人眼里,所有中东及欧洲的光头男子应该都长一个样子,第二,眼前的男子穿的很正式,并不像是在这个地方的主人,我顿时明白了我错了,这是一个三个孩子跟母亲住的离异家庭,不过对于中国人而言,爱情断了,友情也就断了,但是外国人不以为意,该说说,该笑笑,还把我们一起的照片传给了他的爸爸。
Ohad小弟弟有12岁,看起来非常可爱,有着可爱犹太男孩的一切特点。
Ofek和yarin在照片上虽然一点也不像,但是,毕竟是双胞胎兄弟,仔细看一看真人还是有几分相似。
一开始来接我的就是他们的妈妈,典型的犹太女性。由于是俄裔的原因,所以貌似一家人说起英语来不是咬舌头就是抖舌头。
还有,我不会忘了那条一看到我就叫的狗---boddy,它,全身黑,看不到眼睛。
犹太人民对我真的是非常热情,一直在问我想吃什么,倒不是因为我不敢给他们提要求,actually我实在是不知道到底以色列有什么东西吃,最终,他的妈妈带着我和三兄弟一起来到麦当劳,异国他乡的麦当劳,味道没啥区别,只不过,汉堡全素。小弟弟ohad问我麦当劳三字用中文怎么念,十几分钟过去,我明白了说着希伯来咬舌文,不可能完全领略咱们文字的博大精深了。接踵而至,第二个问题让我无从回答,在英语里表示我很好,总是可以说I'm
ok.但当说中文时,小伙伴就会说:"我是很好"怎么才能告诉他不用说"是"呢?这是一个问题。
好了,睡觉,各位,晚安,Layla tov!
——2014.2.3
第二天:早晨......
特拉维夫时间早晨6:03,北京时间中午12:03,不知是生物钟的原因还是以色列气温多元的影响,已然无睡意,于是便在房间里写着我昨天的日记,一开灯,Boddy已经按捺不住对我这个外来客的憎恨,大声的吼叫起来,导致的后果就是家里所有的人都被吵醒了,我觉得我有必要把那条该死的狗扔到窗台上,隔绝它的叫声,犹太狗真的这么警觉吗?
市政厅:
市政厅外围是用花摆起来的时钟,这里开始便是拉马特甘的市中心了。
青岛二中一行来到这里拉马特甘市政府可是给足了面子,由市长亲自接见,这个市长原来曾经是我们要互访的blich高中的校长,机会难得,终于有机会和一届名流照相、签名、送上了我的礼物。
耶路撒冷古街......
今天的主要目标地点还是在耶路撒冷地区,最初来到的是古城的农贸市场,一条叫Haneviim(英语音译希伯来语)的街道,只要是在耶路撒冷内,无时无刻不是热闹非凡,透着一丝古典风范,随着以色列特有的小调歌曲,进入农贸市场,第一次看到冬季中非被催熟的草莓,抵不过诱惑,买了点尝尝,坐在街道旁,吃着草莓,看着人来人往,别有一番风味,关键在于好多以色列的“美味”,你敢吃吗?
我不得不说,我的一身装备确实引来了一些歧义,比如说,当街被喊“哦巴”(韩语哥哥),被要求与路人合影,还得费一番口舌来解释一下我是中国人。
话说,这个农贸市场旁的人们特别的虔诚,到什么程度呢?据导游介绍,街旁的告示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社区通知,而是他们获取全球各地新闻信息的唯一途径,这里,没有网络,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ipad……只有一群对主虔诚至极的犹太教徒,来来往往全是身穿黑衣,头戴黑帽,留着大胡子,面颊两侧有两根小辫垂下的哈拉迪姆(犹太教徒俗称hare),更加奇葩的是,在这里,女人们是生活的主力军,挣钱养活全家的是女人们,男人们要做的仅仅是要虔诚的面向神灵。
耶路撒冷国会大厦…….
