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慵懒猫咪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2019春节埃及游记——阿斯旺大坝(苏埃友谊纪念碑)

$
0
0
2019春节埃及游记——阿斯旺大坝(苏埃友谊纪念碑)
    阿斯旺大坝不远处,有莲花状的苏埃友谊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前苏联帮助埃及人民修筑大坝所建造的。说起这座水坝,和我们中国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呢......
    在纳赛尔革命后的1952年埃及开始了阿斯旺新坝的设计,起初美国答应就此贷款2.7亿美元,后来由于苏伊士运河问题搁浅,再由于埃及在1956年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国取消了这项资助,埃及政府因此计划用苏伊士运河的收入来继续这项工程,并寻求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 。1958年时苏联加入,提供了大约三分之一工程造价的资助,以及工程师和重型机械。整个大坝由苏联设计,并且提供电站的发电设备。
    1964年尼罗河发生历史罕见特大洪水,阿斯旺新坝一期工程已经建起来,从50多米抬高到100多米,成功地渡过危机,避免了埃及全境的洪水灾害。大坝的最大供电能力达到全国的电力供应50%,另外,从国家战略角度摆脱了邻国苏丹对尼罗河水的单一控制。

    这是一座壮观的建筑物......



    抬头仰望,建筑的顶端尤其美观。等到坐电梯上到顶部,发现这个圆圈竟然就是步行通道......







    终于克服语言障碍,买到了电梯票,来到了这座纪念塔的顶端。在这里俯瞰纳赛尔湖,简直太棒了......


    阿斯旺水坝位于埃及境内的尼罗(Nile)河干流上,在首都开罗以南约800km的阿斯旺城附近,是一座大型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工程,具有灌溉、发电、防洪、航运、旅游、水产等多种效益。坝址位于阿斯旺老坝上游7km处的水库回水区内,水深约30-35m。坝址河谷宽约500m,两岸边坡下陡上缓,高出河底100m处的河谷宽约为3600m。大坝为粘土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111m,当最高蓄水位183m时,水库总库容1689亿m3,电站总装机容量210万kW,设计年发电量100亿kW·h。工程于1960年1月9日开工,1967年10月15日第一台机组投入运行,1970年7月15日全部机组安装完毕并投入运行,同年工程全部竣工。
    阿斯旺水坝(Aswan High Dam)位于埃及开罗以南900公里的尼罗河畔,尼罗河美丽的自然景观,舒适的热带气候,丰富的文物古迹和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高坝,使阿斯旺的旅游业特别发达。水坝的建设自1960开始,历时10年,耗资9亿美元,站在111米的阿斯旺水坝上,脚下波涛翻滚的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被拦腰截断,放眼南望是宽15公里长500多公里的纳赛尔湖,这座世界第二大人工湖吞下尼罗河的全年径流,实现河水多年调节,使1964年的洪水,1972年的干旱,1975年的特大洪峰和1982年以来的持续低水位都化险为夷。在几乎全非洲都在闹饥荒的时候,埃及的粮食基本自给自足。阿斯旺水坝由主坝、溢洪道和发电站三部分组成。大坝所使用的建筑材料约4300万立方米,其体积相当于开罗西郊胡夫大金字塔的17倍,堪称世界七大水坝之一。

    阿斯旺水坝分为阿斯旺低坝(又称阿斯旺旧坝、小阿斯旺坝)和阿斯旺高坝(又称阿斯旺大坝),阿斯旺是位于埃及的尼罗河第一瀑布下的城市,两座大坝在此跨过尼罗河,由于旧坝的设计不足以控制洪水,兴建新的高坝来保护沿河居住的人口、农田及棉田。 新坝施工从1960年开始,于1970年7月21日完工,其水库在1964年一期工程结束后便开始蓄水,为抢救水库区内的埃及文物及古迹,1960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示下,展开了大规模的考古抢救工作,24项古迹被迁移或赠送他国,1976年水库达到设计水位。

