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节埃及游记——阿斯旺印象
阿斯旺(Aswan或Syene阿拉伯语:),埃及南部城市,阿斯旺省首府,是埃及南方的一座文化古城,旅游城市和贸易中心。阿斯旺位于首都开罗以南900公里的尼罗河东岸,尼罗河第一瀑布以北,是埃及的南大门,也是黑非洲的门户和唯一一条由海上进入非洲腹地的通道。这里是埃及和努比亚之间的贸易重镇,其名据说是古埃及语“贸易”一词的对音。
古埃及时期,阿斯旺被认为是埃及民族的发源地。
阿斯旺在上埃及尼罗河“第一急滩”下的东岸,古代曾为驿站、兵营和与南方邻邦的贸易要站。现为对苏丹、埃塞俄比亚等国的贸易要地。附近尼罗河上建有大型水坝和水电站,构成全国性电力基地。有纺织、制糖、化学、制革等工业,还开采铁矿石和建筑用石材。重要河港。铁路通开罗。冬季疗养和游览胜地。有古代耶勃城遗址和博物馆、植物园等名胜。
阿斯旺地处撒哈拉沙漠东部边沿,是一片沙漠绿洲,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地方之一。这里昼夜温差大,降水极少。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15.3度,平均最冷气温8.1度,平均最热气温21.0度。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33.6度,平均最冷气温26.3度,平均最热气温41.0度。平均年降水量1毫米。据说从2006年开始,这里就没有过有效降水......
阿斯旺大学(Aswan
University)是阿拉伯埃及共和国一所公立大学。据当地导游说,这所大学也有汉语系。阿斯旺大学在埃及拥有中文系的高校中,汉语教学起步最晚,2014年才开设中文系。埃及的汉语教学始于1957年,至今已有10所大学开设了中文系,在校学生超过2000人。此外,两家孔子学院每年还培训学员2000多人次。
在埃及,尼罗河是不变的话题。所有的城市都围绕这这条自南向北流淌的大河......
尼罗河(Nile)是一条流经非洲东部与北部的河流,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与中非地区的刚果河以及西非地区的尼日尔河并列非洲最大的三个河流系统。尼罗河长6670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2007年虽有来自巴西的学者宣称亚马逊河长度更胜一筹,但尚未获得全球地理学界的普遍认同。尼罗河有两条主要的支流,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青尼罗河是尼罗河下游大多数水和营养的来源,但是白尼罗河则是两条支流中最长的。尼罗鳄居于此地。尼罗河在印第安人语言叫月亮的眼泪。
尼罗河流域分为7个大区:东非湖区高原、山岳河流区、白尼罗河区、青尼罗河区、阿特巴拉河区、喀土穆以北尼罗河区和尼罗河三角洲。该河北流,经过坦桑尼亚、卢旺达和乌干达,从西边注入非洲第一大湖维多利亚湖。尼罗河干流就源起该湖,称维多利亚尼罗河。河流穿过基奥加湖和艾伯特湖,流出后称艾伯特尼罗河,该河与索巴特河汇合后,称白尼罗河。另一条源出中央埃塞俄比亚高地的青尼罗河与白尼罗河在苏丹的喀土穆汇合,然后在达迈尔以北接纳最后一条主要支流阿特巴拉河,称尼罗河。尼罗河由此向西北绕了一个S形,经过三个瀑布后注入纳塞尔水库(湖)。河水出水库经埃及首都进入尼罗河三角洲后,分成若干支流,最后注入地中海东端。
19世纪中叶前,尼罗河源头一直是个谜。从公元前6世纪希腊科学家泰勒斯起,人们先后提出过地下水、海洋流、季风雨、高山融雪等多种解释,但这些解释多属猜想,并没有实地考察依据为证。
1857年,受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委托,英国人理查德.伯顿和约翰.汉宁斯.皮克前往非洲寻找尼罗河的源头。他们从桑给巴尔出发向西航行,几经辗转,于1858年2月来到坦噶尼喀湖,成为最早发现坦噶尼喀湖的欧洲人。伯顿认为这里就是尼罗河的源头,但斯皮克之后又发现了一个比坦噶尼喀湖更大的湖泊--维多利亚湖,他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尼罗河源头。两人各持己见,争论不休。直到1864年的某一天,斯皮克在外出打鹧鸪时因枪支走火而丧命。争论因为一个人的永远沉默而结束。
但寻找尼罗河源头的活动从未停止。1865年,著名的英国传教士兼探险家戴维.利文斯敦在寻找尼罗河源头的过程中误入刚果河流域,未能证实斯皮克的发现。1871年,美国探险家亨利.莫顿.斯坦利对维多利亚湖进行了环湖考察,最终确认了斯皮克的发现。至此,维多利亚湖是尼罗河源头的结论举世公认。
车子一转弯,开始驶入阿斯旺大坝所在地。驶上这座桥,就是水坝的范围了。导游说:这是一座小坝,后来大坝修起来,这座小坝就逐渐废弃了......
在阿斯旺附近尼罗河上所筑的阿斯旺高坝(Aswan Dam),为世界七大水坝之一。它横截尼罗河水,高峡出平湖,环形的拱桥式大坝,像横跨尼罗河上的长虹灿然入目。高坝主体长3600米,高110米。1960年在苏联援助下动工兴建,1971年建成,历时10年多,耗资约10亿美元,使用建筑材料4300万立方米,相当于大金字塔的17倍,是一项灌溉、航运、发电的综合利用工程。高坝共有6个排水隧道,每个隧道有两个出水口,各装一台水轮发电机组,计13台机组,输出电压经升压达50万伏供开罗及尼罗河三角洲地区用电。高坝控制了洪水,从根本上消除了泛滥和干旱,不仅保证尼罗河下游农田用水,而且使上埃及尼罗河谷地区农作物由一年一季改为一年两季或三季收成。高坝建成后,其南面形成一个群山环抱的人工湖——阿斯旺水库。湖长500多公里,平均宽12公里,面积6500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二大人工湖,深度(210米)和蓄水量(1820亿立方米)则居世界第一。
阿斯旺大坝最早于1898—1902年建造,用于灌溉和发电。到60年代,该坝已不能适应土地灌溉和电力供应的需要,于是埃及政府在旧坝上游6公里处开始修建现在的大坝,于1971年完成。目前,大坝的发电量能够保证全国大部分的用电需要。大坝高111米,长3830米,宽40米,将尼罗河拦腰截断,从而使河水向上回流500公里,形成蓄水量达1640亿立方米的人工湖——纳赛尔湖。它可以平定洪水,贮存足够用几年的富余水量。80年代尼罗河流域曾发生严重干旱,苏丹及埃塞俄比亚发生饥荒,但埃及却因有此大坝而幸免于难。大坝东端有观景台可供观赏大坝及水面景观。
尼罗河边的咖啡卡座......