以色列属于资本主义国家,它的国会设在也耶路撒冷,前不久刚去世的总理沙龙灵柩曾放置于此于游人瞻仰吊唁,国会大厦对面是耶路撒冷沃尔玫瑰花园(the
wohl rose park of
jerusalem),公园门口是最有代表性的一尊建筑,也就是昨天在西墙门口遇到的那个烛台,这个金灯台是以色列境内最大的,它原是犹太教会幕圣所里面的神圣器具,今天以色列以它为国徽的主要部分。二千年前,罗马提多将军把第二圣殿内的金灯台掳去欧洲,象徵以色列国家覆亡。二十世纪初叶,英国托管巴勒斯坦三十年,始终未能解决以巴之间的矛盾。英国于一九四八年五月撤离巴勒斯坦之际,遗留给以色列人极之负面的印象。色列复国八年之后,英国将巨型金灯台送赠以色列,藉以修好彼此的关系,并祝愿以色列国国运兴隆。所以,凡是来以色列旅游的,这里也就成为了不可不看的一个景点了。
拉马特甘的夜……
这一天过的太快,很快天就黑了,Yarin带我回家,今晚吃的是以色列肉丸饭,其实我惊恐以色列的饭是否能下咽这一点是太多虑了,其实那里的食物还是挺好吃的。
今天最后一站,是在拉马特甘的MALL,晚饭后,所有的小伙伴一起来这里会合,这个MALL说大也不大,因为这是整个拉马特甘唯一的一个MALL,说小它的占地面积也不小,相信,在这个MALL中一定会留下我们,留下我们这群中国人的痕迹!
因为这些以色列人是“中文班“的,尽管中文交流很困难,但是他们还是对某些中文特别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便是里面有个胖胖的小伙伴,他叫or,他很喜欢跟我交流,每次,都会告诉他一些新人类词语,E.G.屌丝、白富美、高富帅、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学的太快了……
第三天:
早晨……
大清早起来,Boddy竟然没叫!好奇怪啊!原来,Yarin的妈妈把它锁在了自己屋里。不得不说,这几天早上天天都在吃饼加奶酪,估计回中国后要有好一阵不想再吃奶酪了。烤箱一打开,那条狗就跑了出来,说也奇怪,今天是第三天了,可能是跟我有点混熟了,从房里摇着尾巴,黑黑的毛一抖一抖,坐在我的旁边,哈哈!第一次跟狗玩自拍哦!
拜访姐妹学校……
此行的由头便是拜访姐妹学校,但主要目的是玩,最让我开心的是没有让我像我的小伙伴在中国的时候,每天都要在我的班里坐几小时听”神奇的“语言。
只有今天一上午,忍一忍就过去了,还好,大部分时间都是带领我们参观学校。
第一所去的学校是blich,Yarin带我去了他们班里,所有的同学蜂拥过来,想要跟我说话,合影,这还是第一次感到我这么受欢迎,Blich高中虽然学校小,但课程却丰富多彩,但我们参观了他们的舞蹈课、音乐课。最奇葩的是中文课,据我们看来,以色列的老师说中文虽有些奇怪,但已经是很好了!给我们的这节中文课,主要是来教我们唱Arik
Einstein的You and I,悠扬的以色列小调,学起来却不难,随着旋律,歌声此起彼伏,ANI VE-ATA NE –SHA
–HEN ET HA-O-LAM ANI VE-ATA,AZ YA-VO-U K’VAR KU-LAM AM-RU ET ZE
KO-DEM LE-FA-NAI ZE LO ME-SHA –NEH ANI VE-ATA NE-SHA-NEH ET
HA-O-LAH……(你和我将改变世界,你和我,那么一切都随之而来,也许有人会说,在此之前,没有关系,但的确,你和我将改变世界!)