    在埃及的远古时代,猖獗的洪水每年从埃塞俄比亚高地汹涌而下,将整个山谷淹没在一片汪洋之中,三个月之后缓缓退去,留下了肥沃的淤泥。千年的堆积形成了10米厚的土壤,构成了现在的尼罗河流域和尼罗河三角洲,哺育了广大的埃及人民。然而,洪水也给埃及人民带来了艰难的生活。1952年,埃及人民在时任总统纳赛尔的领导下,修建高坝,历时20年,终于在1972年竣工,彻底解决了数千年的水患问题。阿斯旺高坝的竣工形成了长达800公里的纳赛尔湖,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

    阿斯旺高坝工程耗资约13亿美元。1954年,世界银行组织以埃及政府不稳定为由,拒绝向埃及贷款。1955年9月,苏联政府准备援助埃及,提供了1亿英镑的贷款、材料和技术人员。英美两国由于担心埃及投靠苏联,于是向埃及赠款7000万美元,并承诺以后会提供1.3亿美元的贷款。世界银行也向埃及提供了2亿美元的贷款。其实,就阿斯旺高坝本身而言,这个景点并不是特别的好看,但它背后的的历史,却意义重大。

    阿斯旺大坝的建成形成了两个人工湖:在埃及境内长约300公里,称为纳赛尔湖。在苏丹境内长约200公里,称为努比亚湖。

 


    阿斯旺大坝看起来象是铺在大湖上面的一条宽广的公路。大坝两侧除了无边的水面外,还有很多水利设施,这样工业化的场面在埃及是不多见的。弧形拱桥式的大坝,高111米,长3830米,坝底宽980米,顶部宽40米,动用土石4300万立方米.将尼罗河拦腰截断,从而使河水向上回流,形成面积达5120平方公里、蓄水量达1640亿立方米的人工湖-纳赛尔湖。







    阿斯旺大坝,气势磅礴,犹如一条巨虹横跨大河。坝堤足有40层楼高。阿斯旺大坝是埃及现代化的起点。30多年来,它为埃及的工农业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经济效益极大。阿斯旺大坝一改尼罗河泛滥性灌溉为可调节的人工灌溉,从此埃及结束了依赖尼罗河自然泛滥进行耕种的历史,同时,水位落差产生的巨大电力也成为埃及迈向现代工业文明的重要动力。阿斯旺水坝的建成不仅解决了埃及的能源短缺问题,还可提供其它阿拉伯国家使用。其水库的巨大容量不仅调节了下游流量,防止了洪水泛滥,还利用蓄积的水量扩大了灌溉面积。因此,近一百万公顷沙漠得以被开垦成可耕地。



    事物总是有利有弊。在阿斯旺库区有着不少的古埃及文物,特别是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阿布·辛贝勒神庙。由于这些古迹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瑰宝,埃及政府极为重视,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他国家的赞助,对这些古迹进行了迁移或保护。阿布·辛贝勒神庙的迁移工作十分庞大和和细致。整个古迹和移民迁建的投资达15亿埃镑,超过水电站的投资。
    除了文物的迁移和损失外,这个大坝从建设之初至今,埃及国内对阿斯旺大坝的争论从没停止过,最大的争论点就是阿斯旺大坝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大坝的建成使得下游丧失了大量富有养料的泥沙沃土,使尼罗河河谷和三角洲的土地开始盐碱化,肥力丧失。同时水坝严重扰乱了尼罗河的水文。原先富有营养的泥沙沃土沿着尼罗河冲进地中海,养活了在尼罗河入海处产卵的沙丁鱼。如今沙丁鱼已经绝迹了。尼罗河水每年的洪水泛滥携带大量的泥沙为沿岸土地提供了丰富的天然肥料,而阿斯旺大坝在拦截河水的同时,也截住了河水携带而来的淤泥,在下游的耕地失去了这些天然肥料而变得贫瘠。同时库区沉淀了大量富含微生物的淤泥,使得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库水质恶化,以河水为生活用水的居民的健康受到危害。
    近年来,埃及政府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尽可能地把阿斯旺大坝的负面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这也是大家所期待的。







 


 
    世界七大水坝:三峡大坝——中国;胡佛水坝——美国;大迪克桑斯坝---瑞士;克鲁恩河坝——伊朗;英古里坝——格鲁吉亚;纳加尔朱纳萨加尔水坝---印度;斯里赛拉姆坝——印度;葛兰峡谷大坝——美国;伊泰普坝——巴西;阿斯旺大坝——埃及。
部分文字来源于互联网
 ——2019.2.13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5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