接下来参观的学校是ohel-shem,这所学校似乎大一些,光只是进图书馆,就知道以色列的人民确实对书籍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的学生中也有很多的组织,最让我难忘的是有一个电脑小组,专门设计黑客程序,然后抓捕自己组内的黑客,不禁让我感叹,摩萨德组织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他们从娃娃抓起……接下来,我们各自被分配到不同的班上了一节课。我和另外两个中国队友被分配到一个班里跟着上英语课,感觉像是看到了一队从未见过的生物,要好好了解一下的感觉,就这样,一直提问,我们作答,一节课,没有停下。
Safari 动物园…….
不解释,上美图。
晚上…….
这天晚上,是第一次见到Yarin的亲生父亲,他是也门人,来到他家,屋子不大,但阳台风光不错,据我猜测,离婚之后他还是把大部分资金给了前妻,自己的生活才会如此,虽说不上是拮据,但也好不过那个小别墅。
一起吃了以色列烧烤,party狂欢直至凌晨……
第四天:
海法空中花园(bahai park of haifa)……
今天要收拾行李去海法了,尤其是听说Yarin、Roy以后会天天和我去旅游,我就无比开心。
海法是建立在卡梅尔山(mount
carmel)下的一个城市,是以色列除耶路撒冷及特拉维夫以外最大的一个城市。巴哈寺庙建筑在城市中央,是一个圆顶清真寺,它强调了神的统一以及人类智慧的结晶。它曾被十字军毁坏过,后在18世纪左右被沙漠中的贝都因人(BEDUIN)重修,花园中最上方向下看,整个地区成阶梯状,寺坐落在最低端,海法空中花园是模仿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的建筑风格,整个花园充斥欧式风情。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只能在卡梅尔山上俯瞰,无法进入花园观赏,有一丝遗憾,下次一定会再来!
沿着海岸线走,别有一番风情。
阿克古城(the old city Acre)……
这是另一座古城——阿克,它是最早的古代城市之一,阿克是个有城墙的港口城市,历史悠久,自腓尼基时代起,就一直有人类居住在这里。城市是土耳其人18到19世纪之后建立发展的,完好地保存了1000年前十字军时代的城堡、清真寺、商栈和土耳其浴室等建筑和古城垣、客栈等古老遗迹。此外,阿克也是以色列境内的一个伊斯兰风格十分突出的美丽、闲适的海滨城市,拥有众多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城市中十字军的遗址可以追溯到1104到1291年,保留完好,生动再现了中世纪耶路撒冷十字军王国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结构。
已是中午了,该吃饭了,Roy帮我买了一个肉夹馍,以色列的物价真是高的让人发疯,25谢克尔的肉夹馍,换算一下,我几乎是花了50RMB买了一个肉夹馍,还是朋友请客,不知在以色列人看来这到底算不算贵呢?
位于地中海东部海岸的阿卡是世界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据文献记载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阿卡最早是生活在那里的迦南人的一个部落所建,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从地中海东岸通往西亚内陆的重要商业口岸。据介绍,阿卡古城曾是十字军东征时所建立的耶路撒冷王国的首都和最后据点。公元1291年阿卡被穆斯林攻占。
今天的阿卡古城内仍然十分完好地保存了1000年前十字军时代的古城垣、城堡、客栈等古老遗迹。此外,今天的阿克还是以色列境内的一个伊斯兰风格十分突出的美丽、闲适的海滨城市,拥有众多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走进阿克城堡,雄伟的建筑群展现在眼前,让人不得不佩服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
夕阳西下,斜晖呼应,不知不觉已是黄昏,夕阳之下,异国他乡,景色自是有着别样的风味。激动不已,照相机喀嚓喀嚓闪个不停…….
下榻在以色列的酒店,和我的两个以色列好兄弟住在一起。时间要是一直停留在这些美好的日子里,该多好啊…….
第五天:
戈兰高地:(Golan Heights):
如果你是一个经常关注新闻的人,一定不会不知道这个著名的战略地——戈兰高地,来以色列之间,就被家里人无数次叮嘱过:“小心戈兰高地,小心巴勒斯坦的飞毛腿。“真不知道这个”恐怖“的地方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戈兰这个名称是从罗马帝国才开始使用,而这个名称源自之前占领该地的希腊人。他们一直称呼该地为“高卢人的地方”。戈兰高地这个地方自有人类居住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就类似于中国的徐州,无论是古代的刘备,还是近代的蒋介石,攻下中原,徐州必须占领。1995年5月,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态度发生转变,以色列方声明以色列可能准备交出戈兰高地,以换取中东和平。5月28日,
1999年1月26日以色列议会以54赞成票对30反对票通过了由以色列联合政府中的第三道路党议员提出的关于以色列从戈兰高地撤军的“戈兰高地议案”。从此戈兰高地被划分进多个国家的版图。
坐飞机时会出现耳鸣的情况,戈兰高地平均海拔在2000米左右,如此的海拔之上,也突然有了这种感觉。不过,平时轻易不会见到的blue
sky、fresh
air在这里通通可以看到,再怎么不适,值了!盘山公路,可以考验司机驾驶技术的时候,这里是戈兰高地,如果你的驾驶技术能够完全驾驭这个地域,那么你绝对是王牌司机。
这里,临界国家有巴勒斯坦、约旦以及叙利亚等,据导游警告,不要随便离开大部队,不要到处乱跑,这里是军事重地,旁边都埋着地雷,禁止进入的牌子屡见不鲜。
从制高点往下看,便可看到与叙利亚国境的接壤之处。鸟瞰广袤的平原,让人不知不觉已是与这种宁静而又祥和的空间合二为一,但这看似宁静的农田之上,危机重重,任何人都不用妄想从这里的死亡边境跨越,又不知不觉给这片农田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在山顶上,还保留了当时作战的一个战壕,ROY很了解我,知道我对这些非常感兴趣,于是拉着我一起,走了进去,我非常敬佩那里的士兵,这个洞穴,如果没有手电筒,那就真正能体会到伸手不见五指了。
在这个战略重地的合影自然是不可或缺,看,我们一起的合影,YARIN还戴着当时在北京动物园买的熊猫帽子。
(插图)
THE GOLAN,THE HOLLY PLACE!
盖代拉之夜……
盖代拉(gedera)东经 34º46' 北纬
31º48',这个地方应该算是以色列的一个乡村,这一夜,也是最让我难忘的一夜。
今天是安息日前夕,按照犹太人的惯例,一家人要一起吃饭,一起念圣经,一起戴上那顶神圣的小帽子。我呢,作为这里的外来客,应了中国的那句古话,入乡随俗,今晚,我就和他们一家人来到了gedera,乡村没有别墅,只有小平房。这里是YARIN奶奶住的地方。
开门的是他们家里的保姆,这个保姆是菲律宾人,为了维持生计,辗转来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最后一站到达了以色列,她人不错,学习能力特别强,到哪里就会说哪里的话,说起中国话来也毫不逊色。
奶奶的年纪比较大,运动不便,只能坐在轮椅上,不过,奶奶对待我还是非常热情的。
晚饭开始了。按照惯例,我戴上了犹太人专用的小白帽子,由于我不会希伯来文,所以诵圣经就免了,又他们家人代劳了。其实,尽管今天是安息日前夕,但习俗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已经是消退了不少,据说要在以前,马路上连车都没有。不知道这次是专程让我这个外来客了解一下希伯来文化,还是他们的虔诚非凡。
奶奶虽然只会说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如果要和我交流只能通过小伙伴来翻译英语,但是,即便是这样,她也不停地跟我说话,告诉我她以前的故事,告诉我她曾经在二战那时候通过中方转送到了美国…….怪不得对中国人具有这样特有的情愫……
第六天:
今天是以色列的安息日,犹太教的古老节日,犹太教古老律法规定:一周的第7天是休息的日子,从犹太教古经《摩西五经》中可以看到,安息日首先是与上帝创世相关,上帝耶和华六天里完成了创世的工作,第7天是休息的日子;其次安息日体现了平等的观念,因为这一天没有主人和仆人之分;再次安息日与“神圣”的观念联系在一起,它作为节日,是以色列人与上帝订立的约定,是神圣不可更改的。
不过,现如今,科技经济飞速发展,貌似安息日对以色列人的概念也逐步淡化,抑或是为了不让我这个中国人扫兴的缘故?今天依然是晚了通宵。由于来以色列之前,有以色列学者告诉我说在安息日这天不要随便用相机,所以,为了保险起见,还是问了我的小伙伴,Yarin告诉我说,在安息日这一天,传统犹太教的人士不可以用,但是如果你不信教,是可以用的,限制只在一些特殊的景点。
由于今天姊妹学校没有给我们安排任务,接待家庭带我们出游,这是唯一一次yarin的爸爸带着我们一起玩,ROY的到来让我更加兴奋。
今天走进的城市名字叫做:凯撒利亚。
凯撒利亚是赛达国王斯特拉顿一世所建的Stratonospyrgos城的旧址。公元前90年,由犹大国国王亚历山大•詹尼亚斯攻占,成为一座犹太城市。前63年罗马帝国征服此城,并令其自治。
大希律王在位期间,大力建设此城,并改其名为凯撒利亚,意为“罗马皇帝之城”,以向罗马示好。前22年在此营修深水人工港,并配以神庙、市场、大灯塔等市政设施,力图将此城打造为地中海贸易重镇。
在拜占庭帝国治下,该城仍以繁荣闻名。其后几经战乱地震,建筑大多崩毁或沉入海底,遂沦没无闻。
以色列建国后,罗斯柴尔德家族出资开发,将此地开发为旅游业为主的定居点。
凯撒里亚地中海国家风情公园:(caesarea habour national park)
话说,以色列的海清的让人瞠目结舌,简直可以与中国海南的蜈支洲岛相媲美,凯撒里亚的这片海,隶属于地中海,澄澈无比,从海平面往水下看,一览无余的是下面游动的生物精灵,丝毫没有遮掩。
早就在地理书上反复出现的名词,现在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了我的眼前,让我怎能不兴奋,俗话说得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就是这个理。
由于凯撒里亚与罗马渊源深厚,故里面的建筑风格,倒是缺少以色列本土的风情,大多都是罗马式的古典建筑,不过,以色列本来就是近代的新兴国家,被多元文化覆盖也就不算什么新鲜的事情了。
步入公园,看到的是古罗马城楼的遗迹,不过,所谓遗迹,也是近些年翻修过的。尽管如此,也尽显了古罗马之风情万种。由于古罗马时期年代久远,所以城楼丝毫没有近代色彩,全都是一砖一瓦累积而成。
以色列的旅游城市就是不一般,在这里,你永远不会看到中国著名某某景点的人山人海的壮伟景观。给人留下的唯一感觉,就是:安静,舒适,心情舒畅。不过,这还真得感谢老天,靠近地中海以后,地中海式气候冬季应当多雨,但今天,甚至整个旅程,几乎没有碰到雨天。
何为蔚蓝,这里的地中海就可以为你诠释一切!
突然,映入眼帘的是一尊美丽的雕像,这尊雕像栩栩如生,如同真人一般,勾起了我极大的兴趣,走近一看,不想还真是真人,她一动不动,瞧瞧人家,这才真是为了艺术而艺术,这是海的女儿吗?不行,一定要和美女合个影,大家一起来吧!
看看这个石棺,这是用石雕花环装饰而成的古罗马式石棺,头上有破损的地方说明曾经有盗墓贼来盗过墓,不过,它还是保存的比较完整,时间飞逝,上面的碑文依稀可见:永远没有永生的人,这就是生命。(翻译by我自己,仅仅为汉语大意)
绿草如茵的草地上,我们一起开始了午餐,在这片空旷的地方,如果是在中国,都好称之为无人区了吧。Ohad真是一个阳光男孩,不停地踢着脚下的球,对于我来说,足球?中国足球?不敢想象,也就是玩玩罢了,于是,我们几个在休息时一起陪小弟弟踢球。
在这里,详细介绍一下十字军。数个世纪以来,对于欧洲的基督徒来说前往圣地朝拜是一项最为普遍的活动。虽然重要的宗教中心都在欧洲,但许多重要圣地却在巴勒斯坦。塞尔柱土耳其人的兴起,让前往耶路撒冷和其他中东地区的旅行危险性骤增。土耳其人对非穆斯林没什么好感,并且结束了阿拉伯人与基督徒之间尚称和平的关系。同时,土耳其人在小亚细亚占领有价值的土地,给予拜占庭极大的压力。1095年,为了回应来自拜占庭皇帝请求协助的要求,教皇乌朋号召了由基督教士兵所组成的十字军,企图从穆斯林手中重新夺回巴勒斯坦。
而凯撒里亚的海岸版图,在11到12世纪之间,政权就不停地在十字军与穆斯林之间不断迭代。目的只有一个:占领耶路撒冷王国。
为了连接地中海海岸与欧洲的捷径,在这里曾经有过多个军事集团的战争,其中就包括欧洲拜占庭王朝的十字军,沧桑巨变,这里虽然只是遗迹,但是石头和沙子全都收集于当地遗留在这个城市的残骸及一尘一土。
看到对岸的高大建筑,不禁想起了青岛的奥帆中心,那里虽无许久的历史概念,但却也算是一个旅游的好地方,也是我和以色列小伙伴留下美好记忆的地方。
站在海边的碉堡上,吮吸新鲜的空气,自在!畅快!悠哉!游哉!
沿着海岸线一直走,小弟弟太顽皮了,把球掉进了海里,海水虽浅,为了游人安全,沙滩禁止进入,只能是望洋兴叹了。看着潮汐退回去,再涌上来,冲着那片金黄的沙滩,不禁沉浸于此,如果能一直在这片人间仙境生活下去,那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如果央视记者现在在我面前,我会毫不迟疑的回答:我幸福!
这片海岸从此会留下我们深厚友情的见证。
眼前走过一队人,听着像是东亚的语言,走近一听,果不其然,韩语!这一队全部都是基督教的人士,到以色列这个神圣的国家就是为了朝圣!
Roy懂一点韩语,他也听得懂,小弟弟很吃惊,问我说:“你怎么会知道,你会说?”于是我把我蹩脚的韩语说给了他听,他表示出大为吃惊的样子。韩语不是希伯来语,和中文还是有一定亲缘关系的,学起来就不难!
古罗马的花园也是别具风味,看这口卷轴式的水井,知道目的是什么吗?是用来联系魔法的,把它奉献给神圣的墓地。现在也作为对咒语及禁止的法术的一种谴责。
接着走,映入眼帘的是古罗马斗兽场的一个造型,就算是个模型,但是规模也很大,感叹古时人们智慧的结晶吧!坐在看台上,海风吹来,低头看到了我们的影子,特别有诗意,照一张!抬头仰望,真是意想不到,竟然出现了太阳和月亮同时出现的场面!感叹!这是什么原因啊?
我们边走边聊,里面有个马的雕塑,我不禁联想到了今年是中国的马年,意想不到的是,这句话竟是从roy口中说出,中国文化的普及已经到了海外,真是有一种由衷的自豪感!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我们,一边走,太阳斜晖交映而下,也许是安息日的灯光吧,也许,就是它,照亮了神圣的犹太沃土,也牵住了我和以色列兄弟的一段深厚友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